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癸卯年(西历2023年)节气整理

 天七阁 2022-12-17 发布于山西

癸卯年(西历2023年)定气法与平气法节气日期对照表

注:本表中红字标注时间,需按当地时间计算。即将标准北京时间转换为平太阳时(或真太阳时,误差可忽略)再查表。

 癸卯年(西历2023年)五运、六气、八风,与节气对应表

岁运火运不及:少徵。
岁支之气阴木,方位正东。
司天阳明燥金:一之气至三之气(大寒之日后起算)。
在泉少阴君火:四之气至六之气(大寒之日后起算)。
注:本表中红字标注时间,需按当地时间计算。即将标准北京时间转换为平太阳时(或真太阳时,误差可忽略)再查表。
另见:
己亥年(西历2019年)节气整理
庚子年(西历2020年)节气整理
辛丑年(西历2021年)节气整理
壬寅年(西历2022年)节气整理


《黄帝内经》原文整理

岁火不及,寒乃大行,长政不用,物荣而下凝,惨而甚则阳气不化,乃折荣美,上应辰星,民病胸中痛脇支满两脇痛,膺背肩胛间及两臂内痛,郁冒朦昧,心痛暴喑,胸腹大脇,下与腰背相引而痛,甚则屈不能伸,髋髀如别,上应荧惑辰星,其谷丹。复则埃郁大雨且至,黑气乃辱,病鹜溏腹满,食饮不下,寒中肠鸣,泄注腹痛,暴挛痿痹,足不任身,上应镇星辰星,玄谷不成。——《黄帝内经素问·气交变大论》

火不及,夏有炳明光显之化,则冬有严肃霜寒之政。夏有惨凄凝冽之胜,则不时有埃昏大雨之复。其眚南,其藏心,其病内舍膺脇,外在经络。——《黄帝内经素问·气交变大论》

伏明之纪,是谓胜长,长气不宣,藏气反布,收气自政,化令乃衡,寒清数举,暑令乃薄,承化物生,生而不长,成实而稚,遇化已老,阳气屈伏,蛰虫早藏,其气郁,其用暴,其动彰伏变易,其发痛,其藏心,其果栗桃,其实络濡,其谷豆稻,其味苦咸,其色玄丹,其畜马彘,其虫羽鳞,其主冰雪霜寒,其声徵羽,其病昏惑悲忘,从水化也,少徵与少羽同,上商与正商同,王冰注曰:岁上见阳明,则与平金岁化同也。癸卯及癸酉,岁上见阳明邪伤心也,凝惨凓冽,则暴雨霖霪,眚于九,其主骤注雷霆震惊,沉霠淫雨。——《黄帝内经素问·五常政大论》

详见:资料分享——岁运

凡此阳明司天之政,气化运行后天,天气急,地气明,阳专其令,炎暑大行,物燥以坚,淳风乃治,风燥横运,流于气交,多阳少阴,云趋雨府,湿化乃敷。燥极而泽,其谷白丹,闲谷命太者,其耗白甲品羽,金火合德,上应太白荧惑。其政切,其令暴,蛰虫乃见,流水不冰,民病咳嗌塞寒热发,暴振凓癃閟,清先而劲,毛虫乃死,热后而暴,介虫乃殃,其发躁胜复之作,扰而大乱,清热之气,持于气交。

初之气,地气迁,阴始凝,气始肃,水乃冰,寒雨化,其病中热胀面目浮肿,善眠鼽衂嚏欠呕,小便黄赤,甚则淋。

二之气,阳乃布,民乃舒,物乃生荣,厉大至,民善暴死。

三之气,天政布,凉乃行,燥热交合,燥极而泽,民病寒热。

四之气,寒雨降,病暴仆,振栗谵妄,少气嗌乾引饮及为心痛痈肿疮疡疟寒之疾,骨痿血便。

五之气,春令反行,草乃生荣,民气和。

终之气,阳气布,候反温,蛰虫来见,流水不冰,民乃康平,其病温。

故食岁谷以安其气,食间谷以去其邪,岁宜以咸以苦以辛,汗之清之散之,安其运气,无使受邪,折其郁气,资其化源。以寒热轻重少多其制,同热者多天化,同清者多地化,用凉远凉,用热远热,用寒远寒,用温远温,食宜同法。有假者反之,此其道也。反是者,乱天地之经,扰阴阳之纪也。

——《黄帝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阳明所至为清劲 ...... 时化之常也。

阳明所至为司杀府,为庚苍 ...... 司化之常也。

阳明所至为收,为雾露 ...... 气化之常也。

阳明所至为燥生,终为凉 ...... 德化之常也。

阳明所至为介化 ...... 德化之常也。

阳明所至为坚化 ...... 布政之常也。

阳明所至为散落温 ...... 气变之常也。

阳明所至为烟埃,为霜,为劲切,为凄鸣 ...... 令行之常也。

阳明所至为浮虚 ...... 病之常也。

阳明所至为鼽尻阴股膝髀腨䯒足病 ...... 病之常也。

阳明所至皴揭 ...... 病之常也。

阳明所至为鼽嚏 ...... 病之常也。

凡此十二变者,报德以德,报化以化,报政以政,报令以令,气高则高,气下则下,气后则后,气前则前,气中则中,气外则外,位之常也。故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胜则乾,寒胜则浮,湿胜则濡泄,甚则水闭胕肿,随气所在以言其变耳。

——《黄帝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详见:资料分享——司天

阳明司天,燥气下临,肝气上从,苍起木用而立,土乃眚,凄沧数至,木伐草萎,脇痛目赤,掉振鼓栗,筋痿不能久立。暴热至,土乃暑,阳气郁发痛,小便变,寒热如疟,甚则心痛,火行于稿,流水不冰,蛰虫乃见 ...... 阳明司天,介虫静,羽虫育,介虫不成 ...... (少阴)在泉,羽虫育,介虫耗不育 ...... 少阴在泉,寒毒不生,其味辛,其治辛苦甘,其谷白丹。——《黄帝内经素问·五常政大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