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书论札记》序 书者,先博也,后散也。欲书必先博览群书,胸中有物,后散怀抱,任情恣性,最后落笔,随心书之, “若迫于事,虽中山兔豪不能佳也”。此乃余阅蔡邕《书论》之感慨。 古有小木简为札,条记于札,故札记沿用至今。是故余平昔好览,且喜动笔,好记其精髓,今复于存者辑之,以名札记也。至于通道与否,则存乎人之所见。余初不敢意必于其间焉。 壬寅仲秋,高进于沪上循规堂自叙。 ![]() ![]() 创作书法要发挥自己的性情和聪慧,刚开始就不要依附于他人,凡是临摹各家的书帖,只不过是私自获取它的用笔之技,并不是一定要老老实实的做到形似。近代的书家每临摹一家,都会止步于模仿其笔画;至于如何用意来临摹初其神韵,全都不去领会。要知道临摹出相似的是有极限的,而能领悟出神韵的是无限的。 ![]() 练习书法没有其它的秘诀,只有运笔与结字这两个方面。 ![]() 董其昌所说的“纷杂的错误学说盛行于世,一概予以扫除,”最有利于初学之人的学业修行。如果已经学到了这些学说,就应当告诉他:与其甄别悔悟而摒弃这些错误的学说,不如甄别悔悟后留存于心。 ![]() 要想改变古人的笔法必须要有胜出古人的技法,如果连古人的技法都不懂,却说自己没有吸取古人的技法真的是写不成书法了。 ![]() 如果连书法的流派和布局都搞不清楚,就想投机取巧,笔法运用不够熟练,就想标新立异,那是没有学会走路就想学习跑步啊。 ![]() 我们看书法高手书写,他只要几个字的揣摩推敲,就可以自己运笔自如。没有别的,只有坚持用心专一,体悟它的运笔、用墨以及字体结构的方法,便可以为我所用了。 ![]() 凡是学书法有悟性的人只要获得其中的一种法则,就可以触类旁通,其余的也会马上学会。所以说,学任何艺术,悟性很重要,这个悟性就是气质。 ![]() 学习书法比较适宜的是在少年时将楷书作为基础练习好,打基础是书法的第一层次。 ![]() 凡是搞算法创作都必须对魏晋的书法熟记在脑,领会在心,只有这样才能在书法创作中展现出古人的笔法。 ![]() 想要学草书,就必须练好正楷,知道下笔的时候同一方向之笔画避免平行和雷同,尽量做到违而不犯,和而不同,既多样,又统一,这样才能认识草书的法则,只要做到这一点其实草书是不难学的。 ![]() 自古以来,但凡书法大家,都是从练习楷书开始的,然后才逐渐转为行书和草书的,总的来说这些书法大家的字都很规范和严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