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老的科举制发展到明朝弘治年间,已疲态尽显,跟不上时代发展

 where5 2022-12-24 发布于布基纳法索

《明朝果然很有料》-122


【科举制的弊端】

新老两代神童以这样的方式告别科举和官场,令人在惋惜之余还带来另一个思考,全社会无数双眼睛紧紧盯着的科举,真的会出现作弊吗?

不但有,而且很多。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同理,有考试的地方就有作弊,科举考试也无法避免。代代读书人除了皓首穷经学而不倦外,也费尽心思琢磨着走捷径的作弊方法,花样层出不穷,令人叹服。

周星驰的《武状元苏乞儿》里有这样一段情节:苏乞儿在考场大睡,监考官直接就把他的白卷替换成了早已准备好的满分卷。

星爷是无厘头鼻祖,真实作弊当然不能如此明目张胆,论效果却异曲同工。

在唐朝,科举制度创立未久,各种规则都在摸索制定中,加上贵族政治余波未息,要想作弊还是有点方便的。

有种模式叫“行卷”。

行卷本身而言,不能算是作弊。它是指在省试之前,举子们把自己平时的作品写成卷轴,送给政坛权要或是学界名流,这些人与主考官多有来往,一旦文章得到他们的赏识,就能向主考官推荐。

这种方式相当于考生为自己造势,名头在主考官那里打响了,万一考试时发挥不佳考砸了,主考官也能酌情打分,有些挽回的余地。毕竟一考定终身嘛,有点残酷,行卷更像展示平时学习的综合分数,避免有才华的举子因偶然性落榜。

著名的行卷故事是白居易,他以诗集行卷于顾况,第一篇便是著名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前辈诗人顾况欣赏于白居易的文采,立马给他来了个点赞评论转发三连,白居易因此名声大振,27岁便一举登第。

白居易是真材实料,但行卷这种形式,白居易能用,其他人也能用。对高干子弟来说,行卷就更方便了,他们行卷的目的就多了一个——作弊。

行卷作弊结合于“通榜”,“通榜”是指主考官出于公心,会请一些有声望,有地位的人与他一起决定录取名单,这本来也是一种民主,但结合了行卷,就变得不民主起来——请来通榜的人是不看试卷的,他只是靠行卷的结果来提出名单。

这里面的操作,大家都懂了。

显然,除非人人都是白居易,通榜者个个都是顾况。否则,行卷无论如何都是不利于寒门子弟的。

图片

卷只是一种,还有“请托”。

“请托”就很直白了,顾名思义,又请又托,这种办事方式极具中国特色又极有效。

它甚至不需要作品,只要拥有出身和财富,就能打通关节,求得录取。

比如唐文宗开成三年 ( 838年)的一次请托,举子裴思谦走的是当红宦官仇士良的关系,开口就要知贡举的礼部侍郎高锴录取他为状元,高锴心领神会——“不得已 ,乃遂从之”。

作弊方式当然不止这两种,在考场上又有代考、互相抄袭、内外勾结等方式。与李商隐齐名的花间派鼻祖温庭筠,另一个身份就是位著名的“考场枪手”。

宋朝与士大夫共天下,决定人才选拔的科举考试地位就异常重要。宋真宗亲自写下《劝学诗》,画下“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样的大饼来激励士子读书取士。他高声对天下士子宣布,金榜题名时,要比洞房花烛夜来得更加荣耀啊!

