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蜈蚣粉、全蝎粉、僵蚕粉治疗顽固性头痛经验 ——仝小林三味小方撷萃

 指间沙z 2022-12-15 发布于陕西

     ▼

顾成娟,吴学敏,王涵*

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福田>仝小林名中医工作室,广东深圳51800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81430097)。

作者简介:顾成娟(1990-),女,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方药量效学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的研究。


顽固性头痛具有病程较长,反复发作,发作不定时的特点,长期困扰患者并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容易导致血压升高及抑郁焦虑等问题,是临床常见的难治性病症之一[1]。患者以反复发作性头痛为主诉就诊,影像学检查可排除器质性疾病,临床主要根据症状及发病特点进行诊断,包括神经性头痛、血管性头痛和偏头痛等,西医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晰[2]。通常,西医治疗手段以对症治疗为主,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扩血管药、营养神经药物等,但是仅能短期缓解症状,停药后复发率高,而且长期使用不良反应较大,整体治疗效果较差[3]。近些年,中药在顽固性头痛的治疗上取得了比较满意的临床疗效,很多患者求助于中药治疗,临床多从风、痰、瘀论治该病[4-6]。仝小林教授在辨治该病时,凡病程较长、缠绵难愈者,皆使用蜈蚣粉、全蝎粉、僵蚕粉三味小方,每味药物1~1.5g,打粉冲服,每见奇效。


1

风痰瘀为重要致病因素

仝小林教授认为,在诸多导致顽固性头痛的病理因素中,风、痰、瘀尤为重要,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时刻关注。风邪是头痛发病的首要因素,痰、寒、湿、热邪乘风上犯巅顶,诸邪壅塞,络脉不通是导致头痛的直接原因。久病入络,气血瘀滞,清阳受阻,脑络不通而发为头痛。风邪包括内风及外风,顽固性头痛多为内外风合而致病,痰为有形之邪,痰瘀互结,胶着缠绵,日久由皮毛、经络内舍,血瘀络阻,血行愈加瘀滞不畅,久则凝滞不行,痼结于头部而反复发病,发作无定时。病邪凝滞血脉,深入络道,络道不通,不通则痛;络脉闭塞,气血津液无法布施、交换,不荣则痛。由此可见,络脉不通,即微循环障碍为顽固性头痛的直接原因。

仝小林教授认为本病病机复杂,病理基础与微循环障碍密切相关,涉及风、寒、热、痰、瘀、虚等多种因素,治疗应重点关注“风、痰、瘀”三大重要致病因素。此外,治疗时要注意把握全局观,审视疾病发展的全过程,不能只抓住某一横断面的主要矛盾,而忽视了疾病全程的病理改变[7]


2

久病入络,非虫类药不可搜风剔络

顽固性头痛特点之一便是病程较长,且反复发作。临床很多医家治疗初期显效,但是随着病程的延长,头痛发作次数、头痛程度也随之增加。仝小林教授认为,久病入络,络之为病,发于毫末,且药味难以到达,非虫类药不可搜风剔络。头痛初期,尚可用草木类药物加以调理,但病久则血伤入络,阳动之气无以旋动,凝痰败瘀,混处络中,痼结难解,非草本类药物之攻逐可以获效。汉代张仲景首创了虫类搜风剔络法,借虫类蠕动之力和啖血之性,走窜攻冲,搜剔络中痼结之痰瘀,旋转阳动之气。盖虫蚁之类,无血者走气,有血者走血,飞者升,走者降,灵动迅速,使血无凝著,气可宣通,从而根松透邪,追拔沉混气血之邪。

《黄帝内经》言:“经脉者,所以能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仝小林教授认为,络病的本质是微循环障碍基础上的病变,络脉的病理改变经历3个阶段:络滞→络瘀→络闭/损。络滞为血液流动不畅,重在活血;络瘀为血液瘀滞,重在化瘀;络闭、经损为瘀血有形之邪固定,络脉闭阻,络脉损伤,重在通络[8],因此虫类药一般用于病程较长、反复发作等络脉瘀滞较重的顽固性疾病。


