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基础理论的重点

 神明的食粮圣地 2022-12-21 发布于海南
1、根据五行相生相克规律确定的治则各有哪些依据相生理论确定治疗原则--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依据相克理论确定治疗原则---抑强、扶弱4.五行相乘相侮的次序如何五行相乘的次序木乘土,土乘水,水乘火,火乘金,金乘木,与相克相同五行相侮的次序是:木侮金,金侮火,火侮水,水侮土,土侮木6..用阴阳学说怎样指导疾病的治疗(1)阴阳偏盛的治疗原则:针对阴或阳偏盛所致的病症,要运用损其有余(实则泄之)热者寒之,寒者热之(2)阴阳偏衰的治疗原则:针对阴偏衰或阳偏衰所致的病症,要运用补其不足(虚则补之)阳虚补阳,阴虚滋阴阴阳互损,可导致阴阳两虚,阳损及阴的阴阳两虚证,宜在补阳的基础上补阴;阴损及阳的阴阳两虚,在补阴德基础上补阳从证型来看,病位在表属阳,实证属阳,热证属阳;而病位在里属阴,虚证属阴,寒证属阴等。在决定治疗原则和临床用药时,中医学也是以阴阳学说作为指导的。如对于阳邪过盛所致的实热证,以热者寒之的原则用寒凉药物清热;对于阴盛所致的寒实证,则应以寒者热之的原则用温热药来祛寒。而对于阴虚所致的虚热证,要以滋阴药以补虚;对于阳虚引起的虚寒证,则要以温阳药以补阳。在阴阳两虚的情况下,就必须阴阳两补,如气血双补。六味地黄丸之山茱萸之“阳中求阴”就是根据阴阳互根互用原理制定的。阴阳亡失者,当阴阳分固。亡阳者,当回阳以固脱;亡阴者,当益气救阴以脱固。另-----阴阳学说还可用来概括中药的性味,并用以指导临床使用。一般来说,寒、凉药属阴,温、热药属阳;味酸、苦、咸者属阴,味辛、甘、淡者属阳;具有收敛、沉降作用者属阴,而具发散、升浮作用者属阳。在临床用药时,应当根据疾病的阴阳性质决定治疗原则,再根据药物的阴阳属性来决定用药。7..阴阳学说概括病理变化的最基本类型有哪两个方面?其含义如何阴阳偏盛和阴阳偏衰。阴阳偏盛,是指阴或阳任何一方高于正常水平的病理状态;阴阳偏衰是指阴或阳任何一方低于正常水平的病理状态。8.阴阳失调包括哪几个方面阴阳偏胜(“邪气盛则实”“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阳气的病理性亢盛,则以热、动、燥为其特点;阴气的病理性亢盛,则以寒、静、湿为其特点)阴阳偏衰(精气夺则虚”“阳虚则阴盛”、“阳虚则寒”(虚寒)、“阴虚则阳亢”、“阴虚则热”(虚热)的病理变化。阴阳互损、阴阳格据、阴阳亡失9..脏与腑的区别如何一.五脏“藏精气而不泻,满而不能实”;六腑“传化物而不藏,实而不能满”;二、五脏多实体性脏器;六腑多中空有腔性脏器;三、由于”五脏藏精以藏神”、”脏主腑从”,一般来说病理上“脏病多虚”、“腑病多实”,治疗上“五脏宜补、六腑宜泄”。10.五脏的功能和生理特点,六腑的功能和生理特点五脏共同的生理特点是化生和贮藏精气,六腑共同的生理特点是受盛和传化水谷。“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11六腑之间在生理功能方面有何联系六腑多为空腔器官,是以传化水谷为其主要特点,所以再其生理功能之间的联系,主要体现在对饮食物消化和依次传递,最后形成粪便和尿液排出体外12.胆的主要生理功能有哪些贮藏胆汁、排泄胆汁、主决断13.小肠的功能失常为何出现二便异常小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受盛化物和泌别清浊。 1.主受盛化物小肠的受盛化物功能表现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指小肠接受由胃腑下传的食糜而盛纳之,即受盛作用;二是指食糜在小肠内必须停留一定的时间,由脾气与小肠的共同作用对其进一步消化,化为精微和糟粕两部分,即化物作用。小肠受盛化物功能失调,表现为腹胀、腹泻、便溏等。2.主泌别清浊泌别清浊,是指小肠中的食糜在作进一步消化的过程中,随之分为清浊两部分:清者,即水谷精微和津液,由小肠吸收,经脾气的转输作用输布全身,即所谓“中央土以灌四傍”;浊者,即食物残渣和部分水液,经胃和小肠之气的作用通过阑门传送到大肠。小肠在吸收水谷精微的同时,还吸收了大量的水液,其中较清稀者上输于肺,经肺气的宣发肃降作用,布散于全身,并将脏腑代谢后产生的浊液下输肾和膀胱,以成尿液生成之源。由于小肠参与了人体的水液代谢,故有“小肠主液”之说。