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沟通|你真的会说话吗?

 Seki菇菇 2022-12-21 发布于日本

今天和朋友下午压马路的时候聊到了有关沟通的话题,刚好最近再重温《关键对话》这本书,就想把这个话题拿出来给自己做一个整理。

一个简单的场景,或许你也经历过:

好友A跟你说话,因为一些意见分歧你们有点小争执,互相都坚持自己的意见,你还想阐述你的观点,这时候A回了一句:算了,你看着办吧。这事我不管了,你也别问我了。

你本来已经打好的一段阐述观点的1、2、3、点一下子都没有发出去的必要了,你会怎么做?

其实上面的场景,我会常遇到。有些时候那个说“算了”的人就是自己。这句“算了”不是说给别人,是说给了自己。这两个字里包含了不满、愤怒、无力改变的失望的情绪。

尤其是在自己想表达的内容无法被对方接受,发现双方在阐述的完全是两件事的时候。或许“对牛弹琴”就是指这种感觉。

前不久听李松蔚老师的课,有一节讲到“关系”的内容,让我很受启发。李松蔚老师提到,沟通的本质就是交换信息,信息有两层,一层是表面的一层是潜在的,当人们在表达一句话的时候是在表达两种沟通:内容沟通和关系沟通

内容沟通就是我们听到的表面意思,比如在上述话题中的:算了。内容层面上就是对方表示:好了,这个话题不想继续了。

关系沟通就是沟通中的潜台词,还是上面的例子,这个算了在关系沟通上就是:我不想和你再进行沟通了。这里面还包含了上面我提到的种种情绪在里面。

很多时候我们能很快接收到对方在内容层面传达的消息,但是忽略掉了关系层面的。

(一张和这个文内容无关,但是好想放进来的图~)

举一个例子,老公总是回家晚,本来想好好和他说,希望他能下班后早点回家陪陪自己。老公一回来,你就阴阳怪气地说:呦,还知道回来呀。周末,老公起来给你做了一次早餐,你看到以后说了句:还会做早餐呀,我还以为你就拿这当酒店就回来睡个觉呢。这样几个回合,你老公能愿意早回家才怪了。


你会发现,不会表达是自己的问题,读不出这里面的关系沟通有时候是对方接收不到你的信号。

反过来说,如果我们是上述内容中的老公,可以敏锐地捕捉到这些带有讽刺意味的话中有妻子两层沟通。内容沟通上她在拿自己说笑。关系沟通上她在不满自己回家太晚这件事。

如果老公能观察到这一层,坐下来和妻子谈谈为什么最近回家晚(公司新项目忙不开不得不加班,还是应酬实在推不开)并和妻子协商一下解决办法,比如就算回家晚也一定会在晚饭前打一个电话,或者最少周五一定回来一起吃晚饭等等。

而妻子呢,如果能明确一下自己的目标是什么:想让老公早点回家。那么就不必绕弯子,直接和老公说明:我想和你多说说话,希望你能一周里至少几天能一起吃晚饭,希望你能早些回家,因为我需要你。

或许,我是一个理想派,但是真的这样做就不现实吗?

我始终觉得,解决一个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我们面对面,坐下来,把你的诉求和我的诉求说出来。我们交换信息,寻找双方的利益共同体和那个平衡点,我满足你的一个诉求,你也答应我的一个要求,能做到我们就是合作成功,如果困难我们就再继续交换,直到找到对双方都有利的那个点为止。

关于沟通,你有怎样的想法呢?可以在后台告诉我。

推荐书籍:《关键对话》

推荐课程:李松蔚 人人都用得上的沟通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