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铜器学习书目推荐(2021年版) | 拿破破Napopo

 阿胜的艺术世界 2022-12-25 发布于山东
从2004年开始学习青铜器知识,至今已有些年头,深感这是一场没有尽头的修行。

大概是我以网络为阵地,经常分享这方面图片,有些朋友吩咐我推荐书目,这有点为难我,一来自己并非科班,怕误人子弟;二来青铜器知识是多面的,会顾此失彼;三来大家学习目的和侧重不同,精准度未必高;四来这些年不学无术,“新书”学得少。

最近,许多朋友说发在豆瓣上的《青铜器学习书目推荐(2009年版)》一帖老旧了,能否更新。竟然还有此文,我真是自不量力,胆敢推荐起书目来了。不过,10多年过去了,毛病还没改,就着性子,对书目进行了修改,还请大家口下留情。

搭建体系的入门书

这里是青铜器基本知识,入门读者的首选,高阶选手的资料书。我是从马承源《中国青铜器》入门,里面全是线图十分难啃,现在这本书我还留着,都快翻散翻破了,里面批注无数,这或许就是成长印记。这5本书,从页数就能看出,内容逐渐丰富,可以按照自己所处阶段,各取所需。

同时,推荐是针对“入门”而言,《殷周青铜器综览》《商周青铜器纹饰》《塞克勒藏青铜器系列》就不作推荐了。

    01
《青铜器入门》
作者:李学勤 
商务印书馆,2013-5
共156页,20.00元

图片

这是“大家”做科普。李先生的书好在于“深入浅出”,一句看似不经意的话,意蕴丰富、回味无穷。这本书简单明了介绍青铜器各方面知识,对于引发兴趣再好不过。这本书也容易买到,页数不多很“亲民”,可以一口气读完。缺点在于没有配图,需要结合“百度”阅读,期待早日出版“插图版”。



02

《雄奇宝器——古代青铜铸造术》
作者:吴来明、周亚
文物出版社,2008-7
共124页,46.00元

图片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神展”——“奇迹天工——中国古代发明创造文物展”上,青铜器与制瓷技术、造纸术、纺织术一道以新“四大发明”身份亮相,这本书就是青铜器部分说明。这本书的好处就是“接地气”,一是文字内容全是干货,绝不拖泥带水,二是器物都配有照片,与线图相比更“亲民”,三是体量不大,不会吓退初学者。缺点是,这么多年过去,未必好买。



03
《中国青铜器》
作者:马承源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1
共592页,38.00元

图片

这是国家文物局主持编写的文物博物馆系列教材,所以体系和内容方面值得信赖。若想深入了解青铜器,这本书最为推荐。书里先讲器物体系,再讲旁的,是比较现代体系。一定要坚定啃完,因为全是“线图”,是非常令人望而生畏。

我建议,一是拿笔把每件器物年代,写到图边上,这样方便查看;二是生涩的描写形制的专业术语,一定要硬着头皮多看多读;三是结合文字内容,要多去博物馆查看实物。之,这是一本打基础,也适合备查,读不完、读不透、读得少都会导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04

《商周彝器通考》
作者:容庚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08
920页,180.00元

图片

很难相信,容庚先生在1941年就为青铜器研究,定下完备“体系”。这部书文字比较民国风,书里选的器物皆是早年所出,混到现在都成了海内外博物馆的经典。去锈、拓墨、仿照、辨伪、销毁这些“金石学”意味浓厚的内容,也很难在现在书里看到。这本书分上下两编,上讲旁的,下讲器物,可见不同。

想从“金石学”角度入手、看厌了从“考古学”角度研究青铜器的朋友,可以从此入手。



05

《中国青铜器综论(全三册)》
作者:朱凤瀚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12
2464页,480.00元

图片


从页码就能知道这是一套最全面、最详细、最具体的青铜器研究丛书,是朱先生严谨治学作风体现。想深入了解青铜器知识,或者想吃这碗饭,常备这本书是好的。内容体系与容庚先生类似,内容上突出中国特色考古学发现,很详细地整理出土器物。我花费1个月左右时间,细细过了一遍,现在用来备查。

 这本书唯一缺点,就是价格很高,可打印电子版使用。



需要了解的背景知识

青铜器研究,有很多出发点,不能只从考古学和材料入手,旁的知识一定要有。比如,金石学近些年又热了,这是因为青铜器本身“好玩”,是交游凭借,不单单是冷冰冰的考古材料。

