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谈书友 | 郁 土

 郁土 2022-12-09 发布于上海

物以类聚,人以友分。所谓友者,有战友、球友、笔友、牌友、舞友、麻友、钓友、车友、烟友、赌友、狱友、露营友、酒肉朋友等,而我今天要说的是书友,以书会友者是也。
前天,网友寒石先生问我有某书吗?我答“没有”,他说:“我送一本给你要吗?”答:“要。谢谢。只是无以为报。”我随口说道:“我有他的《病夫治国》。”他感到不可思议,自己居然不知道此人写过此书,要求我回家拍封面给他看。回到家,我从书架上翻出《病夫治国》,却发现是皮埃尔·阿考斯与皮埃尔·朗契尼克所著,其老年病忘如此。这已非寒石先生第一次赠书了,他酷爱藏书与读书,有些书买重了,会晒在朋友圈,问谁要。我从他的朋友圈抢得了好几本不错的书,只是回赠甚少,好在随后在书架上发现重复购买的《殷海光、林毓生书信集》,于是以之为赠。
犹记二十多年在语文报工作时,编辑部的王琦、海平都热爱读书,上班除了工作,也经常交流读书心得。有时候,某人在外面小书店买了本好书,会及时推荐给大家。比如书架上这本周作人的《苦茶——周作人回想录》扉页上就写着这么一段话:
早知此书,王琦于教育书店买到一本,最后一本。无奈,今晨写信给出版社,欲邮购之。临发信前,打电话给“尔雅”,说刚进此书。于是废信借自行车去买书。虽北风呼啸而心中热乎乎也。特记。
一九九六年十二月四日于平阳
虽然二零零二年十月十三日又于沪上文庙书市购得香港三育图书有限公司竖排的《知堂回想录》,可这本《苦茶》弥足珍贵也。
又一九九八年举家迁沪,王琦到太原火车站送别,赠我《蒙田随笔全集》上中下三卷,扉页上这样记道:
托王琦在太原尔雅买此书。碰巧来上海,他便送我。欣然而收下。
一九九八年七月廿八日
世上还有比这更好的临别赠礼吗?
惜乎抵沪后迄今,虽辗转两家单位四个部门,然这样酷爱读书的同事很难遇到。然一个喜欢读书之人,自有办法找到称心如意之书友的。当然,此种书友,有时可遇不可求也。大约六年前吧,单位还在长宁路时,一日下午,来了名实习生,姓祁名宏福,在校大学生。巧的是,那天下午,编辑部就我一人,于是和他闲聊,不知不觉就聊到了读书,没想到,这也是一个书痴。
俩人谈论自己所读之书及体会。他正在写一本长篇小说,每日码字五千。他说,在学校,他和身边的同学几无共同语言,唯一能聊得来的,是学院的院长,复旦大学过来的,可院长事多,无暇和他深谈。一下午的时光,不知不觉就过去了。他感慨道:“和老师聊一下午,抵得上我读三个月的书。”虽此后他还在编辑部实习了一段时间,然人多事杂,再无此畅谈的机会了。实习结束后,我们再也没有见过面。后来我在朋友圈分享阅读木心先生的《文学回忆录》,他在后面留言谈自己的阅读体会,爱书之人,不会相忘的。
当然,这样的与爱书之人的促膝而谈是越来越少了。但我的书友并未因此而减少。在微信朋友圈,常有网友晒自己所读之书,这是我最为欢迎的。比如凌宗伟老师经常晒他所读教育学、心理学、哲学方面的图书,我就从中发现了不少好东西,并马上下单买来一读。像美国的哈里.G.法兰克福的《论扯淡》。今早在地铁上看朋友圈,就又发现他推荐的美国马克·舍恩、克里斯汀·洛贝格的《你的生存本能正在杀死你——为什么你容易焦虑、不安、恐慌和被激怒》。其封面下方印着“本书是焦虑、失眠、抑郁、恐慌、肥胖、强迫症等所有现代病患者的福音,自我治愈的唯一机会”。我想,需要此书者应该不少吧。
又有西安网友铁皮壳子猪晒他所读港版的《中国近代史》,我大感兴趣,于是他把电子版发我。我下载到KINDLE上阅读,果然好书!
