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读阴阳

 壹团和气养形神 2022-12-15 发布于湖北

阴阳是中华文明的核心,是中华文化的源头,是中医的基础,阴阳集成知识载体,在“对立统一”的基础上,将一切事物联结,阴阳有一个物质性的样板,它就是阴气阳气,阴气阳气的本质是能量,人体中有独立制造和流通阴气阳气的体系,有阴阳调和的系统,有阴阳失衡的调控机制。

阴阳是科学,是一种用古代语言论述,用先进科学技术整理的先进医学科学,或者人们感到不可思议,但这确实是事实,阴阳是一个集成化的知识载体,在“对立统一”的基础上,将一切事物相连结,它把一切事物的“对立统一”原理浓缩提炼为阴阳的“对立统一”,用阴阳作最终表达。阴阳不是凭臆想产生的推测,它的产生来源的一个物质性的样板,这个样板就是阴气阳气,阴气阳气并非是神龙不见首尾的虚幻,它的本质就是能量,也是说,阴阳是以能量变化的性质形态为基础的抽象性论述。《黄帝内经》记载了人体阴气阳气的全部秘密,人体中有一套独立完整的阳气生产与流通体系,有一套独立完整的阴气生产与流通体系,有一套非常高效的阴阳调和系统,有一整套完善的阴气阳气控制与调整机制。

一、阴阳是什么

阴阳是什么?从字面上看,是由对立的阴性质与阳性质共同组合而成的统一整体,如果孤立地看问题,单从字义上理解,它只不过是在用阴与阳的组合来表达“对立统一”思想,但实质上,阴阳不仅仅是在表达“对立统一”这么简单,它以“对立统一”为本质,吸取了中华远古文明的全部精华,凝聚了宇宙间一切事物运动变化的基本法则,已经演变成为一个具有普遍性的标准化规范模式,它既是一切事物存在的基本形式,又是一切事物相互关系的基本准则,更是一切事物运动变化的基本规范,又还是生产一切物质的基础材料。

自古以来,人们已经认识到阴阳有这样的特性:一、阴阳为虚无的形态,没有实质性的物质存在,是有其名而无形的一种概括性表达;二、阴阳拥有气与理的双重面目,可以在不同的需要下,体现出不同的表达形式;三、阴阳能够渗透到中华文化的各个方面,代表一切事物。人们要解决的问题是,这个有名而无形,拥有理与气双重面目的百变之身,究竟是一个什么?

从《太极图》中看到,阴阳是由阴和阳两种相反性质的组合统一,在统一整体内部的对立性质中,阴不是具体的指定事物,只拥有一个广义的阴性属性范畴,同样,阳也不是具体的指定事物,也只拥有一个广义的阳性属性范畴,双方的性质表达泾渭分明,单从表面上看,看不出个性的阴属性和个性的阳属性有什么不寻常的特别地方,但奥妙之处,是在于阴阳组合成为一对以后,这个组合体是什么?

阴阳整体什么都不是,既不是一件具体性的物质,也不是一件具体性的事情,它只有具体性的性质内容,没有实质性的具体事物,整个阴阳是由具体的对立性质组合而成的一个虚拟体,虚拟体这一点是无疑的,它很符合《黄帝内经》所说阴阳“有名而无形”的表达,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有具体性质的抽象性虚拟形态。有具体的性质内容,有抽象性的虚体,是阴阳的特色之一,也正是由于它具有抽象性的虚体,因此才能够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说阴阳是什么都不觉得有意外。

阴阳以一个整体出现,重点在明确表达“对立统一”原理,同时,又以“对立统一”与一切事物发生渗透兼容,通过兼容之后,以阴阳整体产生的个性来替代一切事物,成为一个具有共性的代表。

二、阴气阳气的本质

       古代人已经清楚地知道,阴气阳气是生成世上万物的最原始材料,宇宙间一切物质,大到整个宇宙,小到一个原子,尽管它们的形态各异,在本质上,全部都由阴气阳气相互作用而生成,古人的这个认识,老子在《道德经》中用一句简洁的话已经说得非常明白:“万物负阴而抱阳”。阴气阳气能生成物质,这就说明阴气阳气具有物质性是不容置疑的事实,既然阴气阳气有物质性,它就必然为现代科学所认识,奇怪的是,虽然现代科学对物质的认识已经深入到了“夸克”层次,但人们还是没有搞清楚阴气阳气是什么物质性的东西,由于找不到阴气阳气的真实本质,现在不少人对阴气阳气的真实性抱有怀疑,即使是坚定地相信阴气阳气必然存在的人,因不能明确地认识到阴气阳气的真实本质是什么,也只能作出含糊其词的解释,通常的说法是阴气为物体的物质性部分,阳气为物体的功能性部分,或简单地说为阴为体,阳为用。

    从现代人的认识上看,人体吸收能量会感觉到热,失去能量就会感觉到冷,这就很好地说明了一个问题,冷和热都与能量有关。其实,我们的祖先老早就知道,能量的变化会产生不同性质的量变特点,正是能量与空间的相互作用,也即能量在空间的扩散运动,产生出阴气与阳气。

       我们的祖先既然知道阴气阳气和能量在空间的运动变化有关,那么,它们是怎样在空间与能量之间,采用什么样的依据来区分出阴气和阳气这两种不同性质的物质呢?空间、能量和阳气、阴气,毕竟是有区别的不同概念,人们需要知道它们之间是怎样产生和兼容的。

1、阳气和能量的关系

      从阴阳各自的属性上看,阳气有明亮、炎热的性质,有向外、向上扩张的运动性能,它所表现出来的性质形态,和现代人们所说的能量有完全一样的性质形态,因为发出光和热,产生运动力,是能量拥有的特性,这说明,古代人所说的阳气就是现代人说的能量。最明显体现这种特性的事例,就是能量在火箭发射中所产生的各种现象,现代的火箭发射,主要是依靠物质燃烧产生大量的能量来推动,以能量的强大动力,喷出耀眼的火舌,推动火箭升空,在这个过程中,人们清楚地看到,物质燃烧产生的能量,是以光、热、和动力表现出来,如果将阳气和能量相比较,就会发现两者都是同一物质,它证明了这是古代人和现代人对同一物质的不同称呼而已。

       阳气就是能量,密集量的能量就是阳气。宇宙中的能量基本上由物质燃烧产生,密集的能量具有高温和压力,内部处于热运动状态,因此炎热和发出光亮。由于宇宙中的物质并非无限而是有限,即使所有物质全部燃烧,产生出的能量也有一个最大限量。

       宇宙中象太阳般的恒星在燃烧中发出密集的光和热,为宇宙源源不断地输送能量,是现在宇宙中阳气的主体来源。太阳给地球带来光明,带来热量,也给人们带来了温暖,这些令人有发热感觉的能量,就是古代人们所说的“阳气”的真实本质,也是说,阳气是古代人对能量的认识和称呼。

       密集能量和空虚的空间之间,产生出温度差、密度差和压力差,按照物理学原理,高温必然向低温运动,高压必然要向低压释放,因此决定了能量必然要向空间扩散运动。扩散运动是能量占据空间的增加,也表示能量的体积在膨胀。能量的膨胀为复盖范围内的空间带来两项变化,一是为空间带来一股温暖之气,单位空间内流经或者积累的能量越多,温度也就越高;二是在空间产生一股前进的推动力,能量越密集,可以产生的温度越高,动力越大,可以产生的运动速度就越快。

       能量必须由物质产生,阳气是物质燃烧的产物,这就决定了阳气的密集量同产生的来源有关,也就是同发生燃烧的物质的性质、质量、燃烧方式、燃烧速度和燃烧过程有关,不同的物质,由于它们的化学结构或物理结构不相同,在相同的时间内会产生出不同密集量的能量,即使是相同的物质,由于条件的不相同,也会产生不同密集量的能量,实践表明,燃烧完的速度越快,时间越短,能量越密集;不同质量的物质在相同时间内烧完,燃烧的质量越大,能量越密集;相同的物质,燃烧得越充分,越彻底,能量就越密集;物质在燃烧过程中,烧得最旺盛时,能量最密集;否则,就相反。

       阳气携带了能量的性质和性能,阳气拥有炎热明亮的性质,就是能量的光和热的性质,阳气拥有的膨胀和上升运动性能,就是能量的热运动属性,可见,阳气由现代物理学能量中的光能、热能、动能组成。

2、阴气和能量的关系

       阳气就是能量,这一点已经很明确了,那么,阴气又是什么?为了说明这个问题,人们可以从这样的一个实验中去作出亲身体验。选择一个在寒冷的夜晚,置身于旷野中,你立刻就感觉到被一种寒冷与黑暗包围,如果此时点上一堆火,马上就会感觉到光明,站在火堆边,感受到火的温暖,感觉到火的光亮,若果离火堆越远,就会感到越冷,同时感觉到越黑暗。这样的亲身感受,或许很多人都曾经历过,古代人们从这个感受中发现,冷与热,明与暗的感觉,同人与火的距离成正比,原因是离火越近,接收的能量就会越多,离得越远,接收的能量就越少,这说明了一个道理,能量越密集的地方,就越明亮,越炎热;能量越稀少的地方,就越黑暗,越寒冷,冷与热的感觉,与能量的密集量成正比关系,从这个关系上就清楚地表明,阴气同阳气在本质上完全一样,也是能量,只不过是能量处于稀薄的状态

       纯净的宇宙空间无限大,无边无际,无穷无尽,纯空间里面什么也没有,一片空虚,呈静止状态,显得寒冷黑暗和寂静,但它能够容纳一切东西,也是说它具有吸光吸热吸物质吸能量的能力。由于空间处于空虚的什么也没有的负性状态,只要有能量或者物质进入,才会对空间的形态作出划分,空间才会发生运动变化,此时,空间也会对进入的能量或物质发生作用力,将它们分散。

      当能量携带着温度、压力、和光亮入侵空虚无物的空间后,在空间产生运动,将纯净空间变为有物空间,而此时,空间又不可避免地要吸收能量,空间对能量的吸收,也就是对温度,压力,和光亮的分散,这对能量而言,是空间对它发生了作用力,这个作用力就是一股吸引力,将能量吸向空间。

       能量在无限的空间内扩散运动,在复盖的广阔空间留下了极为稀少淡薄的能量,这些稀少的能量亮度极低,根本不能看见,于是呈现出宇宙纯空间的黑暗状态,由于能量稀薄,因此只有很低的温度,和很弱的推动力,成为了宇宙间的低温能量。

       低温能量同宇宙中相对密集的高温能量相比,两者间存在一个温度差、一个密度差、一个压力差、一个亮度差,对宇宙中相对密集的能量来说,稀薄的能量就是寒冷的低温,低温能量必然要从高温能量中吸走能量,就是产生冷气的根源。低温能量的吸热过程,是将能量拉向自已聚集的过程,也就是一种收缩运动过程。空间的这些稀薄的低温能量,就是中国古代先民们所说的“阴气”。

       阴气的本质也是能量,由此可知,阴气同样是由光能、热能、动能组成,由于阴气是稀薄的能量,它拥有的寒冷和黑暗,就是稀薄能量暗淡寒冷的性质,拥有的收缩和沉降运动,是低温能量作用力的运动属性。

       扩散的空间范围越大,能量就越稀薄,能量越稀薄,阴气也就越强盛,阴气的量与能量的量成反比。

       总的来说,阴气阳气实质是能量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不同等量的体现,也就是说,冷与热的感觉产生,与人们所处在地方的能量密集度和积聚量有关,能量的密集量越大,或积聚量越多,就感觉到越热,能量的密集量越少,或积聚量越少,就感觉到越冷。

3、阴气阳气的量变

      从阴气阳气的产生来源中知道,阴气阳气在本质上是一致相同的,它们分别是能量在单位空间内不同等量的体现,处于量变过程中密集与稀少的两个相反极端,阴气为能量的稀薄状态,处于量变中趋向减少的方向,阳气是能量的密集状态,处于量变中趋向增多的方向。阴气阳气有各自不同的性质性能,是由量变引起质变的结果,也只有在双方对立时发生比较才显露出的属性。

       热量,有光亮,有运动,是能量的三大特征,阳气在能量密集的高端方面,作出了明显的表达,于是阳气有炎热、明亮的性质,有向外扩张、向上升腾的运动性能;阴气则从能量稀少的低端方面,作出了另类的明显表达,于是阴气有寒冷、黑暗的性质,有向内收缩、向下沉降的运动性能

       阴气与阳气所体现的性质与性能,以能量在空间的扩散来实现。

       能量的密集量:能量的扩散运动,是一个由密集分散为稀薄的运动变化过程,等量的能量占据空间的范围越大,在单位空间内能量的比例就越少,占据空间的范围越少,单位空间内能量的比例就越大,能量的密集量与空间的范围呈反比关系。

       能量的温度:温度是对能量散发的热量确认,能量越密集,散发的热量就越多,表现为温度越高,能量越稀薄,散发的热量就越少,表现为温度越低,温度同能量的密集量成正比关系。能量的扩散,也就是温度的扩散,温度会随着能量占据的空间不断扩大,而相应地不断下降,等量能量占据的范围越小,温度越高,占据的范围越大,温度越低,温度同能量占据的空间成反比关系。

