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请尊重和珍惜《史记》这部皇皇巨著,别再吐槽太史公了,他太难了

 老易说史 2022-12-16 发布于湖南

有些人,你喜欢或者不喜欢,他都傲然屹立在历史长河之中;有些著作,你吐槽或者不吐槽,它都风采绝伦地笑傲古今;太史公如是,他的史学巨著《史记》亦如是。

近些年来,有些朋友对历史、对创作本来就一知半解,却总是借由各种机会,尤其是“司马迁对卫青、霍去病评价不高”一事,对太史公和《史记》大放厥词,极尽讽刺之能事;阴阳怪气,卖弄嘲讽之风骚。这种现象实在是让人痛心疾首。

别的不说,古往今来,对太史公和《史记》敬若神明的史学、文学大家车载斗量。

比如大史学家在《汉书》中无限崇敬地称赞司马迁和《史记》:“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顺便提一句,司马迁“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精神后来成了中国史学家的优良传统。

比如伟大的民族斗士鲁迅先生一生极少夸人,但对太史公和《史记》却赞不绝口,他在《汉文学史纳要》评价说:“司马迁写文章“不拘于史法,不囿于字句,发于情,肆于心而为文”,因而《史记》不失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也不知道那些对太史公和《史记》口诛笔伐的人,勇气是从何而来?梁静茹给他们的吗?我们常说要尊重自己国家和民族的传统文化,为何要频频去攻击太史公这种可遇不可求的巨匠和《史记》这种灿若星河的巨著呢?要知道,这样恰恰暴露了我们自己的浅薄和无知!

呼吁大家尊重和珍惜《史记》这部皇皇巨著,别再吐槽太史公了,因为你若真正了解了太史公一生的苦心孤诣和《史记》"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精神,你会为自己的浅薄与狂妄汗颜到无地自容的。

《史记》诞生的前因后果

司马迁出生于史学世家,他老爹叫司马谈,是当时的内史令。司马迁家祖上自周朝开始,就是世代相传的历史家和天文家,后来虽然因为司马错的横空出世而做了一段时间武将,但随后又回到了史官这条主道上来了。

为什么一开始就跟大家介绍司马迁的家学渊源呢?其实就是想告诉大家,如果不是司马家、不是司马迁,修撰《史记》这样的活,在当时是别人揽不下来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这就要牵涉到古代信息来源稀缺和保存困难的问题了。古代的资料保存手段是极其落后的,甲骨文、铭文、竹简这些文化载体都是很难保存的,这就会造成信息来源和材料收集相当受限。

你要编制历朝历代的史书,很多史料要么找不着,比如被遗落了;要么看不到,比如信息不被公开;要么看不懂,比如古文字相当晦涩难懂;甚至很多史料在战火或者天灾人祸之中给整没了。

很多远古的历史信息都特别依靠口传心授这种点对点的传承方式,不像今天,互联网上关键字一搜索,各种海量参考资料就出来了。所以,古人修史其实是一件门槛极高的活,你没有这个专业底蕴和能力,没有博闻广见的见识,没有去伪存真的辩证思维,是根本干不了这个活的。

而且,修史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要求实,不能像一些小说故事一样可以自行编造,你得根据有限的资料把那些久远的历史尽量真实地还原出来,类似于我们现在的考古工作。

那些有限的资料之中,还有很多东西仅仅是口头传说,你不去花功夫考证,根本就搞不清可信不可信,是胡说八道还是确有其事?

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在司马迁那个时代,你要修史,必须能掌握大量的史料,而这些史料的来源特别依赖于家族的传承。其次,修史的这个人要有高屋建瓴的想法和格局,因为这事以前没人干过,你得白手起家去搭建框架;然后,这个人还得有非凡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坚持,因为这样的大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困难重重面前,要咬紧牙关坚持下去。

这种人不好找,放眼当时,也就司马家的人能干这事!人家家学渊源,世世代代基本上都是干这个事情的,在信息的积累上甩开了其他人十八条街,在专业底蕴和能力上也是独树一帜的。这个道理就和“没有'文景之治'的沉淀和积累,汉武帝就无法甩开胳膊干匈奴”是一样的。

