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初中历史学习】中考真题演练——测测这19道中考选择题,看看2022年中考历史考了什么

 2初中历史教研 2022-12-12 发布于陕西
(温馨提示:答案获取方式在最下方)
1.(2022·新疆·1)考古学家在北京人遗址发现了近10万件石器,包括刮削器、尖状器、石锤等。这些石器从早期到晚期有明显变化,打制技术逐步提高。这表明北京人(  )
A会制作工具    B有爱美意识     
C懂得人工取火   D掌握磨光技术
2.(2022·湖南郴州·1)小华暑假参观了陕西一处古人类遗址,在这里他看到粟的遗存、彩陶和半地穴式房屋复原模型。他参观的遗址可能是(  )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河姆渡遗址    D半坡遗址
3.(2022·甘肃兰州·1)人类粮食和祖先崇拜,是中华文明不可须臾或缺的三个根本内容。下列选项中,与“祖先崇拜”直接相关的是(  )
A元谋人牙齿化石  B粟和装粟的陶
C人面鱼纹盆  D陕西黄陵轩辕庙
4.(2022·广西河池·1)“武王克商、尤其周公东征以后:周王朝进行了相当规模的封邦建国活动。荀子说,周公当政时曾封建71国,其中与周王同姓(姬)者就有53国。”材料中与“封邦建国”相适应的制度是(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5.(2022·江苏常州·1)房屋是人类适应和改造自然的重要成果,也反映了一定社会的发展状况。下图所示房屋中能反映夏朝社会阶级分化情况的是(  )

6.(2022·山东潍坊·2)阅读历史短剧本。与短剧中的事件产生相同影响的是(  )
场景一
时间:春秋时期某一个夏日
地点:田野
人物:郑庄公(郑国国君)
祭足(郑国臣子)
内容:祭足率领郑国军队,
抢夺周天子的麦子。
A西周实行分封制  B诸侯国设置县郡
C李冰修建都江堰  D秦末农民大起义
7.(2022·湖南益阳·2)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如图历史事件发生在如图中①对应朝代的是(  )

A郡县制度的确立  B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C司母戊鼎的铸造  D百家争鸣局面形成
8.(2022·内蒙古包头·1)实物史料蕴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图1和图2集中展示了(  )

A铸造工艺的高超  B早期文明的成就
C石器时代的风貌  D文字演变的历程
9.(2022·广东揭东区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卷·5)《春秋》记载:鲁隐公三年,周平王去世,筹措不到丧葬费用,周王室派周大夫武氏之子到鲁国“求鹏(钱财)”,以安葬周平王。这一事件反映了(  )
A.诸侯争霸       B王室衰微       
C群雄兼并       D百家争鸣
10.(2022·北京西城区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卷·3)史书记载:“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对此历史现象反映的时代特征概括准确的是(  )
A文明的产生  B早期国家的建立
C动荡与变革  D大一统国家巩固
11.(2022·山东泰安·1)下列材料探究的主题是(  )
政局动荡不安
诸侯国之间兼并战争不断
农业继续发展
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
各国进行变法
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商鞅变法成效最大
A夏商周的更替     B分封制的实施
C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D中央集权制的确立
12.(2022·江西·3)支持商鞅变法的秦孝公死后,商鞅被害,然而新法并没有被废止。这说明商鞅变法(  )
A得到了旧贵族势力的支持           B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C维护了旧的政治经济秩序           D遏制了地主阶级势力
13.(2022·山东济南·1)下图为兴修于战国时期的水利工程。它被誉为分疏治水的成功典范,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它是(  )

A长城          B都江堰         
C灵渠          D大运河
14.(2022·辽宁沈阳·1)战国中期各国变法之后,铁制农具在全国各地大规模涌现。众多出土的战国铁农具(见下图),展示出当时已经发明的层叠铸造技术。上述材料反映出战国时期的成就主要体现在(  )
 

A冶铁业        B青铜业         
C纺织业        D煮盐业
15.(2022·浙江绍兴·6)孔子招收学生不受贵贱、贫富、老幼等条件限制,很多学生出身于贫贱之家。由此可知孔子的思想主张是(  )
A有教无类      B崇尚“自然”   
C克己复礼      D民贵君轻
16.(2022·山东菏泽·1)“他塑造了一种热心为公的人的形象……是更有建设性的思想家……希望培养君子来使国家变得更加高尚。”材料中的思想家主张(  )
A无为而治      B以法治国       
C仁者爱人      D兼爱非攻
17.(2022·湖北鄂州·2)下图文本框的内容反映的主题是(  )
墨子主张“兼爱”“非攻”
孟子主张实行“仁政”
庄子强调治国要顺应自然
韩非强调依法治国
A百家争鸣      B效法古代       
C诸侯争霸      D远古传说
18.(2022·黑龙江鸡西·1)秦始皇实行了“书同文字”的政策,废除结构上与秦相异的六国文字。这一措施实行有助于推动(  )
A王国问题解决  B多元文化形成   
C统一局面巩固  D疆域面积扩大
19.(2022·山东临沂·2)下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在(  )

A.秦王嬴政时期  B秦始皇统治时   
C秦二世统治时  D西汉建立初期
20.(2022·广东揭东区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卷·27)历史事件并不是孤立发展的,我们要善于发现不同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下列历史事件(现象)存在因果关系的是(  )
①昭君出塞——丝绸之路开辟 ②秦的暴政——大泽乡起义
③刘秀以柔术治国——光武中兴 ④赤壁之战——曹操统一北方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