而上面提到的寒石先生,其朋友圈最近所晒图书,就有《书屋》的两种精选集,一为《天火》,一为傅国涌先生所编《常识的立场》《回到启蒙》《直面转型时代》,后三本我已入手并读过。他言两者重复的极少,推荐都买。又有雅各·布克哈特著、花亦芳翻译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的文化》,他认为花亦芬的长达80页的绪论写得极好。马上下单!又有汪荣祖著《走向世界的挫折——郭嵩焘与道咸同光时代》。又有台版的《从黎明到衰颓》,大陆版的《从黎明到衰落》我早已读过。还有李金铨主编的《文人论政——知识分子与报刊》;刘海龙著《宣传:观念、话语及其正当化》等。
又有一位网友,高价购得周德伟先生的《落笔惊风雨——我的前半生与国民党的点滴》,知我对哈耶克先生感兴趣,而周德伟是哈氏的第一位嫡传弟子,于是惠我先读为快,其情可感也。
而最高潮则是来自青岛的悦色夫,去年五月的一天,他在朋友圈晒出了自己四、五两月的购书清单,共有廿五册。其按语是:
所有有关人类学、生物学方面的科普书,新的都应该买。中国到欧洲有遥远的距离,中间的广大地带,也是我历史知识的空白。数学、物理等科学,过去学了不少,但是只学到树叶(也忘了),如今了解森林。宏观论美食的书籍本不多,毕竟厨师基本不会写书。”
我按图索骥,在网上书店选购了丘成桐的自传《我的几何人生》《大征服:阿拉伯帝国的崛起》《企鹅全球史》《考古学与史前文明》。不满足于吃“鸡蛋”,还想进一步认识这只“母鸡”,于是和他联系,知其毕业于北京大学无线电物理专业,现在青岛开了一家公司,他的家中、公司办公室与茶室里全是书。看来这位也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书痴了,我何其有幸,能够通过微信结识他。于是写《悦色夫的书单》并在个人微信公众号上推出,以示雪上留痕之意。
在编稿子的过程中,我也时不时能够发现好书的消息。比如成龙老师在文章中写道,他会把美国罗伯特·所罗门所著《大问题——简明哲学导论》介绍给高一学生阅读。此书是一本哲学入门读物,也可作为大学本科哲学导论课程的教材或参考书。从成老师所荐习作,能够看到他的学生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或许得益于阅读此书。于是从孔夫子旧书网上购得此书,一读之下,果然不错,少不得又向其他老师推荐一番。
又刘辉老师在其介绍逻辑知识的文章中,举了来自法国人类学家列维-布留尔的《原始思维》一书中的例子,于是购得此书,还放在客厅的茶几上,没来得及阅读。上述两位作者,亦可谓吾之书友矣,只是他们可能还不知道吧。
犹记二十多年前阅读张中行先生的《负暄琐话》系列,他把知堂看作是其阅读中外图书之导师。这一点我和他深有同感。书架上的中外图书中,有不少就是从知堂的文字中获得信息而购买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知堂也可谓我之书友矣。而这样的书友,正不知凡几。兹举最近所接触的几位吧。读梁治平先生的《法辨》,其中有《死亡与再生》一文,是他为美国法学家伯尔曼的《法律与宗教》所作译后,于是把该书收入囊中并仔细阅读,不错。
又读陈乐民、史傅德所著《公民社会与启蒙精神》一书,史傅德说:“弗格森《文明社会史论》是一本非常杰出的著作,如今法国几乎没人再提及这本书。”法国没人读我来读,阅读过半,获益良多。
