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结构化教学:助力学生思维进阶

 蒸蒸日上呼噜娃 2022-12-14 发布于河南

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掌握事物的结构,就是允许以许多别的东西与它有意义地联系起来的方式去理解它。简单地说,学习结构就是学习事物是怎样相互关联的。结构化教学是根据知识形成规律和学生认知发展规律,沟通其元素之间的相互联络,使之转变为学生认知结构的教学方法。结构化教学要整体把握基本知识点之间的联络,并体现在课程中的元素联络、行为关系和方法联络等各种关系,从而有助于把握基本知识点的实质,并主动建立认识,生成知识结构。

      那么,如何进行结构化教学呢?

      沟通前后知识联系,拓展思维深度。从操作层面讲,首先要确定教学内容,特别是基于课程的大单元设计,更需要熟悉整个教材的编排体系,梳理出单元知识之间的横向联系与学段之间的纵向联系。教学之前,教师首先要探究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然后在此基础上决定怎样教,并设计教育过程,选定教学方法。中小学生需要了解的知识,不是单一的存在,在前后不同阶段都有其产生、发展的过程。只有抓住其前后发展的相互联系,并探究与整个认识链的构成关系,才能更好地把握在这一认识发展中每个阶段的教学目标。

       加强横向知识联系,提升思维广度。掌握知识横向联系的关键就在于通过知识点的迁移,使学生综合运用学科思想方法,将知识串联起来,使零散的、碎片化知识构成一种有机联系的整体认知系统,从而达到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只有充分发掘知识之间的横向联系,才能使学生由此及彼、举一反三,拥有思维的主动权,因此课堂教学也是循着学生的思维轨道进行的,有效启迪学生的思维,训练学生的思维。

       联结知识内部关系,彰显思维厚度。在知识点体系内部有着内在的结构性关联。教学实践中,我们不但要通过知识点体系内在的结构性关联,有层次、有深度地向学生呈现数学知识内部的联系,还要培养学生的结构化思维,帮助他们感受学科知识背后所蕴含的学科思想,从而优化认知结构,养成思维品质。通过搭建学科知识的内部关系,促进学生学科素养的提升,同时作为知识与能力的共同建构者,从根本上提高课程的整体品质。

       “双减背景下,结构化教学的具体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回归学科本质。结构化教学要求我们以联系、系统、结构的思路,遵循学科教学发展的规律,深入解读教材、挖掘学科本质,寻求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结构,系统梳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教学中,我们还需要对教材加以创造性运用,对单元教学内容加以有效融合,有些单元前后教学内容之间具有相互延伸的关联,可以重组全新的教材脉络,这将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系统化掌握,使课堂回归本真。

      走向深度学习。我们要通过掌握知识的体系框架,结构化设计教学流程,形成整体知识结构,从知识结构化中抓住核心知识点,运用核心知识点解决问题才能内化为学生的结构化思维,有效落实核心素养。结构化教学不但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还能够积累丰富的学科活动经验,充分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和掌握知识与方法的结构,经历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并能够鼓励学生开展深度学习,从而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石。当结构化教学成为常态时,必定能够转变师生的思维方式,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让学生的思维走向自主建构的结构化,从而推动学生逻辑思维和学习能力的提升。

       追寻育人价值。一些教师对学科教学价值的选择还停留在基础知识的传授上,忽略了学科的育人价值,也忽视了学生思维品质的高阶发展,而结构化教学正好运用了学科的特点,旨在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强化理解能力。结构化教学立足学科知识结构,促进知识传播向育人教学的转化,有效培养学生的结构化思维与系统化思考,从而推动学生思维品质的高阶发展。

(资料来源:网络。尊重原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