又如,人们愿意看博物馆,国内看完还要去出国看,海外青铜器布局就要有了解。再如,看青铜器不懂铸造,更是不可能,就像开车也要略懂修车技术。

01

《古欢: 黄易与乾嘉金石时尚》

作者:薛龙春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9-9

352页,82.00元

图片


青铜器本身是冷冰冰的,如果觉得考古研究生硬,可从“金石学”角度切入,这会把青铜器变得有温度和“人情味”。清代乾嘉时期的黄易,山东济宁武氏祠,系列《访碑图》,黄易和他的朋友们——这些都是了解金石学的一扇窗户。金石学千年不衰,说明人的社会活动,可以建立在金石之上。这本书虽然多讲碑刻,我认为相通。若试图了解宋代金石学,可参考陈芳妹《青铜器与宋代文化史》。

02

《吉金类系——海外及港台地区收藏的中国青铜器研究》
作者:张昌平
科学出版社,2020-12
305页,128元

图片

海外也是青铜器收藏重镇,研究这些脱离考古环境的青铜器,很考验功力,也是不可回避的学术行为。武汉大学教授张昌平,是青铜器研究的一面旗帜。他整理日本、欧美青铜器收藏,又对近些年拍卖里皿方罍、曾伯克父组器等热点,以及虎卣等传世经典,进行很细致研究,对于做青铜器个案研究,对于出国看青铜器做攻略,对于了解近年青铜器研究方法很有助益。

张老师最近有一个讲座,内容与此关联,想偷懒上视频课的,可在“文博山西”公众号阅读《张昌平说|中国青铜器在海外的流传》一文。


03

《磨戟》

作者:苏荣誉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8

268页,45.00元


图片
       
青铜器是怎样制作的?这本书能给你扫盲。铸造,愈发成为研究青铜器新业态新模式。青铜器铸造有很多不同的学说体系,苏荣誉老师以江西新干大洋洲出土器物说商代的铸造技术,陕西宝鸡鱼伯墓地出土器物说西周的铸造技术,以河北平山中山王墓器物说战国的铸造技术,很具有体系性、代表性、普遍性,看过之后就能对这门技术有所了解,让你有另一条理解青铜器的路子。在学习铸造过程中,要么对提到的器物很了解,才能参悟透彻,要么就要配合着高清各角度大图,进行学习,否则一些细节空凭阅读、想象效果不会好。


04

《西周的政体: 中国早期的官僚制度和国家》

作者:李峰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08

381页,45.00元

图片

     
学习青铜器,还要了解点历史。这点我做的不够好,对于历史一直懵懂。关于西周历史,我读过这一本书,内容还比较普世。作者李峰是著名的史学家,他这些年对先秦的历史和器物感兴趣。他通过西周青铜器铭文,从政治制度角度,研究西周官僚政府的组织原则和运作机制。


建立感性认识的图录

研究青铜器一定要看实物,再不济也要看图片,线图要少看。研究青铜器的学者,大都很爱逛博物馆,大都会拍照,甚至还会做拓片。研究青铜器的学者,文章里大都用图片,而非线图,因为线图太理性不感性,甚至表达不出青铜器的厚重。文物图录,能弥补不能亲见实物的缺憾,能建立感性认识,多囤还能补贴家用。文物图录,是对考古活动的总结,是对精彩展览的记录,阅读过程也是审美之旅。

作为野生爱好者,家里图录远多于考古报告。《中国青铜器全集》《夏商周青铜器研究》《周原出土青铜器》《中国出土青铜器全集》这等动辄数千块的大图录,虽然好但就不列入书单了,这里推荐一些价格接地气图录。本打算每个青铜器发展阶段,都推荐一本图录,结果只推荐出这么几本。
01

《殷墟新出土青铜器》
中国社会科学考古研究所,安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8-10
451页,699.00元

图片

欲了解商代晚期青铜器,研究殷墟考古发现是必然的,因为这一时期断代标尺在于此。这本书“新”在哪里呢?新在于集结1982—2006年新发现青铜器,殷墟一期至四期俱全,是一本看得清楚、看得完整的好图录,这本书一旦啃下,商代晚期青铜器断代就没问题了,商王朝最辉煌时期风貌就把住了。