床头柜上放着陈乐民先生的《欧洲文明十五讲》以为入睡前读物,是他2002年下学期应邀为北大国际关系学院本科三年级学生开课之讲稿。此生无缘入北大学习矣,然这并不影响我听陈乐民先生的讲座。
陈先生在第二讲《希腊——欧洲的精神家园》讲道,“关于希波战争,同学们主要去看希罗多德的《历史》,这部书非常好看,翻译得也很好”;“我要介绍的第二本书,就是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它的附录很厚,但很好看,可以从中了解这个时期希腊的民俗、社会状况、思想状况,特别是人民的精神状况”。我赶快检阅书架,看到这两部书静静地躺在那里才放下心来。
陶渊明言“历览千载书,时时见遗烈”,然哉然哉。许多时候,读某人书,难免会想见其为人。比如读朱维铮先生的《音调未定的传统》《走出中世纪》。他去世以后,沪上多家报纸介绍他的一些情况。没想到后来有机会走进复旦校园去组稿,撰稿的那位历史系教授,特意带我们参观了朱先生家属捐献给系里的他的藏书,系里特意设置了一间藏书室,来放置朱先生的藏书。那个藏书室好大呀。惜乎时间有限,我只能在前几排书架旁匆匆浏览一过。今后假如有机会的话,深入此藏书室,认真了解一番,我想,从先生所吃精神食粮上,就可更好地了解他这个人了。
也有因师生而成书友者。这一点,只要读读《殷海光林毓生书信录》即可知矣。林先生已于上月廿二日仙逝。他在一九五四年至一九五八年就读于台湾大学,上过殷先生的逻辑课。一九六○年赴美国芝加哥大学,拜在自由主义大师哈耶克门下。林毓生每信不忘“海光吾师”,殷海光则只称“毓生学弟”,然在我看来,将此二人视作书友可矣。
林先生这样写:“平静地想想过去,不能不感激您给我的许多启发和指导,如果没有您思想上的启蒙以及从您那里得到的许多方法上的概念与沈(刚伯)先生那里关于英国史的概念,我绝不可能一来这里就接上了头,也决不会很自然地适应这里tutorials seminars的要求——全仗着'发问’与'辩难’。请您接受我最崇敬的敬礼。”
而殷海光则复信道:“在两个多星期以前接到你的来信时,正好午前,读了以后,兴奋得睡不着午觉。为什么呢?因为,从你的来信中,我简直看见了自己的灵魂在芝加哥大学搏动;你所走的路子,正是我所要走的路子。怎么竟是这样'不谋而合’呢?如果我迟生二十年,我简直要长一双翅膀来芝大求学啊!”亦师亦生,亦书亦友啊。
又有那爱书的读者与旧书店老板,先为笔友,后成书友者,这便是美国作家海莲·汉芙的《查令十字街48》一书的内容。海莲酷爱英国文学,她在一本杂志上发现了英国伦敦旧书店“马克思与科恩”的广告,于是致书老板弗兰克购书,一来二去,俩人在书信中阐述各自观点,评论文学作品,交换各自生活状态,情感也在升温。最后,当海莲到了伦敦时,弗兰克已过世,而书店也倒闭了。一位身在纽约的爱书人,一家坐落在伦敦的旧书店,一封封的通信,跨越大洋,串起二十年的光阴,该书被誉为“爱书人圣经”。不管它是真实的还是虚构的,不都反映了书友之间的真实情感么?
拉拉杂杂写了许多自己视为书友之人,这其中的一些人可能还不知道呢。当然,也可能有人把我视为他的书友而我不自知的吧。读书一日不停,则书友一日不止是也。
二零二二年十二月七日上午

郁土微信相关文章

————————

郁土:读书的化学反应
红蓝铅笔,我的铁镐与铁锨
两种时间
时间使用指南
郁土 │ 悦色夫的书单
郁土:读书如盗墓
书“熟”堪读直须读
郁土:蛛网式读书法
郁土:监狱是最好的书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