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PDCA循环—— 用系统、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五)

 新易咨询 2022-12-21 发布于北京

PDCA循环——

用系统、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五)

在之前的:PDCA循环——用系统、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一】【二】【三】【四】四篇文章中,我们介绍了解决问题的步骤和各步骤的具体方法,完成了对具体问题的选定以及对问题现状进行了全面梳理并设计了解决问题的目标。接下来就是对问题根本原因的发掘。

如前所述,我们面临的问题往往是复杂的,我们需要透过复杂的表象,抓住问题的本质,针对造成问题的根本原因采取措施,才能够彻底解决问题。如果只是简单的“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同样的问题就可能反复发生。

对于问题根本原因的发掘,我们通过两个步骤来实现,即:

原因分析

要因验证

在进行第四步原因分析时,我们对在第二步现状把握中发现的规律进行分析。

通常在原因分析时,我们结合使用层别法头脑风暴5why法,对可能造成问题的原因进行罗列。

首先,根据问题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分类方法,对可能造成问题的原因按层别分类,以保证原因分析的条理性和全面性,力求做到不重不漏。常用的层别法依然是4M1E、I-O、流程分析等方法。在此基础上,组织问题的相关人员进行头脑风暴,罗列出能想到的所有可能导致问题的原因。对于每一项可能的原因,进一步使用5why法剖析底层原因,直至我们可以对剖析的底层原因制定明确的措施加以解决。

接下来,我们对这些底层原因加以分析,通过日常的工作经验、相关人员的投票等等方法,确定出一些我们认为是真正造成问题的底层原因,即要因。这些要因需要在接下来的第五步要因验证中进行验证,以确认是否是造成问题的真正原因——真因

原因分析通常以鱼骨图的形式出现。如下图所示:

图中,笔者采用“中高层领导”、“基层骨干”、“基层员工”三个层次进行层别分类,来分析“精益工作难以融入日常工作”这个问题;接下来,对每一个分类追问“为什么”;然后,再对“为什么”的答案进一步追问“为什么”,直到得到的答案可以采取明确的解决措施为止;最后,勾选出我们认为的要因,如图中红圈所示。

在原因分析的过程中,我们首先通过头脑风暴做“加法”,即尽可能的全面罗列出可能造成问题的原因,而不考虑某些原因是否真的造成了问题,甚至是绝不可能的原因,我们也不能加以否决。目的是杜绝因为不加验证的排除可能的原因而造成真因的遗漏。在此之后,凭借我们的工作经验进行要因的勾选,这一步是做“减法”。

对于凭经验勾选出的要因,我们不能直接认定为真因,而是需要通过验证来确认。这也是区别于传统的问题解决方法的一大特点,即,PDCA四阶段十步骤的解决问题方法不是仅凭思维的推导来确定问题的原因,而是依赖于实践验证得出的结论来说明问题所在。在要因验证步骤中,我们主要通过要因验证表来安排验证计划,并记录验证的结果。其形式如下:

根据要因验证计划,验证人在预计时间内,使用确定的验证方法,对我们勾选出的要因一一进行验证,判断每一项要因是否是真因。而每一项的要因验证,本身也是一个PDCA的小循环。

完成每一项要因的验证后,我们将验证结果汇总,如下表:

针对每项验证为真因的原因,我们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即第六步制定对策。制定对策通常使用如下表格:

观察这个表格,我们会发现与之前我们提到的4W2H非常接近,只是增加了Why原因,以及MoE效果测量。4W2H加上Why,就是一个完整的5W2H,可以完整、清楚的说明一件事情。应用在制定对策上,就可以将对策针对的要素(What)、问题的真因(Why)、具体的对策(How)、对策实施的责任人(Who)、对策实施的期限(When)、对策实施的位置(Where)和需要投入的费用(How much)说明清楚。再加上一个对策效果的测量方式MoE,就得到了完整的对策。

到这里,我们才算是完成了问题解决的P计划阶段的全部工作。计划阶段共有六个步骤,超过四阶段十步骤的半数。严格按照这六个步骤进行问题解决的计划工作,可能会花费比传统的方式更长的时间,但是从总体来看,因为有了全面的计划,并且对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实践验证,因此,在解决问题后续的过程中,可以避免因遗漏、错判等造成的问题反复出现,从而缩短了问题的解决实践。即如下图所示,通过制作切实的P计划,从而缩短D实施、C检查、A处理的时间。

结束了P计划阶段的工作,接下来就是D对策的实施阶段了。

点击下方图片

了解新易咨询年度系列大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