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远观近鉴宋朝人•384·向皇帝进献忠言洞达事理、切实简要:张观

 文石斋 2022-12-08 发布于河北

远观近鉴宋朝人·384·向皇帝进献忠言洞达事理、切实简要:张观

    张观,字仲宾,生卒年不详,常州毗陵(今江苏省常州;毗音人。《宋史·卷二百七十六·列传第三十五》有传。

    本传记,张观在南唐考中进士。南唐被宋朝攻灭,张观归宋,任彭原县(治今甘肃庆阳市西峰区彭原镇)类似今之办公室主任的“主簿”。

    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7,张观改任兴元府(治今陕西汉中)属官“府掾”,第二次参加科举考试,却没能考中进士,考完后调任鸡泽县(今河北鸡泽)主簿。但张观不甘心,再次请求考试,宋太宗特别授予他忠武军(治陈州,今河南淮阳)类似今之机要秘书的“掌书记”,后改任忠武军“观察判官”。

    其后,张观给宋太宗上书,请求恢复各州“刺史”官职,不派特务机构“武德司”(六年改“皇城司”)军卒到外州“侦事”,颇为符合宋太宗的心意,宋太宗召他入朝,升他的官职为监察御史,实任专理矿冶、铸钱的机构“桂阳监”(在今湖南桂阳县)长官“监使”。

    后张观把自己写的文章进献给宋太宗,宋太宗赐予他进士身份之一“进士及第”。

    其时恰逢国家最高财政机构“三司”向宋太宗上言,称今四川地区赋税轻,宋太宗下诏给张观,命他乘坐走驿道的快车巡视四川各州,指示他稍稍增加其税赋。张观得到诏书后给宋太宗上书:“偏远之地的百姓不适宜轻易扰动,对他们加以抚慰,还担心他们流离失所,何况增加税赋,加以困扰?如果增税,则用作税赋的粮食积存得多,要运往京城,还要烦劳漕运,更加不可,如果分派军队到那里就近吃粮,也非安存百姓之策,只是白白结怨于民,未见国家之利。”宋太宗对张观的分析“深以为然”,没有派他去。

    其后,张观又给宋太宗上书说:

    臣凭借着陛下的宠信荣耀,备位监察御史,每逢百官上朝给陛下请安,分立于殿庭,负责监察言行不合规定的官员,向陛下检举。在上朝时,臣见陛下天慈优容,大多时候与近臣论政,往复讨论,颇亦烦劳;而有关部门的官员按照陛下的心意写了很多奏章,全都奏报陛下,请陛下批阅,岂止白白劳烦至尊,也实在是轻慢、扰乱了体统,何况帝王之道,出言则随在身边的'左史’记录、行动则'右史’记录,列于史书,成为后世仿效的模范,不可不慎啊!

    臣认为,方今的急务,是远方之人未曾臣服,边境不宁;阴阳之序未正,粮仓空虚;淳朴的风气未还,奢侈之风很盛;县级地方没有治理好,百姓拖欠的赋税很多;刑法未制定完善,法网过密;失去的典章制度还未恢复,祭祀天地神祗的礼仪尚缺,凡此种种,诚心请求陛下在听政、决策之暇,休息之余,与大臣商量,或发扬光大,或减少制止,则治理国家的体制、教化官民的源头,何所不至!

    臣又曾读唐史,见唐太宗在贞观初年设置'崇文馆’,命令其中的学士、老儒轮番进讲,上朝听政结束,则到内殿,与之讲论文章义理,商榷时政,或天晚忘倦,或夜半始罢,记在了信史之中,成为留给后世的不朽盛事。而今陛下左右前后都是正士伟人,诚盼陛下放下循常之务,养浩然之气,给近臣下发诚挚的诏令,阐扬清静无为之教化,上为祖宗播无疆之吉祥,下为子孙建不拔之业。如此,与那些较量金谷、剖析毫厘,以有限之光阴做无涯之细务,岂可同年而语哉!

    宋太宗看了奏章后很是称赏,特意召见了他,赐予他五品以上官员才能穿戴的红色官服、银鱼袋,任命他为国家最高财政机构“三司”所属“度支部”官员“度支判官”。

    一年多后,张观升官职为“左司员外郎”,改任三司所属“盐铁部”官员“盐铁判官”。其后,张观曾借奏事之机禀告宋太宗:“陛下用心于促进天下纯厚的教化,崇尚朴素,宫殿的彩饰都予撤去,天下幸甚!但对于陛下穿的衣服、使用的器具,臣也企望从俭。”宋太宗说:“朕凡事简约,至于所穿的衣服,多是用质量较差的绢做的,也都是洗了又穿啊!但卿的进言很好!”张观听后“顿首谢”,给宋太宗叩头,表示敬服。

    张观数次在三司官署和到“大内”长春殿向宋太宗奏事的时候,与其上级“盐铁使”李惟清争论事情,有失礼仪,李惟清不能忍受,奏请宋太宗免去了张观的职务。张观给宋太宗上章辩论,宋太宗明白张观并无过失,所以时间不长就恢复了他的职务。

    其后,张观又向宋太宗进谏,请求不要修建佛寺,宋太宗“不报”,没有回复他。

    不久,张观出任“诸路茶盐制置副使”,其时宋太宗正进行茶盐管理制度改革,张观到任后给宋太宗上书,称更改茶盐之制“于理非便”,“不合旨”,不合宋太宗的心意,被改任为黄州(治今湖北黄冈)知州,再改扬州(治今江苏扬州)知州,在两地都有很好的政绩。

    其时恰逢“三司”改变旧的体制,将全国各地的账务划分为10“道”,把管理州县账目的事务分给各官员负责,张观受召回朝,任“河东道(今山西地区)判官”。

    而其时宋太宗“有诏”,规定三司所属官员不得超越职权向皇帝进言,张观却认为自己的官职为监察御史,是“谏官”,给宋太宗上书,称说自己身任“拾遗补阙之职,言事固当然,不奉诏”。宋太宗看了张观的奏书“怒”,对宰相说:“朕只是告戒三司僚属各司其职,不是让谏官不议论时政,张观却胡乱援引讽刺朕,姑且容忍于他,不做深责。”但还是令张观出任道州(治今湖南道县)知州,后改广南西路(治今广西桂林)转运使。

    其后,因向宋太宗上奏交州(今越南北部)少数族首领黎桓被乱兵所杀、另一首领丁浚重新任登位之事不实,被谏官弹劾,朝廷对他立案审查,案件还没查清,张观就在桂州(治今广西桂林)去世,享年53岁。

    本传最后记,张观广览汉朝历史,平素爱好论事,辞理恳切率直,有古人之风。

    《宋史》卷中之“论”说,张观向皇帝献纳忠诚正直之言,洞达事理,切实简要,值得称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