       能量的运动:能量有运动的特性,有运动就必然有动力,能量越密集,温度就越高,产生的动力就越大;能量越稀薄,温度就越低,产生的动力就越少,能量的产生的动力同能量的密集量成正比关系。能量的扩散过程,也是动力的分散过程,能量产生的动力会因占据空间的不断扩大,单位内拥有的能量不断减少,温度的不断下降而逐渐减弱,从能量在空间的扩散变化中可知,能量产生的动力强弱同它占据的空间范围成反比关系。

       能量的亮度:密集的能量发出光亮,亮光的变化同接收的能量有关,接收的能量越密集,就越明亮,接收的能量越稀薄,就越黑暗,光亮度同接收的能量密集量成正比关系。能量的扩散过程,也是亮度的分散过程,单位能量的光亮度,会随着能量在空间的扩散距离越来越远而逐渐下降,越来越黑暗,光亮度同与能量在空间的运动范围呈反比关系。

       从能量的量变关系中看到,阳气占据了能量的密集高端,才拥有了明亮、炎热与加速运动,阴气占据了能量的稀薄低端,才拥有了黑暗、寒冷与减速运动,因此说,阴气与阳气各自拥有的性质性能不是人为强加,而是天然产生的,由量变而发生的质变。

       古代人对阴气阳气是生成一切物质基础原材料的认识,转变为现代科学原理,就是“能量是生成一切物质的基础材料”,古代人所认识的“阳化气,阴成形”,转化为现代科学原理就是“能量可以转化为物质,物质能够转化为能量”。能认识到不同温差的能量相互作用,生成了一切不同形态物质,能认识到能量和物质可以双向转化,这就充分说明古代人也有先进的科学知识。

三、阴阳的变化规律

       宇宙间一切事物的运动变化必然性地体现为一种正反双向运动变化,比如日夜的自然变化为连续不断的明暗双向运动周期律,自然界那条不可抗拒的生死规律,实质上也是一个从无到有,由弱变强,再从盛转衰,由有变无的双向运动周期,对任意一个事物的运动变化周期进行图解,都会发现有这样的共同结构,有一个正向的上升过程,有一个反向的下降过程,和有一个正向的最高幅度极限点,有一个反向的最低幅度极限点,阴阳的变化规律实质上是对一切事物运动变化周期的详细解释,它抓往正向与反向两个相反的质量因素,用阴阳来表示,阳代表正向性质,阴代表反向性质,并以阴阳的运动变化来模拟一切事物运动变化形式。

       阴阳的变化规律是以阴气阳气的相互变化规律为基础,再综合所有事物在“二元”结构基础上的运动变化特征,经过统筹兼顾产生的理性程序模式。阴阳相互消长是阴阳的基本运动形式,阴阳相互转化是阴阳的基本变化形式,阴阳相互消长的具体体现为双方的量变的不断更改,而这个量变达到一定的程度后,又必然性会引发阴阳整体发生质变。阴阳变化的起因,以双方性质对立为动变的基础,对立双方之间的性质差异,是产生斗争的根源,双方的斗争,则是发生运动变化的根本原因,双方为消除性质差异和力量差异而产生的复盖,就是运动变化的原动力。阴阳变化的状态,以双方势力的占有对比来确定,当阴大于阳时,阴占优势,整体以阴的属性为主导力量,表现出阴的特征;当阳大于阴时,阳占优势,整体以阳的属性为主导力量,表现阳的特征;当双方的势力旗鼓相当时,双方的属性都能得到体现,只是双方的性质体现都不太突出。

       阴阳变化的趋势,以双方势力的发展趋向来确定,如果阴的量变趋向不断增长,阴阳的运动变化将朝反向方向发展,发展的总趋势为阴的不断强大和阳的不断衰减;如果阳的量变趋向不断增长,阴阳的运动将朝正向方向发展,发展的总趋势为阳的不断强大和阴的不断衰减。由于阴阳的整体性质以变化趋势不断增长的一方的意志为主导,双方在运动变化过程中各自力量的消长积累,成为了“量变引发质变”原因。

       阴阳变化的量变逆转,以双方发展的最大极限为转折点,阳的发展一旦超越它的最高极限,必然发生崩溃,从而走向反面,由增长转化变成为负增长,呈下降趋势,同样,阴的发展一旦超越它的最高极限,也必然会发生崩溃,也会走向反面,由正增长转化变成为负增长,呈下降趋势,这种由性质超越极限而造成的崩溃,成为了“质变引起量变”原因。

       阴阳的消长转化全过程,经过梳理后,成为了一条规范化的有序规律,规范化的规律在程序上表现为“阴消阳长、重阳必阴、阳消阴长、重阴必阳”四个步骤,阴阳消长是一个长时间的变化过程,是双方量变的逐渐积累,阴阳转化则是倾刻间的转换,它是对消长变化长期积累的突然爆发,整个阴阳规律呈现出循环不断势态,体现出事物生生不息的变化延续状态。

       阴阳消长是双方势力发生单向偏盛和单向偏弱的变动过程,每一方的消长,都会改变双方力量的对比,阳消则阴长,阴消则阳长,消长又是变化的动力,在不断的消长过程中,阴阳双方每一次的对比,总会在势力的强弱构成上产生不同的比例,出现变量的盛衰变化状态。

       阳消阴长和阴消阳长为事物的顺逆正反双向变化,在阴阳彼此消长过程中,有两处特殊的地方,它们能够起到衡量和判别的标定作用,这分别是平衡点和转折点,一处起到质的判别,一处起到量的衡量。

       平衡点:阴阳平衡是阴阳消长运动过程中的一个特殊状态,是阴阳消长过程中必然要出现的一种情况,当阴阳的消长达到双方势力对等均衡时,这种情况就是平衡状态。阴阳处于平衡状态时的点为平衡点,它有一个有特殊的标定作用,是一个很重要的力量标定点,从它的前后,能够准确地分辩出阴阳势力的强弱状态。平衡点有两个,一个在阴消阳长阶段,一个在阳消阴长阶段。在阴消阳长阶段,平衡点前为属阴盛阳衰,阴的力量大于阳的力量,整体以阴的属性为主导,表现出阴的性质,过平衡点后,转变为阳盛阴衰,此时阳的力量大于阴的力量,整体以阳的属性为主导,表现出阳的性质。

       在阳消阴长阶段,平衡点前为阳盛阴衰,阳的力量大于阴的力量,整体以阳的属性为主导,表现出阳的性质,过平衡点以后,转变为阴盛阳衰,此时阴的力量大于阳的力量,整体以阴的属性为主导,表现出阴的性质。阴阳平衡点表达出三大信息:

       1、表达出阴阳的发展趋势没有改变,处于上升的还在不断地上升,处于下降的还在不断地下降;

       2、表达出阴与阳的力量对比发生转变,原先处于强势的会转变为弱势,原先处于弱势的会转变为强势;

       3、表达出阴阳整体的性质发生转化,原先体现为阳性的会转化为阴性,原先体现为阴性的会转化为阳性。阴阳平衡点为阴阳相互消长过程中量变引发质变的关键点,变化的重点体现在整体的外在性质的转化上,实质上它最为重要的是起到了标定质变的作用,可定为“质变标定点”。阴阳转折点:转折点就是阴性极限点和阴性极限点,阴阳发展趋势的转化是阴阳消长达到偏盛极限后的必然变改,阴阳单向偏盛,一旦超越可承受极限,必然发生物极必反的变化,“重阳必阴,重阴必阳”,由量变引发质变是事物走向极端的必然性结果,反过来,质变又是事物变化走向反方向发展的开端。阴阳发生相互转化时的转折点有特殊的标定作用,是一个很重要的量变标定点,从它的前后,能够有效地标定出阴阳性质的量变趋势。阴阳的量变转折点有两个,一个是阳极转折点,一个是阴极转折点。在阳极转折点前,阳的发展处于上升趋势,阴的发展处于下降趋势,整体的发展以阳的性质为主导方向,但过转折点后,情况发生逆变,阳马上由原先的上升趋势改变为下降趋势,而阴则原先的下降趋势转变为上升趋势,整体开始以阴的性质为发展主导方向。在阴极转折点前,阴的发展处于上升趋势,阳的发展处于下降趋势,整体发展以阴的性质为主导方向,一旦过了转折点后,形势马上发生逆转,阴开始走向下降趋势,阳变为走向上升趋势,整体发展开始以阳的性质为主导方向。

        阴阳转折点表达出了三大信息:

       1、在转折点前后,整体的外在性质没有发生变化,先前体现为什么,之后也体现为什么;

       2、转折点体现的质变是发展趋势的主导性质发生改变,原先主动的转变为被动,原先被动的转变为主动;

       3、转折点前后体现了阴阳的量变,原先上升的会改变为下降,原先下降的会改变为上升。极限点体现的是阴阳各自走向“物极必反”时的量变引发质变,但它变化的重点又体现在阴阳双方的量变转向中,在实质上,阴阳转折点最重要的是起到了标定量变的作用,故此可定为“量变标定点”。

       古代人从阴阳消长的双向变化中,得出了一些道理:

       阴阳的发展趋势,以掌握主动的一方为主,谁掌握主动权处于上升中,谁就能驾驭发展的方向;阴阳的转化,实质是双方力量大小对比的外在体现,谁在整体中所占的比例大,整体就以谁的性质为表现;阴阳的消长一旦超越最大承受极限,势必丧失主动权,由主动转变为被动,同时也带动双方的量变发生逆转;质变标定点界定了阴阳力量对比的转换,量变标定点界定了阴阳运动趋势的转换;

       阴阳的周期变化,由阴阳消长的自然性规律决定。

四、人体中的阳气制造和流通

       阳气的制造和流通体系。人体中的阳气就是人体内的热能量,现代医学已经完全明白人体热能的产生来源和产生全过程。现代的医学科学显示,人体产生热能量,是有一个物质燃烧过程,由一个牵涉面很广的体系共同协作完成:

       首先,人通过呼吸,从鼻吸进氧气,经过气管到达肺;

       第二,通过肺泡的运作,将氧气输入血液中,肺动脉将氧气输送到心脏;

       第三,在心脏的支配下,血液携带氧气从动脉输送到全身,氧气在体内同脂肪、糖类或蛋白质相结合,发生燃烧,产生出热能、水和二氧化碳;

       第四,热能以血液为载体,在心脏的调节下从血管内流动,为人体供温暖;

       第五、二氧化碳和水分由血液携带,经静脉输送回心脏,经心脏再输送到肺;

       第六、由肺将废气从血液中分离出来,呼出体外,而后再将氧气输入血液,经动脉流向心脏。

       现代医学是通过人体解剖和人体生理研究,认识到发热现象的全过程,但是,在远古的时候,中医就已经掌握了人体发热的所有秘密,知道人体的热能是通过怎样的脏腑协作产生的。中医清楚地知道,人体中有一套很完整的发热体系,它通过一系列的生产环节,不断地为人体生产和提供炎热的阳气,准确地说,中医对发热体系的整体结构,参与制造阳气的主导器官和辅助器官,制造阳气过程,和阳气流通运作全渠道等等,都已经了如指掌:

       1、知道制造阳气的主管器官和辅助器官是谁;

       2、知道阳气由燃烧产生;

      3、知道产生燃烧的物质是什么;

       4、知道助燃物质的流通过程;

       5、知道运送气体的载体;

       6、知道阳气的运输通道;

       7、知道燃烧后的废气排放途径。

       中医的基础知识显示,人体阳气的制造和流通,由心脏系统和肺脏系统共同组成的体系共同完成,阳气的制造过程分为两大部分,一个是燃烧的主体系统部分,一个是燃烧的辅助系统部分,两个系统分别由心脏和肺脏两个器官主管。心脏系统是燃烧发热的主体部分,整个燃烧发热体系以心脏为主导,以肺脏系统为辅助,只要是为顺利产生燃烧作出配合,它们共同配合完成整个燃烧过程。在整个燃烧体系中,还有一个管道式的流通网络,和有一个非常高效率的运载工具,血管系统,不但是血液的流通管道,同时也是阳气的流通渠道,而且还是助燃气和燃烧废气的流通管道,而血液,不但是助燃气的载体,燃烧废气的载体,同时也是阳气的载体,简单地说,血液在血管系统运行过程中,既运载助燃气进入,又运载废气向外排放,同时又将阳气运载到人体各处

       1、中医对血液运载气体的认识

       现代医学发现血液中的血细胞能够携带氧气和二氧化碳气,它将吸进的氧气通过动脉输送到人体各处,再从体内将废气携带到肺脏呼出,完成一个呼吸循环周期。在远古时代,中医明确地知道血能载气,虽然没有直接地指出血液有运载气体功能方面的论述,但在它的一些论说中,就包含了这方面的全部知识。

