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书法艺术 楷书(2)唐楷5家 欧阳 虞 褚 颜 柳 行楷 元 赵孟頫

 小笨之家 2022-12-17 发布于陕西

楷书(2)唐楷5家 欧阳 虞 褚 颜 柳 行楷 元 赵孟頫

唐楷 5 家

欧阳询

欧阳询(557年-641年[1]),字信本,曾任太子率更令,又封为渤海县男,故也称“欧阳率更”“欧阳渤海”。其子欧阳通也善书,为区别之,又称其“大欧阳”。唐朝著名书法家、书法理论家,与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并称初唐四大家。

南朝崇尚王字,欧阳询受此熏陶也学“王羲之书”。入隋以后,吸收北朝书法传统,兼容南北书体,逐渐形成“戈戟森然”的险劲笔势,世称“欧体”。

他的楷书有“楷书极则”之誉,被后人所模仿。他还创出“欧阳询八决”书法理论,并著书立说,总结了书法用笔、结体、章法等书法形式技巧和美学要求,是中国书法理论的珍贵遗产。641年,欧阳询逝世,终年84岁。

主要作品:《九成宫醴泉铭》公元623年:楷书,魏征撰文。《虞恭公碑》公元637年。楷书,也称《温彦博碑》。《化度寺塔铭》公元631年:楷书。结体严谨缜密,气韵清古浑厚,深合体方笔圆之妙。

《九成宫醴泉铭》

文章图片1

《九成宫醴泉铭》(贞观6年 公元623年)。唐秘书监魏征撰文,欧阳询书。此碑系欧阳询晚年之佳作,笔力刚劲,点画工妙,体貌高瘦,典型的欧字体骨;笔势充沛,行笔兼具隶意,可谓唐楷之冠冕。对后世影响极大,学欧者多以此为范本。

《虞恭公碑》

《化度寺塔铭》

文章图片3

虞世南

虞世南(558年-638年7月11日),字伯施,越州余姚(今慈溪市观海卫镇鸣鹤场)人,初唐著名书法家、政治家。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合称“初唐四大家”。生性沉静寡欲,执着向学。贞观十二年去世,享年81岁。书法师承王羲之七世孙智永禅师,以王书为宗,兼收北碑书风,形成其外柔内刚、气色秀润、遒美健逸的“虞体”。其特点是“不外耀锋笔而内涵筋骨”,被誉为“君子藏器”。传世碑帖有《孔子庙堂碑》、《昭仁寺碑》、《破邪论序》、《汝南公主墓志铭》等。

《孔子庙堂碑》

文章图片4

《孔子庙堂碑》(武德九年(公元626年))为虞世南年迈后得意之作,主要取法王右军。用笔外柔内刚,敛气凝心,端肃静穆,从容外展,给人一种静中有动之态势。点画之间信手挥毫,舒卷自如,字与字,行与行,井然有序,酣畅协调,艺术效果格外精妙。此碑刻成后捶拓过多,不久字迹模糊不能再拓,原拓本北宋时已极难得到。

《昭仁寺碑》

文章图片5

褚遂良

褚遂良(596年-658年),字登善,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市)],祖籍阳翟(今河南禹州),唐朝政治家、书法家,与欧阳询、虞世南、薛稷并称“初唐四大家”。书法精研两王、兼收虞世南、欧阳询诸家笔法,融为一体,形成一种笔缘骨立、流畅多姿的新书体,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他因坚决反对武则天为后被贬。卒于658年,享年63岁。褚遂良的楷书作品有《雁塔圣教序》、《倪宽赞》、《房梁公碑》、《伊阙佛龛碑》、《孟法师碑》等。

《雁塔圣教序》《慈恩寺圣教序》

文章图片6

《雁塔圣教序》(永徽四年公元653年)为褚遂良五十八岁时书,书法绰约多姿,俯仰有致;字体清丽刚劲,笔法娴熟老成。此碑字形稍扁,结字宽绰、疏密有度、所谓“架宽而丝紧,字里 '金生’ 是实,行间 '玉润’ 是虚”。用笔方圆兼施,流洒飞动,自然天成;点画纤劲秀丽、笔笔精到。充分表现出褚字浑穆、飘逸、空灵的艺术气息。

《伊阙佛龛碑》

文章图片7

《倪宽赞》

文章图片8

颜真卿

颜真卿(709年-784年),字清臣,别号应方,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名臣、书法家,与柳公权并称“颜柳”,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楷书四大家”。颜真卿书法精妙,擅长行、楷。初学褚遂良,后师从张旭,得其笔法,创“颜体”楷书,对后世影响很大。他曾得罪权臣,被贬为平原太守。唐代宗时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公。784年,被缢杀,追赠司徒,谥号“文忠”。

颜真卿传世作品以碑刻最多,楷书有《多宝塔感应碑》、《麻姑仙坛记》、《东方朔画像碑》、《颜勤礼碑》、《颜氏家庙碑》等。《

《多宝塔感应碑》局部

文章图片9

此碑是颜真卿44岁时书。结构严密,点画圆整,秀丽刚劲,虽尚未形成刚劲雄强、沉雄浑厚、大气磅礴的颜楷风格,但已奠定了颜真卿书风的基本格调,是颜书最早的楷书作品,结构平稳端正,严谨庄重,是唐代“尚法”的代表碑刻之一。学颜体者多从此碑下手,入其堂奥。