若小肠泌别清浊的功能失常,清浊不分,水液归于糟粕,就会导致水谷混杂而出现便溏泄泻等症。临床上治疗泄泻采用“利小便所以实大便”的方法,就是“小肠主液”理论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14胃主通降的生理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胃的通降包括:1.不断受纳饮食物;2.协助小肠将食物残渣下输大肠;3.帮助大肠传导糟粕胃的主要生理功能:主受纳、腐熟水谷15肾的主要生理功能肾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藏精,主水,主纳气16肝的主要生理功能肝藏血、肝主疏泄肝藏血,是指肝脏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和防止出血的功能17脾的主要生理功能主运化,主升清,主统血脾主运化,是指脾具有消化饮食,吸收水谷精微并将其转输至全身的功能。18肺的主要生理功能主宣发肃降、主气、助心行血、促进水液输布和排泄19.心的主要生理功能主血脉、心藏神20.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必须具备哪些条件血液的正常运行必须满足三个条件:一是血液充盈,寒温适度;二是脉管系统通畅完好;三是心肺肝脾脏腑功能正常,特别是心脏功能尤为重要。21七情与脏腑气血的关系如何一.五脏的精、气、血是情志活动的物质基础,五脏产生七情。二.七情太过也会伤及相应的内脏,引起七情致病22.发病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如何理解?发病的基本原理:正邪相搏。从以下四个方面理解:(一)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因素(二)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三)正邪斗争的胜负决定是否发病(四)某些情况下,邪气在发病中起主导作用。23.何谓虚与实实,指邪气盛,是以邪气亢盛,正气未衰,以邪胜为矛盾主要方面的病理变化,并表现一系列以亢奋、有余、不通为特征的实性病理变化常见壮热、狂躁、声高气粗、腹痛拒按、二便不通、脉实有力、舌苔厚腻等;而内伤病实证则表现为痰涎壅盛、食积不化、水湿泛滥、气滞瘀血等各种病变。虚,指正气不足,邪不太盛,是以正气虚损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反映,表现一系列以衰退、虚弱、不固等为主要特征的虚性病理变化。虚证常见神疲体倦、面色无华、气短、自汗、盗汗,或五心烦热,或畏寒肢冷,脉虚无力等表现。24.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一)津液的生成津液来源于饮食水谷,通过脾胃的运化及大、小肠等脏腑的消化吸收功能而生成。基本过程是:饮食入胃,经过胃的腐熟消化,小肠的泌别清浊,吸收水谷中的营养物质和水分,赖脾气之升清,将胃肠吸收的津液上输于肺,而后输布全身;代谢后的水液经肾送人膀胱。另外大肠也能吸收糟粕中的水分,故日“大肠主津”。可见津液的生成过程是在皮的主导作用下,胃、小肠、大肠共同参与完成的。(二)津液的输布津液的输布主要是依靠脾、肺、肾、肝和三焦等脏腑生理功能的协调配合,完成在体内的输布。脾对津液的输布作用,如《内经》所言“脾气散精”。一方面脾将津液上输于肺,通过肺的宣发肃降,再得以将津液布散全身。另一方面,脾也可以将津液直接向四周布散至全身各脏腑,(三)津液的排泄津液的排泄主要通过排出尿液和汗液来完成。除此之外,呼气和粪便也将带走一些水分。因此,津液的排泄主要与肾、肺、脾的生理功能有关。论述题1.何谓人体之气,其功能是什么?医学中的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具有很强活力的精微物质(一)推动作用(二)温煦作用(三)防御作用(四)固摄作用(五)营养作用(六)气化作用30.气得分类?各自的生成、特性、功能和分布如何?(一)元气元气,又名原气、真气,都是指先天之气,是人体最根本、最重要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1.生成与分布元气主要由肾藏的先天之精所化生,通过三焦而流行于全身。