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宇:发挥小学英语教学的德育功能与培养新时代有用人才的思考与实践

 昵称15221501 2022-12-09 发布于湖北

 发挥小学英语教学的德育功能与培养新时代有用人才的思考与实践

湖北省巴东县水布垭镇水布垭中小学校      刘宇      邮编:444329

     摘 要:在应试教育体制下,智育成为小学英语教学的主体,却忽视了德育教育。而德育教育是培养一个全方位、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因素。小学英语课程是小学生接触的一门新颖的、感兴趣的新学科,如何既不违背基本的教学原则,又能够将德育有效地融入英语学习当中,使德育能够促进小学英语教学,是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既要教会小学生如何更好地学习英语, 更要教会他们如何更好地做人。我们从教材、课堂教学、活动教学等多个方面探讨了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关键词:小学英语    德育功能     新时代有用人才    思考与实践

        小学英语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既具有必要性,又具有可行性。但是,当前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现状却令人堪忧。因此,探索小学英语教学中加强道德渗透的路径就具有重要意义。加强小学德育工作,发挥英语学科的德育渗透价值,离不开一个良好的德育环境。创建良好的德育环境,能使小学生的身心融入良好的德育氛围中,于无形中感受德育熏陶。德育教育无处不在,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小学英语教师不仅要提高自身的德育教育来感化学生,还应该学会挖掘课本中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渗透到英语教学中,寓德育于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教育,不仅让其学习英语的知识和技能,还让学生学会求真、求美,力争为我国培养一批具有高尚人格的有用之才。        

一、充分运用教材的德育因素进行德育教学 在目前的小学英语教材中,有本国和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历史、地理、科技、政治、文化礼仪、习俗风貌等知识。特别是包括了表达思维活动(同意、帮助、邀请)、情感态度(喜欢、感激、同情、愿望)、道德态度(抱歉、宽恕、感谢、赞成、关心)、社会文化(介绍、问候、告别、就餐、看病、庆贺)等三十多个语言功能项目,内容丰富,为课堂提供了丰富的德育素材。在多年的小学英语教学中,我善于找好德育的切入点和结合点,进行自然的渗透,例如在教学“Good morning!”、“Thank you!”、“Hello”、“Sorry”等这些学生学习英语最初接触的礼貌用语时,我能充分利用学生初学英语时的兴趣,创设真实的语言情景,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如在学习“Whendo youusually…”句型时,要求学生用新的句型谈论自己的日常生活、作息时间,引导学生通过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来认识什么是合理安排时间,从而懂得珍惜时间。通过这样的教学,既讲授了知识,又提高了学生的交际能力,达到了教育、教学融于一体的教学效果。 二、通过组织模拟情景学习活动渗透德育教学 我在教学活动中,通过组织一些模拟情景活动,设计能引起学生兴趣的语言交际场景,教学游戏和练习形式,以学生学会为目的,以学习情趣为主线,贯穿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向学生渗透德育。如:在教学“What would you like?”和“Would you like…?”的功能结构时,我设计了在快餐店就餐和家里来了客人时的情景;在学习“What's the weather like?”时,设计了天气预报发布会的情景;在学习“How much is it?”时,布置了小商店情景。在学习“What’swrong withyou?”时,设计了病人在医院看病的情景。通过这些模拟情景的学习,使学生学习了与他人的合作和交往,培养了学生关心他人,互助友爱,文明礼貌等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创造性,形成课堂教学的高潮。伴随着这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德育融汇其中。 三、运用情感教育 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加强小学英语教学的活动性是培养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把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放到首位,渗透在英语教学中。通过游戏、唱歌、比赛、表演等教学形式,把学生的认知活动与情感体验巧妙地结合起来,同时也是向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的极好机会。例如,在教学中,我常常采用双人、小组、集体比赛游戏活动,即满足了小学生好胜心强的心理,又复习巩固了所学的语言材料,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相互关心的集体主义精神。但是,学习本身是一种艰苦的劳动,特别是英语单词的记忆,往往是学生学习英语中遇到的最大障碍。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学习目标,树立不断克服困难信心,尽可能设置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掌握记忆单词的有效方法。使其在战胜困难中萌发出能力、毅力和动力。 四、通过教师自身良好的道德修养影响学生 教师的世界观、情感、品行及教态,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要具有敬业精神,要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要用自己的爱来唤起和培养学生对学习的爱,从而引伸到对生活的爱。其实,英语课堂教学不只是语言知识的学习和操练,而是一种温馨的情感交流、智慧潜能的开发,社会性交际能力的早期培养,是师生共同创造精神生活的活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建立平等、互相尊重的和谐师生关系,使学生在宽松、融洽、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学习的同时,品德得到培养,性格得到完善。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学有困难的学生,给他们以更多的爱护与鼓励,使他们与其他学生一样,在爱的沐浴中逐步发展。 学科教学中的德育,重在渗透。在今后教学中,我们应当努力挖掘英语教材中丰富的德育资源,通过内容丰富的教学活动,为人师表的风范,按照英语教学的自身规律,自觉地培养具有高尚人格、美好心灵和丰富知识的一代跨世纪新人。

四、创造和谐的德育环境,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感

        小学生的思想和个人价值观淡薄,最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小学教师是他们接触最多的人, 最容易受到老师的影响。一个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他的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必须加强自身修养,以自身的优良品德和高尚道德去影响学生。
        我国古代著名的大教育家孔子就认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的教学态度直接作用于课堂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举止、 着装、 言谈、 态度都会对课堂产生影响, 并产生教学效益。小学英语教师从某种程度来说是集言语、表演、造型等艺术手段于一体的, 可以全方面地影响学生。所以作为学生接触外语的启蒙者,小学英语教师应该设法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来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并以自身的品德影响学生。
        相关研究资料表明:那些重视自身教态修养、性情开朗活泼、待人诚恳大方、谈吐文雅谦逊的教师,往往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可以从中感受到意志和修养,从而学习兴趣更加浓厚,愿意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教学任务和目标。
        总之,小学英语教学无论是从学科特点,还是从教材内容,或是从教学特点上,都能够为德育渗透提供有力条件,从而为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提供了充分的可行性。从当前的实际教育现状来看,我国小学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着诸多的不足之处。这就需要我们的小学英语教师加强重视、不断努力,加强在德育渗透教育方面自身的再学习、再提高,使得小学生在融洽地学习英语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促进小学生在道德品质、思想感情等方面得到熏陶,达到智育与德育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的目的,为国家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全方位人才。

     参考文献:

     [1]史艳 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1,(12)。

     [2]王静 小学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