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民间医生的医学世界(作者盛德峰)

 亲阳曾子 2022-12-19 发布于福建
文章图片1
文章图片2
文章图片3
文章图片4
文章图片5
文章图片6
文章图片7
文章图片8
文章图片9
文章图片10
文章图片11
文章图片12
文章图片13
文章图片14
文章图片15
文章图片16
文章图片17
文章图片18
文章图片19
文章图片20
文章图片21
文章图片22
文章图片23
文章图片24
文章图片25
文章图片26
文章图片27
文章图片28
文章图片29
文章图片30
文章图片31
文章图片32
文章图片33
文章图片34
文章图片35
文章图片36
文章图片37
文章图片38
文章图片39
文章图片40
文章图片41
文章图片42
文章图片43
文章图片44
文章图片45
文章图片46
文章图片47
文章图片48
文章图片49
文章图片50
文章图片51
文章图片52
文章图片53
文章图片54
文章图片55
文章图片56
文章图片57
文章图片58
文章图片59
文章图片60
文章图片61
文章图片62
文章图片63
文章图片64
文章图片65
文章图片66
文章图片67
文章图片68
文章图片69
文章图片70
文章图片71
文章图片72
文章图片73
文章图片74
文章图片75
文章图片76
文章图片77
文章图片78
文章图片79
文章图片80
文章图片81
文章图片82
文章图片83
文章图片84
文章图片85
文章图片86
文章图片87
文章图片88
文章图片89
文章图片90
文章图片91
文章图片92
文章图片93
文章图片94
文章图片95
文章图片96
文章图片97
文章图片98
文章图片99
文章图片100
文章图片101
文章图片102
文章图片103
文章图片104
文章图片105
文章图片106
文章图片107
文章图片108
文章图片109
文章图片110
文章图片111
文章图片112
文章图片113
文章图片114
文章图片115
文章图片116
文章图片117
文章图片118

据临床实战建立的立体筋膜经络模型

盛德峰

摘要:笔者通过45年针灸与按摩实战,坚持对经络学说与经络现象持之以恒地追索,初步揭示了中国古代经络(线)的千古之谜。经络是一种立体筋膜体系,能用现代科学理论解释并能指导临床实践,同时展示出一个崭新的医学世界。

关键词:经络,深筋膜,肌间隙,得气,亚应激反应.

结论:包裹肌肉的深筋膜致密纤维反向组成经络实体外壁,肌间隙疏松纤维及其内容组成经络实体内髓,两类纤维交织铺向全身形成“立体筋膜经络模型”。持续刺激其感受器可以兴奋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快速调动生理机制包括自愈机制以有效防治诸多疾病。

笔者经45年针灸与按摩临床从生物学角度对“经络”理念、理论与技术形成行之有效的可重复并符合现代科学原理的全新认识。

1 经络学说与经络现象

中国古代用经络学说指导针灸按摩临床,其认为经络运行“气血”,并“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刺激经络和穴位可以防治疾病。被视为正统的《黄帝内经》描述人体存在14条经络和数百穴位,但马王堆出土距今二千多年的汉朝文物仅有11条经络但没有穴位[1],双包山出土的汉朝人体漆雕有经络19条也无穴位[2],老官山出土的汉朝髹漆人体有经络数十条加百余穴位[3]。唐朝名医孙思邈提出“阿是穴”(痛点)概念则重穴位轻经络。可否用生物学解读古人总结的运行气血的“线”(经络)以及可以刺激的“点”(穴位)?

上世纪七十年代陆续发现在针刺或脉冲电刺激作用下身体出现长短不一的难以解释的线条状感觉传导现象,主要表现:感觉传导线与经络线在四肢貌似重合,感觉传导线呈向心与离心双向传导,有的感觉传导线跨过关节越过神经节段管辖范围,通过叩击身体可以找到稳定的音频一致的贯穿全身的隐性感觉传导线,感觉传导线往往呈“带状”而非古人的“线状”,需保持持续刺激才能促成感觉传导扩展[4]。 线状及其感觉传导现象好似一种隐性生理现象,它的生理机制是什么?

2深筋膜成为关键

针刺与按摩必须出现“酸胀痛”的”得气“感才能产生疗效,得气感越强疗效越好。 针刺一般选择在肌肉之间进针,且必须快速刺入皮肤避免皮肤疼痛但在身体深部需停留并反复捻转提插以获得足够的得气感。LANGEVIN HM等发现针刺捻转提插所触动组织为深筋膜,深筋膜在针尖处被拧成麻花状,并发现金针比银针表面更粗糙以致能缠绕(刺激)更多深筋膜[5],这或许是古老传说金针比银针效果更好的原因。由肌间隙进针正好刺入两块肌肉的深筋膜之间,对两侧深筋膜形成反复的“面状”刺激,较垂直肌肉刺入的“点状”可以触动更多深筋膜(图1)。笔者创建的深筋膜按摩技术主要用手指挤压和掐按乃至用拳头或器物击打肌肉肌腱韧带关节囊特别是它们根植于关节的附着点[6]。阿是穴往往由深筋膜紧缩发硬所致,深筋膜紧缩使其上的感受器聚集故对刺激更敏感。深筋膜上分布诸多感受器是产生“得气”的生物学基础,越近关节感受器越丰富,附着点的感受器最为密集。

