分享

清明迷思 | 欢愉?忧伤?扫墓、踏青,为何都在这一天?

 大遗产 2022-12-08 发布于北京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这是南宋人高翥(zhù)的《清明》。字间情境,⽆需译成⽩话,今⼈也能看得分明。毕竟这扫墓的⻛俗,千年之后依然如故。不过,这⼀传统,却是“嫁接”来的。

你可能不信,扫墓是我借来的节俗。

清明最早的时候只是个单纯的节气,关乎农事,时间在公历的4月4日或5日。而我们所熟悉的扫墓与另一个节日有关。

冬至后的第105天,古时曾有不生火、只吃凉食的习俗,所以叫“寒食”。开元二十年(732 年),唐玄宗又诏令天下,要求“寒食上墓”。这期间皇家要祭祀祖陵,官方要祭祀孔子,百姓要给祖先上坟。 

寒食一般在清明前一到两天,离得这么近,连放两次假也怪麻烦的。玄宗以后,就渐渐合二为一,一起过了,放假的时间也从三天、四天,一直延长到了六天。

不过放假不是目的,行孝才是初心。中国人一向推崇孝道,讲究慎终追远,而不断地祭祀,就是表现孝的一种形式。寒食清明合二为一,小长假变成了黄金周,需要远行祭祖的人们也没有后顾之忧了。

清人祭祖

供图/FOTOE



祭祖:纸钱烧不烧?

祭祖怎么祭?“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生时怎样,死后依旧怎样,所以,便有了烧纸钱的习俗。

烧纸祭亡魂的风俗在唐以前就出现了,玄宗朝之后,又自然而然地被“移植”进寒食清明的祭扫事项里。当时的纸钱,复杂的,用雕版印刷,印上福禄寿三星和一些吉祥话;简单的,就在纸张上左右各剪一道弧线,中间剪一个方孔,以模拟铜钱的样子。

那么问题来了,烧纸就得点火,寒⻝素来禁⽕,初唐时官家甚⾄会在这三天内,派⼈到⺠间检查是否⽣过。验证办法是把鸡⽑撒到炉灶⾥,如果鸡⽑着了,就要罚款。如此严苛的条条框框,必定会跟烧纸钱的习俗产⽣⽭盾,怎么能够两全呢?古人有办法——把纸钱用一块石头压在坟头上,就表示烧过纸了,至于效果如何,那就见仁见智了。

唐人王建曾忍不住作诗吐槽:“三日无火烧纸钱,纸钱哪得到黄泉。”不点火烧,祖先怎么能收的到?

直至今日,有些地方还有压纸钱的习俗,但烧纸钱显然占据多数。听老人讲,过去的孩子从小就看家人拿着一把巨大的破剪子,买来成叠的高丽纸,剪出小巧而好看的纸钱来。用纸糊上两个“包袱皮儿”,即纸口袋,把纸钱糊进去,一个是烧给整个家族的,一个是烧给自己这一支脉的。在“包袱皮儿”上,用毛笔写上祖先的名讳,也写上不肖子孙某某某(即自己的名字),同时还要再备一些零碎的纸钱(不糊在“包袱皮儿”内)。等到清明节那天,带去上坟。如果实在无法到墓地祭扫,也可在晚上找一个小的路口,或就在胡同口,先拎着一个水壶,在地上用水画上两个大圈,把两大包纸钱放进圈中点燃,找一根棍儿搅动,一边要说着:“老祖们您拿钱,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您拿钱,您在那边可安好?想吃什么就买点什么……”其他零散的纸钱会在圈外点燃,烧给过路的孤魂野鬼,让他们别来抢。此处便可看到古人的公益心。

民国以来有了冥钞,都印上“天国银行”“阴曹地府银行”等,面值巨大,除了可以烧冥钞、冥币,烧纸糊的金银锞子(用纸做成元宝状,用线串起来,底端还挂上穗子),更有的是烧黄表纸上印的《往生咒》,相当于给亡魂念经。

显而易见,烧纸钱最终还是取代了压纸钱,而清明祭祖,势头也逐渐盖过寒食祭祖,并最终取而代之。为了不再禁火,甚至干脆弃寒食而取清明了,如今的清明,已经很少有寒食的影子了。



哀往而乐回

“今年寒食好风流,此日一家同出游。”(元稹《寒食日》)祭祖总感觉是一件肃穆悲凉的事情,可在唐人有关寒食清明的诗中,却能读出一些欢愉的意味。即便在今天,扫墓与游春,也是清明节的两大要事,两件看似矛盾的事情,是怎么融合在一起的呢?

