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同题擂台】​薄文杰:​冬至忆父(散文)

 成安文学 2022-12-22 发布于河北

点击“成安文学”,关注作家动态,欣赏更多佳作(2022年112期)

  

冬至忆父

薄文杰

2022.12.21


冬至忆父  

薄文杰

1980年暑假,我从邯郸市师范毕业分配到成安中学(1984年后该叫成安一中)教书这年高一招了6个班,分别由陈金堂老师袁克礼老师三个来教。我们三人齐头并进,也成了我向二位名师学习的好机会。
这年冬至那天,我们人上午上罢一、二节课后,都在四合院的语文组备课。临近中午,我想早早收拾一下然后到学校教师小食堂买点饺子吃。这时陈老师和袁志师都在学校安家,可回自己家吃上热气腾腾的饺子。那年我22岁,未婚单身,每天都在老师的小食堂就餐(学生在大食堂就餐)
中午12点时,我慢慢出四合院走向我所住的那排小东屋,忽然发现我那60多岁的老父亲在我门前等我他上身穿一黑色棉袄,下身穿一灰色棉裤,手推着一半旧自行车,不时地朝我能出现的地方张望着。“爹,你怎么来了?”“你娘让我给你送饺子来的”,“爹,这学校食堂就有卖的,你又何必跑这么远的路送碗饺子呢?”,“不远,不远,来回才20里路程,以前你在峰峰下坑,在邯郸上学,想给你送也不容易,现在回成安就好说了,快来看凉不凉,要趁热吃才好!”他说着从自行车左把上摘下一个布兜,里边是一盆饺子,外边包着好几层毛巾。“爹,赶紧进屋休息一下,烤烤手,喝口水!”“我就不进屋了,你娘还在家等着我一块吃饺子呢!”父亲不顾我的劝阻,坚持骑着他那半旧自行车慢慢悠悠地走了。望着父亲的背影,我的眼睛溢满了泪水……
父亲和母亲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且文化程度不高,父亲只读过小学4年级,但好看书读报,估计他的文化程度可达到初中水平;母亲没上过学,是除会写自己名字外就不认识几个字的那种人。他们勤劳持家,省吃俭用,缩衣减食供我姐弟5人上学,除种几亩粮田外,还喂鸡喂鸭,喂猪喂羊来贴补家用,一家7口人虽不富裕却也充满着幸福欢笑。父亲为人正直,助人力乐,口碑极好。他用一三格棱的铁针,为乡亲们排除病痛,从不收取一分钱;曾担任大队保管员多年,从没出过差错;在棉站卖棉花多给了钱他冒雨送还在我们心目中父亲就是英雄——给生产队拉煤时,曾赤水空拳打跑3只恶犬煤油灯下,全家人围坐一圈掰玉米子或手撕棉花,父亲总讲些民间故事让我们听,使孩子们早早爱上了民间文学;早晨他总是把街门早早打开,喊我们姐弟起床上学,自己去扫院子挑水,帮母亲干些家务活。
父亲知道自己文化水平不高,却鼓励子女好好求学,他说;只要能上学,我就是砸锅卖铁也要供你们上。大姐在成安北关上女高时,冬天天气极冷,大姐说女生一冬天不敢脱袜子,等来年春天脱袜子时,袜子与肉粘在了一起,往往搞血肉模糊,鲜血淋淋。大姐也有怕冷不想上学的念头,父亲省吃俭用又借钱给大姐做了件半截钢蓝色棉上衣,并亲自送到学校,大姐感动,同学羡慕。大姐成为我们村解放后第一个考上大中专学校的学生。家里贪穷,连10元钱学杂费也没有,父亲卖掉自留地边的几棵小柳树,凑足十几元钱,赶着毛驴车亲自送大姐到100里外的峰峰卫校上学;在父亲的影响下,二姐13岁在全乡学校统考中就排名第一,后经自己的努力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在父亲的鼓励下,我成为我们村恢复高考后第二个考上大中专学校的学生。
父亲对母亲说:我们5个孩子有4个吃商品粮,且都是干部级别,小儿子还是成安最高学府的老师。说话时脸上挂满了骄傲和自豪。我们家在村里没啥社会关系,连一个大队干部也没出,入伍、代课、招工、招干、保送上大学轮不到我家。我们姐弟在父亲的影响和彭励下,有高中生、中专生、大专生,有医生、有老师、有行政干部,大姐、二哥和我都是中共党员,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无闻、任劳任怨地为党和人民作着应有的贡献。我突然想起朱自清先生的《背影》,父亲的形象在我眼前渐渐高大起来……
当别的老师问我食堂饺子卖缺了你是否吃上饺子时,我自豪地说我吃的是父亲送来的我母亲亲手包的饺子。
父爱如山,父亲万岁!

————————————————————————————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薄文杰,男,河北成安人,中共党员,大专文化,从事教育和行政多年,爱好文学,作品在不同报刊、电台和微信公众号发表。

——————————————————————————————

成安文学编辑团队

总编:周志鹏

主编:冀凌云

责编:张玉叶

 编委:武学福 朱顺社  吴  霞 

张俊德  姚瑞红  胡贺宇 

 齐明明  王志彬   纪 蕾   

      靳志刚   张耀富

 统筹制作:冀凌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