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进草书集|《历代书论札记》连载(六):学古人书,须得其神骨

 循规堂 2023-03-15 发布于上海

《历代书论札记》序

书者,先博也,后散也。欲书必先博览群书,胸中有物,后散怀抱,任情恣性,最后落笔,随心书之, “若迫于事,虽中山兔豪不能佳也”。此乃余阅蔡邕《书论》之感慨。

古有小木简为札,条记于札,故札记沿用至今。是故余平昔好览,且喜动笔,好记其精髓,今复于存者辑之,以名札记也。至于通道与否,则存乎人之所见。余初不敢意必于其间焉。

壬寅仲秋,高进于沪上循规堂自叙。

学习古人的书法,必须学习他的神采和骨架,得到它的气魄、气势、气韵和风格,这是最重要的,千万不要光徒它的外貌相似而不进一步着意追求它的神似。

不管是临还是摹都要用心体悟并学会它的技巧,这是学习书法最重要的法则,这样就首先要追求古人的笔意之所在,其次要讲究运笔技巧,最后就是要像练习中的字体,做到既形似又神似。

不要拘泥于古人的技法, 也不要固执自己的偏见, 只要在于灵活应用就可以了,也就是说要学习古人,但也不要被古人的技法所局限。

临摹古人的作品不在于对照模仿得越像越好,而在于心领神会,灵活应用就可以了,不要像照相一样逼真,否则,便会使书法的整体有失,就会拣了芝麻,丢了西瓜,没有学到根本,看起来很像其实不像,这是不可想象的。

自己在练习创作书法时要服从古人的笔法和章法,在临摹古人法帖时又要有自己的特色,如果真正能够做到既有继承又有发展,那就很好了,否则就是一件吃力不讨巧的事情了。

我的书作虽然不是很好,但能够写出自己的新意境,不完全承袭古人,受古人的约束,这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我们学习书法的每一字每一笔都必须从古帖中来,否则就没有了根本。刚开始临帖选帖要慎重,而且必须规范,专门尊崇一家为好,不要三心二意,今天学这派,明天学那道,学深悟透才能有所得。然后可以采纳和吸取众多书作的美妙之处,有所变化而不要拘谨,这就是所谓的突出个性,形成自己的风格。

凡是开始临摹的时候专门尊崇一家为好,不要三心二意,学成后才可以研究和练习其它各家,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胸中饱满丰富,腕下熟练精到。久而久之自然会眼界开阔、志趣高深,将众多书家的可取之处变成为自己的技艺,这样才能出成绩,才能技高一筹、出人头地。

临摹和练习古人的书法,必须先专攻和精通一家。直到随手一笔,就没有不像的,到这时候就可以兼学和吸收并举,深通广晓众多的书法作品,但也不可能自成一家,看似学到了不少,如果将已经学的那家通通丢弃了,那就枉费一番功夫和力气了。

如果只守住一家的字来临摹,久而久之必然会养成一种习性和气韵,甚至于到最后不可能走得太远,影响也不可能大。假使能够知道它的不足之处并扬长避短,就会自己书写时掌握其精髓和要义,自己也会有所领悟而增加灵性,以古人的笔意和笔法,开创自己书写的生动局面,你可以不走别人的老路,自然而然地展现自我的东西,也可以与古人的字形相结合,这样就可以流传于后人而无愧于心,也可以成就自己独立形成自己的风格和派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