《抚州南城麻姑山仙坛记》

文章图片10

《麻姑仙坛记》宽博中见空灵洞达之韵,有“天下第一楷书”之美誉。颜真卿60多岁时撰文并书。碑文苍劲古朴,骨力挺拔,线条粗细变化趋于平缓,笔画少波折,用笔时出“蚕头燕尾”,多有篆籀笔意。结体竭力向四周扩张,外拓的写法被推向极致。后来的《颜家庙碑》浑厚过之,但宽博、端庄、刚毅、沉雄有所不及。

《颜家庙碑》

《颜家庙碑》,为颜真卿71岁晚年力作。是鲁公艺术道德,品节修养的结晶,最能体现颜书成熟后的独特风格。用笔以篆入楷,笔力沉重,苍劲圆浑,补拙老键,筋骨刚劲,即使是细笔,也极挺拔而有力度。捺脚追求“燕尾”表现;结体端庄方严,偏侧取势,圆带篆法。就整篇观察,正斜微有参差,端严中有洒脱,规矩中有变化,这自是年高笔老、守璞无华、宁拙无巧、意到笔至、自然天成的表现。

柳公权

柳公权(778年-865年)唐朝中期著名书法家、诗人。官至太子少师,世称“柳少师”。后封河东郡公,亦称“柳河东”。书法以楷书著称,初学王羲之,遍览诸家,以二王为本,取颜字纵势,取欧字骨力,形成自己险峻刚劲的“柳体”,与颜真卿齐名,后世有 “颜筋柳骨” 的美誉。人称 “颜柳”。又与欧阳询、颜真卿、赵孟頫并称“楷书四大家”。楷书大字代表作品有《玄秘塔碑》《神策军碑》等。

《玄秘塔碑》

文章图片12
文章图片13

玄秘塔碑。唐会昌元年 (公元841年)。唐裴休撰文,柳公权书并篆额。现藏陕西西安碑林,虽历经千年,字画仍清晰完好。

《玄秘塔》是柳公权六十四岁时所书。碑文结构严谨、体势劲秀、骨力遒劲;结字内敛外拓,紧密挺劲;运笔健劲锐利筋骨外露,阳刚之气十足;笔画粗细多变,字迹犹如刀刻,个人特点突出、风格显著。为柳公权书法的一座里程碑,标志着“柳体”书法的完全成熟,对后世影响深远,历来被作为初学书法者的正宗范本。

《神策军碑》

文章图片14

行楷 元 赵孟頫

赵孟頫(1254年-1322年),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浙江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南宋末至元初著名书法家、画家、诗人,有 “元人冠冕” 之美誉。博学多艺,开创文学艺术一代风气,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楷书四大家”。传世书迹较多,有《洛神赋》、《道德经》、《胆巴碑》、《玄妙观重修三门记》、《临黄庭经》、独孤本《兰亭十一跋》、《四体千字文》等。

《胆巴碑》

文章图片17
文章图片18

《胆巴碑》又称《帝师胆巴碑》元延祐三年(1316年 )。纸本墨迹,赵孟頫撰文并书。现藏故宫博物院。

《胆巴碑》结体秀美,法度谨严,丰润婉通,神采焕发。杨岘跋称:“吴兴书此碑时年已六十有三,用笔犹饶风致而神力老健,如挽强者矫矫然,令人见之气增一倍。”

此卷笔法秀媚,苍劲浑厚,独具风格,于规整庄严处见潇洒天真的韵致,可谓笔笔提起,字字挺拔,充分体现了赵体书法的风韵和神采。运笔和间架均出于二王,凝重古朴,“老劲可喜”。

此帖为行楷,在结字方面有些字会略带些行书的笔法,虽打有乌丝栏,但并不会显得字字独立,反而使得整篇布局血气相连。赵孟頫楷书具行书的特点,运笔中提按与擒纵显得尤为重要。没有提按,书法就缺少节奏感。擒纵指的是控笔的能力。《胆巴碑》楷书便将二者很好的结合在一起,使得中截充实。除此外,用笔中顺逆的变化,也使得整个线条圆浑遒劲。如“人” 字撇为逆笔,捺为顺笔。“十”字横为顺笔,竖为逆笔;“仁”字右部两短横均为逆笔。

书法艺术讲究点画之间,字与字之间的呼应。《胆巴碑》是楷书的典范。行列井然有序,而行笔连贯自如,钩挑萦带,富于行书的韵味。如帖中的“绰”和“等”这两个字,给人以逸趣横生的感觉。疏密避让、方圆结合、同字异形、收放自如的赵体楷书的结字特点。 如“折”画,既有方折之笔,又有圆转之笔,各种“点”的组合,更是前呼后应,左牵右连,姿态万千,竖向的笔画无一不起到稳定重心的作用,长横及撇捺的配合,都能控制左右的平衡。

赵孟頫《胆巴碑》楷书的书法风格很好的体现出了行楷书写快速和流畅的特点,它的用笔不像唐楷那样中规中矩的写法,但是又比唐楷更加实用些。启功先生称赵孟頫还是厉害,他写的四平八稳如唐人的结构,但是写的活,他能把唐人楷书美化了,灵活化了。

《玄妙观重修三门记》

文章图片19

图文收集于网络。文字有改动。图片有缩放剪裁。意在宣传、推介、分享、欣赏。若涉及版权请在评论区告知即刻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