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史记》诞生来历探访

 激扬文字 2023-04-02 发布于四川

提到我国古代的历史,就无法绕开一本震烁古今的鸿篇巨著——《史记》,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这部著作分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记载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太初四年 ,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四史”之首,与《资治通鉴》并称为“史学双璧” ,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下这部史书的诞生经过。

众所众知,这部巨著的作者是汉武帝时期的司马迁。现对他的出生年代有两种说法,一说是他出生于公元前145年,另一说是他出生在公元前135年,至于去世时间更是不可考证了。司马迁,字字长,生于龙门,今陕西省韩城市,另说今山西省河津市。是西汉时期著名了历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

司马迁家族历史渊源极其深厚,有着浓厚的历史文化传承底蕴。他曾《史记·太史公自序》中写道:“昔在颛顼,命南正重司天,火正黎司地。唐、虞之际,绍重、黎之后,使复典之,至于夏、商,故重、黎氏世序天地。”自认其先祖是颛顼时期的天官,周宣王时期,祖上来到秦国。

他的直系八世祖先是战国中后期秦国著名的武将司马错。秦惠文王时期,司马错曾经在朝堂上与张仪辩论,辩论内容被收入《战国策·秦策》,后收入《古文观止》,名为《司马错论伐蜀》。

司马错次孙司马靳,是司马迁的六世祖,曾是大将白起的副手,全程参加了长平之战,坑杀赵国四十万人。司马迁的高祖名为司马昌,是秦始皇的铁官。曾祖司马无泽,在西汉初年,是长安的一个管理市场交易的一个官员。而他的祖父司马喜,没有做官,但有爵位在身。

司马谈是司马迁的父亲,在汉武帝时期官任太史令,是当时一位非常杰出的学者,著有《论六家要旨》一文,对春秋战国到初汉时期阴阳、儒、墨、法、名、道等诸子百家思想进行了全面剖析总结。

司马迁自小聪颖,勤奋好学,从小就接受了很好的教育,年少时曾拜当时的名儒孔安国、名相董仲舒为师,跟随学习《公羊春秋》《古文尚书》。稍稍年长之后,司马迁离开了故乡,来到京城父亲的身边。此时司马迁已学有小成,在长安很快有了名声。司马谈不想他过早的被都城的慵腐之气沾染,便指示司马迁遍访河山去搜集遗闻古事旧闻。司马迁在二十岁时,从长安出发开始游历天下。他的足迹遍及江淮流域和中原地区,所到之处考察风俗,搜集历史典故传闻。二十五岁时,他又以使者监军的身份,出使西南夷,足迹遍及“邛、莋、昆明”等地。数年游历,让他眼界见闻大开,为后来的编著工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公元前110年春天,汉武帝东巡渤海返回的路上,在泰山举行封禅大典。司马谈身为参与制定封禅礼仪官员,却因病留滞在洛阳,同时,因未能继续前行,心中悲愤遗憾,以致病危。奉使西南的司马迁在完成任务后,立即赶往泰山参加封禅大典,行到洛阳,却见到了命垂旦夕的父亲。

临终之际的司马谈将家族历史从上古虞舜、夏禹时就去取得过功名,到周朝任过太史,到春秋战国,到大秦,到今讲述了一遍,要求司马迁铭记家族渊源,不忘他之遗愿。司马谈曰:“余死,汝必为太史;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

司马谈去世三年之后,司马迁承袭父职,任太史令。他一边利用职务之便大量阅读国家收藏的文献典籍,一边不忘继承父亲遗志默默为写一部通史做着准备。公元前104年,他自知时机已到,便全身心投入到了《史记》的编写当中。

汉武帝天汉二年,也就是公元前99年,汉武帝派李陵率五千兵马出击匈奴,以侧助贰师将军李广利。然而,李陵中途却撞上匈奴单于全部主力,再斩杀一万多人后,战败降敌。李陵战败,汉武帝震怒,群臣责难,唯司马迁替李陵开拓,认为李陵忠贞爱国,以寡敌众,情有可原,应接应回来。然而,后去接应的公孙敖未能见到李陵,谎报李陵为匈奴练兵以期反击大汉,汉武帝闻听便杀了李陵全家,并迁怒与司马迁问罪欲斩。

司马迁自知使命在身,不能轻易赴死,便毅然选择了以腐刑赎身死。获阉割之刑之后,报友人益州刺史任安书云:“仆虽怯耎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湛溺累绁之辱哉!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若仆之不得已乎!所以隐忍苟活,函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3年后他被赦出狱,更加发愤写作《史记》。大约在征和二年,即公元前91年,基本上完成了编撰工作。至此,司马迁为其父亲穷尽一生的理想,完成那个属于太史公的使命。

可惜的是,一直到司马迁死去,这部著作也没能面世,直至多年后。

司马迁有一个女婿名为杨敞,在汉昭帝时期曾官至宰相,与司马迁之女生有二子,其中,小儿子杨恽自幼聪颖好学。他母亲见此就将其珍藏的司马迁遗著拿给他读。杨恽读此书如身临其境,每读一次都热泪盈眶。成年后,更是觉得有一份责任压在心中,在汉宣帝时,杨恽被封为平通侯,这时他看到当时朝政清明,想到他的外祖父的这部巨著正是重见天日的时候,就上书汉宣帝,把《史记》献了出来,从此天下人得以共读这部伟大的著作。

《史记》在司马迁完成之后的一段时间都是没有名字的。后来一次偶然机会,他将这部巨著拿给了当时的大学者东方朔看过。东方朔震惊异常,大为赞叹,便在书上加了“太史公”。这三字没有过多的意思,一是赞誉,二是证明作者是谁。后来,班固在编写《汉书·艺文志》时,将这部书,改成《太史公百三十篇》。多年后,后人又不断的简化成《太史公记》《太史公书》《太史公传》,直至简略成了现在的《史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