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想让儿子死不瞑目?”1951年,浙江一八旬老农,不顾劝阻,硬

 古稀老人赵 2022-12-21 发布于北京
硬是将自己儿子的坟刨了,而当坟墓打开后,所有人都惊呆了。
 
老农名叫张爵谦,坟墓里面埋的是他的二儿子张人亚,但他儿子到底是怎么死的,却无人知晓。
 
只有村里老一辈人模糊记得张人亚曾失踪过6年,后来也见他回过一次家,但只是匆匆进入又马上离开,连跟他打招呼都没来得及搭理,没多久就听说他死了。
 
1927年一天,张爵谦正在家里修整农具,“嘎吱”一声,大门打开了,只见一个人慌慌张张地跑了进来,张爵谦定睛一看,竟是自己失踪6年杳无音讯的二儿子张人亚。
 
“哎呀!臭小子,这些年你跑哪里去了?”愣了一下,张爵谦激动地喊道。但此时的张人亚却神情严肃,面色凝重地招手让父亲跟他进里屋。
 
进到里屋的张人亚小心翼翼地从胸前掏出一个包裹,悄声说道:“爹,你先帮我保管一下这包东西。”
 
但比起突如其来的包裹,张爵谦更想知道儿子这6年到底去了哪里?干了什么事情?
 
然而张人亚却目光坚定且略带歉意地告诉父亲:“我现在是共产党员,无法说太多,这包比我命还重要,答应我一定保护好,请爹相信儿子不会干对不住您的事。”跪拜完父亲便又匆匆离开了。
 
即使张爵谦相信自己儿子品行端正,但过分神秘的言行举止,让他很想知道儿子到底在干啥,于是便将儿子给他的包裹打开了。
 
随即,眼前的东西让他心头一紧,他也相信了儿子确实在干一件意义非凡的大事,于是,他立即拿着包裹就想将其藏起来保护好。
 
但是,包裹藏在哪里好呢?张爵谦在家里不停地更换藏匿位置,但无论藏在哪他都放心不下,他又想起儿子临行前说过,这可比他自己的命还重要,要是被人知道了,岂不是会害死儿子。
 
就这样,张爵谦忧心忡忡,提心吊胆地折腾了好一段时间后,他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现在只有一个地方最安全了,那便是坟墓。”
 
从那天起,他恍若变了一个人似的。行走在村里,逢人就哭诉:“我那个不孝子张人亚在外头死了。”接着就是一顿没完没了地破口大骂。
 
虽然面对一个失去孩子的父亲,大家都觉得很可怜,但没人能一直忍受得了那情绪,只好见着他便绕道而行。没过几天,就有人见张爵谦在村旁的小山上修了座衣冠冢。
 
从那以后,张爵谦每天忙完就会跑到山上蹲守,甚至在山上搭棚,夜里也守在那,一开始所有人都百思不得其解,在暗地里感叹:“这儿子的死对他打击确实很大呀!都这么久了他还是天天守在坟前不愿离去。”
 
随着时间的流逝,二十多年过去了,大家也对他的守墓行为习以为常。但没过多久,一件事情又震惊了全村人:“守了这么多年坟的张爵谦,居然在挖自己儿子的坟!”
 
大家都应声赶到现场,围在一旁的人纷纷劝阻他,而此时,张爵谦的小儿子领着镇上干部赶到了现场,这也让大家更加疑惑了。而当张爵谦打开棺材的盖子后,大家都震惊了,里面除了几件衣服和一个褐色的包裹以外,并没有他儿子的尸首。
 
只见张爵谦不慌不忙取出包裹,包裹被包得严严实实的,除了第一层布之外,还有好几层起防潮作用的油纸包裹着,当最里层被打开那一刻,现场的干部愣住了。
 
原来空棺藏着的是国家的历史文件,其中珍贵文物数十件,国家一级文物就达21件。
 
尤其是里面保存完好的《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大会决议案》,这也是记录中共二大的唯一仅存原本,里面的首部《党章》,更是弥足珍贵。
 
至此,所有人才明白了张爵谦这二十多年来守坟的初衷,他一直苦心保护着国家的历史文件。也是他儿子张人亚,让先辈们的革命火种得以继续传播下去。在场镇政府干部不敢怠慢,立刻将这批文件护送至中央。
 
张爵谦兑现了对儿子的承诺,将文件完整安全地交还给了国家。
 
然而可惜的是,父亲盼守了二十多年的一家团聚却始终没有实现,之后中央也派人多方查找,而儿子张人亚仍然下落不明,1956年85岁的张爵谦抱憾离世。
 
直至2005年,家人才得知张人亚已于1933年牺牲,但由于当时时局混乱,战友们只能将他随便埋在了一座山间,墓碑都不敢给立。
 
当和平安定的生活暂未落定之时,总有些人会义无反顾地为了下一代的幸福,明知过程会有血雨腥风却依然笃定负重前行,不是不怕死,而是因为心中有信仰,主动选择了勇敢与担当。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
 
作者:旋子
编辑:子兮
参考资料:人民网《一部党章百年史》2021年04月06日
东南商报《北仑人民的红色骄傲:“党章守护者”张人亚》 2017年08月13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