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东作家】樊泽宝:冬至饺子与习俗

 百姓文学社 2022-12-17 发布于云南

二十四节气

冬至

不知不觉,转眼间又是一年冬至到。

冬至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二个,在老家也叫冬响。冬至这天很重要,说法很多,讲究很多,这天祭祀神灵和祖先。古人认为自冬至起,天地阳气开始兴作渐强,在呼啸寒风中,依稀可以听见春天的脚步隐隐传来,代表着下一个循环的开始,旧去新来,是个吉祥的日子,便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

也有人认为冬至不是节日,是岁未年初的一个尴尬日子,不是初临冬日的节点,却取名冬至,不是严寒止步,偏说春已起程。这是一个不是节日的节气,一个没有名分的欢庆日。

冬至时节饺子香,“冬至饺子夏至面”“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按照家乡流传的说法,在冬至这天人们吃了饺子,整个冬天就不会冻耳朵和手脚了。这种说法是真是假不得而知,但每到冬至这天,不论贫富,家家户户都要热热闹闹地围坐在一起包饺子、吃饺子,迎接即将到来的数九寒天。

饺子是我最喜欢的食物,因为小时候家里穷,一年里只有在年节这几天里才能破天荒地吃上顿,开开荤,解解馋。以前没吃够,欠了很多馋账,所以现在百吃不厌。最好吃的饺子还是母亲味道的饺子,总觉着比饭店和单位食堂的实在、好吃。

小时候生活在农村,冬至前后极其寒冷,几乎是呵气成冰,母亲常常念叨“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但过去的人们普遍贫穷,庄户人家吃饺子,没有什么讲究。一年到头来能吃上一顿白面肉馅饺子,就是一次奢侈;当时的饺子的馅只有大白菜,不像现在即使是在冬天,也能吃到时令蔬菜。

冬至那天早饭后,母亲把菜板放在锅台上,把头天扒去绿帮的白菜放在菜板上,用菜刀把白菜一拡两瓣,后把白菜切成丝、剁碎,放进一个盆里,撒上一把粒子盐,用手搅拌一番,放在盆里卤着(两个姐姐长大后帮着母亲干这些活);然后从盛放白面的小瓮里搲出面,在面粉中加入温水,和成面嘎达,再将这些面嘎达搋揉,很快揉成光滑的面团,放在盆里盖上湿布、醒着。

醒面时,用双手捧起那些剁碎的白菜使劲攥,挤去水分,把它们攥成为菜萁馏,再把赶集买回来的猪肉切成小肉丁,把剥好葱姜切碎,然后掺在一起放进小瓷盆里,从锅台后面拿出盛着花生油的小坛子,从里面挖出几勺子因天冷几乎凝固的蛋黄色的花生油放进馅里,用筷子搅拌时撒上盐,拌均匀后馅就好了。母亲拌的馅不咸不淡,不干不稀,油亮通透,色鲜味香。

备好面和馅后,母亲把面板和盛饺子的长方形传盘(用高粱葶杆订的有边框的)从当门的饭橱边拿出放在炕上,母亲将面团、擀杖、面瓢等放在面板上,先在面板上撒上一些面粉,把面团揉揉,搓成一根长长的圆长条,然后熟练地掐成大小均等的面剂子。再在面剂子上撒上面,在面板上将面剂子搓搓,使其上下沾满面粉,再用手掌一个个的摁扁平,擀皮时既擀得快,面也不沾擀杖。

一般是你大姐站在炕前里擀皮,母亲坐在炕上包。擀面皮也是门技术活儿,面皮既不能太薄,也不能太厚,好的面皮边薄中间厚,这样包出的饺子煮时下不碎。

先擀好皮,再包饺子。擀杖在母亲或姐姐手里就成了一件好的“武器”,一次次地来回碾压,面剂子成了一张张薄厚适可的面皮。包饺子是母亲的拿手戏,这时候母亲左手拿起一张面皮,右手拿一双筷子娴熟地将馅儿夹到面皮上,那双灵巧又温暖的手一张一合,一挤一捏,一个个大小匀称、个头饱满、形状似元宝的饺子很快就整齐地排列在传盘上了。

我是“火头军”,母亲早已把锅刷好并添了半锅水,让我从天井的草堆上抽拽些柴禾放在锅灶前,当她们包的差不多了,就让我点火烧水,红红的火苗舔着锅底,不一会儿开水就烧好了。

母亲她们将炕上的家什拿到当门,端着传盘将饺子下锅,开始煮起来,这时大姐烧火,我和妹妹目不转睛地盯着白白胖胖的饺子在锅里上下翻滚。待锅里的饺子在开水里滚几次滚后,饺子都涨的圆鼓鼓的在开水里漂起来,就可以出锅了。母亲用笊篱把锅里冒着热气的饺子捞到碗里,我家人多,需捞出八九碗,然后再把锅里剩余的捞到葶秆传盘上晾着。