经络实质研究方面,许多研究逐渐趋向认同深筋膜与经络密切相关[7][8][9][10][11],但暂无法确定深筋膜以什么状态与反应机理表现出经络行为。

3亚应激反应

笔者用深筋膜按摩抢救过一些危急重症,发现刺激深筋膜对许多疾病急性过程与全身反应具有快速反制甚至逆转作用,用反射学说无法给予完整解释。后发现这种刺激反应犹如应激刺激,能迅速调动全身积极因素。由此推断,深筋膜感受器受刺激产生“得气”兴奋感,并迅速上传到高级中枢神经系统,启动基本的应激反应模式,表现为自主神经-肾上腺髓质系统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的快速激活[12],结果引起全身发热乃至出汗,得气感被放大扩散到全身和内脏去,产生抗感染、抗休克、抗损伤、修复组织、镇痛镇静(应激镇痛[13])、舒爽身体等医学作用,笔者将这种类似于应激反应但可以控制的全身反应称为“亚应激反应”[14](图2)。深筋膜感受器传入纤维大多有髓鞘,传入速度明显压制内脏疾病无髓鞘的C类神经纤维,有益于内脏疾病的修复。

民间各种刺激身体的自然疗法(代替疗法)都有疗效的原因,可能正是刺激了深筋膜所致。中国古代史学家司马迁于公元前91年记载一位名叫扁鹊的医生用刺激身体的方法成功抢救一例“尸厥”(濒死或休克)病人[15],正好可以用亚应激反应解释。

自然分娩过程子宫和产道对胎儿强有力但又柔和的挤压类似于深筋膜按摩,它能当即激活和强化胎儿内在的生命力量,充分调动身体各种积极因素和生理机制,使自然分娩婴儿较剖腹产婴儿更健康。

4感觉传导的可能性

肌间隙充盈大量纤维、原纤维、微纤维且纤维交织成多面体网罗大量水分子[16],组成疏松结缔组织的主要框架。多面体纤维结构由于受肌肉牵拉而成纵向排列,肌间隙网罗的液体好似溶于同一容器中。针刺的捻转提插反复扯动纤维丝,力量会在纤维间传递,水分子也会随纤维搅动而振动,而脉冲电刺激则经肌间隙水分子导电特性而脉动传输,二者都可引起肌间隙理化环境变化并被肌间隙内感受器所感知,形成感觉传导现象。肌间隙里恰好分布着数量庞大的神经末梢等感受器[17]。肌间隙具一定体积,故感觉传导呈现一定宽度的片带状;纤维的纵向振动与水纹的四散波动,使得感觉传导横向扩散有限,纵向蔓延为主,向刺激点的纤维两端双向传导;感觉传导因为纤维阻力与水分子涟漪效应致使传递过程不断衰减,故需持续刺激才能保持连贯的感觉传导;四肢肌肉活动多容易使深筋膜与肌间隙纤维发生紧缩,致感受器聚集,故四肢得气感和感觉传导现象较胸腹部明显;肌间隙蔓延的理化环境变化不受神经节段分布的影响,所以感觉传导可以越过神经节段分布区;深筋膜与深筋膜反向裹挟的肌间隙形成独特的解剖状态,与周边组织区别明显,故循着固定肌间隙沿线敲打会呈现规律的高叩诊音连线,可以形成稳定的乃至跨越全身的“隐性感觉传导现象”。

5筋膜性活血

深筋膜绷紧主要由深筋膜组织中粘多糖失水紧缩所致,紧缩乃至发硬的深筋膜至少从三个方面挤压细小血管造成血液循环障碍:肌间隙纤维网紧缩会挤压属于多纤网络组成部分的微循环、深筋膜紧缩会挤压广泛存在穿过深筋膜的血管弓、肌筋膜紧缩会挤压肌肉减缓肌肉的血流进出。潮湿、寒冷、风吹、劳累等因素会导致深筋膜失水紧缩甚至发硬,绷紧发硬的深筋膜犹如全身被绳子绑住(图3),全身血液循环严重阻滞,使人脸色黯淡,且被绑住的身体容易患病及阻碍药物的作用。刺激深筋膜可以迅速松解深筋膜及对血液循环的阻碍,好似打开血液的阀门,最大化促进血液循环。这种筋膜性活血加上刺激感受器引起的神经性活血对血液循环改善过程是如此之快,以至古人把“经络”看成是通行气血的通道。深筋膜松解后又能迅速吸水变软,加上肌间隙成纤维细胞的修补功能,深筋膜再生修复能力强盛。