       中医指出“肺主气”,和“肺主呼吸”,现在人们都知道,吸进的气和呼出的气,由肺的扩胀运动和收缩运动完成,那么,这些从鼻吸进的气,跑向哪里去了呢?《黄帝内经》这样解说:“故五气入鼻,藏于心肺”。大家应该注意到这很重要的一个解说,中医的经典劳动著作已经明确地说出吸进人体的气是“藏于心肺”,也就是在说,吸进的气不单入到了肺脏,而且还进入到了心脏。吸入的气藏于肺,人们容易理解,肺本来就是用来呼吸的,吸入的气自然要藏在肺脏之中,对于气还藏在于心脏,这就有点费思量了,因为心脏是充满血液的器官,《黄帝内经》也明确记载,“诸血者皆属于心”,在充满血液的地方,心是怎样藏住气的?对这个问题,《黄帝内经》中没有详细的解释,但它很肯定了这一点,肺脏系统吸进的气,输入到了心脏系统之中。

       为什么要特别强调吸入的气最终能够为心脏收藏?原因是中医知道了血液有运载气体的功能,吸入的气通过肺脏的作用,将它融入了血液之中,血液内包含着气体,因血液由心统管,心中充满了血液,血液藏气也就等于心脏藏气,这就是心能藏气的真正原因。如果不知道血液有运载气体的功能,绝对说不出心能藏气这个事实,因为心脏中充满了血液,根本就没有容纳气的空隙,单从表面现象来看,根本就不能看出里面藏有气体,只有从本质上有正确的认识,知道血液是气体的载体,才敢肯定地说出气能藏入心里。所以说,中医早就知道血能载气,虽然没有特别地说明血液能够运载气体,但从“故五气入鼻,藏于心肺”的结论中,已经非常明显地隐藏了这个道理。

       2、中医对人体内燃烧发热的认识

       为什么说中医早就明白阳气由燃烧的方式产生呢?只要认真看一看《黄帝内经》就可以知道,它将心划归属于火,“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其类火,”这是在说心脏是人体热的来源地,好象是自然界的南方炎热气候,与自然界的火同属一类,就象是人体中的火。火是什么?火就是物质的燃烧状态,由于人体中只有心脏“其类火”,说明了人们已经认识到心同人体内发生燃烧有直接的关系,是人体中专门主管热能量的器官,用现代的说法是“火”的控制与管理机构。

       对心脏是人体是中火的认识,表达出了两项内容,一是说明在整个燃烧体系中,心脏是燃烧过程的主导者和主要管理者,整个燃烧过程都在心脏的管辖范围内进行,二是说明阳气的输送系统中,心脏是热能的调配中心,热能的调拨分配由心脏进行调节。简单地说,中医已经清楚地知道心脏系统是阳气的产生地和管理中心。

       既然知道心脏对燃烧过程的管理,但是燃烧过程是怎样进行的呢?中医又是怎样解释人体内的燃烧过程呢?非常简单,中医将人体内发生燃烧产生阳气的过程化简浓缩为一句非常重要的话,它在《黄帝内经》说得很清楚,这就是“阳化气”。“阳化气”这三个字虽然极其简单,但从中已经包藏了燃烧过程中的一切变化,第一,它说明在人体内有物质发生燃烧;第二,阳气是人体内物质燃烧产生的热能量;第三,体内物质发生燃烧后,变化成为无形的气态。

       “阳化气”中的“阳”是指阳气热能量,“化气”是指物质由有形的物状态变化成为了无形的气状态,因为只有有形的物质才能变化成为气态,物质由有形状态转化成为气态,其过程还产生热能,这指的就是“阳化气”的燃烧过程,但是,究竟什么物质化成为气态过程中,也即是在燃烧中产生出阳气热能量呢?《黄帝内经》有交代,是由“阴成形”的人体体质,也即是组成人体的物质,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人体中的脂肪、糖类、蛋白质等,这些内体物质同外来的氧气发生燃烧,产生出热能量阳气,同时也产生出燃烧后的废气二氧化碳。

       3、中医对呼吸与燃烧关系的认识

       中医虽然没有专门地解释从肺吸进的外气参与了燃烧,但一句“肺主呼吸”,就明确地指出了肺脏在燃烧体系中的辅助作用,不要以为点出“肺主呼吸”是古代人自觉感受的生理现象,其实,中医已经知道肺脏在整个燃烧体系中,是重点在管理气的进出,吸进新鲜氧气,呼出二氧化碳,起了辅助燃烧的作用,用现代的语言来说,肺就是助燃气体的进入通道,和燃烧废气的排放通道。

       中医真的知道肺脏的呼吸参与了燃烧吗?这可以从《黄帝内经》对肺脏一呼一吸的区别中发现和证实,《黄帝内经》确定:吸入的是“五气入鼻”,呼出的是“阳气出上窍”。“五气”是什么样的“气”?“五气”是指“五行”之气,古时人们将自然界所有的“气”按“五行”的性质为标准,分别区划为“风气、寒气、热气、燥气、湿气”,也是说,自然之“气”是由这五种性质的“气”构成。“阳气”是明显地带有热能量的“气”,在这一吸进与一呼出之间,气的性质发生了重大变化,吸入时是自然之气,呼出时是明显性的热气,从这一呼一吸的前后变化过程中,说明了这样一个问题:呼吸参与了阳气的制造过程,肺脏吸进的“五气”与呼出的“阳气”,证明了肺脏系统在燃烧中起了辅助性的作用。

       中医学说中虽然没有动脉血液运送氧气,静脉血液运送二氧化碳之类的记载,但最重要的一点是知道血液有运载气体的功能,而且吸入的“五气”与呼出的“阳气”为不同性质的气,两者的性质不同,就必然有各自不同的流通渠道,否则的话,两者就会发生混淆,由此可知,人体血管网络必然要分为两大部分,一个部分负责将外来的助燃气体输入体内,即现在所说的动脉,另一个部分负责将燃烧后的废气排放出体外,即现在所说的静脉。

       “故五气入鼻,藏于心肺”,其意思是说人体吸进的外气由鼻进入肺后,再通过肺脏的布施,进入了心脏系统内专门负责输入的血管网络,也即是动脉血管的血液中。“阳气出上窍”是说明人体内发生燃烧后的废气排放,最终是从人体的上窍鼻子排出体外,从逆向思维看,这些废气必然也是要走由血液携带流向心,再由心进入肺,尔后经过肺的作用,分离出废气,再通过肺脏的收缩,从鼻呼出体外的道路。

       《黄帝内经》对燃烧产生的废气性质有这样的描述:“热气生清”,意思是说,在燃烧产生热能后的废气显得很清纯,没有任何颜色,一个“清”字就高度概括了废气的清晰透明性。《黄帝内经》还说了这样的一句话:“故清阳出上窍”,到底这里所说的“清阳”是什么?《黄帝内经》有这样一句说明:“阳气出上窍”,这就明确指出这“清阳”就是“阳气”,阳气怎么会从上窍排出?请不要误会,这不是说人体的热能从上窍鼻子排走掉,所说的这个“阳气”,是指燃烧后带有余热的废气,由于废气是物质燃烧产生的气体,是由“阳化气”过程中的产物,兼身上带有残余的热量,因此它属于阳气的范畴,故此也称作为“阳气”,又由于它具有高度的纯静清晰,故此又称为“清阳”。

       4、中医对循环系统的认识

       人体内的循环系统由三个部分组成,它们分别是心脏、血管和血液。心脏是循环系统最重要的部分,是循环系统的主管器官,它推动血液在血管内不断地循环。血管是血液流通的管道性网络系统,为心脏管理的运行网络。血液是受心脏控制的运载工具,它被限定在血管网络系统中运行。心脏通过血液的运载,将肺脏的氧气经过动脉输送到体内每一个细胞中,又将体内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废气经过静脉运载到肺脏。

      中医是这样认识循环系统的,《黄帝内经》告诉人们,“心之合脉”,这个“心”是指心脏,“脉”是指血脉,“脉为血之府”,也即是现在的血管系统,“合”是指组合,意思是说心脏与血脉紧密相连,由于血脉网络呈封闭式,故此心与脉组成了一个封闭的渠道般的流通网络系统。中医没有动脉和静脉称呼,但将经脉分阴阳,络脉分阴阳,阴络即是现在人们所说的静脉,阳络就是人们所说的动脉。动脉和静脉是现代人对血管网络的认识,阴络和阳络是古中医对血管网络的认识,我们不能强求古代人也有现代人的说法,称呼不一样不要紧,重要的是古人所指的东西和现代人所指的东西是同一物就成。由于“诸血者,皆属于心”,心内的血液必然要在全封闭的血脉网络系统中流动,由此可见,中医对循环系统的认识和现代医学的认识是完全一致的,只是解释方面比较笼统和比较分散,不及现代医学解释得那么详细。

       5、中医对阳气流通的认识

       阳气由吸入的外来空气与人体的物质发生燃烧而产生,而这个燃烧过程又发生在血管网络中,于是血管网络系统,于是血管就自然成为了阳气的主要流通渠道,在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阳气的重要载体,由于血液运载了阳气,故此热的特点成为了血液的一个明显特征,因为血液的流通要受到心脏的控制,对血液的控制也等于对阳气的控制,心内的血液携带了阳气,使到心脏就像一团火,象一团熊熊燃烧的火,它不断地输出热能,在心脏的调拨分配下,血液运载着阳气经由血管网络流向人体各个地方。因为血液不但运载阳气,而且也运载助燃气体和废气,所以,血管网络不但是血液流通的渠道,是助燃气和废气的运输通道,更加是阳气的配给运送通道。

五、人体中的阴气制造和流通

       人体中的阴气和自然界的阴气都是一股相同的冷气。

       中医 发现了人体生命中有一种特殊的生理现象,就是人体中有一套很完善的制造冷气和运送冷气的体系,不断地为人体生产和提供寒冷的阴气。

       中医 对于人体能够制造冷气的认识,以现代人们的知识水平,和现代人体生命科学的认识,很难会被接受,因为,现代的医学科学已经很先进,对人体的解剖也已经很全面很彻底,现代医学对人体的研究早已进入了基因层次,而且还发展出运用三维立体的断层扫描,用电脑将人的整体从每一个细微部位放大显示,即使是这么先进的科学,人们也没有发现人体内存在有一个完整的制冷体系,按照现代解剖医学的先进水平,如果人体有一整套完善的制冷系统,早就应该被发现。

       但是,中医 就坚决地肯定这套制冷体系的真实存在,并说它在每时每刻不停地在为人体制造阴气,从中医 学说的认识中发现,显然中医 对人体内的制冷体系已经是十分了解的,不但知道它的存在,知道它的组织结构分布状态,而且对它的生产流程,运作状况等,都已经了如指掌。
     中医 掌握的人体制冷体系各个方面的情况和运作状态:
    1、知道生产阴气的主管器官和辅助器官是谁;
    2、知道阴气由合成的方法产生;
    3、知道参与制冷的物质是什么;
    4、知道制冷物质的流通过程;
    5、知道制冷物质的运载工具;
    6、知道制冷废料的排放途径;
    7、知道制冷的废料是什么;
    8、知道阴气的运送载体和渠道。
       中医 知识告诉人们,人体阴气的制造和流通为一个庞大复杂的体系,共分为制造和流通两个方面。
    人体内的制造冷气过程共分为三大步骤,一是制造原料和将原料运送去制冷,这是整个过程的前期工作;二是制造冷气,这是整个过程的中期工件;三是冷气调配和废料排放,这是整个过程的后期工作,这三项工作任务分别由肾脏、肺脏和脾脏三个器官主管,前期工作由脾脏和肺脏负责,中期工作由脾脏负责,后期工作由肾脏负责,三方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整个制冷过程。
    人体阴气的流通则由两个部分承担,一个为流通网络系统,一个为运载工具,人体阴气的的运输载体为津液,流通网络为水道,津液运载着阴气从水道中运行,输送到人体各处。在中医 学说中,津液是对人体内除了血液外所有液态物质的统称,它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第一是从食物中吸收的精华营养;
    第二是喝进的水分;
    第三是体内产生的液态生命物质,如唾液、泪水等;第四是体内产生的汗水、尿液等废料物质。
    第四是血液中包含有大量的津液,当津液在血管内运动,含有血细胞的时候,统称为血液,只有在分离出血以后,才能称为津液,这一点是必须明确的问题,否则,就很容易产生混淆,令人不好理解。

       1、中医对制造阴气的认识

    我们的祖先发现了人体能够制造冷气这个生理现象,这无疑是对人体生命科学的重大贡献,究竟这阴气是用什么材料制造的呢?又是运用什么方法制造出来的呢?对于这些问题,中医 是完全清楚的,古代的人们也不保守,它们早就将知道的知识公开,清楚地记载在《黄帝内经 》内,明白地告诉给后人知道。

    制造阴气的材料是什么?《黄帝内经 》说:“阴之所生,本在五味”,明确地指出制造阴气的基础物质是“五味”,这个“五味”实质是指所有的食物,因此,制造阴气的物质材料是各种各样的食物。

    阴气又是用什么方法制造出来的呢?《黄帝内经 》用简单的三个字作了非常精辟的概括性描述,那就是“阴成形”。“阴成形”这三个字包含的意思是非常丰富的,它清晰地说明了制造冷气的方法,这里的“阴”表示为阴气,“成”是表示生成、组成或合成,“形”是指身体形态的体质,是那些具有生命活性的蛋白质、脂肪、肌肉细胞等。

