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双羽四足是个什么鸟?有一双慧眼,你就知道了

 澴川行者 2022-12-16 发布于山东

日月丽天,群阴慑服;百灵来朝,双羽四足”。

这是中国古代著名的预言书《推背图》第四十四象中的四句谶言。

这四句谶言中的前三句好懂,说的就是第四句所言的那种“双羽四足”的鸟,像日月照耀天空,使所有的阴厉之物慑服,也引来了众多的灵鸟向它朝拜。

可是,这种“双羽四足”的鸟,具体又是一种什么样的鸟呢?

这却让人很费思量,百思不得其解。

据说,《推背图》是托名唐朝李淳风、袁天罡所作的中国民间一部广为流传的预言类作品。

她共有六十象,以《天干地支》的甲子、乙丑为序号进行排列。

其中的每一象,都包含一个卦象、一幅图象、一则谶语、和一首颂诗,以预言后世的兴亡治乱之事 。

当然,从科学的角度来说,大部分人,是不相信她真的能够准确预言后世之历史的。

特别是当今流行的一些《推背图》版本,基本可以断定,是在民国年间才托名清朝学士金圣叹之批注而成书的。

但是,如果现在的《推背图》,真的是到民国年间才托名金圣叹批注成书的伪作,那么,她们最多只能是在第三十九象之前,才与已经实际发生的历史对应得上,到第三十九象之后,就应该是对应不上后来的历史的。

我们看第三十九象:

这是一则关于日本(鸟+山,岛)侵华,最终在金鸡年(乙酉——1945年)失败的预言。

如果《推背图》真的是民国年间的伪作,那她对应真实的历史,最多就只能对应到这里,以后的历史,她就应该是都对应不上了。

但是,我们再看第四十像:

这一象,难道不是对应冷战时期的中、美、苏三方意识形态的对立吗?

图中,三个小孩手中的罗盘,不是象征着三方各自所坚持的意识形态吗?

接下来的第四十一象:

帽儿须戴血无头”,“血”没有头,不是一个“四”字吗?

这一象,难道不是对应“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的那个特殊历史时期吗?

再看第四十二象:

美人自西来”,那不是西方的“自由女神”吗?

这一象,难道不是对应1987年到1989年的西方“自由女神”,与我们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比高低的那段历史吗?

再看第四十三象:

君非君,臣非臣;始艰危,终克定”。

这难道不是对应1992年伟人南巡讲话的那段历史吗?

所以,如果我们现在看到的《推背图》,真的是民国时期的伪作,那这些民国之后的历史事件,也能够按顺序与她的第三十九象之后的各象一一对应,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这就是说,我们不能说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推背图》是伪作,我们只能够探讨,她这种预言是怎么产生的。

为什么还没有发生的事情,就有人能够明显地不经过一般的逻辑思维,而准确地预言出来呢?

对于这个问题,老曹的解释是这样的:

氢离子和氧离子能够有选择地结合,中间一定有某种信息物质作媒介,只是,人类现在的能力,还观测不到这类信息物质。

同时,氢离子和氧离子内部,一定也有一种反应机制,来接受和处理信息物质传递过来的信息,直至协调自身做出相应的反应。

精细胞和卵细胞能够有选择地结合,中间一定有某种信息物质作媒介,只是,人类现在的能力,还观测不到这类信息物质。

同时,精细胞和卵细胞的内部,一定也有一种反应机制,来接受和处理信息物质传递过来的信息,直至协调自身做出相应的反应。

一些低等动物,能够和人类一样利用光、热等信息物质作媒介,来感知到周围环境中的客观世界,并对周围环境作出有利于自己的反应。

但是,他们还有另一种本领,就是能够感知到我们人类现在感知不到的一些信息,并且,对这些信息作出相应的反应。

例如,低等动物能够凭借特殊的信息,预知地震的到来。

就是说,这些低等动物,具有两套接受与反应不同信息的机制,分别接受和反应不同的信息,而我们人类却只有一套。

那么,我们人类为什么只有一套呢?

因为,我们人类比那些低等动物高级,那另一套机制,其实是我们人类淘汰了的,不用了的低等级的信息接收和处理机制。

而像《推背图》一类预言的作者,他们,就是还保留着其他人都淘汰了、不用了的那一套低等级的信息接收和处理机制。

那么,既然这些人还保留着低等级的信息接收处理机制,那他们的正常的、高等级的信息接收处理机制,就肯定会不如常人。

这些人肯定都不是正常人,他们肯定没有正常人的对于现实生活的应变能力。

但是,如果他们的家境允许,他们也会读书,他们也会学习到易经等一些知识。

他们将他们以自己特殊的能力所“看”到的未来,与《易经》知识对照,就可以写出像《推背图》一类的预言,然后,以李淳风袁天罡等名人的名义去扩散。

那么,言归正传,《推背图》的第四十四象,到底预言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历史呢?那种“双羽四足”的鸟,到底是一种什么鸟呢?

