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田政娟 中学英语高效教学中探究合作小组设计的多样性与科学性研究----推荐人:胡阳新

 昵称15221501 2022-12-21 发布于湖北

 发《教育科学》2016.8.

中学英语高效教学中探究合作小组设计的多样性与科学性研究----推荐人:胡阳新

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原县第四中学    田政娟   邮编:755200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教学策略,它是将班级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成学习小组,共同研究和探讨教师或他们自己设定的学习任务,共同开展学习活动,使小组每一个成员都获得较好的学习成效。 小组合作学习体现了现代教育理念。 现代教育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弘扬人的主体性,主张通过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主动参与,培养其自主意识、自主能力和自主习惯,使其成为一个具有主体性人格的人。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主动探究,学生的进取意识、创造意识和竞争意识能较好地得到强化。  小组合作学习有多种组织形式。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注意结合初中学生的特点和英语学科的特点,采用了异质就近组合和任务驱动组合的形式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尝试。 

      1、异质就近组合

    异质就近组合是按班级正常的座次,将座位邻近的学生组成学习小组。每组一般4人左右。这种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不需将学生分出层次,可减少学生相互交流中的心理障碍,且课上无需重新调整座次,操作比较简便。这类“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组合,也便于开展合作学习的组间竞赛,对初中阶段低年级学生更为适宜。

    异质就近组合的合作学习不同于传统教学中的小组讨论和分组议论。一般情况下,教学中的小组学习活动是随机的、松散的,而异质就近组合的合作学习则是在共同学习目标下进行的有一定聚合力的学习活动。因此,为达到合作学习的预期效果,使合作学习小组成为学习的共同体,教师在班级开展合作学习前,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合作学习知识辅导和技能训练。开始实施时 ,教师还要示范性地与学习小组一道制定合理的、共同的合作目标,安排恰当的、明确的合作任务。合作学习小组的组长可由学生自己采用轮换制方法产生,使小组的每个成员都有机会得到锻炼。

    异质就近型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可以在课前、课中和课后与课堂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课前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可以是预习课文、查阅词典,也可以是思考问题和提出质疑等。与一般的课前预习有所不同的是,教师经常提出一些带有挑战性的学习要求。比如, 让学生先通过独立预习课文找出难点,然后在学习小组内进行讨论,小组成员之间互帮互学;也可在预习课文时要求学习小组完成一些课前任务,比如,预习 book 1  lesson 10  where(江苏省编写的教材,下同)时,一道制作英、美、日等国家的小国旗;预习 a recorded  lesson 一课时,让学习小组整理和归纳有关打电话的交际用语等。教师还可安排“课前几分钟报告”活动(每次确定一个内容,比如,围绕当天的天气、学生出勤、学习课程、班级记事、新闻报道和名人故事等话题),让学习小组在组员个人准备的基础上进行集体加工,课堂上采用小组推选代表演讲、教师指定报告或学生自由发言等形式进行交流。这些教学活动既能营造课前合作学习的氛围,又能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

    课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应自然融入课堂教学设计之中。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围绕教学内容,创设便于小组交流的语境或情境,引导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发散性地、创造性地思维。例如,教学book 3   at  the  sports  meeting 时,要求学习小组结合本校举行的运动会,以 the long  jump,  the  high  jump,  relay  race,和 400-metre  race  等为内容,共同编出一段有意义的话;又如,教学mary's life dream  时,教师可向学生提出讨论问题:“ what's your  dream  of  life? ” 和“what  will  you  do  to  make your  life  dream  come  true? ”;再如,教学  hobbies  一课时,教师可要求学习小组围绕“ what  are  your hobbies?  ”和“ why  do  you  have  these  hobbies? ”展开交流。小组活动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开口说英语,并补充一些常用的交际用语,为学生间的交流提供帮助。教师还应认真观察各小组的学习活动情况,积极启发和引导学生之间的互动,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合作意识。教师要有意识地组织小组学习成果的交流 ,比如,举行小组会话、单词接龙比赛和问题抢答竞赛等,以增强小组成员间的合作能力。初中教材有许多课文适合学生进行分角色表演,是学生合作学习的好素材。课文中 sample (a)以对话形式呈现,一般可进行合作表演;sample (b)则可经过小组加工创新后进行表演。教师在课堂上要及时评价各小组的团体成绩,并将其作为小组成员个人成绩的组成部分。    

    2、任务驱动组合

    任务驱动组合是围绕一项具体的学习任务或一个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按兴趣和爱好自主进行的合作学习组合。学习小组一般以2~6人为宜。这类组合一般为同质组合,小组成员之间的个性差异较小,小组成员在共同的学习目标驱动下开展学习活动。

    任务驱动型合作小组的学习目标可由教师提出,也可由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后自主设定,允许各小组的学习任务在难度上有所差异,小组的学习时间上也可有一定的灵活性。例如,初中英语 book 4 上出现了 science  experiment, 教师可让学习小组学生共同讨论,再根据自己的体验和语言知识,设计和完成一个实验项目,并在课上汇报实验的步骤与结果。初中英语教材题材多样,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笔者在教学中常以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为载体,开展任务研究型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例如,教学   book   6  thanksgiving  day  后,要求学习小组介绍某一个节日。有的小组在 “the  spring  festival  in  china ”这个话题中,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增加了包饺子、放焰火、外出旅游等内容;有的小组通过查阅有关资料,介绍西方的圣诞节,提到了 father christmas,  chimney,  candy,  reindeer,sleigh;有的小组还介绍了国庆节、母亲节等中外节日。在学习  travel in australia 一课后,笔者让学习小组从地理位置、人口情况、自然资源、首都、名胜等话题中自主选定一个专题介绍各个国家。在介绍中国的名胜时,学生饶有兴趣地描述了 the great wall,  the west lake, the summer  palace  等。再如,教学 soccer 一课后,笔者让学习小组派代表介绍某项体育运动,学生能介绍出  volleyball, basketball, horse racing, fishing, rowing, badminton  等。为了完成好小组任务,小组组员利用课外时间分头查阅资料和相互讨论,这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小组交流时,教师要发挥好导学的作用,以“与学生一起探究”的姿态进行组织和指导小组活动,并要适时引进竞争机制,对学生及时进行激励性评价。

    这种以任务为载体的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制定了柔性的学习目标,创设了开放的学习环境,较好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在合作学习活动中,小组成员共同研究,师生一道探讨,形成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

    现代教育强调学生的经历、经验和体验。初中英语教学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可让每一个学生在主动参与中激发兴趣,在积极交往中学会合作,在成功体验中享受学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