    是将什么物质“阴成形”呢?因为“阴之所生,本在五味”,这理所当然是“五味”中被吸收的营养,将“阴之所生,本在五味”与“阴成形”联系起来,整个意思是说,食物是生成人体阴气的原材料,人体从饮食中吸收营养后,在生成为生命物质过程中产生的冷能量。

    也即是说,人体在将被吸收的营养物质生化成为生命物质的时侯,需要吸收大量的热能量,吸收了热能量,就等于在制造出了冷能量,这就是人体为什么会需要制造寒冷阴气的方法原理。古代人能够清楚地知道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需要吸收热量,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发现,它再次证明了中医 理论有着扎实的先进科学知识为基础。

    “阴成形”是古代人对吸收营养制造出人体生命物质和制造出冷气的简洁表达,古代人就是那么聪明,它们将整个复杂的制造过程浓缩为准确而且简单的三个字,其实它们这样做的目的,是要后代的人们记住,人体细胞的发育生长,必然地要吸收热量,这是人体生命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必须知道的知识,一定要明白和记住“阴成形”这个生理活动现象。

    人体生命物质的合成不是固定在一个部位发生,由于每一个人体细胞都要发育生长,细胞要生长,就必须要吸收营养,吸收热量,由此可见,阴气的并不是由一个部分、一个点或者一个器官单独制造,而是在人体全身各个部位产生,总之,凡有生命物质生长的地方,就必然地要制造出阴气,简单地说,在产生一个人体新细胞的时候,就伴随制造出一点的阴气,将这些一点点的阴气聚集,就组成了人体强大的冷能量。

    对细胞生长要吸收热量的过程,可以用现代的科学原理解释为“合成制冷”,细胞吸收营养物质生长,可视为营养合成为体质,生长中的吸收热量,直接就是制冷,用“合成制冷”来表达“阴成形”,或者更容易为人们理解。


       2、中医 对“阴成形”过程的认识

    由饮食的食物一步步地转化成为人体体质,并从中制造阴气,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中医 对这个过程有很清晰的认识,这可以从《黄帝内经 》中的记载看到,它从原材料的产生来源到变化为“阴成形”的全过程,已经讲述得非常清楚,整个过程的变化无非为:“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生化精,气生形”。

    如果单从字面上看,《黄帝内经 》的这番话很令人费解,以至多年以来,未曾有人能够真正明白它所说的意思,其实,这句话共分为两段,只要分开理解,才容易明白。第一段为“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第二段为“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

    在这两段话中看,第一段是倒叙,它由产生味的最后阶段开始,向前追溯到原料产生的起初阶段,整段话的意思,是说人体产生的“味”,全部归由于“形”所生,“形”则归由“气”所生,“气”则归由“精”所生,而“精”则归由于“化”所生。第二段的顺序则有点乱,乱得令人容易产生误解,但只要将顺序调正,就好理解。

    按顺序排列调正后,就变成为“化生精,精食气,气生形,形食味”。在这里必须要明白,调整的重点并不是要弄清楚话的顺序,而是要弄清这些字所包含的意思,要从字句中发现它的所说的内容,为了明白个中意思,可以对这段话逐个字来分析理解。

    “化”:有变化、生化、转化、消化等意思,在这里,是指由饮食而来的“五味”物质,在脾胃的作用下发生分解变化,被消化吸收的意思;

    “生”:有生产、生出、产生等意思,在这里是产生,表示的是一个变化的过程,由原来的存在状态转变成为另外一种存在状态;

    精”:就是精华物质,在《黄帝内经 》的论述中,“精”在人体中有两个方面的产生来源,一个方面是由饮食来,经脾胃消化后产生的水谷精华,被称为先天之“精”,也是现在人们所说的营养,它的重要作用是用来不断维持生命的活力;另一个方面是由人体“五脏”产生的血肉精华,它们聚集于肾脏,被称为后天之“精”,它的重要作用是用来不断延续生命的繁衍。在这段话中所说的“精”,是指从饮食中所生的水谷精华物质,即是营养;

    “食”:单以字面解释,有吞食和吃的意思,在《黄帝内经 》一书中这个“食”并不表示为“吃”的意思,依据书中所说的另一句话:“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来理解,这个“食”字应该理解为“养育”的意思,“食”表示的意思为“养育”;

    “气”:是指“化气”,指饮食精华由液态转化为具有活化的“气”状态,中医 明白到,化成为“气”状态,是饮食精华由被动的死物变成为主动的生命物质的重要环节,如果没有这个化成为“气”的转变,任何饮食精华最终还是要变成为糟粕被排出,这个“气”状态,是指营养物质的分解程度达到了能够自由散发的气状态程度,按照现代科学的知识,物质要达到自由散发程度,应该要分解到单个分子水平,这才能算是“气”;

    “形”:是指组成人体形态的物质,也即是人体肉体;

    “味”:是指饮食精华经过化“气”后,在通过细胞吸收,合成制造出人体肉质时产生的废料,它最终要被排出体外,《黄帝内经 》就明确地指出:“阴味出下窍”。

    食物,为人体合成的基础材料,食物中的精华物质,又是合成的重要原材料。用现代的语言来解译第二段话,就是:饮食的水份和食物,经过消化,吸收了其中的营养转化为精华物质,这些精华再经过分解,分化为分子水平状态,营养物质在分子水平状态下被细胞吸收,发生聚合,由营养转化为人体肉质,在合成转化过程中,出除了要吸收热量外,还伴生出有特殊味道的合成废料,废料从人体下部的二便通道排放出体外。

    当明白第二段话的意思后,再来理解第一段就比较容易明白了,“味归形”是说“味”归由“形”产生出来,“形归气”是说“形”由营养的“气”化状态合成出来,“气归精”是说“气”化状态的营养,由饮食中的“精”华营养物质分解生出,“精归化”是说“精”华营养由从消化的饮食物质中吸收。

    “化生精,精食气,气生形,形食味”是“阴成形”的顺序流程,它描绘了由食物进入人体后,从消化、吸收,合成、制冷,直到废料排放全过程的各个步骤,用简洁精炼的语句,将人体消化食物吸收营养为体质的过程解释得清清楚楚。


        3、中医 对脾在“阴成形”中所起作用的认识

    食物中被吸收的物质精华,为制造人体体质的材料,又是制造阴气的材料,在“阴成形”的过程中,胃主消化,脾主运化,脾胃将食物精华吸收,转化为营养液,脾脏系统承担了制造和供应原材料的重要作用,故《黄帝内经 》说:“脾胃者,仓禀之官,五味出焉”。

    中医 还发现,脾脏系统不只是在简单地提供营养,而且还在控制着人体体质的合成工作,《黄帝内经 》明确地告诉人们:“脾生肉”,脾是怎样生出肉的呢?应该这样理解,“脾生肉”并不是说脾生出肉,而是说脾在控制和管理着人体中“肉”的生长状况,也即是说在“阴成形”中控制着“成形”的进行,于是,中医 理论中就有了“脾主肌肉”一说。

    脾是怎样控制人体肌肉生长进程的呢?说来也很简单,其秘密就在于脾胃对营养的吸收,因为食物精华营养为“阴成形”的原材料,如果脾脏提供的原材料越多,质量越高,“成形”的进度就越快,反之就越小,于是,脾脏就从“成形”原材料的供给方面,控制着“成形”的进程,脾脏系统提供的高质量营养足够,细胞能得到满足需要的原料,生长就旺盛,反之,脾脏系统提供的营养不足或质量低劣,细胞得不到足够的原料,生长就衰弱,道理就这么的简单。

    人们往往对《黄帝内经 》中“脾生肉”的论断感到不可理解,脾与肌肉之间是怎样发生这种对应关系的呢?一旦明白脾控制着体质合成这个秘密,就不再会感到困惑了。中医 在治疗肌肉无力症的实践中,治疗法则是大补脾气,究其原因,正是中医 掌握了“脾主肌肉”的重大秘密,也即是明白了脾有控制体质合成的重要职责,只要通过大补脾气,重点加强脾的运化能力,促进脾脏系统对营养的吸收和供应,就能达到增加肌肉力量的目的。

       4、中医 对“味”的认识

    在《黄帝内经 》中,“味”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五味”,另一类是“阴味”。“味”是什么?“味”不是一种单一的物质,它是人体的一种感觉,是广义性的泛指,凡是感觉到带有“味道”的物质,都属于“味”的范畴,在人体中,有两个感觉器官能够对“味”作用认定,一个是鼻子的嗅觉,一个是舌头的味觉,因此,“味”是由这两个器官感觉认定的物质。

    “五味”是古代人对一切食物的统称,《黄帝内经 》言明:“地饲人以五味”,意思说“五味”是大地生长出来用以养育人的食物。为什么称食物为“五味”?这个称呼是有据可依的,它是根据“五行”的性质对食物的一种划分,古中医 将所有食物按照“五行”的属性进行归纳分类,共分为辛味、甘味、咸味、苦味、酸味五类。

    “阴味”是古代人对人体合成制冷后排放的废料的统称,《黄帝内经 》有言:“阴味出下窍”,其间是说这些人体生理活动产生的的废料,最后会从人体的下窍排放体外。“阴味”又称为“浊阴”,《黄帝内经 》有这样的一句话:“浊阴出下窍”,这句话与“阴味出下窍”只有一字之差,但细细端详,发现两者所指的是同一物体,既然两者都是合成制冷的废料,为什么既称为“阴味”,又称为“浊阴”呢?

    将两种称呼进行比较,发现有这样的问题,“阴味”中的“味”是嗅觉和味觉的感受,而“浊阴”中的“浊”却是视觉上的感受,它说明,同类物质有两种称呼的原因有三点:

    1、这些废料称为“味”,原因是这些废料具有特别的“气味”和“味道”,这些“气味”能够被鼻子的嗅觉闻到,“味道”能够被舌头的味觉品尝到;

    2、这些废料是有色泽的物质,能够用眼睛看到,这些废料在与水溶解后,会产生出混浊的水溶液,故此称为“浊阴”,《黄帝内经 》将它表达为“寒气生浊”,意思是说这些废料是在制冷时产生的呈混浊状态的液态物质;

    3、这些废料是在合成制冷过程中的伴生物,带有残余的阴气成分,在性质上属于“阴”性物质一类,故在性质上定为“阴”,因它具有“味道”,故此称为“阴味”,又因它具有混浊不清的色泽,故此又称为“浊阴”。

    古代的人要从前阴和后阴两个下窍排放“阴味”,现代的人也同样要这样排放“阴味”,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用现代的科学来解释,这“阴味”的本质又是什么呢?

    既然古人已经清楚地告诉后人,“阴味”具有特别的气味和味道,“出下窍”,要从人体下窍排放,也是说,在人体的大小便中都包含有“阴味”,这样,人们就可以从中找出“阴味”的现代科学本质。由于人的大便中含有大量的食物残渣,要从大便中寻找“阴味”的本质有很大的难度,但人体的小便就是混浊的水溶液,有强烈的气味,这就表明,人尿是阴液的最大聚集物,从人尿的研究分析中,比较容易发现“阴味”的本质。

    如果要彻底了解“阴味”的本质是什么,最简单的方法是用鼻子闻一闻,或者用口尝一尝,用鼻闻,人尿有一股强烈的臭味,如果斗胆用口尝试,就会发现在臭中带有一股咸味,这种又咸又臭的物质,就是“阴味”,用现代科学的认识来说,“阴味”的本质,基本就是那些氨类、盐类的东西,氨类物质有臭味,盐类物质有咸味。


       5、中医 对津液管理的认识

    津液在人体中有一个快速的新陈代谢过程,分为饮入和排放两大流程,对于津液在人体中的进与出的管理,《黄帝内经 》有这样的解释:“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这一段话说明了这样的几个问题:

    1、“游溢精气”是从饮食进入人体的食物产生,食物经过胃的消化后,吸收其中的精华营养;

    2、营养液首先输入脾脏系统内,由脾脏管理调配;

    3、营养液通过肺的汇集作用,进入由肺通调的水道;

    4、使用后无用的津液最终要输入到肾脏系统的膀胱中,等待排放;

    5、营养津液在体内四周布施,在五脏系统的经络中运行。

    可以看到,津液的产生、运化、和收集,同人体中的肺、脾、肾三个重要器官有关系,这三个器官在管理津液中起到不同的作用,《黄帝内经 》将三个器官的作用表达为“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如雾,是津液气化后的状态,如沤,是食物消化后的形态,如渎,是津液浓缩聚集后的状态。

    脾脏居于身躯的中部,主要作用是管理津液的运化与吸收,人体从饮食进来的一切食物和水分等,首先经过胃的消化和脾的运化吸收,才能转变成为液态的营养物质,“中焦如沤”,“中焦”是指脾脏所在的人体身躯中间部位,“如沤”是指食物与水处于发酵时的状态,“中焦如沤”说明了津液是在人体身躯的中间部位运化吸收,脾脏是人体津液的运化和吸收中心。