我们再来仔细地研究一番。

《推背图》第四十四象的干支顺序是“丁未”。

我们先来理解这个“丁未”意味着什么。

六十干支,是一套时间系统,也就是一个标示事物从产生到消亡的全部变化过程的刻度系统。

那么,《推背图》中的六十干支,标示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事物从产生到消亡的全部过程的刻度系统呢?

因为,《推背图》是从唐朝开始的,那么,我们看看,从唐朝开始,中国的历史,和之前有什么不同呢?

从唐朝开始,中国的各个大城市里,就产生了专门开展工商业活动的区域,政府就开设了专门管理工商业活动的职能机构。

在唐朝的两京——长安和洛阳,“太府寺”下设有“两京都市署”和“平准署”等机构,作为都城市场管理的职能部门。

也就是说,从唐朝开始,中国的工商业生产,就像一株幼苗,破土而出了。

那么,《推背图》,实际上就是预言的中国整个工商业时代的历史。

这个历史,一共分六个大刻度(六道轮回),六十个小刻度。

而“丁未”,是在第四个大刻度(第四道轮回)中的第四个小刻度,在六十个小刻度中的第四十四个小刻度。

也就是说,中国的工商业时代,到这里,就走到了她的下半段的中间阶段了。

我们再看这一象的卦象,是离上坎下,火水未济

她的上卦为离卦离卦的上、下爻为阳,中爻为阴。

其中,上爻是主导者,下爻是被主导者,中爻是中枢协调者。

上爻为阳,是其地位在沦落;下爻为阳,是其地位在上升;中爻为阴,是中枢协调者没有发挥作用。

这个卦的整个卦象,就是一个事物正在解体的状态,所以为离。

未济卦的下卦为坎卦,上、下爻为阴,中爻为阳。

上爻为阴,就是主导者的主导地位不变;下爻为阴,就是被主导者的被主导地位不变;中爻为阳,就是中枢协调者正在积极发挥作用。

而中枢协调者发挥作用,主导者的主导地位又没有变化,这就是中枢协调者还没有占据主导地位,他只是在努力地协调双方的关系而已。

中枢协调者要发挥更大的作用,还有赖于被主导者的实力提高,使其能够在主导者面前更有底气。

所以,这一卦的卦象,就是中枢协调者实力不足,故为坎。

坎,低凹之处需要填补也。

我们再来看这一象的整个卦象未济,离上坎下

上卦为当前主导者,下卦为当前被主导者。

上卦为离,就是当前主导者陷入分离状态。

下卦为坎,就是当前被主导者的实力不足。

也就是说,主导者难以主导全局,而被主导者也难以突破困境,去取代主导者的地位。

未济的字面意义,就是还没有过河,没有到达彼岸的意思。

这样的一种状态,对应于当今世界以及中国的现实,不正是国际上的主导者正在崩溃之中,而中国等被主导者又处在被主导地位,实力不足,难以突破吗?

当今世界,不是中国等被主导的一方正在过河,却又没有到达彼岸吗?

那么,在这样的一种状态下,要怎么才能打破僵局,从未济状态,走向既济状态呢?

我们再来看这一象中的颂词:中国而今有圣人,虽非豪杰也周成;四夷重译称天子,否极泰来九国春。

这就是说,中国现在有一个“圣人”,他不是政治强人或军事强人,那他必然就是一个“文圣”;他的著作被四方的外国人所重译,人们称他为“天选之子”;他的著作给世界带来影响,造成了许多国家否极泰来、冬去春来的局面。

这一象的图像中,是两个人。

其中一个人身上背着弓,此乃“人+弓——夷”,外国人也。

而这个外国人站着,面对一个坐着的中国人,明显是朝拜的样子。

这两个人的服饰打扮,都是书生的模样。

那么,这个中国书生,有什么样的学问,引来外国书生的朝拜呢?

我们再来看她这一象的谶言:日月丽天,群阴慑服;百灵来朝,双羽四足

所以,这个“双羽四足”的鸟,是一只什么样的鸟?

她就是一只文化之鸟呀。

这只文化之鸟照亮世界,使其她的文化不得不服。

而这个文化之鸟的具体内涵,又是什么呢?

百灵,众多的思想者。

众多的思想者,都来朝拜“双羽四足”。

那么,这“双羽四足”又是什么?