元气的生成来源是肾中所藏的先天之精,先天之精化生的元气生于命门,《难经·三十六难》说:“命门者……原气之所系也。”肾中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的生殖之精,胚胎时期即已存在,出生之后,必须得到脾胃化生的水谷之精的滋养补充,方能化生充足的元气。若因先天之精不足而导致元气虚弱者,也可以通过后天的培育补充而使元气充实。元气是通过三焦而流行于全身的,《难经·六十六难》说:“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主通行三气,经历于五脏六腑。”元气发于肾,以三焦为通路,循行全身,内而五脏六腑,外而肌肤腠理,无处不到,发挥其生理功能,成为人体最根本、最重要的气。2.生理功能元气的生理功能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推动和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功能,二是推动和调控各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二)宗气宗气在胸中积聚之处,《灵枢·五味》称为“气海”,又名为膻中。1.生成与分布宗气的生成有两个来源,一是饮食中的水谷精气,一是肺从自然界中吸入的清气,二者在肺的气化作用下生成宗气。因此,脾的运化转输功能和肺主气、司呼吸的功能是否正常,对宗气的生成和盛衰有着直接的关系。宗气聚于胸中,通过上出息道(呼吸道),贯注心脉及沿三焦下行的方式布散全身。《灵枢·邪客》说:“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宗气一方面上出于肺,循喉咙而走息道,推动呼吸;一方面贯注心脉,推动血行。三焦为诸气运行的通道,宗气还可沿三焦向下运行于脐下丹田,以资先天元气。此外,《灵枢·刺节真邪》中还指出宗气可由气海向下注入气街(足阳明经脉的腹股沟部位),再下行于足。2.生理功能宗气的生理功能主要有行呼吸、行血气和资先天三个方面。宗气上走息道,推动肺的呼吸。因此,凡是呼吸、语言、发声皆与宗气有关。宗气充盛则呼吸徐缓而均匀,语言清晰,声音洪亮。反之,则呼吸短促微弱,语言不清,发声低微。宗气贯注于心脉之中,促进心脏推动血液运行。因此,凡气血的运行,心搏的力量及节律等皆与宗气有关。宗气充盛则脉搏徐缓,节律一致而有力。反之,则脉来躁急,节律不规则,或微弱无力。《素问·平人气象论》说:“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膈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脉宗气也。”虚里穴发于左乳下,相当于心尖搏动的部位,可以依据此处的搏动来测知宗气的盛衰:若其搏动正常,是宗气充盛之象;若其搏动躁急,引衣而动,是宗气大虚;若其搏动消失,是宗气亡绝。目前在临床上更多的是从脉象来测知宗气的旺盛和衰少。由于宗气助心脉之血气的运行,所以宗气不足则往往导致血行瘀滞,凝而留止的病理变化。由于宗气对呼吸运动及血液循行都有推动作用,因而可以影响到人体的多种生理活动,凡气血运行、肢体寒温和活动、视听等感觉、言语声音及脉搏强弱节律等,都与宗气盛衰有关。《读医随笔·气血精神论》说:“宗气者,动气也。凡呼吸、语言、声音,以及肢体运动,筋力强弱者,宗气之功用也。”(三)营气营气是行于脉中而具有丰富营养作用的气。由于营气在脉中,是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营与血难以孤立,故常“营血”并称。营气与卫气从性质、功能和分布进行比较,则营属阴,卫属阳,所以又常常称为“营阴”。1.生成与分布营气来源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由水谷精气中的精华部分所化生气,进入脉中运行全身。《素问·痹论》说:“营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乃能入于脉也。故循脉上下,贯五脏,络六腑也。营气分布于血脉之中,作为血液的组成部分而循脉上下,贯五脏络六腑,营运于全身。2.生理功能营气的生理功能有化生血液和营养全身。营气注于脉中,化为血液。《灵枢·邪客》说:“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营气与津液调和,共注脉中,化成血液,并保持了血液量的恒定。