但是,司马迁光凭借家学渊源这一点就可以写《史记》了吗?远远不够!这么史无前例的大工程,首先还是要依赖于项目负责人的思想觉醒,他们司马家虽然有得天独厚的修史条件,但是如果他们家的人对修史毫无兴趣,那也是徒劳。

司马家率先冒出“要把之前几千年历史整理成一部浩瀚的史书”的念头的人,是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司马谈觉得自己司马家手里掌握了这么优越条件,不做点名垂青史的大事情,都有点对不起上天对他们司马家的垂青,他决定要整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要撰写一部规模空前的史著。

司马谈做回太史令的时候,司马迁刚好10岁,正是学知识、长本事的好岁数。为了让儿子将来能子承父业,司马谈把儿子带到当时的世界中心长安,并想方设法让他接受最好的教育,司马迁就曾跟随老博士伏生、大儒孔安国学习过。

良好的教育让司马迁培养了过硬的专业能力,但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司马迁从小就在大城市里、大学问家身边开拓了眼界。眼界这种东西看不见、摸不着,但是一个没什么见识的人往往只会闭门造车,他写出的东西里里外外都会透露一股小家子气。

更为难得的是,司马迁塑造人生观的这段宝贵时间正是汉王朝国势强大,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的年代,国家的恢宏霸气、民族的豪情壮志,对于一个人的思想气度、文风开阔是大有裨益的。司马迁如果生活在一个民不聊生的战乱时代,绝对写不出《史记》中那种开阔、大气、浑厚、优美的文字来。

一个创作者如果没有什么襟抱情怀,是写不出什么格调高雅的作品来的。写来写去,就落入了“为赋新词强说愁”的窠臼。

司马谈在立志后,开始大量的搜集阅读史料,准备着手修史。但是一旦拉开架势之后,司马谈却又深深地感受到了力不从心。上千年的时间跨度和政治、经济、军事、思哲等方方面面的领域跨度,这中间有太多的空白需要自己去填补。自己已经这个年龄了,估计有生之年是难以如愿了。

不要觉得司马谈怎么就这么容易怂,我们现在如果想梳理一下中国上千年的历史,或许潜心研究个三五年也就基本差不多了,那是因为我们现在是站在无数巨人的肩膀上,很多工作前人已经帮我们做完了。但是在那个年代,司马谈是什么都需要靠自己去白手起家的。

一度心灰意冷的司马谈想起了“愚公移山”的故事,有些事情既然我这一代完成不了,那为何不能让下一代搞个接力赛呢?只要把接力棒一直交下去,事情终将会圆满完成的。

于是,司马谈找到了儿子司马迁,两人就人生价值、家族传承、历史使命等话题进行了深度沟通,最后提出了一个要求,孩子,你既然是咱们司马家的人,就要尽快走到修史这条路上来。

一般来说,孩子对父母的强加意愿都会比较抵触的,我的人生我做主,凭啥给我安排你们的意愿?但是,庆幸的是,司马迁对于父亲这次的传承安排并不抵触,并迅速进入跟随父亲脚步的角色。一边学习,一边帮父亲整理资料。

在司马迁22岁的时候,司马谈觉得光读万卷书还不行,还要行万里路,外面的世界那么大,司马迁应该出去看看,于是便安排儿子到全国各地去感受一下鲜活的生活。

司马迁在全国漫游了两年多,感受了各地风土人情,收集了大量各地的民间史料,并身临其境地感受了古人的情怀,汨罗江畔体会屈原的愤懑,孔子故里感受礼义之风,江东之地聆听霸王豪言,易水河畔畅想豪侠壮志……

没有调查权就没有发言权,这种扎实的民间调查工作,既陶冶了司马迁的情操,也夯实了他的创作基础,司马迁后来在《史记》中表现出山河大地般的恢弘大气,就与他这段时间与天地同在的经历有很大关系。

后来,司马迁还跟随汉武帝考察过大西北,游历过大西南,真正地做到了踏遍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对全国各地的民风民俗了然于胸。