她肯定是一种文化。

而这种文化为什么是“双羽四足”呢?什么样的文化才是“双羽四足”呢?

《周易·系辞》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易”,当然就是《易经》。

易有太极

“极”是什么?

“极”,是马背上的木架子,也就是装有货物(内容)的载体。

这个载体是要将货物(内容)进行运输转移的。

所以,“极”,实际上就是代表一个事物。

“太”是老,原始的意思。

“太极”,就是一个原始的事物。

像鸡蛋与鸡仔,鸡蛋就是“太极”,鸡仔就是“少极”。

“太极生两仪”

这个“仪”是什么?

仪就是仪容,表现。

“太极生两仪”,就是“太极”有两种表现。

哪两种表现呢?

一个是存在(物),一个是变化(事)。

每一个事物,都有存在性的表现(物),也有变化性的表现(事)。

存在和变化,就是事物的“两仪”。

“两仪生四象”。

“象”是什么?

“象”就是象征,类比,以一种形象,去象征和类比另一种想要说明的述说对象。

“四象”,就是四种象征,四种类比。

哪四种象征,四种类比呢?

就是《太极图》《五行图》《洛书》《河图》,它们为“四象”。

其中,

《太极图》象征和类比事物的原始性存在(鸡蛋);

《五行图》象征和类比事物的动因性变化;

《洛书》象征和类比事物的高级性存在(鸡仔);

《河图》象征和类比事物的规律性变化。

这就是“两仪(存在与变化)生四象(四种象征和类比)”。

所以,“两仪”(存在与变化)不就是《易经》的双羽吗?“四象”,不就是《易经》的四足吗?

双羽四足”,其实就是中国古典哲学《易经》。

其实,在《推背图》的上一象,第四十三象中,就已经提示了,我们中国古典哲学《易经》,一定会影响世界,成为显学。

第四十三象的颂曰:“黑兔走入青龙穴,欲尽不尽不可说;惟有外边根树上,三十年中子孙佶”。

兔,是十二生肖中仅次于龙的一个生肖,兔再进一步,就成为龙了。

而黑兔,是春、夏、秋、冬五种兔中的冬兔。春为青,夏为红,秋为白,冬为黑。

也就是说,黑兔再进一步,就是青龙。

问题是,黑兔现在还是黑兔,它没有进一步变成青龙,可是,他却进入到青龙的穴位上了。

这就是“德不配位”啊,那就一定会有问题啊。

所以,这个黑兔是指什么呢?

青龙穴是指什么呢?

黑兔走入青龙穴,欲尽不尽不可说”又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惟有外边根树上,三十年中子孙佶”呢?

三十年前,《易经》文化是一种玄学,处在边缘地带;三十年后,《易经》文化将成为一门显学,会健壮起来。

这就是“三十年中子孙佶”。

《易经》文化相对之前的文化,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又有哪些不同的地方呢?

《易经》文化相对其她文化,都是讲“对立统一”的。

但是,在《易经》的《五行图》中,除了“金木”“对立统一”,“水火”“对立统一”之外,还有“土”“藏金生木”,合二为一

在《易经》的《洛书》中,有一个“阳五”居中,协调各方平衡。

在《易经》的《河图》中,居中的“阳五”之上下,还有两个“阴五”,它们其实也是和“阳五”一起居中的。

在《易经》的《八卦》中,每一个单卦里面,都有一个中枢协调者的位置。

所以,中国的《易经》,不仅讲“对立统一”,更是讲协调共进,更是讲“中庸之道”的。

所以,在当今世界格局处于“未济”之象的这个大状态之下,我们的《易经》文化,将是我们开拓新局面的利器。

世界,将会因为中国《易经》文化的发扬而改变。

那么,我们怎么具体理解《易经》的这个“双羽四足”呢?怎么具体理解《易经》的“四象”呢?

理解《太极图》,先要了解“伏羲女娲交媾图”和“人面鱼纹彩陶盆”上的“人面鱼纹”。

伏羲女娲交媾图”告诉我们,“蛇身人首”是神。

人面鱼纹彩陶盆”中的“人面鱼纹”告诉我们,也是神。

这两种神是蛇神在先,鱼神在后。

蛇身人首”是宓牺氏的神灵,也就是女娲氏和伏羲氏共同的神灵。

鱼神是女娲氏和伏羲氏分家之后,女娲氏单独的神灵。

那么,从“伏羲女娲交媾图”到我们现在的《太极图》之间,有没有联系呢?