    肺脏位于人体的上部,主要作用是管理津液的气化和布施,人们认识到,肺脏是人体津液的气化机构,津液必须经过肺的气化作用,才能由液化状态转化成为“气”状态的程度,同时,肺又是津液的分配机构,有布施津液的功能,将津液发挥,“上焦如雾”,“上焦”是指肺脏所在的人体身躯上部位置,“如雾”是指津液处于气化时的状态,“上焦如雾”说明了津液是在人体身躯的上部区域气化,肺脏是人体津液的气化和布施中心。

    肾脏位于人体的下部,主要作用是管理津液的收集和排放,人体内津液的保存量,由肾脏系统的收集功能所决定,人体中的所有废液,最后由肾脏收集到膀胱中,“下焦如渎”,“下焦”是指肾脏所在的人体身躯下部位置,“如渎”是指津液收集在一起时的状态,“下焦如渎”说明了了津液是在人体身躯的下部区域聚集,肾脏是人体津液的调节和收集中心。

    由于津液的整体由三个脏分管,当这三个脏的职能出现失职时,就会出现不同的津液滞留症状:

    上焦的肺脏失职,则不能调通水道布输津液下达膀胱,肺气不宣,也不能将津液化为汗而从表解,肺脏的气化和布施失调,使到津液在上部积聚,形成浮肿,浮肿由头面开始,逐渐波及到四肢,浮肿的重点在腰以上,中医 称之为“风水”,病因为寒邪袭肺所致,治疗原则是宣肺发汗。

    中焦脾脏失职,则不能运化燥湿,致使津液滞留于中部水道,造成浮肿,脾脏运化失常的原因,重点是脾阳虚弱,没有足够的阳气去驱动津液的运动,故有腹满舌腻的见证,治疗的原则为健脾燥湿。

    下焦肾脏失职,则小便不利,致使津液在下焦水道滞留,积聚成浮肿,肾脏失调引起的浮肿,多数是首先下肢先行出现,再波及全身,肾脏失职的病因有寒有热,寒者是由于命门火衰,不能为脾脏和膀胱提供足够的阳气,来加强运化及气化,故造成津液积聚,治疗原则为温肾化水;热者是由于湿热下注,造成膀胱关格不通,津液积聚而成浮肿,治疗的原则为清热利湿。

      6、“三焦”水道的形状

    人体中有一套水道网络,是津液流通的渠道,古代人将体内流通津液的水道网络称为“三焦”,《黄帝内经 》说:“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其意是说,“三焦”是体内流通津液的器官,主要职责是管理津液流通,是体内的一套水道网络系统。`

    人体中的水道是怎样形状的呢?《黄帝内经 》没有解释,中医 学说中也没有详细的解说,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医 颇有争议的焦点问题之一,“三焦”水道的实质成为了一件悬而未决公案。

    水道既然是津液的流通网络,那它就必然是空心的管道,否则,就不可能流通津液,至于它的结构形状,人们可以通过在整个合成制冷过程中,对津液的运行过程进行分析,从中了解水道的框架形态。

    从津液由“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的过程来看,水道是人体营养津液的输入渠道,又是废料津液的排放渠道,由于可知,水道分为输入和排放两个不同部分,故此可以确定,水道由营养输入网络部分和废物排放网络部分组成。

    输入部分:由于吸收的营养精华要输送给每一个细胞,因此水道的输入部分从脾胃消化的吸收为起点,到达每一个细胞为终止点,这一段的用途有:

    1、为食物精华的输入渠道,脾胃吸收的精华物质由此进入而得到运送;

    2、精华物质由液化状态转化为气化状态的深加工场所;

    3、人体津液的调节场所,肺脏在此段将津液化气,并布输到全身;

    4、运送精华物质到人体各处的途径;

    5、输入通道的末端,为合成人体体质的成形场所,营养液在此为细胞吸收利用。

    输出部分:由于需要从每一个细胞处收集废料,因此输出部分的起点必然要和输入部分的末端接轨,也是说它要从每一个细胞开始为起点,直到人体的两个“下窍”为终止点,这一段的主要作用有:

    1、从每个细胞中收集合成过程中的废料“阴味”;

    2、收集合成过程中制造的冷能量“阴气”;

    3、输送阴气的渠道;

    4、废料运送和排放的渠道。

    从津液的输入过程和输出过程中看到,在输入部分有一个脾胃吸收的入口,然后不断地分枝,最后形成为无数个终端接口,连接每一个细胞,为细胞提供必需的养料。在输出部分则有无数个入口,从每一个细胞处接收废料,然后不断地聚集合并,最后归纳成为“下窍”两个出口。

    从水道的整个情况看,它的形态特点,在输入部分由一个入口分逐渐为无数个出口,在输出部分由无数个入口逐渐合并为二个出口,由此可以看出,水道一条两头简单,中间复杂的网络,中间部分网络了人体全身。

    人体体表布满了无数个用来排汗的汗腺,现代科学又发现体内的细胞间隙也充满了津液,可以这么说,汗腺为水道网络中外泄津液停留的微细储存点,细胞间隙为水道网络中备用津液停留的微细储存点,它们都同属为水道网络的中间部分。

    由于古代人们早已知道水道有无数条细微分支,藏在整个躯体内,网络了人体全身的秘密,又知道津液受到肺、脾、肾三个器官的管理,于是它们将整个水道按照津液的变化状态,划分为三段。

    从胸部到头顶为肺脏的重点主管区域,津液在这一部位气化,产生一种像“雾”的状态,这一段水道称之为“上焦”,故有“上焦如雾”之说;从胸部到脐部为脾脏的重点主管区域,津液在此部位生产制造,在制出津液时出现如“沤”的状态,这一段水道称之为“中焦”,故有“中焦如沤”之说;从脐部到脚为肾的重点主管区域,津液在此部位浓缩收集,积聚成为“渎”,这一段水道称之为“下焦”,故有“下焦如渎”之说,整个水道系统统称为“三焦”,“三焦”的整体运作由肾脏负责管理控制。


       7、肾与阴气和津液的关系

    中医 知道肾与阴气和津液有着密不可分的切身关连,对于它们之间的关系,《黄帝内经 》这样说:“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开窍于二阴,”“其类水”,它肯定了肾脏与人体内的津液和人体内寒冷阴气的密切关系,明确地指出肾为人体中津液与冷气的重要管理器官,控制着人体液体和冷气的调配。

    由于认识到阴气的收集和分配由肾脏主管,如果单是表达阴气的流通与运用,就必然和肾脏分不开,因此,在中医 学说中,对阴气的讲述重点是以肾为主。

    (1)肾脏与津液的关系:中医 明白到,虽然有三个脏在协同管理津液,但有明确的不同分工,脾脏只是负责津液的运化和吸纳,肺脏只是负责津液的气化与布施,对津液的最终管理,还是要肾脏来负责。

    因此,《黄帝内经 》明确地指出:“肾者主水”。说“肾者主水”的真正原因,是古代人知道肾脏有全面调节和控制人体津液水平的功能,这包括对整体水分含量标准的调节管理,和对废液排放的控制等职能。

    因此,肾脏的调节控制功能运作正常与否,决定着整体津液流通是否能正常进行,如果不正常运作的话,就会发生病变,这种病变在《黄帝内经 》中是这样记载的:“帝曰:肾何以能聚水而生病?岐伯曰:肾者胃这关也,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上下溢于皮肤,故为跗肿。跗肿者,聚水而生病也。”

    它说明肾脏对体内津液保持量的控制,是在津液流通的下游进行,它好象一个开关一样,通过调整津液的收集量来实现控制过程,如果肾脏的开关调节功能失常,会令到体内津液积聚过量而发生水肿。中医 学说中将肾与膀胱相表里,是说明肾对废液处理,最终要通过膀胱来完成排放过程。

    (2)津液与阴气的关系:人体细胞在生长过程中必然要吸收热量和排出废料,用古代的的说法是在“合成”过程中同时制造出阴气和阴味,于是废液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冷气的载体,对于津液和阴气的密切关系。

    《黄帝内经 》用一句“寒生水”来表达,“寒生水”不但说明了人体内冷气和津液的密切关系,而且还是一种自然规律的现象,它是说,阴气能产生出津液,如果用现代的科学原理来解释,就是在寒冷的环境下,水气会凝聚为水,其实大自然就经常上演这个现象,在秋冬季节,将水气凝结成为露或霜,这是“寒生水”的成因的现象。

    从相反的方向看,寒能生水,水就藏寒,津液就能成为阴气的有效载体,事实也是这样,人体中的津液就是人体阴气的优良运载工具,津液收藏和运载阴气运行于全身。正是由于阴气和津液之间的关系密切,于是中医 就说“水为阴”,由于水中藏阴,人们看到水而看不到阴,又看到书中说“水为阴”,于是造成了一个假象,错误地将人体的津液当成为了阴气,而实质上,津液是人体内除去血液以外的所有液态物质,阴气则是人体内的冷能量,也即是冷气,是性质不同的两种物质。

    由于津液是寒冷阴气的唯一载体,双方往往混为一体,密不可分,基于这种原因,中医有时也把津液称为“阴液”,意思是表明津液内包含着阴气。阴液是对津液和阴气混合形态的称呼,阴气是气态物质,是冷能量,它能够在任何物质中传递,而津液为液态物质,是运载阴气的工具,它必须要在管道中流动,这是必须明白的要点。

    (3)肾脏与阴气的关系:中医 将肾脏在“五行”中定为北方,为寒冷之脏,认定肾脏就好象一个冰雪般的冷源,为人体提供寒冷的阴气。中医 这么肯定肾脏好象北方般,是寒冷笼罩的的地方,原因是中医 明白肾为阴气的主管器官,有收集、容纳、分配、和调节阴气的职能,阴气的性质寒冷,收集和容纳它的器官也就难免受到影响,也变成为寒冷状态。

    因为人体废液的收集由肾脏管理,阴气也必然跟随它的载体一起,由肾脏收集管理,肾脏对阴气的调节,也主要是通过对津液的调节来实现,津液为阴气的运载工具,而津液的最终调控由肾脏把握,从表面现象上看,肾脏单纯是管理废液的管理者,但从本质上看,肾脏却是阴气最重要的主体管理者。

黄帝内经 中医 阴阳 容建平


六、人体阴阳气的失控与调和

       1、阴阳气的失控

        一个健康的人体,它内部各个器官必定会正常运作,在受控的变化范围内,所制造的阴气阳气必然能够保证达到人体需要的正常水平,冷热调和后形成的体温,也必然稳定在一个程度上,于是,人体自然就会感觉得到自我良好。

    但是,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活动的范围随着社会的进步,交通工具的先进而不断扩大,于是感受到的气候变化幅度也逐渐增大,加上大自然的气候变化反复无常,自然灾害频频发生,这所有的环境气候变化,必然会对人体的生理发生影响。

    另外,人的生活水平,劳动强度,甚至饮食休息等事情的变化,也会对人的身体生理状态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影响,当这些影响一旦超越人体的受控自动调整程度范围外时,人就会发生病变。

    当一个人处于病态时,人体五脏六腑的运作出现失常,正常的生理活动受到干扰,于是对营养的吸收受到影响,人体内血液的流动和津液的运送也会受到波及而出现异常。

    人在病态中,脏腑不正常的运作,反过来又会妨碍到阴气阳气的制造和运行,一旦阴气阳气发生不能自控的异变,比例失调状态不能自动调整恢复,整体的冷热调和就会随之出现明显的异常。

    一方面由于处于病态中的脏腑不能正常运作,另一方面是由于阴气阳气的异常变化超越了受控范围,病态中的人体会将脏腑阴气阳气的失常情况,通过病症病情表现出来。

    中医 将人体阴气阳气表现出来的异常状态分为两类:一类是供应量不足,不足即为虚证,阴气的供应量不足称为阴气虚,阳气的供应量不足称为阳气虚;另一类是供应量超常,超常为有余,有余为实证,阴气供应量有余称为阴气盛,阳气的供应量有余称为阳气盛。

    阴气和阳气供应量处于平衡状态的标准就是人的身体健康,重点体现在人体有没有感觉到不舒服的地方,体温稳定在正常的标准上只是其中的指标之一,阴气阳气供应量出现不平衡状态,在人体生理上则产生各自不同的明显特征,《黄帝内经 》对这些病态的症状有这样的解释:

    “黄帝问曰:人身非常温也,非常热也,为之热而烦满者何也?岐伯对曰:阴气少而阳气胜,故热而烦满也。”

    “帝曰:人身非衣寒也,中非有寒气也,寒从中生者何?岐伯曰:是人多痹气也,阳气少阴气多,故身寒如从水中出。”

    “帝曰:人有四肢热,逢风寒如炙如火者何也?岐伯曰:是人者阴气虚,阳气盛,四肢者阳也,两阳相得而阴气虚少,少水不能灭盛火,而阳独治。”

    “帝曰:人有身寒,汤火不能热,厚衣不能温,然不冻粟,是为何病?岐伯曰:是人者,素肾气胜,以水为事,太阳气衰,肾脂枯不长,一水不能胜两火。肾者水也,而生于骨,肾不生,则髓不能满,故寒甚至骨也。”

