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6月书籍推荐《向前一步》

 Seki菇菇 2022-12-21 发布于日本
最近刚好读书群的组团读书休息阶段,作为中场休息读了这本《向前一步》,以下是每天中午发的读书打卡,没有做进一步梳理,先记录在这里,最后这本书读完再来总结一下。

书籍获取位置:微信读书
标签/关键字:女性成长


1


打卡#向前一步# 第一章 职业女性的内在障碍:如果克服了恐惧,你会做什么?

这本书是个巧合,刚好是前不久希子发起的那个有书活动中看到了这本书,之后就干脆去微信读书里搜到了。

作者是Facebook 首席运营官 谢丽尔·桑德伯格。之前有听过一些课程里介绍过她但是读她的书这还是第一次。

这本书是讲给女性我觉得也是讲给这个社会的,之前在搜一些日本女性职场内容的时候看到在日本虽然已经有很多女性在结婚后也和咱们一样选择继续上班不会回家做全职主妇,但是整体女性对于职场的发展并没有像男性那样的追求感。

女性更会觉得工作只是为了缓解家庭经济压力,如果孩子出现问题需要请假的话大都是妈妈这边请假照顾。

我以前只是觉得这样的社会是现在的常态,甚至我也没有想过为什么会这样,这样又会导致什么。在后来写过文章深入了解以后我才明白社会会这样是因为我们这样认为,我们认为女性应该顾家男性应该在事业上有作为,然后慢慢影响了社会,又从社会影响回了男女职业。

还挺有意思,我想看看这本书,看看作者会是怎样的观点。


2


打卡#向前一步#第2章 往桌前坐

女性在自信方面显得更容易退缩。相比于男性,女性会容易自我否定:我可能不擅长这个内容;听上去很好但我没有做过我可能会做不好……

在开会的时候,女性会更容易选择靠后靠边的位置而男性更多选择靠前的位置

当机会来临的时候男性更主动表示自己能胜任而女性这样表达的会比较少。

女性更多会觉得自己的成功和成就是自己“骗”来的:那不是因为我足够优秀不是因为我有能力,是因为恰好被人看到了,我很担心有一天他们会戳破我,知道这是我装出来的。

作者建议女性们:可以尝试假装自信。如果你不能做到很自信不如试一试“假装”自信。

摘抄:
①在某个特定时期,迅速学习并做出成绩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当寻找你的下一个目标时,其实没有所谓的完全合适的时机。你得主动抓住机会,创造一个适合自己的机会,而不是一味地拒绝。学习能力是一个领导者必须具备的最重要的特质。
②一个人必须非常自信。即使你内心对于自己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有着严格的评判标准。这也意味着自己将承担一定的风险


3


打卡#向前一步#第三章 要成功也要受欢迎

这一章作者讲了一个好有意思的现象:女性在获得一些成功或者成就的时候更容易隐藏、不宣扬出来,而男性会选择昭告天下。

作者说研究表明这是因为女性更容易在获得成就后被人讨厌(不论男女都会讨厌她),而男性则不会。所以女性会更多地选择低调、不出声、甚至有一些担心被人知道。而男性不仅会张扬还会当作工具。

虽然这章里有一些内容我有点不太能赞同,但我隐约有一些类似的感觉,比如在做好一些事情的时候别人当众夸奖我会让我不安,但如果是个别谈话的夸奖我会很开心。还有就是有一些女生取得一些成绩以后我也会有讨厌她的情绪。Orz

但我想这章作者是想告诉我们两点:
①女性比男性更希望得到他人的喜爱
②如果你担心做了这件事别人就不会喜欢你了的话,可能就在这种魔咒中转圈圈了
③当你想让事情有所改变时,你不可能取悦所有人,要不就干脆不去听那些声音就好啦。

摘抄:扎克伯格说“赢得每个人的喜欢”这种想法会阻碍我的发展。他说,当你想要让事情有所改变时,你不可能取悦每个人;而如果你去取悦每个人,你就不会获得充分的进步。


4


打卡#向前一步#第4章 职业生涯中的长远梦想及短期目标 

这一章中作者表示我们的职业生涯不是竖梯模式而是方格架(听上去像放个假🤔)

也就是说不是只有上下,还有左右可以爬。作者提醒女性们不要只是在自己现在的公司里等待机会往上爬,也多去思考横向(跳槽)哪怕是职位薪水相比降低但如果是一个足够让你成长的机会也可以去尝试。

感觉是在提醒我是时候真的做出行动了,而我已经犹豫好几年了Orz

作者给出了一个两种目标:长远的梦想和“18个月”的短期目标。
长远的梦想只是自己想做的一个未必现在会实现的梦想,比如未来成为自由职业者、或者学会一项技能拿个奖等等,同时要有一个18个月短期计划,之所以是18个月是因为2年听上去太长,一年又太短,所以18个月只是一个概念。

作者还提到,在很多时候,女性都需要对事业上的冒险持有更开放的心态。女性只有在认为自己100%符合条件的时候才会公开申请职位,但男性只要觉得自己有60%的条件符合就会对工作邀约做出回应

