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发《教育科学》2016.8. 实践新课改理念,打造高中政治课生活化导学新舞台---推荐人:胡阳新 湖北省巴东县第一高级中学 赵群 邮编:444300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也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教育是思想成熟的基础,而人们对教育的重视层面也不断更新。政治学科的教学内容更接近生活,高中的政治教学不仅能指导学生的生活,而且也能提高学生的素质。在高中政治课堂创建生活化教学,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新课改理念;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 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即是指在在高中政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学生的实际生活环境和生活背景为知识的切入点教授政治知识,将课堂变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这种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才能真正体现教育的价值和意义,其要求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使学生主动将课本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通过教学课堂生活化来学习书本知识,最后达到课堂学习生活化、日常生活课堂化的效果。 1、树立生活化教育理念,激发学生的生活化意识。观念支配行为,站得高,方能看得远;立意新,方能品位高。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来说,既是提升个人业务素质的机遇,又是对我们业已形成的、根深蒂固的传统教学观念的挑战。探索有效构建“生活化”课堂之路,更新教育理念是关键一步。一方面,教师必须与时俱进,树立生活化的教学理念,即在新课程教学中,依赖生活实景,模拟生活情景,创设生活背景,充分利用生活实践来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教师要敢于自我否定,树立全新的师生观、教学观及评价观,真正做到“三贴近”,实现课堂教学生活化,让课堂充满生机。 2、要以教材为基础,在课堂上积极探讨。自新课程改革以来,不仅使教学模式发生改变,而且教材内容也相应的发生了很大变化。对于政治教材来说,教材中的活动安排增加了,学生参与的环节也相对较多,并且内容事例与生活比较贴近。比如:在学习有关经济的内容时,从货币到税收,然后系统全面地介绍了与经济有关的社会发展过程,最后,安排师生对金钱进行探讨,因为经济与金钱联系比较紧密,所以“如何正确对待金钱”是高中学生需要思考的问题,通过对金钱的探讨,让学生在生活中对金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当然,教材中与生活紧密相连的事例还有很多,教师要经常组织学生参与活动,从而指导学生的生活。 3、教师要开放教学内容,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善于将时事与课本知识结合起来进行教学。我们不能否认高中政治教材在教学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这不是政治知识唯一的资源。所以教师要善于从生活中开发教学内容,带领学生时刻关注时事热点,关注社会问题,并且将这些问题完美的与教材相结合,使高中政治的教学不在枯燥乏味,而是显得活力四射,引人入胜。例如在讲到经济的相关知识,或者商品的有关概念,可以以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对世界各国造成影响这一事例来讲解;在讲到国家职能这一知识点时,可以以我国一系列抗震救灾反恐事件为例,如2014年的寻找马航,反击昆明火车站的恐怖行为等,以此来阐述国家应该承担的责任。这种课堂教学生活化可以让学生了解更多时事,更加能够牢记所学知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以及对国家、社会的关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 4、教师要创新教学模式,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在高中政治教学中要求教师不断创新教学形式,这是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重要保证。新课改强调,要着力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实践和创新精神。所以,教师要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创新,让课堂的气氛活跃起来,让学生主动思考、动口表达、动手实践。所以高中政治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考虑学生生活情景,采用生活化的课堂调动学生学习政治知识的积极性。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模式:首先用实际生活创设情景,接下来学生体验所创设的情景,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最后上升到教材中的理论知识。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能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而且也让书本的理论知识能够在生活中得到体现,加深学生的认识和记忆,使学生理解知识,也理解了生活。 5、合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选取合理的教学材料。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要更好的做到生活化,更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将枯燥无味的教材理论知识变得生动直观,使学生能够理解透彻,就需要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辅助教学。在教学课件的设计上,要具备一定的美感,根据教学内容和原则来安排。在课件制作中的材料选择也是一个值得教师注意的地方,材料选择要典型,并且来自生活,力求做到简洁大方而又意味深长。在很多细节上也要求教师准备好,例如字体、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图片插入、有无声音以及背景等等。 6、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感悟、深化。政治课堂教学过程总是要在一定的情境中切入、引申和发展。创设良好的情境,营造适宜的氛围,对学生的认知发展、情感陶冶、智能提高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要注重实效性,不能让情境教学流于形式上的“活跃”。要弯下身去,了解学生的生活,努力避免教学情境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此外,教师还要注重教学情境的 “趣味性”“思辨性”和“有效性”,力求创设的问题既能满足青少年求异、求变、求新、求趣的心理特征,又能让他们心生疑惑,产生探索的欲望与动力。在教师的引导、点拨下,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入境释疑,最终实现教学目标。 综上所述,探讨并开展“生活化”课堂教学,是顺应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而做出的理论创新和实践突破。“生活化”课堂教学冲出了思想政治课长期忽略学生多彩的生活世界,过度关注理论和规范的知识传授的局限,把教学归于生活,用于生活,体现“政治教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全新教学理念。 |
|
来自: 昵称15221501 > 《期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