    《黄帝内经 》将阴气阳气不平衡的比例失调产生的病态后果总结为:“阳胜则热病,阴胜则寒病”,而且出现“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的具体症状。

    为什么会“阳虚生外寒”?《黄帝内经 》说是因为“阳受气于上焦,以温皮肤分肉之间,令寒气在外,则上焦不通,上焦不通,则寒气独留于外,故寒粟。”

    如用现在的认识来理解,其意是说:心脏是阳气的管理中心,心脏通过上部的血管与水道网络将阳气调配,散发到全身外围,用来温养人体皮肤和肌肉,抵抗自然界寒冷气候,令到外来冷气不能入侵人体,当阳气虚的时候,上焦网络输送的阳气量比正常状态减少,调配的热能量不能满足需要,这网络就好象被堵塞了一样不通畅,一旦人体的皮肤和肌肉没有足够的阳气温养,外来的寒气就会入侵,使人感到肌肤寒冷,从而发生寒粟,这就造成“阳虚生外寒”的来由。

    为什么会“阴虚生内热”?《黄帝内经 》说是因为“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热气熏胸中,故内热。”

    用现代的认识来看,其意是说:一个人如果过度地活动或过度地劳动,必然要消耗大量的体力,而过度的体力消耗会令人感到非常疲劳,连续的过度疲劳会使人的体质变得衰弱,能引起食欲不振,饮食减少现象发生,食欲不振说明了脾胃的运化发生了障碍,脾胃的运作不畅通,直接影响到对营养和水分的吸收,从而造成津液的吸收发生阻碍,变成津液供应不足,津液的不足使到上部血管与水道网络的运行减弱,营养的供应不足又造成阴气供应量的相应减少,由于网络功能的下降,胃部的热气和心脏地区的热气没有足够的阴气中和,逐渐积聚在胸中,热气的长时间积聚不散,使到病人感觉到有一股热气在内部郁结熏蒸,这就是“阴虚生内热”的缘故。

    为什么会“阳盛生外热”?《黄帝内经 》说是因为“上焦不通利,则皮肤致密,腠理闭塞,玄府不通,卫气不得泄热,故外热。”

    用现在的认识来看,其意是说:当阳气太过盛的时候,超量的阳气与常量的阴气不能实现常态的平衡,于是内部多余的热量就会被运送到肌肤之中散发,上部水道与血管网络的不正常沟通,过量阳气产生的高热令到肌肤产生一种致密状态,造成汗腺闭塞而停止发汗,人体不能通过发汗来散热,反过来又造成热量的积累,如果加上大便又不畅通的话,滞留在肌肤间大量多余的热量就不能及时被带出体外,超量的阳气在肌肤间不断积聚,使到外人触摸病人的周身皮肤时,会强烈地感到出有一种灼热的感觉,这就是“阳盛生外热”的原因。

    为什么会“阴盛生内寒”?《黄帝内经 》说是因为“厥气上逆,寒气积于胸中而不泻,不泻则温气去寒独留,则血凝泣,凝则脉不通,其脉盛世大以涩,故中寒。”

    用现在的认识来看,其意是说:阴气产量太过盛时,由于没有足够的阳气调和,那些多余的冷气会循经上逆,入侵到胸中,寒冷的阴气在胸中不断积聚,会逐渐形成一股强大的冷气团,将胸中的热气抵消,此时,血液因遇到寒冷而相应地发生凝结和发涩,这就好象血管有阻塞而又未疏通一样,造成血液的流动不顺畅,速度减慢,那些积聚在胸中的冷气,得不到有效的疏导,使到病人感觉到心胸中有寒气不散,这就是“阴盛生内寒”的成因。

    阴气阳气失调的临床症状

    中医 对阴气阳气比例失调表现出来的临床症状有很清楚的全面认识,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经过不断的经验总结,逐渐将阴气阳气不平衡的症状整理成规范,建立起规范化的病症模式,这样,大大地方便了医疗诊断,如果在诊断当中,只要病症符合规范化的症状,就可以对号入座进行医治,既清晰,又简便。

    (1)阳气盛的症状:

    阳气盛简称为阳盛,又称为实热或火,多余的阳气便成为有害的火邪。阳气盛是人体阴气生产量保持正常的状态下,阳气的生产量出现超常的状态,阴阳 和合后,阳气量出现多余,这多余的阳气在临床上表现为热症,常见到面色潮红;精神兴奋或烦燥;舌象表现为舌苔黄,舌质红且干燥;脉象洪数有力;症状表现为发热,恶热而不怕冷,口渴,喜饮冷水,痰黄稠,大便秘结或泻下粘腻秽臭,腹痛拒按,小便热痛,以手摸胸腹感觉到灼热。

    当阳气盛的病症只出现在单个脏腑时,还会明显地带有该脏病态反映的特征,《黄帝内经 》就有这样的论述:

   “肝热病者,不便先黄,腹痛多卧,身热。热争则狂言及惊,胁满痛,手足躁,不得安卧。”

    “心热病者,先不乐,数日乃热,热争则卒心痛,烦闷善呕,头痛面赤,无汗。”

    “脾热病者,先头重、颊痛、烦心、颜青、欲呕、身热。热争则腰痛,不可用俯仰,腹满泄,两颔痛。”

    “肺热病者,先淅然厥起毫毛,恶风寒,舌上黄,身热。热争则喘咳,痛走胸膺背,不得大息,头痛不堪,汗出而寒。”

    “肾热病者,先腰痛胫酸,苦渴数饮身热。热争则项痛而强,胫寒且酸,足下热,不欲言。”

    (2)阴气盛的症状

    阴气盛简称为阴盛,又称为寒实或寒,多余的阴气便成为有害的寒邪。阴气盛是在人体阳气生产量保持正常下,阴气的生产量出现超常的状态,阴阳 和合后,阴气量出现多余,这多余的阴气在临床上表现为寒症,常见到面色苍白或青晦;精神烦燥;舌象表现为舌苔白;脉象为弦紧;症状表现为虽有发热,但恶寒明显,或有关节疼痛且遇冷加重,或有脘腹疼痛而得热则缓和,口不渴,但小便清长。

    当阴气盛的病症只出现在单个脏腑时,就会出现该脏病态反映的特征:

   肝脏寒病,还会见到巅顶痛,或有干呕,吐涎沫,或胁肋疼痛,小腹胀痛,四肢厥冷,指青紫,阴囊胀坠或冷痛。

   肺脏寒病,还会见到咳嗽,痰稀色白如泡沫状,形寒肢冷,胸满喘逆,甚则咳嗽胸闷,呼吸急促。

    脾脏寒病,还会见到口淡无味,肠鸣腹泻,完谷不化,脘腹胀满,肢体困倦。

   肾脏寒病,还会见到黎明时腹泻,腹部畏寒,神疲乏力,不思饮食,或有完谷不化,或者腰膝泠痛,肢倦身重,尿少,下半身浮肿。

    (3)阳气虚的症状

    阳气虚简称为阳虚,又称为虚寒。阳气虚是在阴气的生产量保持正常不变下,人体内阳气的生产量出现减少的状态,阴阳 和合后,阴气相对地出现多余量。阳虚在临床症状表现为寒症,常见到面色光白;精神萎靡;舌象表现为舌质淡嫩,舌苔白;脉象为沉迟无力;症状表现为怕冷,口不渴,或有时喜热饮,痰清稀或如泡沫样,或有呕吐清水,大便稀薄或泄泻,小便清长,手足不温或很冷,或胸腹有不适,但得热则消减。

    当阳气虚的情况出现在一个脏腑系统时,病情会明显地带有该脏腑的生理特征:

    心阳虚病,还会见到心悸,气短,自汗,神疲乏力,胸前憋闷,形寒肢冷。由于心脏的阳气不足,不能有力地推动血液运行,以致心动迟缓,往往会引起心肌血管发生瘀滞,使到心脏的供血不足,出现心绞痛。

    脾阳虚病,还会见到倦怠乏力,食少,口泛清水,脘腹胀满疼痛,畏寒肢冷,肠鸣,或目下见浮肿。由于脾脏的阳气不足,会造成脾的运化失常,不能及时地运化水分,令到水湿泛滥,滞留于肌肤之间,所以会引发身体发生浮肿。

    肾阳虚病,还会见到腰腿冷痛,畏寒肢冷,精神不振,阳痿早泄,滑精,尿频,夜尿多。

    肾脏的阳气不足,不能温暖下焦,故见腹下有冷感,腰膝酸软,虚喘耳鸣,两腿水肿。

    (4)阴气虚的症状

   阴气虚简称为阴虚,又称为虚热。阴气虚是在阳气的生产量保持正常不变下,人体内阴气的生产量出现减少的状态,阴阳 和合后,阳气出现相对的多余量,临床症状表现出热症。阴虚的临床表现为面的颧部发红;精神虚烦;舌象表现为舌红少苔,舌干裂;脉象为细数无力;症状表现为自觉内热,咽干口燥,午后发热,手足心热,盗汗,大便干结。

    当阴气虚只出现在单个脏腑时,还会出现到这样的证状:

    心阴虚病,由于缺少津液滋润,还会见到心悸心烦,少寐多梦,心神不安,头晕耳鸣,目弦,,夜间盗汗。

    肝阴虚病,还会见到胁肋隐痛,其痛为悠悠不休,上腹有不适感,由于肝阴虚时津液缺乏,以至造成眼睛干涩,视力下降,出现胀痛,严重时引发头痛。

    脾阴虚病,还会见到脘腹隐痛,心烦,人显得倦怠乏力,食欲不振,水谷不消,或见食后腹胀,由于津液不足,往往见到腹中有轻度的热灼痛。

    肺阴虚病,还会见到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声音嘶哑,烦燥失眠,日哺潮热,午夜盗汗,严重者会在咯出的痰中带有血丝。

    肾阴虚病,还会见到腰膝酸软,头晕目弦,耳鸣耳聋,牙齿松动,盗汗遗精,烦不成眠,夜梦惊恐,面色憔悴。

       2、阴阳气的调和

    现在人们都知道,一个身体健康的人,在正常的情况下,其体温基本上是稳定的,用标准的温度计测量,这个温度大约为摄氏37度左右。为什么人体的温度要稳定在这一个水平上?

    可以肯定地说,这是人类进化过程的最终选择,在这个体温上,人体的细胞活动最活跃,对人体的生长最有利,总的来说,是人体生命的正常生理活动需要这个温度的内环境,人类从千万年的进化中,自然的选择决定了这个体温为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隹温度条件。

    中医 在数千年前就认识到,人的体温是稳定的,人的体内环境必然要稳定在一个温度上,因为,中医 发现,在人体生命中,其体温之所以能保持长期性的稳定,是因为人体中存在有一套将阴气阳气调和的装置,它建立起一个高效率的冷热交换装置进行热传递工作,专门从事人体内阴气和阳气两种能量的冷热调和,通过冷热能量的相互调节,在动态中实现人体体温的平稳。

    为什么说中医 知道人体温度为一个稳定状态?要知道,对温度的计量,是科学家在近世纪的发明创造,古代人知道什么叫温度吗?中医 的确知道,健康的人体在日常平静的生活当中,能够保持有一个稳定的体温,就是体内阴阳 能量交换形成的平衡状态。

    《黄帝内经 》平静地告诉后人,“谨察阴阳 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其意可以这样理解:阴气阳气在人体内运动,双方在不可避免的相互接触中,必然要发生能量交流,在交流中不断调和,调和后实现双方达到平衡的状态,就是体温的常态标准。

    或者人体觉得有点遗憾,中医 就缺少一个确定阴气阳气平衡的具体温度,没有一个具体的量化标准,人们不能知道阴气阳气处于平衡状态的标准体温点为多少。虽然古人没有详细说明阴气阳气平衡的具体温度,不过,人体有一个稳定的体温,它就是古人所说“以平为期”的“平”,“平”就是指这个基本稳定的体温。

    在远古的时候,那时的人是用什么标准来度量温度的呢?由于没有留下什么证据,现代人不得而知,现在人们度量温度的标准,是以水的冰点到沸点之间的温差变化为标准确定的,因此它不一定同古人的度量方法相同。

    基于这个原因,现代人也不能强求古人要准确地标出体温的度数,假如它们定出了一个体温标准,如果这种温度标准同今天的人所认识的又不同,同样也会产生出认识上的分岐,古人所指的“以平为期”,用这个由阴气阳气调和后形成的平衡状态为基本体温,是最明智的表达方式。

    由于每个人的体温都基本相同,持不同度量标准的人,都能够从所持的温度标准中确认体内阴阳 平衡形成的体温为多少,就现代人来说,温度的标准就有华氏度和摄氏度,两者的度量数据相差非常大,现在人们说的体温为37度,用的是摄氏度,如果用华氏度来测,就远远不是这个度数,要达到100度,而用阴阳 平衡来表达标准体温,就能够有广泛的适应性,持任何温度标准的人,都能够度量出自己所用标准的准确人体温度。

