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问:什么是半月板?答:半月板由两块纤维软骨组成,位于膝关节的关节间隙,半月板的结构呈半环形,外周较厚,内缘薄锐,上面凹陷,下面平坦,半月板主要附着于胫骨,但可随股骨作一定范围的移动,可增加关节的稳定性,内侧半月板呈“C”形,周径较大,前端窄而后部宽;外侧半月板较内侧半月板周径小而面积广,呈环形,近似“O”形。它中部稍宽,前后端略窄,但是全长均比内侧半月板为宽,其前角附着在前交叉韧带后面,并与前交叉韧带相混合,后角附着于髁间隆起的后方、内侧半月板后角附着点的前方,外缘与腘肌相连。 ![]() 问:半月板的功能主要有哪些?答:第一、承重功能:尤其在负重的情况下可以缓解重力对于胫骨平台的压力,起到保护关节软骨的作用。 第二、维持膝关节运动协调和稳定:在膝关节运动过程中,由于半月板的存在,可以维持膝关节的几何形态,在膝关节内的交叉韧带的协助下,不至于出现胫骨移位,对于维持关节的稳定性起着重要的作用。 第三、缓冲作用:负重的情况下,或者在膝关节过度屈曲或伸直的时候可以缓冲膝关节压力,吸收运动产生的震荡而避免损伤。 第四、润滑作用:半月板还有润滑关节等功能,半月板表面均匀分布一层滑膜,为关节提供润滑,使关节的摩擦系数大为减小。 第五、营养作用:在负重时,半月板将富含营养的滑液挤入关节腔,进入关节软骨基质,为关节提供营养作用。 ![]() 问:半月板损伤的常见原因有哪些?答:1、外伤:外伤引起的膝关节半月板撕裂伤,常伴周围软组织的损伤,比如膝关节囊、前后交叉韧带、内外侧副韧带等。常见局部剧烈疼痛、关节肿胀、活动障碍。 2、长期劳损引起的膝关节慢性损伤:长期进行损伤膝关节的运动,比如爬山、长时间站立行走等,这类损伤主要表现为膝关节隐痛,活动后症状加重,休息后缓解。 3、随着年龄增长,膝关节半月板及周围组织逐渐出现退行性改变。 ![]() 问:半月板损伤后会出现哪些症状?答:1、疼痛:疼痛特点是固定在损伤的一侧,随活动量增加疼痛加重,部分患者疼痛不明显。 2、关节交锁:活动时突然关节“卡住”不能伸屈,一般急性期交锁不多见,多在慢性期出现。交锁后关节酸痛,不能伸屈,可自行或在医生帮助下“解锁”。“解锁”后往往会有滑膜反应肿胀,交锁特点固定于损伤侧。 3、弹响声:膝关节活动时可听到或感到半月板损伤侧有弹响声。 4、关节肿胀:积液急性损伤期,多有滑膜牵扯损伤或伴有其他结构损伤,往往关节积血积液。慢性期关节活动后肿胀,与活动量大小有关。关节液是黄色半透明的滑液,是慢性创伤性滑膜炎的结果,关节肿胀积液可用浮髌试验及膝关节积液诱发试验检查。 5、股四头肌萎缩:半月板损伤有明显症状,长期未治疗,可致股四头肌萎缩,股内侧肌更明显。但股四头肌萎缩不是特异体征。 6、关节隙压痛及突出:半月板损伤侧的关节隙压痛阳性,压痛点多与半月板损伤的部位相吻合,还可触到损伤的半月板在关节隙处呈鞭条状隆凸,往往也是压痛所在。 问:半月板损伤分几级?答:半月板的损伤可以根据不同方面进行分级 其一、根据损伤的病理形态分类,主要可以分为垂直撕裂、水平撕裂、复杂性撕裂。 其二、按照损伤部分分类主要分为半月板滑膜缘撕裂、半月板游离缘撕裂、半月板体部撕裂;其三、按照影像学表现进行分级。 ![]() 1级半月板损伤是属于退变早期,半月板形态比较正常、表面光滑。MRI会显示在半月板出现点或小结节高信号,但并未到达半月板关节面。 2级半月板损伤属于蜕变晚期,半月板形态、结构基本正常。MRI会显示线状高信号,在半月板内走行,但不延伸至半月板表面。 3级半月板损伤是半月板发生纤维软骨板的破裂,半月板形态发生改变。MRI会显示半月板内复杂形态高信号,同时会延伸至半月板关节面。其四、按O'Connor分类法,主要有纵形撕裂、水平撕裂、斜形撕裂、横形撕裂、变异型撕裂。 问:半月板损伤的治疗方式?半月板损伤后,根据分级,可以采用相应的保守或手术治疗,首先,可以采取膝关节的制动休息的方式进行治疗,无论对于何种类型的半月板损伤,该种治疗方式都是最为重要的一环。 其次,如果半月板损伤程度不是特别重的话,比如在核磁共振上提示半月板的损伤在1度到2度之间,可以采取保守治疗的方式,所谓保守治疗指的是制动休息的基础上,辅助一些消炎消肿止痛的药物来进行治疗。 如果半月板损伤程度比较重,在核磁共振上达到了三级信号或者是患者的症状表现特别严重的话,可以采取膝关节的关节镜进行手术治疗,比如可以使用关节镜进行关节内的清理以及修补。 通过以上介绍,希望大家对半月板损伤有一个简单的认识,当发现膝关节不适的时候,一定要及时就诊,早发现,早治疗,尽早恢复膝关节正常功能,减少膝关节功能丢失以及降低远期产生并发症的可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