等父亲和大哥从生产队收工回家,全家人坐在炕上,母亲和大姐把饺子碗用木传盘掇上来,人手一碗。嘴馋的我早已垂涎三尺,迫不及待地夹起,一个接一个地吃起来,一会儿热乎乎的一碗饺子就进了肚;有时吃不够,母亲就用筷子从葶秆传盘上箌几个放在我的碗里。

吃饺子的幸福感、仪式感,其实更多的不在于吃,而在于包饺子的过程。包饺子的坐在面板旁,笑容满面,擀皮的擀皮,包的包,摆放的摆放;全家人有说有笑,其乐融融,温馨热闹,饺子香,亲情浓,一派幸福祥和的喜气。一口口诱人的饺子,在你的心窝窝里环绕,那暖暖的亲情也从面皮里边流溢出来,还散发着幽幽的香气,很切合过节的气氛。

每年吃完饺子后,父亲总会给我们讲一些与冬至有关的习俗和谚语,因冬至过后就交九,意味着进入了最寒冷的冬天,人们开始生活在银色的世界里。其实冬至端不端饺子碗,与冻不冻掉耳朵没有关系,天冷才是真的。为御寒各家会准备一些像水饺一样温补食物,以及厚厚的衣服,增强抵抗力,度过寒冷的冬天。

过了冬至,真正的数九寒天便开始了。大人便解说九九歌:一九二九不出手:冬至后天气寒冷, 手放在外面会太冷, 难以承受, 甚至会冻伤, 所以忍不住插在衣服口袋里, 这是 “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也有说冻死狗的):此时已是天寒地冻,是一年中最冷的日子,大小河流和塘坝都被坚固的厚冰封盖, 行人可以安然无恙地在河上行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五九仍处在最寒冷的时候, 六九天气开始逐渐升温,河边的柳枝开始发芽,草木开始复苏;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七九当冰雪开始融化, 冻结的河流将慢慢解冻, 并听到水的杂音, 到八九温暖的天气, 燕子将从南方飞回筑巢, 开始新一轮的忙碌和无休止的循环: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九九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天气转暖,渐渐有了春水,天气开始暖和,人们开始忙春耕,田野里到处都能看到牛耕地的场景,还预示着一个新的希望和一个新的开始。

农村自古流传着“长到夏至短到冬,吃了冬至饭一天长一线或过了冬,一天长一葱”的谚语,意思是冬至以后白天就越来越长了,夏至后白天就越来越短了。冬至日是北半球各地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至就是到、极的意思。“冬至至长”就是冬至以后,黑夜将越来越短,白天越来越长,天气也越来越冷,这种循环年复一年地重复。

在靠天吃饭的年代,冬至这天的天气能预见一年的气候与庄稼收成的好坏。古人云:冬至晴,正月雨;冬至雨,正月晴。冬至冷,春节暖;冬至暖,春节冷。冬至西北风,来年一春雨无踪……如冬至这天天气阴沉寒冷,又是西北风,预示来春多晴少雨。只要家家及时施肥和灌溉麦田,麦季还是丰收在望的……”

还有老话讲:冬至不过冬,扬场没有风。过去收麦打场用的是牛拉石滚碾场,碾完场用槡叉把麦秸挑起来,剩下的麦籽麦糠拢在一起,用木掀扬场。但扬场需要刮稳定的风,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冬至这天不吃饺子,等来年扬场的时候没有风。小时候一直想验证下这句话真假,每年冬至都吃饺子,可一到收麦时总也有没风的时候,也有有风的时候!

另冬至吃饺子还有别的寓意,谚语“十一月,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饺子形状像元宝,含有发财的寓意,吃水饺就是期盼往后的日子财源滚滚来;民谣“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水饺又叫饺饵,吃水饺是为了祛病驱寒,在严冬里不冻耳朵。不管出于怎样的认识,每年吃水饺已成了老家约定俗成的惯例。

冬至吃饺子的习俗人们一直沿袭至今,是一种“舌尖上的节日”。如今,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高,饺子已成家常便饭。想吃就做,或者买现成的,速冻的,馅也丰富多样,素馅的、肉馅的、海鲜的等,各种口味的饺子应有尽有,想吃什么都能吃到。细想起来,与其说是喜欢冬至的饺子,不如说我喜欢的是包饺子时那种其乐融融的感觉。

光阴荏苒,时光匆匆,一转眼,许多年过去了。在冬至到来之际,我又忍不住想起了母亲做的冬至饺子,那股情感是舌尖上最美的回味……

作者简介:

       樊泽宝,青岛人,退休公务员,山东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省级理事,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中国作家网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

NEW TERM


《百姓文社》《作家文学》《散文杂志社》 纸刊选稿基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