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2·新疆·1)考古学家在北京人遗址发现了近10万件石器,包括刮削器、尖状器、石锤等。这些石器从早期到晚期有明显变化,打制技术逐步提高。这表明北京人( )2.(2022·湖南郴州·1)小华暑假参观了陕西一处古人类遗址,在这里他看到粟的遗存、彩陶和半地穴式房屋复原模型。他参观的遗址可能是( )3.(2022·甘肃兰州·1)人类粮食和祖先崇拜,是中华文明不可须臾或缺的三个根本内容。下列选项中,与“祖先崇拜”直接相关的是( )4.(2022·广西河池·1)“武王克商、尤其周公东征以后:周王朝进行了相当规模的封邦建国活动。荀子说,周公当政时曾封建71国,其中与周王同姓(姬)者就有53国。”材料中与“封邦建国”相适应的制度是( )5.(2022·江苏常州·1)房屋是人类适应和改造自然的重要成果,也反映了一定社会的发展状况。下图所示房屋中能反映夏朝社会阶级分化情况的是( )  6.(2022·山东潍坊·2)阅读历史短剧本。与短剧中的事件产生相同影响的是( )7.(2022·湖南益阳·2)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如图历史事件发生在如图中①对应朝代的是( ) 8.(2022·内蒙古包头·1)实物史料蕴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图1和图2集中展示了( ) 9.(2022·广东揭东区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卷·5)《春秋》记载:鲁隐公三年,周平王去世,筹措不到丧葬费用,周王室派周大夫武氏之子到鲁国“求鹏(钱财)”,以安葬周平王。这一事件反映了( )10.(2022·北京西城区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卷·3)史书记载:“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对此历史现象反映的时代特征概括准确的是( )11.(2022·山东泰安·1)下列材料探究的主题是( )12.(2022·江西·3)支持商鞅变法的秦孝公死后,商鞅被害,然而新法并没有被废止。这说明商鞅变法( )A.得到了旧贵族势力的支持 B.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C.维护了旧的政治经济秩序 D.遏制了地主阶级势力13.(2022·山东济南·1)下图为兴修于战国时期的水利工程。它被誉为分疏治水的成功典范,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它是( ) 14.(2022·辽宁沈阳·1)战国中期各国变法之后,铁制农具在全国各地大规模涌现。众多出土的战国铁农具(见下图),展示出当时已经发明的层叠铸造技术。上述材料反映出战国时期的成就主要体现在( ) 15.(2022·浙江绍兴·6)孔子招收学生不受贵贱、贫富、老幼等条件限制,很多学生出身于贫贱之家。由此可知孔子的思想主张是( )16.(2022·山东菏泽·1)“他塑造了一种热心为公的人的形象……是更有建设性的思想家……希望培养君子来使国家变得更加高尚。”材料中的思想家主张( )17.(2022·湖北鄂州·2)下图文本框的内容反映的主题是( )18.(2022·黑龙江鸡西·1)秦始皇实行了“书同文字”的政策,废除结构上与秦相异的六国文字。这一措施实行有助于推动( )19.(2022·山东临沂·2)下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在( ) 20.(2022·广东揭东区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卷·27)历史事件并不是孤立发展的,我们要善于发现不同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下列历史事件(现象)存在因果关系的是( )①昭君出塞——丝绸之路开辟 ②秦的暴政——大泽乡起义③刘秀以柔术治国——光武中兴 ④赤壁之战——曹操统一北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