    人体内的冷热交换装置是怎样的?它冷热交换的具体方式又是怎样的呢?这些令现代人百思不解的问题,在中医 学说中也没有详细的解释,由于人体内的冷热交换而实现阴阳 平衡的过程机理是一个未解之迷,致使现代有不少人认为中医 的许多基础知识是没有科学根据的臆想,实际上,这些迷是完全可以破解的,只要人们遵循古代人所说的原理,再结合现代科学的发现,相互印证,就能够从中理解古代人们所说的阴阳 调和过程是怎样进行的。

    心脏为阳气的集散地和管理中心,它调动血液为载体,以血管网络为流通渠道,运载着阳气在血管内流向人体各处。肾脏为阴气的集散地和管理中心,它调动津液为载体,以水道网络为流通渠道,运载着阴气在水道内流向人体各处。既然阳气在血管内流通,阴气在水道中流通。

    这就说明,人体内的冷热交换系统是由血管网络和水道网络组成的一体化系统,因为只有这两者的相结合,通过血管网络和水道网络的相互沟通,才能让阴气和阳气得到相互接触,相互混合,从中进行能量交换,实现冷热调和。

(1)对水道存在的疑问

    现代医学对血管网络的认识已经非常全面,对动脉和静脉所有大大小小血管的分布及流向都已经了如指掌,但偏偏对“三焦”的认识却是非常肤浅,从现代医学解剖认识来看,象中医 所说的大型管道式水道网络基本上是不存在的,在人体解剖中,可以看到人体细胞的间隙中存在有水分,也能够看到人体的皮肤中,有能够排放汗水的汗腺。

    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有专供津液流通的,好象血管一样的大型管道式的水道。人体中有一个泌尿系统,为人体废液的收集和排放机构,从解剖学上看,这个系统很简单,排尿管上面是膀胱,膀胱上有两条尿道直通两肾,肾脏向上连接处,就是血管,因此,整个泌尿系统只有肾和膀胱,再加上两条输尿道和一条排尿管。

    对于人体津液的流通渠道和流通方式,现代医学的认识同古老中医 的认识完全不一样,以现代人体生命科学的生理认识来看,人体饮食进的水分和营养物质经小肠吸收后,是以血管网络为主要渠道,向全身输送的,人体中生产的废液,也是通过血管网络为渠道运送的,也就是说,津液基本上是通过血管流通,这些认识都有人体解剖实验根据支持,在现代医疗实践中也作出了证实。

    (1)、人体吸收的水分和吸收的营养由血管为输送渠道的实践验证:现代医学对病人的输液,是通过从静脉吊点滴进行补给,营养也好,水分也好,甚至药物也可以通过血管补给,最说明问题的,还是在因病被切除小肠的患者身上。

    现代医学证明,小肠是人体营养的吸收器官,当因病坏死的小肠被切除后,病人就不能正常地吸收营养,为了维持这些病人的生命,现代医学运用科学技术,配制出含有人体正常生长必需物质的营养液,从人的静脉注射输入,以补充人体生命的需要。

    据报道,上海有一位切除小肠的女病人,不但长期依靠注射营养液维持生命,活得很健康,而且依靠营养液的支持,成功地怀孕,并顺利地生出了一个健康活泼的小孩,创造出了人体生命科学的一个奇迹。这有力地说明,血管是运输营养的的渠道。

    (2)、人体生产的废液由血管运送的实践验证:现代医学证实,血液有运送人体废液的功能,它携带废液从血管流入肾脏,肾脏则是废液的过滤装置,全权负责从血液中透析出废液,血液经过肾的过滤,将血液和废液分离,尔后,清洁的血液回流心脏,分离出的废液聚集到膀胱。患有肾病的人,由于肾功能的损害不能正常运作,无法及时地将人体的废液过滤,会造成废液在血管、肌肉、皮肤内积聚,使人发生水肿。

    更为严重的,是当肾脏的损害严重而出现肾衰竭的时候,由于废液的过滤停止,尿水不断地在身体内积累,会导致病人发生尿毒症,如果不及时医治,往往会造成严重后果。

    现代医学对肾衰竭的治疗,在一般的情况下,采用的方法是体外透析,从病人的静脉中引出血液,流向透析机,经过机械设备的分离,将血液中的废液透析出来,净化后的血液重新流回体内。这就说明,血管是废液运送的渠道。

    从现代医学知识的认识来看,可以肯定:

    一、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和水分,不是通过水道输送的;

    二、人体生产的废液,也不是通过水道运送;

    三、除了泌尿系统以外,人体内没有其他大型的管状专用水道;

    四、津液的流通,大量的工作基本上是在血管网络中进行。

    究竟人体中有没有一个管道状的水道网络系统?如果从人体解剖中看,可以肯定没有,但是中医 却肯定它的存在,肯定了它的功能作用,而且在实践的治疗中成功地调通水道以治病,难道中医 错了吗?难道《黄帝内经 》所说的“三焦”水道网络是虚构的?水道的功能作用又是臆想出来的?如果没有水道的存在,那么阴气的存在也会成为一个问题,因为没有水道,阴气也就没有了流通的网络,一旦没有流通的渠道,阴气还有存在的可能吗?如果没有水道网络的存在,也就不会有冷热调和系统的存在。

    中医 所说的水道网络肯定有,如果没有的话,中医 绝对不会将它的功能作用都说得那么详细具体,中医 的医疗实践也证明了水道的存在,按照中医 的观点,如果没有水道,阴阳 调和就不可能有效地进行工作,人的体温就不可能有一个稳定的幅度,而大量的中医 医疗实践证明,中医 对于水道的认识是正确的。但问题是,现代医学的认识完全是对的,血管网络不但是血液的流通渠道,同时也是是水分、营养和废液的主要流通管道,这是从人体解剖中得到的认识,它是不能否认的事实。

    如果古老的中医 和现代的医学都没有错的话,那么双方认识上的分岐又怎样弥合?

(2)人体水道的存在实质

    在解决这个问题之前,首先要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血液中含有大量的津液,含有经消化吸收的营养物质和水分,含有生命活动中排出的废液,从这个事实中,明确地表达出这样一个信息,血管网络既是人体血液的流通渠道,同时也是人体津液的流通渠道,人体生命必须的营养物质以血管为渠道运送,人体生理活动中的废料物质也是以血管为渠道运送。

    人们应该注意到,人体的废液是由肾脏从血液中透析分离出来后,聚集于膀胱成为尿,肾脏的透析分离功能,证明了津液在生命物质中具有渗透的性能,同样的道理,那些由汗腺排出的汗水,和细胞间隙中的水分,也必然是从血管网络中渗透出来,它说明血管在流通血液的同时,又在流通津液,从而有力地证明了血管具有双重运输的功能。

    从血管具有的双重运输功能中,不由得令人联想到,既然血管内流通津液,说明它也是中医 所说的水道中的一个部分,整个水道应该是包含了血管的在内的津液流通网络。

    血管网络是水道网络的其中一部分,有可能吗?有,这就是人体中冷热交换装置的奥秘所在。按照一般的认识,血管网络既是血液的流通渠道,又是阳气的流通通道,水道网络既是津液的流通渠道,又是阴气的流通通道,两者应该是自成体系,各自分离的。

    但大自然的进化就是那么奇妙,在人类千万年的进化过程中,大自然创造了人体一个最优化结构,尽量利用最少的资源,发挥出最大的功能,既然人的血液必须含有津液才行,没有津液就不能运作,基于这个原因,那么全身的津液通过血管网络输送也就有了可能,能够充分利用血管输送津液,就能够减少很大部分水道网络的重复建设,减少了浪费,节省了资源,提高了效率,这无疑是一个很成功的创举。

    血管为封闭式的网络,血液在封闭的血管内循环,这已经是现代人的常识,虽然人体的津液也会跟随血液在血管内流动,但是,这些津液能够通过分离作用,渗透出血管外,津液能够从血管中分离渗透,这就是认识血管为什么会成为水道一部分最为重要的关键,正是通过这一环节的渗透,才沟通了血管和水道之间的隔阂,使到津液在两者之中畅通无阻。

    由于津液具有渗透的功能,人们就可以这样没想,假如将血管内的血液清除,那就只剩下了津液,这样的话,汗腺、细胞间隙、血管、再加上一个泌尿系统,就组成了一个很庞大的管道式水道网络系统,这就是中医 所说的“水道出焉”。

    中医 将由汗腺、细胞间隙、血管、和泌尿系统构筑成的水道网络称为“三焦”,在这个网络系统中,汗腺、细胞间隙和泌尿系统就是水道网络的外围结构,血管就是水道网络的内围结构,“三焦”以人体的动脉为主体结构组成水道的输入网络,以静脉为主体结构组成水道的输出网络,从饮食进入的水分和营养,经小肠吸收后进入动脉血管输送,在动脉血管的末端分离渗透出去,进入到汗腺和细胞间隙中,人体合成过程中产生的废液和多余的水分,再渗透回流到静脉血管,由血液运送到肾脏分离出去,由膀胱聚集,再从尿管排出体外,从中医 的认识看,还有一部分的废料从肠道中排出,故此总结为一句话:“浊阴出下窍”。

    细胞间隙在整个躯体都有,它们相互连接贯通,网络在整个躯体中,这就是为什么说人体身躯为“三焦”的原因。

(3)冷热能量的交换方式
   人体的冷热交换装置的形状:从整体上看,就是整个“三焦”水道网络系统,从具体上看,它是以外围水道和内围血管相连结组成的一体化整体。
为什么水道一定要借助血管为通道?这正是大自然的精明之处,它除了减少管道重复之外,更是热传递的必然选择,因为直接接触是实现冷热交换最简便高效的形式。
    每一个成年人都知道,将冷和热调和的最好办法是让双方直接接触,接触面越大,效率越高,人们在日常的生活当中有这样的经验,比如洗脸或洗澡时,如果发现洗用的水温度太泠,加入一些热水,马上就能调出适合的水温,如果洗用的水温度太热,直接加入一些泠水,也会马上调出适合的水温。
    人体中的冷热交换装置能够产生出最高效率的冷热调和,原因在于血管是水道的内围结构,血管既是血液的通道,又是津液的必经之路,阴气与阳气的载体共用同一通道,这等于将阴气直接加入阳气中,也就是将冷气直接注入热气中,让阴气和阳气在相互的接触中进行冷热交换,以最快速度产生阴阳 平衡。
    冷热交换的过程:血液在血管网络内发生燃烧,产生大量的热能量阳气,当营养津液从小肠被吸收,在动脉血管输送过程中,自然地吸收了血液中的阳气,使到自身温度升高,带有阳气的津液渗透出血管进入细胞间隙后,也带走了动脉血液中的部分热能量,对血液起了降温作用。
    人体合成是一个大量吸收热能的工程,它不但将营养液带来的热能吸收尽,还需要向周围空间吸收热量,于是合成过程制造出了大量冷气,由于血管为水道的内围结构,制造出来的阴气,必然会伴随着合成过程产生的废料以及多余的水分,一同回流到静脉血管中来,这就等于将冷水直接注入了热水之中,能够马上进行冷热交换,迅速实现阴阳 平衡。
    血管内不断地发生燃烧,不断地制造阳气,人体又不断地合成,不断地制造冷气,双方的不断交流,直接的交换迅速实现相互平衡,由此达成了一个长期稳定的温度。
    可以想象到,如果人体只是燃烧不断制造阳气,而不制造阴气的话,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由于人体并不是优良的热传递导体,不断制造出来的阳气不可能一下子全部散发出去,总有一部分发生滞留,随着部分阳气的不断滞留积累,人体内的温度也会随之不断升高,当积累的体温一旦超越了人体最高承受能力时,有生命的细胞就会被高温灼伤,令到生命体在自己制造的阳气积累成高温中烧死。
    又可以想象到,如果人体只是合成不断地制造阴气,而不制造阳气的话,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不断制造出来的阴气有一部分发生滞留,随着部分阴气的不断滞留积累,人体的温度也会随之下降,当积累的阴气形成的低温超越了人体的承受极限时,生命细胞就会被冻伤,令到生命体在自己制造的阴气积累成的低温下冷死。
    幸好,人类在长期的进化中能够有效地解决了这个复杂的难题,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在制造一个定量阳气的同时,又制造一个等量的阴气,通过高效的热传递,实现冷热平衡,达到了三个目标:
    1、使到阳气不能积累而令到体温过高;
    2、使到阴气不能积累而令到体温过低;
    3、使到体温基本稳定在一个幅度上。
    水道网络借用血管网络为内围结构,实现了最高效率的冷热调和,用最简单的组织资源,实现了最大的功能发挥,我们不得不要佩服大自然的杰作,也不得不要佩服古代的人们对人体生命科学的认识,它们居然能够在复杂的人体中,发现水道和血管连结组成的冷热交换装置,发现冷热平衡的成因,为中医 认识体温稳定的成因典定了基础。

黄帝内经 中医 阴阳 容建平


                                                  七、阴阳属性的划分原理

       阴阳 属性范畴共分为阴性属性范畴和阳性属性范畴两大部分,是统率一切事物的两大基本性纲领。阴阳 属性范畴起到两个作用:

    1、明确地划定了阴与阳两个性质的规范化标准细则;