不过天下读书人这么多,挤破头的鲤鱼跳龙门概率还是太小,为了走捷径,自然也会有人作弊。

从制度上说,经过了唐朝的磨合,科举制已经成熟了许多,行卷通榜之类统统失效了。

百姓的力量是无穷的,何况是这些饱读诗书的举子,一计不成,再生一计。

宋朝有种作弊方式叫“冒贯”。它抓住了宋朝科举制度的一个漏洞:录取名额。

录取名额的地区差异,从古到今都是有的,这也能理解。学霸多的地方,就只能少录取一些,从国家层面来讲,得照顾到学霸少的地区。

比如,欧阳修曾说,东南和西北相比,东南州郡二三千人只取二三十人,西北州郡百人取十人,考生录取率要相差十倍之多。

本来这是现实需要,但宋朝有个户籍漏洞被考生注意到了,就产生了冒贯。

冒贯的具体操作,是考生在多地设立户籍,到录取率最高的州郡应试,这样成功率自然就提高许多——举子奸计,多占邻近户籍,至有三数处冒试者。籍于多试之中必有一得。

当然冒的手段是灰色乃至非法的,如认兄为父,贿赂地方官,走私循情等等,但在中举的诱惑下,这点风险还是大有人冒。

冒贯没有消失,它流传了下来,也就是明清时候的冒籍,士子们在避难就易这条路上,始终是在孜孜探索的。

老朱一度采取全国统一试卷的方法,“南北榜案”后发觉行不通,后来改为“南榜”和“北榜”分开录取。这并不能改变明代科举作弊尤甚的现实,学子们吸收前代经验,发展出了“贿买钻营、怀挟倩代、割卷传递、顶名冒籍”等一整套作弊方法,已是“弊端百出,不可穷究,而关节为甚”。

此种情况下,许多有才能的人就被挡在门外,无法施展长材。更惨的是,还有人牵连其中,下狱丢官,郁郁而终。

标榜公正取士的科举,变得越来越不公正起来。

图片

除了作弊,科举选材的局限性也越来越强。

比如会试,这个位于明代科举考试体系第三级别的考试,担负着为国家选拔出最优秀人才的目标,历来是重中之重。

会试一共三场,三天考一场,考生们需要在丑时(凌晨1点到3点)入场,只许携带笔墨纸砚,经过一一搜检后才能入场进入自己那长约四尺,宽约三尺的小隔间(号舍)。

举子全部进场后,大门落锁,由五城兵马指挥带领士兵环墙四面严加防守。除非京师将被攻陷,否则墙外一切事情都与举子们无关。

接下来他们要在这个小格子里呆上九天九夜,自带干粮,吃喝拉撒也不许离开,直到会试结束。

图片编辑搜图编辑搜图编辑搜图

会试的规则为三天一场,一共三场,但并不是说一场只要写一篇文章。第一场要考的是“经义”,考生要在三天时间里写三篇四书文,四篇五经文,全部以八股形式写就。

第二个环节是“论”、“诏诰表”、“判语”。

“论”可以理解为议论文,根据题目自由发挥;“诏诰表”考的是举子公文写作能力,如弘治六年的考题拟“唐以张九龄为中书令诰”,要求考生代入唐代张九龄,以中书令的身份写出一篇诰文;“判语”是司法题,考察的是举子对《大明律》等法律条文的熟悉度

第三个环节是“策问”。策问主要是就儒家经典来发问,所答试卷叫“对策”,有问有论,其本身也是文章。无论哪一级的考试,策问都是必考内容。

“经义”相当于阅读理解,“诏诰表”是公文写作,“策问”是时政议论文,从实用角度来说,“策问”理应最能体现一个士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唐至明初确实如此,策问历来是科举考试的灵魂,最后的录取也需要权衡三场成绩得出结论,即“三场并重”。

但自明代中叶起,朝廷录取的标准越来越偏向于擅长“经义”的考生,这主要是当时的统治思想决定。

明代越来越集权的趋势,决定了士大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论依据在四书五经,所以这些儒家经典在统治者思想中分量最重。

统治者所要的是驯服的工具,不需要异端的改良思想。自宣德八年起,只有五经的第一名才能进入前五,也即是否“经魁”已成为能否进入前五名的先决条件。这种情况必然引导考生重视首场考试,忽视第二第三场,也即重视对儒家经典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而忽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这样选举出来的人才,多半是四平八稳,不求有功至少能无过。

图片编辑搜图编辑搜图编辑搜图

那么问题来了呢,科举考试,到底需要选举出什么样的人才,来帮助皇上治国理政呢?

儒家经典中有这样的表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举能。

按这样理解,选举人才的基本要求是要做到天下为公,选取贤能的人。

说穿了,所谓天下为公也不过是种理想的追求,对统治者来说这是种标榜;对读书人来说只是个幌子。在现实政治权利和实际利益驱使下,无论是统治者还是读书人,在科举中往往表现出最丑陋的一面。

统治者所要的是驯服的工具,读书人所要的是高官厚禄,只要达到目的,无所不用其极。所谓“习得文武艺,卖与帝王家”之类的话,描述的就是赤裸裸的买卖关系。

那么就只剩下贤能了,可是这样只重经义的考试,真就能选拔出最贤能的人吗?

