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看东德人民军在五六十年代的伙食标准 与一墙之隔的近邻有何不同

 炫叶楓雪 2022-12-18 发布于广东

作为曾经距离资本主义一墙之隔的桥头堡、华约组织抵挡西方势力最前沿的钢铁帷幕,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国家人民军(德语:Nationale Volksarmee,也就是常常被提起的NVA),不论是装备、装具还是军制条例等诸多方面,都或多或少的受到苏联风格的影响。不过在军队的日常伙食补给方面,由于饮食习惯的不同,东德人民军还是保留了大部分二战期间的样式与标准。

与纳粹德军甚至普鲁士时期的部队主食一样,面包依然也是东德人民军最常见的食物,其地位就如同解放军中的馒头包子,是多年以来稳如泰山的超然存在。人民军高层甚至还专门签署了战时条件下每一名作战人员每一天必须得到1000克面包的硬性规定。足量的面包供给不单单体现在平时的驻地中,专门为野战条件下设立野战烘焙部队(Feldbäckerei),其主要任务就是在为前线士兵保时保量供应新鲜的面包,下辖的野战烘焙挂车在短短三个小时之内就能为一个步兵营制作出足够一天食用的面包。

不过由于冷战时期特殊的环境,在绝大多数的时候士兵们大都还是能享用的上驻地食堂里那丰富多样而又热气腾腾的饭菜的,而在人民军的日常食谱中,猎户肠(Jagdwurst)、水煮猪肘(Eisbein)、柯尼斯堡肉丸、橄榄油沙丁鱼等等都是食堂的餐桌上最常见的主菜,尤其是其中的猎户肠几乎成为了那时候东德部队伙食的代表之一,这种由精瘦肉、猪肚、牛肉作为主料,加入盐、黑胡椒、蒜蓉、芥菜籽等调料制作出来的德式传统香肠,不单单是直接切片上桌,还能衍生出诸如烤、煎、炸,甚至搭配土豆、胡萝卜、通心粉搞成一锅等多种做法。除此之外,还有爽口的腌卷心菜、腌黄瓜一类的配菜,当然也少不了德国人民的传统菜式——豌豆汤(Erbsensuppe)。

至于边防巡逻官兵或者是拥有野外任务的部队, 除了随军的野战炊事拖车为部队提供热食之外,还配发有早在六十年代的初期,就开始装备部队的二战德军“铁口粮”升级单兵版本,这种东德标准的系列“铁口粮”,其主要内容包括罐装压缩饼干、罐装面包、罐装汤以及灌装肉食,每一份足够一名士兵在作战环境下12小时的热量所需。据说,“铁口粮”本身不含饮品,不过军需部门会视各兵种所处的环境不同,而酌量发放诸如维生素饮料、灌装牛奶、葡萄糖以及少量的果汁等饮品。

值得一提的是,东德“铁口粮“中的采用了金属盒外包装的维康纳(Wikana)”压缩饼干,盒盖上的“1/2 E-Portion”标签内容,除了注明其8400大卡的总热量,还说明了其36月保质期,因为这种口粮常常一大堆一大堆的存储在地下防核设施内部,所以就得了个“原子饼干(Atomkekse)”绰号。

声明: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联系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