摘抄:
①当选择一份工作时只有一个标准是重要的,就是它是否能让你快速成长。当公司快速发展时,要做的事情就会多到人手不够;而当公司发展放缓甚至停滞时,就会人浮于事;公司里开始钩心斗角时,其发展也会停滞,每个人都会动摇。

②接受风险,选择成长,挑战自我,在应该晋升的时候主动争取更高的职位(当然,一定要面带微笑),这些都是自我职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引用一句我最喜欢的话,它来自才华出众的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Alice Walker):“放弃自己力量最常见的方式,就是认为自己毫无力量。”


5


打卡#向前一步# 第五章 如何找到你的人生导师

结论先行:想找到导师不是以找到导师为目标而是在行动上,也就是说具体问题具体行动你就会遇到导师的出现。

作者表示,你想要得到他人指点,那你现需要知道自己遇到了什么问题,描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帮助你的人就是你的导师。切记不要一概而论问:你可以做我的导师吗?那只会让对方向你摆摆手。

摘录:男性关注的是怎样经营业务本身,而女性关注的则是怎样规划职业;男性想要答案,而女性则希望获得许可和帮助。关于导师的寻找对女性来说近乎于对白马王子的憧憬。我们都在《睡美人》的童话里长大,都坚信只需静候王子的到来,被王子吻醒后,就会坐上白马潇洒地离开,从此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同理,现在的年轻女性也认为,只需要找到合适的导师,就能“更上一层楼”,潇洒地成为女高管,从此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又来了,其实我们一直在教导女性过多地去依赖他人。


6



打卡#向前一步# 第六章 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情绪

关于真实表达自己的想法:作者表示谈话最重要的在于真诚,当你真诚地向对方表达你真实想法时是最节省时间、精力的沟通方式。这里作者原话说的是“适当修饰后的诚实表达”

沟通的起点是要先明白。你有你的道理,对方有对方的道理。没有绝对的真理存在。也就是说你说的也并不会成为真理,对方也一样。

如何学习倾听:书中给的一个方法是去重复对方的观点,把分歧明确化。

当你发现有人在事后提出对你的不满,这可能说明是你没有明确地向他人展示或者表现出你是一个愿意接受他人意见的人。失败的交流时双向的,如果我们要听到更多的建议,就有责任明确地表达出这个意愿:我愿意听到他人的意见(Seki想是不是不仅要在嘴上还要在行动上,比如如果我是一个对方一说不同意见就会怼的人的话,那恐怕没有人愿意相信我是个愿意听他人意见的人)

工作中的情绪:作者表示分享自己的情绪能够帮助我们建立更深层的人际关系。工作的积极性源于我们对事情的专注度,也源于对他人的关心。不管是谁在做决定的时候都会收到情绪趋势。程承认情绪的作用,去面对、接纳它会让我们更好地工作。

Seki说:我以前总说工作里不希望带着情绪,也不喜欢和带着情绪工作的人共事,以前我会说:我们只谈工作,情绪问题你自己处理好。但是工作到现在明白的一点就是人不可能没有情绪,完全没有情绪的状态下工作的是机器人。我现在会选择先处理情绪再处理工作。

最后作者的这段话好喜欢:我想,摘掉“永远在工作”的假面具,真实地表达自我、适当地谈论个人情况,并且承认自己的工作的确常受情绪的驱使,这会让我们从中获益。


7


打卡# 向前一步#第七章 不要“身还在,心已远”

这一章中作者主要向职场女性们传达一个观点:别因为担心未来的生育问题而拒绝一切机会。

作者表示在美国社会和作者曾经的工作环境中常常看到有女性因为担心未来要面临生育问题所以拒绝或者犹豫接手一些新项目或者重要的工作。她们主要担心未来要面临工作和家庭平衡问题等。

而作者表示,规划得过早会减小自己得选择范围。而且也会让自己不知不觉的中选择妥协和退缩。这种现象作者称为“身还在,心已远”(人还在职场但是心已经想着未来面临家庭、生养问题等)

作者告诉我们,在她看到过的很多怀孕女性不仅在孕期没有影响工作反而还能因为怀孕而变得高效、时间管理大师。也是因为要休产假等所以会更加关注眼前工作。

不过也有女性(比如作者)会面临很痛苦的妊娠反应,这也是无法避免的,但并不需要早在几年前还没有怀孕就开始担心这个问题。

作者也提到女性产假回归职场后会面临薪金待遇下降等问题,这是社会问题导致而女性在这项上往往显得无力,所以这个阶段离职的女性也比较多。作者称这种现象叫做:“给妈妈的罚单”。作者呼吁社会关注这个问题,减少对职场母亲的薪金不公待遇。同时也鼓励女性不要因为这一点就放弃职业,毕竟后面还有很长的路。

摘抄:任何幸运到可以自由选择的人都应该保持这样的开放度,不要在刚刚驶入职场高速路时就寻找出口。不要踩刹车,要加速。一脚踩在油门上,直到必须做出选择的那一刻。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在那一刻到来时,你所做出的是一个正确的决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