这个联系就是,“伏羲女娲交媾图”就是最原始的《太极图》,我们现在的《太极图》,是由伏羲女娲交媾图演变而来的。

当然,这前后两个《太极图》,也是有不同的意义的。

伏羲女娲交媾图”就是表现了一种对立统一,表现了阴阳双方的一种对立统一的谈判架势。

而我们现在的《太极图》没有谈判,只有结果。

任何一个事物,从头到尾,都是有很多种关系结构的。

而我们现在的《太极图》所表现的,就是一个事物最后时刻的那一种关系结构。

在这个关系结构中,原来的强者变成了弱者,跑到了左边;原来的弱者变成了强者,跑到了右边。

但是,因为惯性,原来的强者还是保持性格沉稳(鱼眼为阴),它的实力却在剧烈下降(鱼体为阳);原来的弱者还是保持性情焦躁(鱼眼为阳),他的实力却是在沉稳地上升(鱼体 为阴)。

所以,这个《太极图》虽然是表现事物最后一瞬间的那一种关系结构,却也暗含着事物前期的种种因果。

理解《五行图》,先要理解其中的“金木土”为固态,“水火”为变态有什么意义。

“土”为中性,她是“金木”和“水火”的中介与裁判;然后,“金”和“水”都为强者(阴性),“木”与“火”都为弱者(阳性)。

那么,“金”与“水”是什么关系?“木”与“火”又是什么关系 ?

金和木都是固态,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它们都是本性

水与火都是变态,韶华易逝,容颜易老,它们都是本体

也就是说,对比《太极图》,“金”、“木”就是太极图中的鱼眼;“水”、“火”就是太极图中的鱼体;“土”就是由阴阳鱼组成 的整体。

那么,“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又是怎么来的呢?

这就是在环境的压力下,阴阳双方既要合作,又要斗争,他们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选择合作,也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必须斗争。

所以,《五行图》揭示的是事物变化的动因。

事物为什么变化?一是共同的环境压力 ,二是对立统一双方不同的基础条件与不同的价值追求。

怎么理解《洛书》?

理解洛书,看看“人面鱼纹”神符就好。

《洛书》实际上就是对“人面鱼纹”神符的象数化。

人面鱼纹”神符中有四条半鱼。

其中,四条鱼分别在人的两耳和两嘴角,半条鱼在人的头顶。

那半条鱼,实际上是一条鱼,只是,那条鱼的头部进入到人的头里面去了,只留了一半在外面。

所以,《洛书 》中的阳五,就是半条鱼。

而其它四个阳数,就是另外四条鱼的鱼体(本体);四个阴数,就是另外四条鱼的鱼眼(本性)。

那么,四个阳数和四个阴数怎么配对呢?

阳一配阴八,阳三 配阴六,阳七配阴四,阳九配 阴二。

为什么阳数越大,阴数越小呢?

因为,《洛书》跟《太极图》一样,也是表达事物最后时刻的那一种关系结构。阳数越大,阴数越小,是事物发展变化的结果。

怎么理解《河图》呢?

理解《河图》,要先理解《河图》中央的三个点数五,为什么上下两个阴五,夹着中间的一个阳五呢?

而要理解《河图》中央的三个点数五,就要先知道“河以通乾出天苞,洛以流坤吐地符”这句话。

这句话是对《河图》《洛书》之内涵的提示,就是说,河图为阳(乾),像花苞一样按次序发展;洛书为阴,像神符一样威严不变。

用现代语言讲,就是《河图》表达变化,《洛书》表达存在。

所以,既然《河图》表达变化,那么,其中的一到九的九个自然数,当然就是表达变化中的九个次序。

那么,为什么 第五个次序会有三种,而且是两阴夹一阳呢?

这就在于事物变化的系统性。

任何一个事物,都是处在一个更大的事物系统之中的,它的前面有源头,为父,后面有继承,为 子。

而这个事物就在源头和继承者之间。

所以,《河图》中的五数,都是表示事物发展的第五个阶段,而阳五,就是表示本事物的第五个发展阶段,两个阴五,就是表示本事物前后两个事物的第五个发展阶段。

就是说,在前一个事物的第五阶段,产生本事物;在后一个事物的第五阶段,本事物灭亡。

而在本事物的第五阶段,前一个事物衰落,后一个事物产生。

这样就揭示了本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的时空关系。

然后,《河图》外面的两层,分别是一二三四在内圈,六七八九在外圈。

这就是表示,一二三四阶段,本事物为阴,处在其它事物的支配之下;六七八九阶段,本事物为阳,本事物支配其它事物。

至于一二三四、六七八九都是奇数为阳,偶数为阴,这个阳就是表示质变,阴就是表示量变。

当然,要前面理解《易经》,我们还得进行深入系统地研究和学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