公元前110年司马谈逝世,司马迁正式接棒修撰《史记》的重任。一连十几年,司马迁一直都在心无旁骛地潜心修史,直到著名的“李陵事件”爆发。

搞技术研究的人员其实是不应该掺和到权力斗争之中去的,但是搞技术研究的人身上往往有一股仗义执言的冲动,这也就是所谓的文人风骨。

司马迁认为,根据李陵平时的表现和李家的家风,李陵是不可能真投降的,他投降只是迫不得已的假降,保全有用之身再图报效国家。

但是,在权力游戏之中,有些事情,真相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某种言论是大家都希望听到的。结果,司马迁因为犯了众怒,被汉武帝投入大牢。

不久,江湖传言李陵(实际上是真正的降将李绪)带兵攻打了大汉,汉武帝大怒,杀李陵全家,并连带把当初为李陵说情的司马迁判了死刑。

汉武帝时期的死刑比较灵活,并不是就只有死路一条,死刑犯还有其他两个选择:要么交50万钱,要么接受宫刑。

司马家不是什么大富大贵的家族,拿不出那么多钱来赎罪,所以摆在司马迁面前的其实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死,要么接受耻辱的宫刑。

好死不如赖活着,很多人觉得这个选择并不难做,大多数人都会选择接受宫刑。其实恰恰相反,这种情况下,大多数像司马迁这样的人都会选择直接去死,原因有两个:一是司马迁这样的知识分子对尊严看得比性命还重要,这种辱及先人的事情他是绝对难以接受的;一是在当时的阉割手术和卫生条件下,宫刑的死亡率也是极高的。受尽侮辱和折磨之后,还是大概率会死,他图个啥呢?

但是,司马迁一想到自己还有使命没有完成,以超乎常人的毅力和勇气选择接受了极其耻辱的宫刑。

幸运的是,司马迁在酷刑下活了下来,并依靠信仰的力量和惊人的意志最终完成了那部震古烁今的巨著《史记》。

简单地总结一下,从《史记》的成书过程,大家就可以看出,《史记》的诞生可以说是中华文化、中华民族和中华历史的一大幸事,没有它,汉武帝以前的很多历史可能真的就要变得无可考证了。

而且,这部史学巨著确实来之不易,所以大家一定要尊重和珍惜他。一个在史学方面家学渊源的家族、一个立志于修史的吹哨人、一个才华横溢的接棒者、一个气势磅礴的美好时代、一个为理想不死不休的史学斗士,这些因素缺一不可。假设,司马迁在受刑的时候没挺过去,大家想想,这对中国历史将是多大的遗憾?

所以,大家不要一边拿着筷子吃饭,一边端着碗骂娘,多多珍惜和感恩太史公和他的《史记》吧。

如何读懂太史公和《史记》?

前面也说了,古往今来的历史大咖对太史公和他的《史记》几乎都是一边倒的赞誉。所以,我就不明白怎么现在突然就冒出很多对太史公和《史记》横加指责和妄议的人了,难道这些人真的比那些先贤更懂历史吗?更有文化吗?真是无知者无畏呀!

有些人虽然已经死了,但他的影响却无处不在。司马迁就是这样的人!

举个例子,前面的李陵其实官阶也不高,军事分量也有限,为什么他投降匈奴一事在历史上引起轩然大波呢?他为什么会被大家拿来反复讨论呢?真的是因为他是名将李广的孙子吗?那有多少人记得白起、韩信、李牧、卫青、霍去病这些旷世名将的子孙姓名呢?世人能够记住李陵,主要就是因为光耀千秋的太史公因他受牵连了,这就是司马迁的魅力。

太史公和他的《史记》为什么这么备受推崇呢?一方面是他具有开宗立派的历史意义和历史价值,没有太史公和《史记》,汉武帝以前的历史就会慢慢真的变成众说纷纭的传说了。另一方面是他身上沉淀了具有指导性和标杆性的史学精神,包括前面说的实录精神,也包括司马迁的孤愤精神,因为史学家是最不能成为统治者的传声筒的。

说到《史记》的实录精神,估计很多人又要跳出来了,说什么司马迁就是带着极强的主观情绪在写《史记》,所以《史记》根本就不客观、不可信。你看他在《史记》里把卫青、霍去病贬成什么样了?却把李广捧成万人迷了!