营气循血脉流注于全身,五脏六腑、四肢百骸都得到营气的滋养。由于营气为全身脏腑组织提供了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因此,营气的营养作用在生命活动中非常重要。如《灵枢·营卫生会》说:“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故独得行于经隧,命曰营气。”(四)卫气卫气是行于脉外而具有保卫作用的气。卫气与营气相对而言属于阳,故又称为“卫阳”。1.生成与分布卫气来源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水谷之精化为水谷之气,其中慓悍滑利部分化生为卫气。《素问·痹论》说:“卫者,水谷之悍气也。其气慓疾滑利,不能入于脉也。故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肓膜,散于胸腹。”因此,卫气由水谷之精化生,运行于脉外,不受脉道的约束,外而皮肤肌腠,内而胸腹脏腑,布散全身。2.生理功能卫气有防御外邪、温养全身和调控腠理的生理功能。卫气有防御外邪入侵的作用。卫气布达于肌表,起着保卫作用,抵抗外来的邪气,使之不能入侵人体。卫气虚弱则常常易于感受外邪而发病。卫气具有温煦全身的作用。内而脏腑,外而肌肉皮毛都得到卫气的温养,从而保证了脏腑肌表的生理活动得以正常进行。卫气充足,温养机体,则可维持人体体温的相对恒定。卫气虚亏则温煦之力减弱,易致风寒湿等阴邪乘虚侵袭肌表,出现阴盛的寒性病变。卫气能够调节控制腠理的开阖,促使汗液有节制地排泄。卫气的这一调控作用,既有气能固摄的一面,又有气能推动的一面。通过汗液的正常排泄,使机体维持相对恒定体温,从而保证了机体内外环境之间的协调平衡。当卫气虚弱时,则调控腠理功能失职,可以出现无汗、多汗或自汗等病理现象。卫气的三个功能之间是相互联系和协调一致的。抵御外邪的入侵与腠理开阖的关系也很密切,若腠理疏松,汗液自出,则易于遭邪侵犯;而腠理致密,则邪气难以入侵。在调节体温方面,卫气的温煦功能也与汗孔的开阖密切相关,只有温煦的升温与出汗的降温之间不断地相互协调,人体的体温才得以保持正常。如若温煦太过而汗出不及,则身热无汗;如若温煦不及而汗出过多,则肤冷多汗。《灵枢·本藏》所谓“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者也”,即是对卫气三个功能的概括。2.营卫二气得异同点营气性质精纯,富有营养,卫气性质慓疾滑利,易于流行;营气行于脉中,卫气行于脉外;营气有化生血液和营养全身的功能,卫气有防卫、温养和调控腠理的功能。营属阴,卫属阳,由于机体内部的阴阳双方必须相互协调,故营卫和调才能维持正常的体温和汗液分泌,人体才能有旺盛的抗邪力量和脏腑的正常生理活动。若营卫二者失和,则可能出现恶寒发热、无汗或汗多,易于感冒等。3.六淫各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热)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风、寒、暑、湿、燥、火各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主要是运用类比和演绎的思维方法,即以自然界之气象、物象与人体临床表现相类比,经过反复临床实践的验证,不断推演、归纳、总结出来的。1.风邪的基本概念风邪为病,四季常有,因为春天主气,故风邪以春季为多见。风邪来去疾速,善动不居,变幻无常;其性轻扬开泄、动摇,且无孔不入。风邪侵人多从皮毛而入,引起外风病证。风邪是外感病极为重要的致病因素,称为“百病之长。”2.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1)风为阳邪,轻扬开泄,易袭阳位风邪善动不居,具有轻扬、升发、向上、向外的特性,故属于阳邪。其性开泄,指其易使腠理宣泄开张而有汗出。故风邪侵袭,常伤及人体的上部(头、面)、阳经和肌表,使皮毛腠理开泄,出现头痛、汗出、恶风等症。故《素问·太阴阳明论》说:“伤于风者,上先受之。”(2)风性善行而数变“善行”,指风性善动不居,游移不定。故其致病具有病位游移、行无定处的特征。如风寒湿三气杂至而引起的痹证,若见游走性关节疼痛,痛无定处,则属于风邪偏盛的表现,称为“行痹”或“风痹”。