    2、提供了分辨事物性质的两套确认标准。

    有了这一套标准,人们所认识的一切,所做的一切,包括宇宙 的起源、地球的环境变迁、人类社会活动、所有的物质、和所有发生的事情等,都可以属性范畴的标准衡量,对号入座,从中找到相应的归属位置,而事物一旦经过属性范畴的规范化标准化划分,就变成为简单的两个基本性质,阴阳 属性范畴的最大好处,是能够将不可观察,不可捉摸的多元复杂和庞大多变的问题,转变为能够把握,可以操作的两个形象简单的对立性质状态。

     属性范畴由阴阳 的性质属性所圈定,它以两个最基本最简单的“二元”结构,规划出对立性质双方的宏观范围,虽然属性的范畴非常广阔,牵涉到每一件事物之中,但是作为阴阳 属性主要基础来源的阴气阳气,它们属性所反映的属性范围是很有限的,怎样将阴气阳气的属性狭义性,去融合其他事物的各自属性,转变为具有广义性的阴阳 属性?这是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古代的人们非常聪明,它们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很有效地处理了这个难题。

    因为阴阳 是以阴气阳气为基础原型的创造,于是阴气阳气的性质与性能就必然是阴阳 属性的原始依据,人们就想出一个以阴气阳气的性质性能为基础,向同类似、同意义、同性质扩展的划分方法,即是将一切相似或类似的性质形态实行“合并同类项”的分类归纳,这个做法的基本原则是:性质形态相似和类似的归属为同一性,由此产生出阴阳 属性范畴。

       阴阳 的属性范畴基本上由四个方面组成,一是阴气阳气各自的性质与性能;二是一切事物性质与性能的表现;三是一切事物之间的比较差异;四是事物运动变化前后的比较。

       1、阴气阳气性质的扩展:

    阴气的性质:黑暗、寒冷。

    黑暗意义的相类似:光线被遮挡、阴暗、不见得光、阴谋诡计、不明朗、不敢公开、遮掩、隐藏等;

    寒冷意义的相类似:凉爽、冷气、冷静的场面、冷淡的态度、冰冷的面孔、清静的环境、冷门的事物等。

    阳气的性质:明亮、炎热。

    明亮意义的相类似:光线照到、光明、光明磊落、清楚玲珑、很明朗、公开、暴露、示众等;

    炎热意义的相类似:温暖、热气、热烈的场面、热情的态度、热心的帮助、热闹的环境、热门的事物等。

       2、阴气阳气性能的扩展:

    阴气的性能:向内收缩、向下沉降、趋向静止。

    向内收缩意义的相类似:在内、后退、聚集、退行、减少、消极、损失、缩小、内陷、浓缩、囚禁、收受等;

    向下沉降意义的相类似:下方、下降、沉积、堕落、混浊、低落等;

    趋向静止意义的相类似:减速、停止、停顿、停滞不前、不动、变慢、死亡、寂静等。

    阳气的性能:向外扩胀、向上浮升、趋向运动。

    向外扩胀意义的相类似:在外、前进、进步、扩散、进行、增长、积极、增强、扩大、付出、突出、稀释、释放、生产等;

    向上浮升意义的相类似:上方、上升、漂浮、清晰、腾飞、兴起、高胀等;

    趋向运动意义的相类似:增速、运动、活动、动荡不安、不停、生长、加快、喧哗等。


       3、双方的比较分属:

    双方大小对比较:

    体积大为阳,体积小为阴,理由是:站在小的位置看,大是由小扩胀而成,从大的位置看,小是由大收缩而成,按此类推,体长为阳,体短为阴;多为阳,少为阴;有余为阳,不足为阴。

    双方所处位置比较:

    见光为阳,背光为阴,照此类推,居表面为阳,在里面为阴;被看见为阳,不可见为阴;背面为阳,腹面为阴。

    双方的行为比较:

    操作为阳,思维为阴,原因是操作者要活动,思维者需安静,照此类推,躁动为阳,安静为阴;勤奋努力为阳,懒怠松懈为阴;基层作业为阳,高层管理为阴;开拓创新为阳,因陈守旧为阴。

    双方的合作比较:

    施放出为阳,吸收入为阴,原因是施放是一种付出式的扩散,吸收是一种受益性的聚集,这就是“阳施阴受”的来由。

       4、事物的变化状态比较:

    成功为阳,失败为阴,因为成功是一种有效的占有,而失败则是一种无效的亏空;有者为阳,无者为阴,所以,有效的、满足的、喜悦的、拥有的、发现的为阳;无效的、失望的、悲哀的、拖欠的、遗失的为阴。

    化气为阳,成形为阴,因为物体由有形状态变化为气态,是一个体积的扩散过程,故属阳;而物体由气化状态转变为有形状态,则是一个体积上的收缩过程,故属阴。

    升华为阳,凝聚为阴,升华是物质的上升运动,故属阳;而凝聚则是物质的下降运动,故属阴。物质在“阳化气”过程中变化为能量,物质转化为能量的过程属于阳。

    能量越密集,阳气量就越大,能量越稀薄,阳气量就越小,故两者相比较,呈密集状态能量为阳,呈稀薄状态能量为阴。能量在“阴成形”过程中变化为物质,能量转化这物质的过程属于阴。

    物质越密集,阴气量就越大,物质越松散,阴气量就越小,故两者相比较,呈密实状态物质为阴,呈松散状态物质为阳。

事物划分阴阳 的实践运用

     一件事物,当它有明显的阴或阳的性质性能体现时,人们就很容易将它划分为阴阳 ,在实践中,人们有时对事物划分为阴阳 时依靠的是传统习惯,而不是理性的依据,比如动物与植物中的雄性属阳,雌性属阴,这人人都知道,谁也不会搞错的划分,因为几千年来都是这么分辨称呼的,已经成为了习惯性的定论,如果细问,为什么雄性一定要属于阳?雌性一定要属于阴?它的划分依据是什么?恐怕真正知道的人并不多。

    人们通常说雄性有阳刚之气慨,雌性有阴柔之美态,实质上这两点并不能成为将雄性划为阳,雌性划为阴的主体依据,在现实世界中,具有阳刚之气,脾气暴躁的女人大有人在,那些逆来顺受,软弱无能的男人亦有很多,如果采用性器官为标准来划分阴阳 ,也缺乏道理,性器官毕竟只是一种生理特征,而不是阴阳 的理性依据,植物没有性器官,人们一样会将雄性花划分为阳,将雌性花划分为阴。

    不论在任何情况下,将事物划分属阴阳 的依据都必须服从阴气阳气属性的扩展这一原则,以属性扩展的范畴来规范定性标准。在复杂多变和不能确定的情况下,可以运用这样的方法去判断:

    1、以光线照射或热能辐射的状态划分阴阳

    以物体对光和热的接触状态划分阴阳 ,是最原始的方法,也是最直接的立法,有光和热照射时为阳,等候照射时为阴;先接触光和热照射为阳,后接触照射为阴;能够被光和热照射为阳,不能被照射为阴;被强光强热照射的地方为阳,弱光弱热照射的地方为阴。

    根据光和热的照射状态,于是得到背为阳,腹为阴;向南为阳,向北为阴;外表为阳,内里为阴。所有动物,包括人类的祖先,都是以背朝天,腹向地生活的,背部为光经常照射到的地方,故为阳;腹部则是不易被光照射到的地方,故为阴。

    从地球北半球的地理位置看,南方是阳光和热能比较强势的地方,越往南,温度越高,故南为阳;北方则是阳光和热能比较弱势的地方,越向北行,温度越低,故北为阴。物体的外表是接触光和热的受体,故为阳;内里因有外表的阻挡保护,不能直接感受光和热,故为阴。

    2、从事物对称性中划分阴阳

    一件物体,只要它能被看得见,有一个稳定的形状,就必然性地存在有方向相反、形态相反、性质相反、作用相反、性能相反的两个部分,如果按照一定的要求进行定向分割,就能够划分出前后、左右、上下等自体的对称。

    在自然界中,物质的镜像对称也是普遍存在,有正体,就有反体,组成完美的对称性,物理学中存在负电子,就有正电子,有正物质,就有反物质;数学中有正数,又有负数与之相对;自然界中有白天与黑夜对称,有寒冷的冬季和炎热的夏季对称。在自体对称和镜像对称中,正态为阳,负态为阴;上为阳,下为阴;左为阳,右为阴。

    为什么左属于阳,右属于阴?这是依据什么来判别划分?要理清这个问题,就必须理解古代人对地域定位的思维方式,古代人以坐北向南为正向座标,而南北的定位又以冷热确定,阳光照射强度高的地方温度高,比较热,定为南,属于阳;阳光照射比较弱的地方温度低,相对冷一些,定为北,属于阴,在座北向南的定位中,左为东方,东方为太阳初升的地方,阳处于上升阶段,故属于阳,右为西方,西方为太阳降落的地方,阳处于下降阶段,故属于阴,这就是左阳右阴的缘故。

    3、从事物发展的变化性质划分阴阳

    世界上一切物质的运动,各种事情的变化,社会的发展,人的所作所为,都有两种可能,比如运动中有前进后退,向上或向下,向左或向右,停止或继续等等;事情的发展有开展或取消,成功或失败,进步或停滞,设想或施行等等;社会的行为建设或毁坏,发展或停顿,先进或落后,创新或守旧等等;人的行为有活动或静止,破坏或建设,贡献或索取,生产或消耗等等;另外,还有进攻或防守,集中或分散,主动或被动,积累或浪费,好转或恶化,生存或消亡等等。

    开展是一种动态活动,属阳;取消则是一种中止活动,返回静态的行为,属阴。生存是活动的体现,属阳;消亡是静止的开始,属阴。进攻是一种主动性的行为,属阳;防守则是一种被动性的做法,属阴。贡献是一种付出,属阳;索取是一种收受,属阴。创新是一种开拓性的活动,属阳;守旧是和种懒怠性的应付,属阴。

    总之,在一切事物所有的变化中,那些主动性的,增长性的,有成效的,向前发展的,进步的都属于阳;那些被动性的,减少性的,没效果的,停滞不前的,退步的都属于阴。

       4、从事物的对比差异中划分阴阳

    世界上没有两件绝对相同的事物,相同是相对的,差异是绝对的,不同种类事物之间的比较,会看到有明显的差异,这样就容易划分出阴阳 ,相同的事物的形态基本上是一样,它们之间的比较,只存在有微妙的差异,这些差异可分为大小,轻重,长短,浓淡,快慢,清浊、高矮、多少,刚柔等等。

    在相同事物中划分阴阳 的指导思想,主要是要把握所有从对比中产生的差异,重点要看,在一方现有的基础上发展成为对方的状态,这个过程发生的是什么样变化,如是这种变化呈正向,对方就属于阳,如果这种变化呈负向,对方就属于阴。

    大是在小的基础上的扩大增加,属于阳;小是在大的基础上的收缩减少,属于阴。比较中的多、高、大、长、厚、快的方面属于阳,少、矮、小、短、薄、慢的方面属于阴。清、淡、轻、疏、浅属于阳,浊、浓、重、密、深属于阴,个中原因是清、淡、轻、疏浅都是在浊、浓、重、密、深基础上的稀释分散,浓、浊、重、密、深都是在清、淡、轻、疏、浅基础上的浓缩聚集,故此,自古就有“轻清者上升为天,重浊者下凝为地”之说。

    刚属于阳,柔属于阴,为什么会之样分?这个问题可以从一个球的变化中得到最直观的解释,打足气的球,内部有向外的扩胀力,表现出刚劲,属阳,泄了气的球缺少扩胀力,呈现柔软状态,属阴。

    5、从事物间的合作中划分阴阳

    在现实社会中,为了达到目的,往往需要事物双方或者多方面的配合才能够完成,而在利益面前,合作的各方都会有不同的目的取舍,比如,一项工程,它需要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配合,一项交易,需要买卖双方的真诚合作。

     所有的合作过程,无非是付出和收益,在付出方面,合作双方的贡献有大有小,有出钱,有出力,有的出知识,有的出体力,有提供物质,有提供便利;在收益方面,有得到物质,有得到资金,有得到关系,有得到资源,有得到成就,有得到技术。

     合作中的贡献,可以按大小分属阴阳 ,知识和脑力劳动属于静态的劳动,属于阴,体力劳动则属于动态的操作,属于阳。出钱和提供便利都是静态隐性的操作,属于阴,出力和提供物质都是动态显性的活动,属于阳。

    静态隐性和动态显性,是中医对脏腑划分阴阳 的基础,中医认为,五脏“藏而不泻”,呈静态形式,故属于阴,六腑“泻而不藏”,呈动态形式,故属于阳。

    在合作中,为了达到某一目的,一方要付出,一方要收受,以双方的行为完成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付出的一方为扩散行为,属于阳,收受一方为收集行为,属于阴。

    最有广泛意义的是:所有动植物的有性繁殖行为,为了达到繁殖下一代的目的,所有的雄性都要付出精子或者花粉,而所有的雌性都要收受精子或者花粉,才能发生孕育,这种施与受的关系,就是判定男为阳,女为阴,雄性为阳,雌性为阴的重要依据,人们以性器官定为判别男女的依据,也是源于这种施付和收受关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