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汉代,古咸阳原秋草伴帝陵,萧瑟荒凉。汉代诸陵遍布咸阳原上。其中有汉高祖长陵,汉惠帝安陵,汉景帝阳陵,汉武帝茂陵,汉昭帝平陵,以及元帝渭陵,成帝延陵,哀帝义陵,平帝康陵等。 研究扶风窦氏,其中的汉武帝茂陵和汉昭帝平陵是必须了解的。 先说茂陵。 西汉时的槐里县(今天的兴平)有茂乡。武帝建元二年(前139) 在槐里之茂乡修建陵墓,取名茂陵,并设立陵邑,以奉陵寝。后元二年(前87) 武帝死,葬茂陵。茂陵营建53年,高46.5米,设陵邑,植树木花草,派5000余人看守。宣帝元年(前73) 茂陵建茂陵县,县治设今西吴乡窦马村,与槐里县同属右内史辖。并迁徙天下富豪6万余户,最多时达27.7万余人。 公元9年,王莽改汉为“新”,大改官名、地名,改槐里县为槐治县,改茂陵县为宣城县。 东汉建武元年(公元25年)恢复槐里县、茂陵县,把右扶风治所由长安迁到槐里县。 三国时关中属曹魏管辖,黄初元年(220),改平陵县为始平县,撤销茂陵县并入始平县,治所迁平陵(今咸阳北)。茂陵县名共沿用359年。 前秦苻坚永兴元年(358),把始平县治所迁到茂陵故城(窦马村原城楼上有砖刻“始平旧址”四字,1952年拆除)。北魏永安元年(528),始平县治所迁到今县城北15里处今固显村。西魏恭帝元年(554),始平县治所又迁回茂陵故城。北周静帝大象元年(579),始平县治所迁到今县城东南10里,章邯所建的文学城。从公元358年到580年计222年茂陵故城也曾为始平故城。 平陵说的是昭帝平陵。昭帝,指汉昭帝刘弗,汉武帝少子,8岁即位,在位 13年。死后以“圣文周达曰 昭”谥号孝昭,《前汉书·昭帝本纪》载:元平元年(前 74)六月壬申葬平陵。。有史书记载说“平陵在县东北十三里”,闪人认为这是错误的。据《三辅黄图》说:“昭帝平陵,在长安西北七十里,去茂陵十里。”《元和郡县图志》也说:“平陵,昭帝陵也,在县西北二十里。”遗址在今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双照镇大王村南。有两个大冢,分别为昭帝和上官皇后陵冢。也有说遗址在今咸阳市秦都区双照镇庞村、李都村一带。 对于平陵故城的具体地址,史书记载分歧甚多。《郡国志》记载:“与茂陵故城相去二里。”《一统志》记载:“在咸阳县西北十五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