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视力疲劳的辨证论治

 未来会更好 2022-12-24 发布于湖北

      视力疲劳是指从事近距离工作或学习,由于过度使用眼睛而产生的眼睛疲劳。此症常发于从事近距离精密工作、电脑工作,或者在照明条件不佳(光线过亮/过暗)的环境内学习或工作,以及患有近视、远视、老光等屈光不正及身体衰弱的人。

       患者一般的症状是:视物稍久则模糊,有的甚至无法写作或阅读,眼睛干涩、头昏痛,严重时可能会出现恶心。

        中医古代文献中无视疲劳的病名,依据“目为肝之窍”的理论,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将其归于“肝劳”范畴,指出“其读书、博弈等过度用目者,名曰肝劳”。明代李梴所著《医学入门》曰:“读书针刺过度而目痛者,名曰肝劳,但须闭目调养”。并进一步指出其病因为“极目远视,夜书细字,镂刻博弈伤神,皆伤目之本”。《眼科临症笔记》称为“肝劳”、“目干涩昏花症”。《庞赞襄中医眼科经验》称为“眼疲劳”。视力疲劳乃双眼为患,不受年龄、性别、季节等因素限制,多见于文字工作或精细工作、近距离用眼者,以及素体虚弱者。

1·治疗原则:由于引起视疲劳的因素是复合因素,包括环境、眼部及全身因素等多方面,因此治疗措施也是综合疗法,既有对症又要针对病因治疗。视力疲劳可能是全身疲劳的一部分,辨证论治,在改善机体状态后症状往往得到缓解,对眼源性如屈光不正或眼肌不平衡引起的症状,可针对病因治疗。佩戴适合的眼镜,应包括年龄分析、屈光度合理、瞳距适应、散光轴位调整准确,定期复查。做眼位训练可提高双眼协调运作能力,对改善这类视疲劳有肯定的效果。

2·辨证论治:(1)肝肾不足证:视物模糊,目干涩酸痛,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失眠多梦;舌质淡红,舌苔薄,脉细弱。治法:滋补肝肾,益精明目。方用驻景丸加减。处方:楮实子15g,熟地30g,菟丝子30g,车前子10g,茯苓10g,石菖蒲10g,白蒺藜10克,珍珠母30克。水煎服。头晕耳鸣,可加天麻、钩藤、菊花、夏枯草平肝息风通络;眼目干涩者,可加麦冬、天冬、玉竹、枸杞子滋阴生津;腰膝酸软,可加续断、怀牛膝、杜仲、桑椹子补肾。兼有气不足者,可加人参、党参、黄芪。(2)气血亏虚证:视物模糊,眼痛,不欲睁目,神疲乏力,五心烦热,失眠健忘,腰酸肢冷,舌质淡红,脉细。治法:滋阴养血,补心宁神。方药:八珍汤加减气血双补。神疲乏力者,上睑常欲紧闭,可加桂圆肉、蔓荆子、升麻以益气升阳;眼痛、眼眶酸胀、复视,加羌活、防风、白芷、全蝎、夏枯草、祛风,解痉止痛;心悸、失眠健忘者,可加酸枣仁、麦冬、柏子仁黄精以养血补心。(3)肝郁气滞证:不耐久视,视久则眼胀昏花,怕光流泪,眼眶、眉棱骨痛;全身可见精神抑郁,头晕头痛,神疲食少,心烦欲吐,口苦,胁胀痛。舌红苔黄,脉象弦细。治法:疏肝理气,解郁明目。方药:逍遥散加夏枯草、川楝子、延胡索、石决明。配失笑散加强疏肝解郁,共奏止痛之效。气滞甚者,可加香附、郁金、川芎;头痛重,可加川芎、白芷、钩藤、蔓荆子;口苦咽干或舌红苔薄黄热象重,可加丹皮、栀子、黄柏以清郁火;兼肝阳上亢者,可加钩藤、生龙骨、生牡蛎;便秘加决明子、火麻仁润肠通便;若肝郁而阴血亏虚较甚,可加生地、女贞子、桑椹以助当归、赤芍滋阴补血。

3·其他治疗:(1)针刺法:眼局部选用攒竹、睛明、鱼腰、承泣、太阳穴、丝竹空、阳白、瞳子髎等。配穴:肝郁气滞,选配气门、太冲、支沟、阳陵泉;伴恶心不欲食者,加足三里、三阴交。肝阳上亢,选配行间、侠溪、风池潜降肝阳;伴失眠多梦者,加神门、内关穴、三阴交、太溪穴。气血亏虚,选配百会、血海、足三里、三阴交、气海。肝肾不足,选配肝俞、肾俞、太溪、神门、照海;五心烦热者,加内关、三阴交、解溪穴。(2)按摩法:选用眼部周围的穴位:攒足、睛明、鱼腰、承泣、丝竹空、阳白、瞳子髎等,用手指轻揉、指压穴位。每日2次,每次30分钟。(3)点滴眼液:常用的滴眼液有珍视明滴眼液、珍珠明目滴眼液、麝珠明目滴眼液。(4)灸疗:点燃灸后,闭眼,悬灸眼周、额头、颈部穴位。先灸额头,再灸双眼眶和颈部周围,最后悬灸双侧合谷和足三里。整个灸疗过程约30分钟,每天灸疗1次。灸疗悬灸穴位,可以起到畅通经络、调和气血、消炎镇痛作用,能快速提高局部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缓解视疲劳症状。

4·中成药:可以辨证选用黄连上清丸、明目地黄丸、杞菊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石斛夜光丸、补中益气丸、明目养肝丸、八宝眼药水、珍珠明目滴眼液等。

5·特别说明:桂圆肉药食两用,是治疗视力疲劳的特效中药。桂圆肉气血双补,能缓解视力疲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