这里,先来解释一下司马迁带主观情绪的问题。一个创作者如果完全不带主观情绪,是创造不出好作品的,因为他的文字没有生命、没有温度。

历史终归是要回归于生活的,史书也终究是要写给生活之中的人们看的,作为作者,你必须要以大家喜闻乐见的方式把东西表达出来,要寓教于乐才行。

《康熙字典》倒是不带什么主观情绪,但是大家爱看吗?大家不爱看,那又能从中学到多少东西呢?

再回过头来说,司马迁即便因为个人立场问题不太待见卫青、霍去病这样的外戚,但是人家对于卫青、霍去病的功绩可是一件都没有隐瞒,都是一笔一笔地详细记录下来了。这才是真正的史学家的精神,绝不因人废事。

再来解释一下大家觉得司马迁褒贬立场不鲜明的问题,持这种想法的人其实和前面那一部分人是自相矛盾的,因为褒贬立场本身就是一种主观情绪,褒扬贬低谁就一定正确吗?但是,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很多人都没有读懂文化作品的真正内涵。

太史公写《史记》,是不是为了要把《史记》留存和传承下去?这也就是一个作品要过审的问题。所以,大家能否要求司马迁在《史记》对那些他看不惯的人和事大骂出口呢?要是触怒了汉武帝,直接把他的著述给销毁了怎么办?

所以,太史公在《史记》的创作之中,加入了很多技巧,只是很多人没有读懂而已。随便举几个例子:

高祖每酤留饮,酒雠数倍。及见怪,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责

上述这段话实际上是写刘邦当年耍流氓时,经常喝酒不给钱。但是司马迁能直接这么写吗?你敢侮辱汉朝的开国皇帝?汉武帝不灭了他才怪!

但是太史公如上说,刘邦自带流量,每次去酒馆喝酒都能让酒馆生意大增,所以老板到了年底,就主动撕了刘邦的账单,希望他还能继续给自己带流量。

是不是拐着弯还是把人骂了?说你自带流量那是捧你,但是明眼人一看,都知道你刘邦喝酒不给钱的事实了。

汉将纪信说汉王曰:事已急矣,请为王诳楚为王,王可以间出;于是汉王夜出女子荥阳东门被甲二千人,楚兵四面击之

这是关于刘邦荥阳脱险的描述,一般的主流刊物敢写自己开国元首的这种糗事吗?还以极其高明的笔法把其中的肮脏事情全交代清楚了。

先用纪信忠心救主吸引大家的注意力,因为大众情绪不就是喜欢这种戏码吗?然后笔锋一转,引出2000女兵,这2000女兵干啥用的呢?大家自己想想就知道了。既然是投降,用真士兵出去投降难道不更能让楚军不生疑吗?

想不清楚没关系,这个计谋是陈平出的,再结合他在陈平的列传中说陈平自我感慨:我多阴谋,是道家之所禁。吾世即废,亦已矣,终不能复起,以吾多阴祸也。这不就明白了?陈平说自己坏事做多了,所以没啥福分。那让2000女子出城肯定也就不是什么好事了,不就是让她们去承受楚军的蹂躏,把场面搞得混乱不堪吗?

而代王王后生四男。先代王未入立为帝而王后卒。及代王立为帝,而王后所生四男更病死。

这是描写汉文帝登基时的情况,太史公不能明面上声讨汉武帝的爷爷汉文帝,但是人家是真的竭尽全力把历史真相藏在字里行间。

吕雉当政时,对老刘家的孩子可是不大友好,刘恒为什么能当十几年的平安王爷?肯定是用各种方式巴结吕雉和吕家呗。所以,他的那个代王王后大概率是吕家的闺女。汉文帝登基时年仅23岁,但是他和代王王后已经生了四个孩子了,说明平时没少在这个王后身上花功夫。

结果刘恒被选为皇帝前夕,代王王后就暴毙了,还是个年轻小姑娘咋就这么容易猝死呢?吕雉去世,吕家倒台,这个代王王后也活不下去了而已。

后来刘恒入京登基,他和代王王后生的四个儿子一夜之间全部病死,这么巧吗?不就是用这种方式向周勃等军功集团彻底投诚了吗?

