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头痛患者来诊,如何精准诊断?三步走

 gxx166 2022-12-20 发布于广东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图片

实用干货,赶快收藏。


整理 | 医学界会议记录组
在临床中,当我们遇到头痛患者就诊时,我们首先应考虑走:

第一步,我们区分患者是原发性头痛还是继发性头痛;

第二步,若患者考虑为原发性头痛,我们需要进行相应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第三步,如为继发性头痛,我们则需要进行相关的辅助检查来判断其原发性疾病,然后在进一步诊断是哪种继发性头痛。

那具体每一步应该如何进行呢?在十五届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年会上,来自山东齐鲁医院李明欣教授为我们分析了每一步具体的诊断思路,快快学起来吧!


一、区别原发、继发性头痛



1.根据预警因素(red flag features),简称为SNOOP4-10,若患者出现预警因素,我们首先就要考虑继发性头痛。其包括:Systemic symptom(发热,体重减少)或Secondary risk factors(HIV,癌症等);Neurological symptoms or signs;Onset(突然起病,<1min达峰);Older(>50岁,颞动脉炎,青光眼,心源性头痛常见);Previous headache history(新发或者头痛模式变化);Postural(立位/仰卧位加重);Precipitated by valsalva(劳力);Pulsatile tinnitus(复视,短暂性黑朦)。对于预警因素,李明欣教授强调,其中最重要的是头痛的起病方式,即Onset,突然出现的头痛,表现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多为继发性头痛;相反,若患者为长期的反复的头痛,病史较长,表现为慢性头痛,则多为原发性头痛。

2.原发性头痛常常根据患者癫痫的临床病史(如偏头痛等),但在临床中我们不能贸然诊断原发性头痛,我们需要完善相关辅助检查以排除继发性因素后,才能进行相关的诊断。李教授表示:“不能直接诊断为原发性头痛的病人,应特别警惕继发性头痛的可能。”


二、鉴别原发性头痛



1.头痛的病程不同:如偏头痛、紧张型头痛、丛集性头痛、脑瘤等。

2.头痛的部位不同:如三叉神经痛、枕神经痛、青光眼引发的头痛、颞动脉炎引发的头痛、颈源性头痛的疼痛部位等均有一定的特点,需注意鉴别。

3.在鉴别原发性头痛时,李明欣教授特别提出了偏头痛先兆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鉴别,TIA和皮层扩布抑制相似,有扩布的性质需要一定的时间进行,因此存在一定的演变过程。

4.常见的原发性头痛鉴别:常见的原发性头痛包括紧张性头痛、偏头痛、丛集性头痛。可以根据头痛程度、活动是否加重、伴随症状等进行鉴别。紧张性头痛常常表现为轻中度疼痛,活动后不加中,可能伴随畏光、畏声、恶心,但无呕吐症状;偏头痛表现为中重度疼痛,活动后加重,常伴随有畏光、畏声、恶心、呕吐等;丛集性头痛表现为重度疼痛,与活动无关,常躁动不安,伴有结膜充血、流涕、流泪等自主神经症状。

5.三叉自主神经性头痛(TACs)的亚型鉴别:其中包括短暂单侧神经痛样头痛发作、阵发性偏侧头痛、丛集性头痛、持续偏侧头痛。主要鉴别在于发作频率和时程的不同,短暂单侧神经痛样头痛发作其频率为1-600s,每天可发作30次;阵发性偏侧头痛发作频率为2-30min,每天可发作11次;丛集性头痛频率为15-180min,每天可发作8次到隔日一次;持续偏侧头痛,往往存在一种大于3个月的基线性头痛,可加重或减轻。

TACs诊断小窍门


  • 固定一侧复发性/慢性头痛+自主神经症状的病人常考虑试用吲哚美辛;
  • 阵发性偏侧头痛类似丛集性头痛,严格单侧、剧烈头痛、自主症状,烦躁不安或具言语攻击性,但部分病人喜欢静坐或蜷缩与床;
  • 约1/3的TACs描述低度发作间期头痛,如:持续性偏头痛表现为,偏侧基线痛——几分钟或几天更严重的头痛——出现颅自主神经症状——回到基线痛,可伴随有眼中异物感等;
  • MRI以排除结构性原因(如垂体瘤、三叉神经根受累等)。


三、鉴别继发性头痛



1.蛛网膜下腔出血:该病最重要的症状是霹雳样头痛,因动脉瘤扩张引起同一位置的间断性头痛。但在临床中,我们需注意前哨性头痛或出血,约40%-50%的患者在破裂前4周出现前驱性渗血,且该病在1周后CT往往是阴性表现,这种误导性的表现极易导致该病漏诊,从而导致患者的死亡。所以,李明欣教授建议,在这种情况,最好辅助完善腰穿检查。

2.颈动脉或椎动脉夹层:颈动脉夹层与初发偏头痛常难以区别。头痛可为动脉夹层的唯一症状,此外患者还可出现脑缺血征象,但栓塞可延迟到疼痛后1月再出现。因此,当患者有颈部疼痛+头痛+缺血征组合具有特征性时,需要考虑到该病的可能性,尤其是当患者有外伤史或症状是在进行颈部按摩后出现。

3.高血压性脑出血:可与偏头痛类似,表现为双侧、弥漫性、搏动性头痛,且随体力活动加重;一般轻中度的高血压并不会导致头痛,往往是血压升高的速度比血压的绝对值更重要,但血压的波动不一定会造成头痛;此外,高血压危象时也会导致高血压性头痛的发生。

4.心源性头痛:部分病人出现心源性头痛是缺血性心血管事件的唯一表现,只有年龄、心血管风险因素等是唯一的诊断线索;此外,因疼痛表现可与偏头痛类似,而选择曲普坦类的药物治疗,但需注意的是,该类病人禁忌使用曲普坦类药物,可使用硝酸甘油进行缓解。

5.颞动脉炎:多见于65岁以上的病人,常伴有系统症状,如疲劳、肌痛、低烧等,若患者未得到及时诊治,可能会出现视觉症状,特别是暂时性或永久性单侧或双侧视觉丧失。尽管颞动脉可能正常,但神经科查体可见颞动脉凸起,触痛,无搏动,是较重要的神经系统体征;同时伴随有血沉增高,ESR可>100,但该检查敏感性随着年龄增长而降低。因此,当>65岁的患者出现头痛+系统症状+视觉症状时,我们需要考虑到该病的可能性。

6.Tolosa-Hunt 综合征:即痛性眼肌麻痹,在临床上属于少见疾病,但患者症状往往较特别,表现为单侧眼眶或眶周疼痛,同时头痛出现在第III、IV和(或)VI颅神经麻痹之前的2周内,或与其同时发生;此外必须要经MRI或活检证实海绵窦、眶上裂或眶后存在炎性肉芽肿。但因为在临床上,活检不易完成,MRI检查也常为阴性表现,所以该病通常为一种排除性诊断,需排除其他可能出现类似症状的疾病后,才能确诊该病。

总而言之,根据李明欣教授的提出的规范性头痛诊断步骤,我们首先需鉴别头痛为原发性还是继发性,对原发性头痛进行诊断及鉴别诊断,同时完善辅助检查以排除继发性头痛,更好地避免了头痛相关的误诊及漏诊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