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PBL干货丨分解驱动问题的四条路径

 大奔h1wmjlcm1r 2022-12-14 发布于江西

图片

本文约2000字,阅读需5分钟

图片

如何分解驱动性问题

在我们与老师共同探讨PBL项目课程设计的时候,无论是在前期计划还是在后期项目实施,老师们都容易卡在一个地方——驱动问题的分解。这个与前后衔接密切的关键点,之所以成为重中之重,缘于三点:

① 项目式学习是由问题驱动的,而非任务驱动。

② 驱动问题是复杂的,我们需要将驱动问题拆分成可以解决的小问题(子问题)。

③ 驱动问题的分解,直接决定着项目实施阶段各项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为了便于刚刚接触项目式学习的老师们进行问题分解,按照驱动问题常见的四大类型,我分别设计了一个分解路径,老师们可以在实践过程中进行参考。

首先我们来看驱动问题的四个类型:

图片

图1:驱动问题常见的四个类型

产品导向型:这类型驱动问题对应的最终成果指向某种实体产品,驱动问题的表述一般为如何设计、制作、创造一样物品,如:海报、模型、手工品、绘画、视频、网站……

活动组织型:驱动问题的表述一般为如何策划/组织/举办一场什么样的活动,如:一次展览、一场旅行、一场话剧、一场晚会、一个时装秀、一次义卖活动、一次公开演讲……。

问题解决型:基于现实学习和生活中存在的困境或疑难,寻求解决方法。如:如何改善校园卫生脏乱差的问题?如何解决某咖啡店拿铁口感差的问题?如何高效记忆单词?如何缩短机器人通过障碍物的时间?我们如何送北极熊回家?……

审辩探究型:对一件事情或一种现象,存在不同的观点,需要通过类似辩论的形式来探求真知真理,或寻求最大限度兼顾的最佳方案。如:是茶马古道成就了普洱茶,还是普洱茶成就了茶马古道?人类该不该使用食品添加剂?100年不腐的神奇藏纸,现在还需要保护和传承吗?50年后,人工智能是朋友还是敌人?……

基于不同类型的驱动问题和最终成果,相应的问题分解路径如下:

图片

基础理论:

对于产品导向型驱动问题进行分解时,可以借鉴设计思维的五个阶段:同理心、定义问题、进行构思、制作原型、测试修正。

案例1

核心驱动问题:

如何设计符合现代人营养需求和口味的月饼?

分解问题:

1、现代人的营养需求和口味分别是怎样的?

2、我们可以设计哪些类型的月饼?

3、如何制作这些月饼?

4、我们的月饼受欢迎度如何?

5、如何展销我们的月饼?

图片

基础理论:

对于方法探究型驱动问题进行分解时,可以借鉴乔·尼尔森的ORID法(焦点讨论法)。

客观性层面(Objective):处理信息和感官的觉察

反应性层面(Reflective):有关个人的反应和联想

诠释性层面(Interpretive):关于意义、重要性和含义

决定性层面(Decisional):关注解决方案

案例2

核心驱动问题:

如何改善某某社区的活动空间?

分解问题:

O:社区活动空间的现状是什么?

R:人们的感受和体会是什么?

I:为什么是这样的现状?

D:如何制定并实施解决方案?

图片

基础理论:

对于活动型驱动问题进行分解时,可以借鉴戴明环(PDCA法)。

P(Plan):计划,确定方针和目标,确定活动计划;

D(Do):执行,实地去做,实现计划中的内容;

C(Check):检查,总结执行计划的结果;

A(Action):处理,对总结检查的结果进行修正。

案例3

核心驱动问题:

如何组织一场精彩的家庭春节联欢晚会?

分解问题:

1、家庭成员对晚会节目和环境布置都有哪些喜好?

2、怎样策划我们的春节联欢晚会?

3、如何进行节目排练和物资筹备?

4、我们的节目和物资是否符合审查要求?

5、如何进行最终彩排和现场布置?

图片

基础理论:

哲学思辨的问题分解逻辑与设计方法论是一致的,都是沿着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归纳问题—创造的全过程展开的。

案例4

核心驱动问题:

科技是如何改变我们的学习和生活的?

分解问题:

1、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在近100年中,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科技在这100年间,是如何影响我们的学习和生活的?

3、产生这些影响的重要因素是什么?

4、怎样形成我们的辩论策略?

5、如何进行辩论准备?

图片

“分解问题—任务—阶段成果”的对应

在进行“制定项目实施方案”作业点评的环节,有另外一类集中性的问题表现在:老师们普遍不能将分解问题对应到任务和产品。

下面这张表可以让大家更清晰地找到这种对应关系:

① 核心驱动问题对应总任务和最终成果;

② 每一个分解问题对应一个分解任务和一个主产品;

③ 在各任务之前增加“入项活动”,之后增加“最终演示活动”,便形成了“项目实施方案”的主要框架。

图片

《中小学老师参考》是由产学研媒联合发起成立的教育领域新媒体,专注于基础教育领域,聚焦新课标、新教材、新课程方向,为中小学老师群体提供最前沿的信息与知识,引领大家关注最新的教与学模式,让改变从课堂发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