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听了樊登讲的这本书,甚是感动,今日再次聆听,整理以下学习笔记供日后学习。 第一顶是红色的帽子,代表情绪自控力。 第二顶是黄色的帽子,代表习惯自控力。 第三顶是蓝色的帽子,代表学习竞争力。 第四顶是白色的帽子,代表学习内驱力。 最后一顶是黑色的帽子,代表学习抗逆力。 先讲内驱力。因为有家长经常说,孩子不自觉、孩子不愿意,其实这背后最重要的问题是孩子的内驱力不足。如果我们把孩子的人生比作一辆车的话,那我们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发动机的问题,内驱力就是孩子未来人生的发动机。俗话讲“千金难买我愿意”,就是我想做的事情,我肯定想尽千方百计去做。但如果没有解决孩子内驱力的问题,家长就会天天跟在后面催孩子,而家长不可能二十四小时盯着他,不可能一辈子都盯着他。所以,如果没有解决内驱力的问题,就不可能提升孩子的自主学习力。 首先是从孩子的意愿问题入手,也就是从思维方式入手,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 我们会给到鼓励的三个句式。首先是“我看到……”,用描述式的句子,强调这个过程。 第二个句式是“谢谢你……”,我们把它叫作感谢式(欣赏式)。 还有一个句式就是“我相信……”,这个叫赋能式。 我们在讲内驱力的时候,其实还有一个要点,就是要帮助孩子确立目标感。 还有就是孩子要有大的社会价值感。 我们第二顶帽子讲的是情绪自控力。 在情绪自控力这部分,其实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让家长首先认识情绪。有情绪很正常,也不是说你就不能生气了,生气特别正常,但有了情绪之后你该怎么做?这就是我们要讲的情绪的积极暂停。 家长一定要在家庭中去练习情绪的积极暂停。我们会给到家长们一个工具,叫情绪的积极暂停角。你可以在家庭中布置一个环境,作为你的情绪暂停角。当你有情绪的时候,你先认知、感知到自己现在是有情绪的,自己“大脑盖子是打开的”,然后可以去情绪暂停角冷静一下。 然后是暂停情绪的具体步骤。 第一步叫作情绪识别,第二步叫作情绪的归因,我们要跟孩子说的是“我现在感觉很生气,但这是我自己的问题”。第三步,有了情绪的归因之后,再跟孩子说情绪的处理——“我现在需要去我的情绪暂停角,让我自己感受好起来”。最后一步也特别重要,叫安全感的确认。家长要告诉孩子“当我感受好起来之后,我会再回来跟你一起解决问题”。 黄色帽子——自控力。养成习惯这部分里,有一个很重要的能力就是时间管理能力。我们有一个工具叫作日常惯例表,让孩子从小对于自己的事情有自我决定权,我自己安排我什么时候该干什么,而不是全部都由家长说了算。 第一,就是你发自内心,是否真的信任孩子是可以去执行的。 第二,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家长还要注意一点,就是当你去提醒孩子的时候,你要讲究方法。 第一,要提前一点时间去提醒他,不能到点就去提醒他“你要马上放下,立刻放下”,这是做不到的。你可以提前十分钟、五分钟去提醒他一下,“你注意一下,你的日常惯例表的下一项安排是什么”。第二,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尤其在孩子早期形成习惯的时候,家长的语气要温和,态度要坚定。但我们很多家长都反过来:语气不温和,会特别生气地说“你看,你就是说话不算数,你又如何如何”;态度也不坚定,孩子一哭二闹,就说“那好吧,你再玩会儿”。 其实“抗逆力”这章里有一点很重要,就是孩子遇到的困境和挫折,还有刚刚我们讲的各种不确定性,这个是特别常态的。有一段时间里,我们在社会新闻中看到很多孩子,因为遇到一点点挫折,就做出一些非常负面的行为,让人感觉很痛心。一方面,作为家长,平时给了孩子太多负面的东西。另一方面,从孩子的心理来讲,他们应对挫折的能力比较差,相对来说玻璃心的状态比较多,而不是一个有弹性的心理状态,所以心理修复力会比较差。还有就是,这也和孩子看待一件事情的角度有关。有一个工具叫ABC法则,就是帮孩子乐观地看待困境。孩子是积极乐观地去看待一件事情,还是用非常消极的思维方式去看待一件事情,结果是不同的。我们会建议家长,要教会孩子换一个角度,用另外一种思维方式去看待同一件事情。比如这次考试考得不太好,那应该怎么看待它。我女儿刚上中学的时候,数学考试经常充满了挑战。她回家以后跟我说,这次考试我没考好,我想了一下,是这几个知识点我没有掌握,这个题的练习我没太搞明白,我决定明天去找班上考得特别好的同学,找数学老师问问,把知识点弄明白。这样,她就拥有一个解决问题的心态,她看到的是我还有哪些地方不会,那我就去解决它。但是如果她说,我真的不行,我就没有学数学的天赋……那她就会非常沮丧,在这件事情上就会陷入沮丧的状态。所以,一个负面的事件发生之后,孩子怎么看待它,其实是可以练习的。家长知道之后,也可以有意识地改变自己的心态。就像您刚刚说的,孩子犯错误,你不会感觉焦虑,是因为你看待问题的方式和角度就是积极的。 错误是学习的机会,有错误才有学习的机会。 培养孩子逆商的时候,我觉得家长要掌握几个比较重要的小技巧。第一,当孩子遇到困境的时候,你要好好说话。你要考虑孩子的感受,别上来就批评、指责,这让孩子感觉特别糟糕。第二,你要让孩子知道,犯错误也是可以的。因为我们常常让孩子感觉到的是,我不可以犯错,犯错就意味着我的人生是特别糟糕的。甚至有些家长会无限放大孩子的错误,说如果这样下去的话,将来就会如何如何,你会怎么怎么样。而家长应该让孩子知道,犯错误也是可以接受的。第三,家长要帮助孩子一起,从错误中吸取教训,专注于解决问题,去学会怎么样才能够做得更好。这是家长帮助孩子的三个步骤。你记住了这个原理,那你在做的时候,就照着这个方法去做,这是可以帮助孩子,让他的心理变得更强大的方法。 最后一顶帽子是大家最期待的,就是学习竞争力。 我非常建议家长一定要特别重视,就是深度阅读力。阅读力就是学习力。我讲的学习竞争力大部分是底层能力,我肯定不会讲太多学科上面的方法,但我讲的都是底层能力,包括提高知识的留存率。很多家长说,我们家孩子也特别用功,花很多时间学习,但是他的学习成绩不好,是不是因为遗传基因的问题,是不是天生就不会学习?其实都不是,他有时候是学习方法的问题。所以我会给到孩子们、家长们一些相应的方法,培养孩子的通用的底层能力,去提升孩子的学习效率。 所有的孩子天然都是一颗好的种子,家长作为土壤,只要别做很多破坏性工作就好了,最好还能给孩子一点助力。家长不要成为孩子人生的阻力,不要成为孩子人生的天花板,而要成为他人生的助力。如果你能使用一些好的方法,改善自己基本的认知,那其实就能激发孩子身上的潜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