上述这种例子数不胜数,所以大家千万不要觉得太史公什么为帝王文过饰非,太史公其实已经尽他最大的能力把历史的真相最大程度还原在大家眼前了,只是大家自己没看明白而已。

所以,要想真正读懂太史公和他的《史记》,首先要学会真正读懂文化产品的内涵。坑人的文化产品会为了一己私欲给大家带节奏,让大家前赴后继、不知不觉地为他的利益买单,比如那些纯粹搏流量的垃圾文学;普通的文学产品谈不上什么有害,但也没有什么营养价值,纯粹是让大家的时间无痛人流掉了,比如那些味同嚼蜡的快餐文化;高明的文化产品则会让大家在精神愉悦的同时,明白很多道理,吸收很多营养,把一些一般听不到的发展规律给你整明白,比如很多价值极高的史学文化。

太史公无疑是一个高明的人,《史记》也无疑是一部高明的巨著。太史公之所以伟大,不是因为他为了著史而挨了一刀,汉武帝时期多少人被搞死了,还没几个比他更惨的?他的伟大在于他坚持了实录的史学精神。《史记》之所以伟大,不是因为它记录了多少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和人物,而是它能真正让人以史为鉴。

所以,大家不要去纠结什么太史公在《史记》中偶尔携带浓厚的个人情绪这样的小瑕疵,瑕不掩瑜。我们需要做的是,要尽力去读懂太史公和《史记》背后的史学精神、价值和意义,以及历史发展规律的合理性。

关于太史公和《史记》的思考和借鉴

我们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说历史是任人装扮的小姑娘,言下之意就是说,我们很多时候只能看到别人想让我们看到的历史,或者,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对历史拥有自认为合理的解读。

但我们同时又会说,历史是过往的真实存在。

那么,历史到底是真实的还虚无的呢?个人认为还是真实的。但是,它真实的重要性并不体现在历史的表象上,而是在历史滚滚向前的背后逻辑上。

越是想通了这一点,我们越是会对太史公和《史记》由衷的尊重和珍惜。因为太史公和《史记》恰恰为我们预留了一个了解历史规律的可靠窗口。

比如说,没有太史公和他的《史记》,有多少人能了解整个汉初那段波云诡谲之下被大量掩藏见不得人的历史?汉朝后世的皇帝会允许那些黑料曝光在众目睽睽之下吗?他们会允许别人把老祖宗刘邦的种种流氓行径公之于众吗?他们会让享受美誉贤名的汉文帝背上杀妻杀子的恶名吗?

人性之中,其实是没有绝对的是非善恶的,很多人只是需要一个合适的解释,甚至借口。

历史有时候光彩夺目,有时候阴冷沉重,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们只要能把握这种发展规律,能借鉴到生活之中来扬善惩恶、扬长避短,不就很好了吗?

太史公很伟大,《史记》也很伟大,但是更伟大的是它们背后的精神。人物和事物终究是一个载体,它的内涵才是精华。我们很多朋友在读历史的时候,往往会纠结于某个细节、某个情绪,甚至某个错别字,然后就跟发现新大陆一样,上纲上线地大肆批判,其实在本质上已经是在舍本逐末了。

我们为什么不能多学学《史记》中类似于下面这些震耳发馈的名言和精神?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著《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之中,也是如此,不要干买椟还珠的事情,不要入宝山而空回。多去珍惜自己应该珍惜的人,多去干自己应该的事,多去学对自己有价值的东西……别一天到晚到处去以找别人的茬为乐,不要去纠缠那些毫无意义的人和事,不要企图用一些肤浅东西强行刷那些虚无的存在感和优越感……

反思到学习上来,其实很简单,就是多用积极的心态去学习,多学习别人身上的优点。学习不是为了去挑别人的刺,挑别人的刺也绝不是真正的学习。

最后说一句,那些非议太史公和《史记》的朋友们要注意,太史公和《史记》必将永远成为历史的丰碑,绝不会因为你们的非议而衰落,相反,你们的浅薄终将会淋漓尽致地暴露在世人眼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