其中,还收录关于商末周初风格铜器陶范和铸造风范问题论文,现在来看也有价值。只是,出版至今10余年,纸质本价格偏高,也不易买到,可以试着借助于图书馆或电子书。


02
《宅兹中国:宝鸡出土青铜器与金文精华》
作者:王春法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20-10
400页,680.00元

图片


宝鸡西周青铜器发现相当集中,器物等级从高到低,发现样态从墓葬到窖藏,锈色从吉金到青绿,家族从殷遗民到嬴姓,铭文内容从国之大者到家长里短……十分丰富。

作为随展图录仍然性价比较高,这取决于展览的成功,是近些年来西周古文字、出土文献和历史研究的好展览。

此书的特点在于,一是与一般凸显功能、纹饰、考古大发现不同,金文书法美学得到展示;二是“女性视角”近些年很热门,这一新视角也得到展示;三是文字趣味性、开放性、学术性很强,拉近青铜器、博物馆与读者之间距离,是了解宝鸡西周青铜器优选品。

唯一不好,是图片稍微模糊,但这个性价比是值得。


03

《晋国青铜艺术图鉴》
作者:李夏廷
文物出版社,2009-4
338页,120.00元

图片

考古线图做到“准确”已属不易,既能“准确”又能“生动”还能感到“美”,只有李夏廷能做到。在他笔下,画活了何家村金银器,画神了陕西青铜器,能一眼在线图堆里找出其作品,因为那是最鲜活的。

想找一本性价比很高,又全面、系统研究晋国青铜器艺术图录,这本再合适不过。里面把晋系青铜器、侯马陶范艺术都有收录,还有铜器和模范对比,除了美感还有较高学术价值,能够整体领略山西青铜艺术。

我觉得在学习阶段,看铜器就要看质量最高的,把眼睛“养富”胃口“喂刁”。这些年,霸国、倗国铜器图录相继出版,除了价格高以外,这些“怀姓九宗”比不上晋侯和赵卿器物精彩,我并不推荐。



04
《吉金铸史: 青铜器里的古代中国》
深圳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
文物出版社,2019-12-1
320元

图片

做一本好图录很难,竟没选出楚系铜器图录,如果“以曾代楚”,就推荐一本《曾侯乙》(湖北省博物馆编,文物出版社,2018-9,页数: 339,680元)。兼具系统化和高性价比的图录,推荐这本由中国国家博物馆藏青铜器到深圳博物馆展览形成的展后制作。

先说国博选件,来源广泛,没有缺环,不乏天亡簋这等“旧贵族”,也不缺子龙鼎这种“新贵”。再说图录内容,不但有造型艺术、装饰纹样、铭文书法这“老三样”,冶铸工艺、腐蚀机理也有涉及,有些新意。图录质量比较高,拿在手里很舒服,有些细节图是随展新拍,看起来既清晰又独特,总之比较推荐。


需要了解的古文字知识

研究青铜器还是要懂点古文字。我在古文字方面尚未入门,只能做到认识常见字,跌跌撞撞读完铭文,不能不说是个遗憾。由于不专业,所以古文字方面所推,很容易被打脸,还望大家包涵。《殷周金文集成》这等大部头,已经被《金文通鉴》查询系统所替代,这里还是推荐点小书。

01

《古文字学简论》
作者:
中华书局,2012-4
189页,15.00元

图片

这又是一本典型“大家小书”,林沄先生深入浅出说了汉字起源和发展、考释古文字途径、字形历史演变规律,并兼及古音和字义,句句都值得琢磨,受益匪浅。


02
《商周金文——中国古文字导读》
作者:王辉
文物出版社,2006-1
311页,36.0元

图片

选择68篇商末到春秋,以西周为主的铭文,所选都很经典,配图、释文、解说都有,这本通读下来,能清楚知道铭文内容,能认识绝大多数金文,将来看铭文就有了“三脚猫”水平。

只是现在价格略高,孔网上均价二三百,不知有么有更佳之选。


03
《商周金文(二十世纪中国文物考古发现与研究丛书)》
作者:陈
文物出版社,2006-4
255页,28.00元

图片


介绍商周金文发现和研究,其中涉及一些著名问题,比如“康宫”问题、生称问题都有涉及,是了解金文材料的一本全面著作,作者是朱凤瀚先生高徒,学术相当扎实。


作者
拿破破Napopo

更多内容可关注拿破破Napopo视频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