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笑林广记》笑话“代打”,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究竟有多可怕?

 笨蛋贰歌 2022-12-09 发布于河北

笑话“代打”,源自《笑林广记·殊禀部》。

古时候,有个富翁犯了法,理应受到官府的责罚,按律应当受杖刑,被打三十大板。

他料想自己吃痛,于是连蒙带骗用三钱银子雇了一个邻居代替前往受罚。邻居得到银子,想想自己平常干粗活皮糙肉厚,定然没什么事,欣然同意代替前往。

等到了大堂之上,官员吆喝打三十大板。代替挨罚的邻居刚挨了数杖,感觉十分疼痛无法忍受,于是偷偷拿出得到的三钱银子,全部贿赂给行杖的人。之后的板子打得才轻了些。

好不容易挨过了三十板,邻居捂着屁股出了官府,转头对雇他的那个人说道:“多亏你给我三钱银子,救了我的命,不然几乎被打死哩!”

笨蛋评语:

如此看来,行杖的武夫出手的确太过狠毒了,活生生把一个大汉打得失忆了。这档子糟糕事本来就是那个富翁花钱买出来的,这邻居挨了打,钱也没得到,可谓是人财两空。这就像什么呢?有钱的富翁把邻居忽悠瘸了,还顺道卖给了他一副拐,旁边人看不下去了,说道:“你这样是不是太缺德了?”富翁说:“缺啥德啊,他还得谢谢咱呢。”邻居拄着拐转头就来一句:“谢谢啊!”

你看看!

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斯德哥尔摩综合征”,说的是被害者对于犯罪者产生情感,甚至反过来帮助犯罪者的一种情结。其来源是1973年发生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市的一起真实的银行劫持人质事件。其中的四名遭受挟持的银行职员,在犯罪分子被绳之以法之后,仍然对绑架他们的人显露出怜悯的情感,他们拒绝在法院指控这些绑匪,甚至还为他们筹措法律辩护的资金。

这种特殊的心理现象引起了社会学家的兴趣,他们经过研究发现,人性能承受的恐惧有一条脆弱的底线。当人遇上了一个凶狂的杀手,并且陷入几乎绝望的境地之后,人质就会把生命权渐渐付托给这个凶徒。时间久了,人质吃一口饭、喝一口水、每一呼吸,都会觉得是对方给他的宽忍和慈悲。慢慢地,这种恐惧就会转化为感激,甚至是崇拜,然后在潜意识里觉得凶徒的安全就是自己的安全。

人性在绝境下产生各种扭曲的观念,我始终认为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抛开环境不谈,而大肆褒贬人的脆弱,这是典型的高高在上学者行径。没有人想让自己处于被人侵害的境地,所以陷入这种情况后下意识保护自己也是寻常的反应而已。

只不过,重新回归光明之后,还是要理清自己的心态,不要沉溺在黑暗的情绪中无法自拔。

虽然知道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但还是应该记住,无论那个该死的侵害者表现出多么温柔的一面,他始终都是一只黑心的恶狼。而被害者们并没有做错任何事,请抬起头,盯着那些狼的眼睛,把原本的恐惧送还给他们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