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秋古易:把这三张图悟明白了,《易经》讲的是太阳南北回归运动

 心理咨询诊所 2022-12-16 发布于山东

《易传》曰:“阴阳之义喻日月。”换句话说,日月之道即阴阳之道,太阳为阳,月亮为阴,万物生长靠太阳,春夏为阳,万物复苏生长,秋冬为阴,万物成熟而闭藏。太阳运转一年就形成了温度的升降,用科学的话说,太阳的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周期性摆动,阴阳之道即太阳的南北回归运动。

文章图片1

第一张图,科学常识告诉我们,地球围绕太阳转一圈是一个回归年,形成了春夏秋冬四季,从地球看,太阳绕地球一年,形成的轨迹,古人称为“黄道”,黄道上有气候转折的八个关键点,冬至夏至,春分秋分,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古人称之为“二分二至四立”。

文章图片2

第二张图,原始的科技条件挡不住中华祖先的智慧,尽管无法上天,古人依靠长期观察积累,发现太阳的一年的出入方位是不同的,并以此总结成三个轨迹,称为“日道”,也叫“三衡”,就是太阳运行之道,冬至日道、夏至日道、春秋分日道。春秋分时,太阳出没方位是一样的,共用一个轨迹。古人把它画成图,就是古老的大名鼎鼎的“三衡天文图”,准确地反应了太阳南北回归运动。

文章图片3

第三张图,在平面上以太阳出没方位来标注三衡图,三条蓝线表示“三衡图”,线的两端为日出没方位,用离表示夏至,坎表示冬至。顺时针一圈,就是太阳南北回归运动一周,也就是一年。用八个阴阳符合组合代表八个关键点的阴阳状态,这就是八卦,八卦推荡而成六十四卦。

气候不同,阴阳不同,适宜的生产事项也不同,并以此联系到社会生活,这就是六十四爻的断辞。

春秋古易解读的《易经》、《焦氏易林》两书,由著名出版社投资,明年出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