3

药物作用特点

仝小林教授认为,全蝎、蜈蚣、僵蚕三药,能搜风剔络,为治疗顽固性头痛的靶药。临床常以三药各11.5g打粉冲服,以达到祛风活血,通络止痛的目的,并借助风药引诸药上行,改善脑血管微循环。该小方的作用特点有三:一是祛风,“高巅之上,非风不至”“以巅顶之上,惟风药可到”,用祛风之药,引诸药上行,力达头部;二是活血化瘀,取“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意;三是通络止痛,络脉以通为要,打通络道,改善脑血管微循环。该小方止痛效果好,并可以明显减轻头痛发作次数、头痛程度,治疗顽固性头痛久病入络者临床疗效显著。

全蝎,性善走窜,搜风通络止痛之力强,现代药理学研究[9]结果表明,全蝎具有抗癫痫、抗凝、抗血栓等作用,单味药研末吞服即有治疗偏头痛之效,为治疗顽固性头痛之要药。蜈蚣熄风通络,辛散走窜,性温,《本草备要》云:“其能宣,去风,辛温有毒,入厥阴肝经,能走能散”,蜈蚣为该小方中唯一有毒之品。僵蚕息风止痉,祛风止痛,化痰散结,对内外风痰均有祛除作用,现代药理学研究[10]表明,僵蚕具有抗惊厥、抗凝、抗血栓等作用,临床上常用白僵蚕单方或结合其它中药组成配伍组方,用于癫痫、抽搐、头痛、偏头痛、脑血栓形成等疾多种病。临床上,仝小林教授常以全蝎、蜈蚣、僵蚕峻猛走窜之品涤顽痰,通瘀闭,破痼疾,通行全身经络。如顽症日久,头痛剧烈,可配葛根、天麻、川芎。


4

宿邪缓攻,通补兼施,注意配伍扶正药

沉顽痼疾,结于络脉,非攻拔之品,邪不能去。但值得注意的是,攻伐搜剔太过,易损伤人体正气,且久病多虚,难以胜攻,故宿邪当缓攻,攻补兼施,使邪去络通而正不伤,则络病向愈。如鳖甲煎丸、桂枝茯苓丸等,均佐以补剂,以蜜和丸,也是意在缓攻,邪去而正不伤。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明确提出“大凡络虚,通补最宜”。因此,久病沉积,当通补兼施,缓缓而治,不忘扶正,时时固本。本三味小方药物剂量虽小,但不建议长期使用,临床上应及时调整处方,中病即减乃至中病即止,不可一味求速而适得其反。


5

药物剂量及安全性

《中国药典》2015版规定三味药的临床用量范围分别为:全蝎3~6g,蜈蚣3~5g,僵蚕5~10g,均未注明用法[11]。僵蚕、蜈蚣、全蝎的主要有效成分均为蛋白质、氨基酸,不耐高温煎煮,虫类药物价格昂贵,为了最大限度的达到治疗效果,节省药材,仝小林教授临床常予1~1.5g打粉冲服,其疗效优于3~5g上述药物煎煮后使用,如不能耐受药物腥味者,可打粉后装入胶囊吞服,一般剂量较小,少见患者不能忍受。另外,蜈蚣为三药之中的有毒之品,主要表现为肝肾毒性,亦可能发生过敏反应,治疗过程中需要监测肝肾功能,如出现过敏反应,需要立即停药。且三味药均具有抗癫痫、抗凝、抗血栓的作用,因此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出血风险,使用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出血倾向。仝小林教授强调,在临床应用时,应把握好毒性和有效性之间的平衡,不宜由于其毒性而因噎废食,也不可为追求疗效盲目扩大其适应症,忽视其禁忌症。


