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看书就头疼,读一本忘一本,怎么读书才有收获?一招就能解决~

 沙栗 2022-12-08 发布于浙江

(知乎上的一篇回答,内容有改动)

原问题:读一本忘一本,感觉完全没收获,该怎么读书?

原问题描述:读一本忘一本,读小说除了被人物感动以外,好像就没什么感想,想看看历史也压根记不住事,怎么读书才能有收获,或者怎样的读书思维能学习到东西?

我的回答:

好的读书思维,是能对一本书中的关键内容做知识重构。

成年人的记忆力总是在不断衰减的,我们绝大多数的普通人都是如此,读一本忘一本,这是正常的,不必自责。

如果是娱乐消遣性的阅读,其实完全不必在意,当下读得开心就好。

如果想通过阅读获取知识,那确实是需要通过一定的方法技巧来记住书里的重点内容。

怎么才能记住呢?就是我开头提到的读书思维:对一本书的关键内容做知识重构。

在“思维导图之父”东尼·博赞的《启动大脑》当中也表达了这样的观点。

其实这种思维的核心是,在阅读的时候捕捉、提取关键词,再通过关键词来重建整本书的重点内容。

其原理很简单,任何一本书的重要内容和不那么重要的内容,占比是符合二八法则的。书里我们真正需要记住的是20%的核心内容,其他的80%的内容,它们的作用是为了将核心内容连结起来,形成完整的语句、段落、章节、乃至整本书。

所以我们只需要记住那最关键的20%,然后通过自己现有的知识能力重新构建出书中的情节。

具体的阅读方法呢,可以用作家阿城的对角线阅读法,我在下面这篇文章里提到过:

什么样的读书方法才能快速榨干一本书的所有知识,避免低效阅读呢?

另外,东尼·博赞在《启动大脑》里也详细分析了人眼识别文字的原理,在阅读当中,我们的眼睛像一台精妙的扫描仪,能够快速扫描书上的文字。

重点在于,在我们的眼睛扫描文字的同时,不要去默念所有文字,因为这样你就会把注意力放在个别的词汇上,而不是整个句子。这就是我在之前的文章中提及的,捕捉和提取关键信息。

因此,你应该培养的习惯是:让眼睛快速去扫描句子,捕捉其中有意义的、关键的词汇或短语。

比如:

“红海早过了,船在印度洋面上开驶着,但是太阳依然不饶人地迟落早起,侵占去大部分的夜。”

这是钱钟书的《围城》开头第一句,这个句子,我们扫一眼,只要记住“船”“印度洋”“太阳”“迟落早起”这些关键词,就能勾勒出船只行驶在炎热的印度洋上的场景,脑海里的画面其实就是对关键词的重构的结果。

将这个逻辑应用到整个段落、整本书都是适用的。

那么,实际阅读的时候我们怎么知道一个段落里,关键词汇在哪里呢?

通常来讲,重点去关注首尾两句。一个段落里起着提纲挈领作用的句子一般是开头第一句,或者是段落最后一句。

比如上面图片里,是我从微信读书里分享出来的,劳拉·布朗的《完全写作指南》一书中,第二章的其中一个自然段。

这个段落里,核心句子在第一句,关键的词汇向我们表达出一个意思:读者潜在的态度是成功写作的关键。接下来分析了读者可能会有的潜在态度。

通过以上方法,把一个章节里每个段落的重点句提取出来,就组成了这个章节的重点内容,当你把一本书所有章节的重点提取到之后,那么你就获得了整本书的重点内容。

这就是捕捉、提取20%的妙招!

所以你只要记住这20%就行,这样是不是工作量大大减少,工作难度也大大降低了?

而知识重构则是以你自己的方式、语言,通过20%的内容去还原全书。可以理解为我们小学的时候学过的造句。

从《围城》那个栗子就知道了,最好的重构,不仅是脑中有画面,而且要懂得用自己的语言把这个画面描述出来。

通过以上“重构”,我们就能理解并记住书中知识了。

以上,希望能帮助到你。


今天依然是人像,我发现,人像的难点在形状较为复杂的器官,比如耳朵、手部。可能因为耳朵有较多皱折的关系,手指呢有时候非常模糊,甚至会画出六根指头来,挺吓人的,不知道是咒语(指令)需要优化,还是AI还需要升级。

大家来找茬,今天的人像哪里不对?来评论区留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