高翥说“南北山头多墓田”,梅尧臣也说“寒食坟家遍青山,高低占原谷”,可见过去人家的祖坟都在郊区,及至近世也依然如此。以笔者的家庭为例,祖坟位于北京北四环外五环内的洼里村,以前约有三四亩地大小,并有成片的树林,附近还有地名叫洼边村、龙王堂村等,从前可能是水多之地,现已开辟成了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在1949年以前,每年清明,家里都会租上马车,全家一起从城里到郊外扫墓。

清明讲究上午上坟,中午以后坟地阴气太重,就得离开了。上坟时,人们会打扫墓碑、清除杂草,培添新土,还要准备瓜果、点心、白酒等祭品。一番仪式结束之后,众人会分食掉剩下的祭品。

按学者周星的解释,这种“和先人交流,和祖先'共食’”的做法,旨在重新唤起彼此对从前的记忆,以“确认祖先和子孙之间良好的互动、互惠与互酬的关系”,对于在场的生人而言,也是“以祖坟里的'祖灵’为纽带”,“同时体认共同的血缘和亲情”的一种办法。它温情脉脉,过程中纵有感伤,却不至于痛彻心扉。

韶光明媚,天清气朗,在被赋予“祭祖”的节俗之前,作为节气的清明,原本就是踏青游乐的好日子。待接手了寒食的祭扫事项,清明便合二者为一体。一家人备齐车马、吃食,赶赴郊外墓地,祭拜先人,等仪式结束后,再顺便郊游、聚餐,在良辰美景的感召下,享受现世生活的安稳,人之常情。而人们也始终相信,好好活着,便是对逝者最大的告慰。这是中国人特有的一种生命观。



踏青游乐:人生有酒需当醉

寒食清明踏青游乐的风俗,在两宋时期颇为兴盛。宋代的清明越来越像个吃喝玩乐的狂欢节。《东京梦华录》记载,寒食节第三天清明日,京城“节日坊市卖稠饧、麦糕、乳酪、乳饼之类”,“四野如市,往往就芳树之下,或园囿之间,罗列杯盘,互相劝酬,都城之歌儿舞女,遍满园亭,抵暮而归”。

直到明清时期,北京的大户人家,仍在清明祭祖过后便四处赏花游玩。有的是阖家出门,有的是朋友聚会,若是约朋友,还会早早地下帖子请人。众人聚在院子里雅集,连吃带唱,从早上一直玩到晚上。

清代绢本设色画《百美游园图》

郊游是集体行为,一定有集体游戏可玩。所有玩乐中,古人游戏之壮观者,当属清明时的荡秋千、拔河等。尤其是宫苑、府邸中人,会立起秋千杆来。贵族女孩子们平常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见了秋千就当是去了游乐场,荡一回秋千就好似坐了回过山车。

更普遍的游戏,是放风筝。《西游记》狮驼岭一回中,孙悟空钻到青狮怪的肚子内,用绳子拴住他的肝脏,并从其鼻孔中飞出,拽着青狮怪跑。众小妖看到后高喊:“……这猴儿不按时景,清明还未到,他却那里放风筝也!”瞧,清明节要放风筝,这是连妖怪都驾轻就熟的玩法。


今时今日,清明的习俗已经有了不少改变,不再提倡坟前烧纸,但踏青的风气仍在,雅集则成了游春。无论怎么变,也无论身为子孙的我们人在何处,正做些什么,只要心中有牵挂,斯人就未曾远去。

图文选自《中华遗产》2020年01期《清明:半是欢愉半是伤》

撰文/侯磊

微信编辑/Lynne

有历史、有文化、有趣味的遗产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