“数变”,指风邪致病变幻无常,发病迅速。如风疹块(荨麻疹)就表现为皮肤瘙痒时作,疹块发无定处,此起彼伏,时隐时现等特征。同时,以风邪为先导的外感病,一般发病急,传变也较快。小儿风水证,起病仅有表证,但短时间内即可现头面一身俱肿、小便短少等。故《素问·风论》说:“风者,善行而数变。”(3)风性主动“主动”,指风邪致病具有动摇不定的特征。如风邪入侵,常现颜面肌肉抽掣,或眩晕、震颤、抽搐、颈项强直、角弓反张、两目上视等。临床上因受风而面部肌肉颤动,或口眼歪斜,为风中经络;因金刃外伤,复受风毒之邪而出现四肢抽搐、角弓反张等症,也属于风性主动的临床表现。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风胜则动。”(4)风为百病之长长者,始也,首也。风为百病之长,一是指风邪常兼他邪合而伤人,为外邪致病的先导。因风性开泄,凡寒、湿、暑、燥、热诸邪,常依附于风而侵犯人体,从而形成外感风寒、风湿、风热、风燥等证。二是指风邪袭人致病最多。风邪终岁常在,故发病机会多;风邪侵人,无孔不入,表里内外均可遍及,侵害不同的脏腑组织,可发生多种病证。古人甚至将风邪作为外感致病因素的总称。故《素问·骨空论》说:“风者,百病之始也。”《素问·风论》曰:“风者,百病之长也。”(二)寒邪(寒则气收)1.寒邪的基本概念寒乃冬季之主气,具有寒冷、凝结、收引特性。寒邪常见于冬季,但也可见于其他季节,如气温骤降、涉水淋雨、汗出当风、空调过凉。寒邪侵人所致病证,称为外寒病证。寒客肌表,郁遏卫阳者,称为“伤寒”;寒邪直中于里,伤及脏腑阳气者,称为“中寒”。2.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1)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为阴气盛的表现,故称为阴邪。寒邪侵人后,机体的阳气奋起抵抗。阳气本可制阴祛寒,但若寒邪亢盛,则阳气不仅不足以驱除寒邪,反为寒邪所侵害。所以,感受寒邪,最易损伤人体阳气。如外寒侵袭肌表,卫阳被遏,可见恶寒、发热、无汗、鼻塞、流清涕等症;寒邪直中脾胃,脾阳受损,可见脘腹冷痛、呕吐、腹泻等症;若心肾阳虚,寒邪直中于少阴,则可见恶寒蜷卧、手足厥冷、下利清谷、小便清长、精神委靡、脉微细等症。(2)寒性凝滞,多见疼痛凝滞,即凝结阻滞。寒性凝滞,即指寒邪侵入,易使气血津液凝结、经脉阻滞之意。人身气血津液之所以畅行不息,全赖一身阳和之气的温煦推动。一旦阴寒之邪侵犯,阳气受损,失其温煦,易使经脉气血运行不畅,甚或凝结阻滞不通,不通则痛。因寒而痛,一则有明显的受寒原因;二是其痛得温则减,遇寒增剧。由于寒邪侵犯部位不同,因而可。出现多种疼痛症状。如寒客肌表经络,气血凝滞不通,则头身肢体关节疼痛,痹证中若以关节冷痛为主者,称为“寒痹”或“痛痹”;寒邪直中胃肠,则脘腹剧痛;寒客肝脉,可见少腹或阴部冷痛等。(3)寒性收引“收引”,有收缩牵引之意。寒性收引,即指寒邪侵袭人体,可使气机收敛,腠理、经络、筋脉收缩而挛急。如寒邪侵及肌表,毛窍腠理闭塞,卫阳被郁不得宣泄,可见恶寒、发热、无汗等;寒客血脉,则气血凝滞,血脉挛缩,可见头身疼痛,脉紧;寒客经络关节,则经脉收缩拘急,甚则挛急作痛,屈伸不利,或冷厥不仁等。1.湿邪的基本概念湿为长夏的主气,具有重浊、黏滞、趋下的特性。长夏即农历六月,时值夏秋之交,阳热尚盛,雨水且多,为一年中湿气最盛的季节。湿邪为病,长夏居多,但四季均可发生。湿邪侵人所致的病证,称为外湿病证,多由气候潮湿、涉水淋雨、居处潮湿、水中作业等环境中感受湿邪所致。2.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1)湿为阴邪,易损伤阳气,阻遏气机湿为重浊有质之邪,与水同类,故属阴邪。阴邪侵人,机体阳气与之抗争,故湿邪侵人,易伤阳气。脾主运化水液,性喜燥而恶湿,故外感湿邪,常易困脾,致脾阳不振,运化无权,从而使水湿内生、停聚,发为泄泻、水肿、尿少等症。清代叶桂《温热论·外感温热篇》说:“湿胜则阳微。”因湿为重浊有质之邪,侵入最易留滞于脏腑经络,阻遏气机,使脏腑气机升降失常,经络阻滞不畅。如湿阻胸膈,气机不畅则胸膈满闷;湿阻中焦,脾胃气机升降失常,纳运失司,则脘痞腹胀,食欲减退;湿停下焦,肾与膀胱气机不利,则小腹胀满、小便淋涩不畅。(2)湿性重浊“重”,即沉重、重着,指湿邪致病,出现以沉重感为特征的临床表现,如头身困重、四肢酸楚沉重等。若湿邪外袭肌表,困遏清阳,清阳不升,则头重如束布帛,如《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因于湿,首如裹。”