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孔子认为:“博施济众”还不够,还应该推己及人

 东瓜聊成语 2022-12-11 发布于贵州

  

儒家的核心思想就是:仁、义、礼、智、信,其中又以仁义为首。所以,孔子在论语里不止一处提到“仁”,孔子认为:“博施济众”就是仁的其中一种表现。

“博施济众”出自《论语·雍也》:“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

子贡说:“假如有一个人,他能给百姓带来很多好处又能周济大众,怎么样?他可以算是仁吗?”孔子说:“岂止是仁,简直是圣人了!就算是尧、舜在世,恐怕也很难做到……”

“博施济众”的意思是:广泛地施予恩惠,使大众得到救助。近义词是普度众生,反义词是自私自利。

  

子贡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他名叫端木赐,复姓端木,字子贡,是春秋末年卫国(今河南省鹤壁市)人,比孔子小三十一岁。

子贡口齿伶俐,善于辞令,孔子多次打断他的诡辩。但是子贡的确很有才华,先后担任过鲁国、卫国的宰相,而且善于经商,被誉为“儒商之祖”。

话说那时候的鲁国有一条法律,如果鲁国人在国外沦为奴隶,有好心的人把他赎回来,那么这个好心的人可以到国库去报销赎金。

有一次,子贡在国外赎回了一个鲁国人,回国后却拒绝收下国家的赔偿金。

  

孔子就批评他:“子贡呀!你这样做是不对的。从今往后,鲁国人就不肯再替沦为奴隶的同胞赎身了。如果你收了国家的补偿金,并不会损害你的行为的价值;但是,如果你不肯收下你抵付的赎金,那别人以后就不肯再赎人了。”

子贡本来以为他自损财物做了一件好事,本应该被称为道德典范,为什么孔子反而要批评他呢?

那是因为,鲁国这条法律的本意是为了鼓励每一个人只要有机会,就可以不花费自己的钱而做一件大好事,哪怕你暂时没有预付赎金的能力,也应该去借钱为同胞赎身,因为国家会给你钱,你不会损失任何东西。

  

但是,子贡的错误在于他有这个财力和道德水准,然而,大多数人并没有这个财力,也没有这个觉悟,达不到这个思想高度。如果鲁国国君把子贡作为典范,大肆宣扬、通报、嘉奖、宣传,那么后面的人如果赎了人再去找国家要钱,就会被道德绑架。

所以,后面的人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就干脆不赎人了。这就得不偿失了。

这实际上就是孔子所说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也就是儒家的“推己及人”的思想。

所以,我们认为“博施济众”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因为你不可能让所有人都喜欢你。无论你做得多好,总有人不喜欢你,总有人反对你,这再正常不过了。

参考资料:《中华成语大词典》《论语·雍也》《全历史·子贡》《史记·孔子世家》

声明:本文仅个人观点,不针对任何个人和团体。配图来源于网络,与本文无关,如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