科举制一度很先进,历朝历代尝试了各种人才选拔机制后,终于摸索出了科举制——中华文明史上最重要的制度之一。

这是一套决定谁来当官的制度,它的好处是公正、平等、择优录取。初衷是排除门第、血统、私人关系乃至违法作弊,保证不受干扰地选拔人才,防止阶层固化。

科举制一出现就表现出它强大的生命力,历朝大量治国人才通过科举被选拔出来,它成了读书人向上攀登的最好阶梯。科举成功者不仅改变了自身地位,也改变了门庭,促进了社会各阶层间的流动,为统治阶层不断地注入新鲜血液。

通过努力就可以得到成功,这是多么公平的事情啊!它把最优秀、肯努力的精英人才吸收到帝国内部,理论上给天下人提供了一个相对公平的机会,即贫贱之人也有机会通过读书飞黄腾达。它激发着全社会特别是青年人奋发进取,使整个社会充满活力,成为社会进步的潜在动力。

图片编辑搜图编辑搜图编辑搜图

在另一面,一项制度久而生弊,到15世纪,始于隋朝的科举制度已实行了800余年而未加以更新,它内在的缺陷就会不断地扩大。

又因为中华文明在农耕时期非常成功,以至于固化停留在这个层级很难破局,这种危机便危害到整个国家和社会,违背了科举制设立的初衷。

在现实中,明代科举名列前茅者,不一定就是贤能,很大可能只是会写文章的循规蹈矩之人。图新求变,富于创造性的人很难在科举考场上胜出。

科举的导向,往往使大多数举子成为墨守成规、因循守旧、僵化平庸之人。

如果说科举在之前的数百年表现出了优越性,那么在这个节点,它已和所有一成不变的制度一样,步入了衰老期,疲态尽显。

图片

15世纪的世界】

朱见深崩于1487年,按中国纪年这一年叫成化二十三年,在世界上叫十五世纪晚期。

15世纪之前,世界相对是封闭的、分割的。东方的农业文明,中亚的伊斯兰文明和欧洲的基督文明既相互吸引又相互排斥。

甭管皇上们再怎么折腾,大明帝国仍是相当强大的。

15世纪起,世界开始发生变化。

这个世纪在世界史上被称为探索时代,也称发现时代,正式始于15世纪初,一直持续到17世纪。这一时期的特点是欧洲人开始从海上探索世界,寻找新的贸易路线、财富和知识。

探索时代的影响将永久改变世界,并将地理学转变为当今的现代科学。

世界殖民文化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世界文化交流。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宣扬资本主义的文化发展,解放了欧洲中世纪封建文化的束缚,资本主义得到发展,为后来的工业革命培养了土壤。

大明对世界变化的感知是是迟钝的,一方面是由于大陆文明和海洋文明的区别。

地理决定了大陆文明是一种农业文明,海洋文明是一种商业文明。

海洋是流动的,变化的,宽容的,有较大自由度,较少狭隘观念与保守思想。海洋又是积极的,进取的,浪漫的,有广阔的想象与联想的空间,开拓人的心灵世界。

这些构成了海洋文明的基本特征,也构建了海边民族容易接受新事物与新观念的心理素质。

陆地是稳定的,农业社会要求稳定,风调雨顺。封建政权的代号为“江山”,即使说“四海为家”,也是以四海为边界。传统所谓“六合”、“四方”一般都不包括海洋。

洪武皇帝当时列出十六个不征之国,根本不考虑向海洋扩张的可能性。永乐皇帝颇具国际视野,可惜郑和之后再无郑和,明朝向海洋的探索就此止步。

明清实行“海禁”政策,也把海疆排除在外。安土重迁,安贫乐道,惜别怀乡,这些都是大陆文化的生成背景:封闭,保守,墨守成规,求稳求太平,害怕社会变动。

所谓“天不变道亦不变”,大陆文明虽然平和、厚重、典雅、精致,其局限性亦是很明显的。

话虽如此,光看表面是不完整的,中国没有参与世界大发现并不能与掉队划等号。文明的基因来自内部文化,东方文明的基因来自科举制度和儒家文化,在这个节点,它已开始表现出与落后于世界变化的趋势。

再说大一点,近代中国落后于西方,很大根源就在科举制的跟不上时代,这差不多就是在弘治年间开始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