湿邪阻滞经络关节,阳气不得布达,则可见肌肤不仁、关节疼痛重着等,称之为“湿痹”或“着痹”。“浊”,即秽浊不清,指湿邪为患,易呈现分泌物和排泄物秽浊不清的现象。如湿浊在上则面垢、眵多;湿滞大肠,则大便溏泄、下痢脓血;湿浊下注,则小便浑浊、妇女白带过多;湿邪浸淫肌肤,则可见湿疹浸淫流水等。(3)湿性黏滞“黏”,即黏腻;“滞”,即停滞。湿邪致病,其黏腻停滞的特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症状的黏滞性。湿病症状多表现为黏滞而不爽,如排泄物和分泌物多滞涩不畅,痢疾的大便排泄不爽,淋证的小便滞涩不畅,以及口黏口甘和舌苔厚滑黏腻等,皆为湿邪为病的常见症状。二是病程的缠绵性。因湿性黏滞,易阻气机,气不行则湿不化,湿邪胶着难解,故起病隐缓,病程较长,反复发作,或缠绵难愈。如湿温、湿疹、湿痹(着痹)等,皆因其湿而不易速愈,或反复发作。(4)湿性趋下,易袭阴位湿邪为重浊有质之邪,类水属阴而有趋下之势,人体下部亦属阴,同类相求,故湿邪为病,多易伤及人体下部。如水肿、湿疹等病以下肢较为多见,故《素问·太阴阳明论》说:“伤于湿者,下先受之。”另外,寒邪也属阴邪,同气相求,侵人也常伤及下部,如《灵枢·百病始生》说:“清(寒)湿袭虚,病起于下。”(四)暑邪1.暑邪的基本概念暑乃夏季的主气。暑为火热之气所化,暑邪致病,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发生于夏至以后,立秋之前。故《素问·热论》说:“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暑邪致病,有伤暑和中暑之别。起病缓,病情轻者为“伤暑”;发病急,病情重者,为“中暑”。2.暑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1)暑为阳邪,其性炎热暑为盛夏火热之气所化,火热属阳,故暑邪为阳邪。暑邪伤人多表现为一系列阳热症状,如高热、心烦、面赤、脉洪大等。(2)暑性升散,扰神伤津耗气升,即升发、向上。暑为阳邪,其性升发,故易上扰心神,或侵犯头目,出现心胸烦闷不宁、头昏、目眩、面赤等。“散”,指暑邪侵犯人体,可致腠理开泄而多汗。故《素问·举痛论》说:“炅则气泄。”汗出过多,不仅伤津,而且耗气,故临床除见口渴喜饮、尿赤短少等津伤之症外,往往可见气短、乏力,甚则气津耗伤太过,清窍失养而突然昏倒、不省人事。故《素问·刺志论》说:“气虚身热,得之伤暑。”(3)暑多挟湿暑季气候炎热,且常多雨而潮湿,热蒸湿动,水气弥漫,故暑邪致病,多挟湿邪为患。其临床表现除发热、烦渴等暑热症状外,常兼见身热不扬、四肢困倦、胸闷呕恶、大便溏泄不爽等湿滞症状。如夏季的感冒病,多属暑邪兼挟湿邪而致,治疗当用“湿去热孤”之法。(五)燥邪(燥胜则干)1.燥邪的基本概念燥为秋季的主气。燥邪伤人,多自口鼻而入,首犯肺卫,发为外燥病证,四季均有,但多见于秋天。初秋尚有夏末之余热,久晴无雨,秋阳以曝,燥与热合,侵犯人体,发为温燥;深秋近冬之寒气与燥相合,侵犯人体,则发为凉燥。2.燥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1)燥性干涩,易伤津液燥邪为干涩之病邪,侵犯人体,最易损伤津液,出现各种干燥、涩滞的症状,如口鼻干燥,咽干口渴,皮肤干涩,甚则皲裂,毛发不荣,小便短少,大便干结等。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燥胜则干。”(2)燥易伤肺肺为娇脏,喜清润而恶燥。肺主气司呼吸,直接与自然界大气相通,且外合皮毛,开窍于鼻,燥邪多从口鼻而入,故最易损伤肺津,从而影响肺气之宣降,甚或燥伤肺络,出现干咳少痰,或痰黏难咯,或痰中带血,甚则喘息胸痛等。由于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津耗伤,大肠失润,传导失司,可现大便干涩不畅等症。(六)火(热)邪1.火(热)邪的基本概念火热旺于夏季,但并不像暑那样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也不受季节气候的限制,故火热之气太过,变为火热之邪,伤人致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火热之邪侵人所致的病证,称为外感火热病证。