6

病案举例

李某,女,62岁,2019年5月15日初诊。身高168cm,体质量78kgBMI27.63kg/m2。主诉:发作性左侧头痛8年余,加重1周。现病史:患者8年前感冒后出现左侧头痛,呈发作性跳痛,头痛剧烈,无恶心,呕吐,每次发作持续2~3h,发作前无言语及感觉障碍,在当地人民医院就诊,查头颅CT未见异常,予阿司匹林、舒马曲普坦治疗后症状可缓解。8年期间,患者头痛反复发作,1~2次/月,依靠调整西药剂量缓解头痛,但仍不定时发作。1周前无明显诱因患者头痛再次发作,伴焦虑不安,苦不堪言,遂来仝小林教授门诊就诊。刻下症见:左侧头痛,伴头部昏沉,左手及前臂麻木、发胀,项部僵硬,胸闷心烦。纳可,眠差,入睡困难,大便不畅,质不成形。舌苔淡黄厚,底瘀滞,脉沉缓。西医诊断:偏头痛;中医诊断:头痛(痰瘀互结)。处方:小陷胸汤加顽固性头痛三味小方。方药组成:半夏15g,陈皮15g,大腹皮15g,黄芪30g,火麻仁60g,生大黄9g,僵蚕1g(打粉冲服),全蝎1g(打粉冲服),蜈蚣1条(打粉冲服),川芎15g,桑叶15g,水煎服,粉剂以汤剂冲服,1次/d,早晚分服。1月后复诊,服药当月头痛未发,头部昏沉感明显减轻,左手及前臂麻木、发胀缓解70%,情绪及睡眠较前均明显好转,项部僵硬同前,复查肝肾功能均未见异常,故上方加葛根30g,守方治疗。后半年内随诊,头痛发作次数、头痛程度均较前明显好转,予水丸继续调服。

按:患者素体肥胖,多痰瘀壅滞,感受风邪后,痰邪乘风上犯巅顶,气血瘀滞,久而入络,清阳受阻,脑络不通而发为顽固性头痛。邪阻于脑部经络窍道,精微不运,壅积血中,化生膏浊,导致血行迟缓,易停留而瘀,气血循行不畅,故见头晕头痛;经络瘀阻,故见左手及前臂麻木、发胀;正虚于内,痰浊内聚胶着,阻滞脑络,精微不能上荣,故头痛反复发作,缠绵难愈。舌底瘀滞,苔淡黄厚,脉沉缓均为痰瘀互结之象。方中半夏、陈皮健脾燥湿化痰,大腹皮行气宽中,首要条畅气机,针对其“因态”理气化痰。然患者病程较长,病势缠绵,沉疴痼疾,一般草木之品难达病所,非以虫类蠕动之力和啖血之性走窜攻冲,不能搜剔络中痼结之风痰瘀,故予全蝎、僵蚕、蜈蚣峻烈走窜之威力搜风剔络,配合黄芪行补一身之气,生大黄、火麻仁通腑泻热,导痰下行,全方通补兼施,气血同调,直达病所,故取得了明显的疗效。

参考文献:

[1] 乔向阳.头痛疾患的分类和诊断(指南)[J].继续医学教育,2005,19(3):74-78.

[2] Headache Classification Subcommittee of the International Headache Society.The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headache disorders[J].Secondedition.Cephalalgia,2004,24(Suppl1):9-160.

[3] 尹露,王育勤.中医药治疗顽固性头痛研究进展[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7,26(12):43-46.

[4] 魏斌,黎香仔.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顽固性头痛48例[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9,16(7):74.

[5] 周丹,杨晓帆,李欣.蒋健以救破汤联合止痉散治疗顽固性头痛的经验[J].世界中医药,2016,11(9):1822-1824.

[6] 赵卫国,张新虎.从痰瘀论治顽固性头痛[J].中国中医急症,2004,13(12):852-853.

[7] 王翼天,邸莎,逄冰.诸脏纤化久病久痛皆属于络:仝小林教授从络论治脏器纤维化[J].吉林中医药,2018,38(5):520-523.

[8] 仝小林.糖络杂病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9] 吴福林,董庆海,王涵,等.中药全蝎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20(12):108-111.

[10] 程锁明,王航宇,李国玉,等.中药白僵蚕的研究进展[J].农垦医学,2012,34(5):443-448.

[1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