6 立体筋膜经络模型

肌间隙中的原纤维编织加厚形成浅筋膜和深筋膜,肌腱韧带关节囊支持带属特殊深筋膜[18],这些纤维结构网成一体,相互连接,相互影响。深筋膜反向包围肌间隙疏松结缔组织组成横截面为“深筋膜+肌间隙+深筋膜”扁平夹心状立体筋膜结构(图4)。深筋膜结构组成经络实体外壁,肌间隙中的纤维、原纤维、微纤维与水分以及一些细胞如成纤维细胞、肥大细胞等组成经络实体内髓。肌间隙疏松结缔组织纤维与深筋膜致密纤维相互交织铺向全身,形成贯通全身的立体筋膜体系,即“立体筋膜经络模型”(图5)。上天赋予深筋膜丰富的感受器除了让运动更灵敏,还隐藏着“经络”医学奥秘。中国古代医者在刺激身体的时候,抓住稍纵即逝的感觉传导现象,将之命名为“经络”。追究“经络”这个生命现象碰巧挖掘出一个新颖的医学世界:“已知”的全身深筋膜“结构”反向与其间疏松结缔组织组合成新的独立体系,显示出现代医学“未知”的经络“功能”[19],比如:增添身体交换面积,掌控体表血液循环,调控内环境稳定,“内联脏腑外络肢节”,同时它又是外界侵袭身体的桥头堡,更是防病治病、保健养生的抓手。刺激立体筋膜经络体系对身体各种积极因素包括自愈机制的调动,比药物与手术更接近生命和健康的本质。据此有理由提出严谨性检验:利用深筋膜再生能力与亚应激反应,只要给与足够强度和时间的刺激,对源于结缔组织的顽疾比如结缔组织病应该具有突破性水滴石穿的治疗作用。

刺激身体是人类最原始但可能最科学的医学行为,身体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各种生物要素和反应机制最适配生理与病理需求,配置在适当节点,在身体需要时,在合适外力作用下,发放在身体最需要的位点上,全面改善身体状态。

对古人经络中循行的“气血”,人们除了深刻感受深筋膜释放“血”的热量,也能从得气中get“气”及其威力。得气,是中国古代医者朴实、简单、然而伟大的医学贡献,那种痛并快乐着的“酸胀痛”触动着人类医学的灵魂。

参考资料:

[1]彭坚.马王堆医书学术研究一瞥[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90,10(03):171-173.

[2]梁繁荣.西汉人体漆雕经脉研究[J].上海中医药杂志,1998,(5):36-39.
[3]梁繁荣等.成都老官山出土经穴髹漆人像初探[J].
中国针灸 ,2015,35(01):91-93.

[4]胡翔龙等.中医经络现代研究[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43-72,78-82.

[5]LANGEVIN HM , YANDOW J A.Relationship of acupuncture points and meridians to connective tissue planes [ J ] .Theanatomical record , 2002 , 269 ( 6 ): 257-265.

[6]盛德峰.深筋膜徒手松解疗法[M].北京:北京科技出版社,2019:014-027.

[7]费伦,承焕生,蔡德亨,等 . 经络物质基础及其功能性特征的实验探索和研究展望[J ] . 科学通报, 1998 , 43 (06): 658-672.

[8]郑利岩.宏观整体地认识经络实质[J].中国针灸,2003,23(04):222-224.

[9]赵丽云等. 筋膜与经络研究进展.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26(08):1671-1675.

[10]杨书蔚,马铁明.经络循经感传与结缔组织相关性研究概况[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8,32(02):74-77.

[11]刘佳伟等.从腧穴定位看经络与肌筋膜的相关性[J].针灸临床杂志,2021,37(06)97-101.

[12]唐典俊.应激与疾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42-51.

[13]严进,路长林,刘振全,等.现代应激理论概述[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183-187.

[14]盛德峰.持续刺激深筋膜致身体亚应激反应经验探讨[J].中国民间疗法,2019,27(14):5-7.

[15]司马迁,著.李瀚文,译.史记(精注全译)(第六册)[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社,2016:14-20/665.

[16](法)Gean-Claude Guimberteau,MD.(英)ColinArmstrong,DO.认识活体筋膜-细胞与细胞外基质之间的构成性世界[M].李哲,主译.隋鸿锦,审校.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8:19-23,37-56.

[17](美)Thomas W.Myers.解剖列车——徒手与动作治疗的肌筋膜经线[M].关玲、周维金、翁长水,主译.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38.

[18](意)Carla Stecco.人体筋膜系统功能解剖图谱[M].王行环、贺大林、魏强,主译.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54-58.

[19]张长琳.经络现代科学研究50年——“功能”与“结构”之谜[J ].自然杂志,2000,22(01):11-1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