热为火之渐,火为热之盛,两者本质皆为阳邪,致病也基本相同。火邪与热邪的主要区别是:热邪致病,临床多表现为全身性弥漫性发热征象;火邪致病,临床多表现为某些局部症状,如肌肤局部红、肿、热、痛,或口舌生疮,或目赤肿痛等。如《素问·五运行大论》说:“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其性为暑。”另外,与火热之邪同类的尚有温邪。温邪是温热病的致病因素,一般只在温病学范畴中应用。2.火热之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1)火热为阳邪,其性趋上火热之性燔灼、升腾,故为阳邪。阳邪侵人,人体之阴气与之相搏,邪气亢盛则致人体阳气病理性偏亢,“阳胜则热”,故发为实热性病证,临床多见高热、恶热、烦渴、汗出、脉洪数等症。火性趋上,火热之邪易侵害人体上部,故火热病证,多发生在人体上部,尤以头面部为多见。如目赤肿痛、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糜烂、牙龈肿痛、耳内肿痛或流脓等。(2)火热易扰心神火热与心相通应,故火热之邪入于营血,尤易影响心神,轻者心神不宁而心烦、失眠;重者可扰乱心神,出现狂躁不安,或神昏、谵语等症。故《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热瞀瘛,皆属于火。”“诸躁狂越,皆属于火。”(3)火热易伤津耗气火热之邪侵入,热淫于内,一方面迫津外泄,因气随津泄而致津亏气耗;另一方面则直接消灼煎熬津液,耗伤人体的阴气,即所谓热盛伤阴。故火热之邪致病,临床表现除热象显著外,往往伴有口渴喜冷饮,咽干舌燥,小便短赤,大便秘结等津伤阴亏的征象。阳热太盛,大量伤津耗气,临床可兼见体倦乏力、少气懒言等气虚症状,重则可致全身津气脱失的气脱证。(4)火热易生风动血“生风”,是指火热之邪侵犯人体,燔灼肝经,耗劫津液,筋脉失养失润,易引起肝风内动的病证。由于此肝风为热甚引起,故又称“热极生风”。临床表现为高热神昏、四肢抽搐、两目上视、角弓反张等。“动血”,指火热入于血脉,易迫血妄行。火热之邪侵犯血脉,轻则加速血行,甚则可灼伤脉络,迫血妄行,引起各种出血证,如吐血、衄血、便血、尿血、皮肤发斑、妇女月经过多、崩漏等。(5)火邪易致疮痈火邪入于血分,可聚于局部,腐蚀血肉,发为痈肿疮疡。《灵枢·痈疽》说:“大热不止,热胜则肉腐,肉腐则为脓,故名曰痈。”由火毒壅聚所致之痈疡,其临床表现以疮疡局部红肿热痛为特征。33.七情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正常的情志活动,是人体对外界环境刺激的不同反应肝在志为怒,心在志为喜,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产生原因:1.太过;2.持久34【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一)直接伤及内脏(五脏之中,尤以心、肝、脾三脏与情志活动关系密切。)(二)影响脏腑气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三)多发为情志病证(四)影响疾病转归41.何谓正治与反治,各包括什么正治,是指采用与疾病的证候性质相反的方药以治疗的一种治疗原则,故又称“逆治”,包括热者寒之、寒者热之、.虚则补之、实则泄之反治,是指顺从病证的外在假象而治的一种治疗原则。由于采用的方药性质与病证中假象的性质相同,故又称为“从治”。包括热因热用、寒因寒用、通因通用、塞因塞用名词解释1.整体观念,是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和社会环境统一性的认识,是整体思维方法在中医理论中的体现。2.辩证论治所谓辩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病案资料,包括症状和体征、个人史、家族史等,进行分析、综合、归纳和推理,达到辨清疾病原因、疾病性质、病变部位和邪正关系,概括、判断为某个证所谓论治,是根据辩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3.异病同治“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类型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相同的病机,即所表现的症候相同,就可采用相同的治疗方法4.阴阳阴阳,哲学层面的阴阳又称属性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5.五行五行,是对木、火、土、金、水五类事物属性的概括6.神广义之神,是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和总体现;狭义之神,是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情感活动及性格倾向等。心所藏之神,两者都包括7.肾精肾精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与生俱来,是构成人体胚胎的原始物质,具有繁衍后代的功能。后天之精是指人体出生后,由脾胃从饮食物中摄取的营养成分和肝脏代谢化生的精微物质,具有赔补先天之精河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的功能8.气医学中的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具有很强活力的精微物质9.气机气得运动称作气机10.病因病因,即致病因素,又称为“病原”、病邪、邪气,泛指一切可导致人体阴阳失去平衡状态的因素11.七情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正常的情志活动,是人体对外界环境刺激的不同反应12.邪气邪气,泛指各种致病因素,简称为“邪”。包括六淫、疫疠邪气、七情内伤、劳逸损伤及各种病理产物(如痰饮、水湿、瘀血、结石、宿食)等。13.六淫“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热)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知识点1.治病求本是中医学治病的主导思想,2.,《黄帝内经》问世,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系统医学理论巨著,确立了中药学的理论原则,是中医理论体系确立的标志炎帝的《神农本草经》,为我国最早的一部药物学专著,是中药学发展的奠基之作张仲景的我国第一部临床医学专著《伤寒杂病论》,是中医学论述辨证论治的第一部专著扁鹊的《难经》,3.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以人为本、辩证论治4.划分阴阳的标准,即阴阳的征兆,为“水火”标准5..《尚书·洪范》对五行的经典性概括: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6.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阴阳的相互交感所引发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和相互转换关系。7.气的运动形式,可以简单地归纳为升、降、出、入四种基本形式8.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能生血、行血、摄血和血能化气、载气五个方面。9. 病因分为四类,即外感病因(六淫、疠气);内伤病因(七情内伤、饮食失宜、劳倦失宜);病理产物性病因(瘀血、痰饮、结石);其他病因(寄生虫、医源因素、药邪)。12.肝在志为怒,心在志为喜,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13. 五脏之中,尤以心、肝、脾三脏与情志活动关系密切14. 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151.根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的治法有:抑木扶土法、培土制水法、佐金平木法和泻南补北法;.根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的治法有:滋水涵木法、益火补土法、培土生金法和金水相生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