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悲情三角》悲在哪,三角又在哪?解2022戛纳大奖…

 星期五文艺 2022-12-29 发布于山东
星期五言:五年前,一部描写欧洲上流人生活的荒诞喜剧片《方形》拿下了金棕榈大奖。“星期五文艺”曾发过一篇解读文章(链接:找到片子里的方框,也就看懂这部戛纳大奖电影了),其解读的突破口便是电影里的那个“方框”。
时隔五年,拍《方形》的那哥们又杀回来了,这次他带来的不是“方框”,改“三角”啦!,三角前还加了个定语“悲情的”(英文片名即:Triangle of Sadness)。如此看来,“悲情"和“三角”不失为找到导演逻辑的一个入脚点。
(注:本文属分析文章,设剧透。未看片先行阅读会严重影响您的思考空间与观影乐趣;本文字数在4000以上,阅读会占用您一定时间)

文:太虚宫

编辑:Mr.Friday

图片:网络及截图

一、电影的段落与框架
导演直接把《悲情三角》的段落章节分好了,即第一部分:卡尔和雅雅;第二部分:游艇;第三部分:。在这三个章节前还有个七分钟的片头戏(即出片头字幕前),我给它起名叫“采访和面试”。这四个板块构成了整部电影。
注意导演的上一部片子《方形》也是块状的,分二十多场戏。由于是反故事,这些戏份看似没有太多情节上的关联,而且隐喻、蒙太奇较多,这给观者造成了一定的观看障碍,需要我们反复观看才能找到导演要表达的主题以及批判动机。
从戏份的角度《悲情三角》比《方形》更简练(或者说极简)啦,四个板块一目了然,不至于我们看了前场忘了后场。
然而,在这种极简框架的基础上,导演却在局部用上了“类型片”的套路,以至于我们在看最后一部分Part3(岛)时,误以为自己在看美剧《迷失》呢!问题来了:如果我们把《悲情三角》当成“类型片”来看,难免会觉得某些情节上的生硬与俗套。但别忘记这是部反类型电影,别忘记最后一部分前还有三大部分呢,即便这四大部分间没有太明显的故事关联性,但至少我们要先试图找到某些故事以外的逻辑,以便于我们能更好的对此片做出客观评价。
接下来我们就试图找找这几部分间可能存在的关系。
(顺带一提,在局部以及表层借用类型片套路演戏,在整体又用反故事的方式去瓦解“类型片”的导演很多,贾木许、罗伯特·奥特曼较具代表性。)
二、段落关系解读与人物剖析
在试图找到段落间关系前我们先把电影内容捋一下:
*开端:分别演了后台主持人对男模进行采访以及其中一个男模进行面试两件事。其中采访的焦点集中到了卡尔身上,主持人让他展示了奢侈皮牌与大众品牌的表情包(一个蔑视,一个笑脸相迎)。面试还是卡尔,面试官们问了他一些琐碎的问题,以及提了些无关专业性的要求。
*Part1(卡尔和雅雅):主要讲了一对同行男女在奠定其情侣关系前的一番争吵与谈话。注意:这一段更准确的总结应该是一个男模为争取男女平等地位而做出的一系列举动。
*Part2(游艇):讲了一群富豪在游艇上的奢华生活(指船长晚宴前)与遭遇(指船难前后)。
*Part3(岛):讲了游艇爆炸后幸存者在岛上的经历以及权力地位的重新分配,外加结局部分。
就场景和情节,怎么看这几部分都不像是一部电影里的(风格反差很大,焦点也不在一条线上),到底导演的思维逻辑在哪?他将这几部分搁在一起想说明什么?
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最简单的突破口就是找到各部分共有的元素
这部电影四部分共有元素是什么,有一样东西最直观,没错,就是那个男模特卡尔啦。
显然,卡尔是唯一一个在前面所述四部分中都出现过的人物。他是当之无愧的主角。注意:这种主角在电影中的作用不同于美式商业类型片,后者更像是故事的焦点,而前者更像是主题的支点或突破点
带着这一认识,我们来看有没有附着于卡尔这个人物的其它一些共性(四部分共有的东西)——
*先看 开端部分 的一个采访细节——采访者问到其中一个男模:你父亲支持你吗……即便你只能拿到女模特三分之一的薪水,还得经长跟想睡你的男同性恋周旋……
*再看 Part1 开头,时装秀开场前那段挪座位的戏——前排人依次向左让位子,让到最后,刚好把我们的男主角卡尔给挤了出来。
*Part2 游艇上有场“角色扮演”的情色戏——雅雅喝醉回房间,卡尔扮演起了维修工,两人就此调起情来。注意这段角色扮演卡尔对雅雅的开场白:谁是卡尔?对不起,我只是个穷光蛋
*到了Part3,卡尔干脆成了用身体交换食物的男妓,被众人嘲笑,不在话下。
所有以上四部分的这些戏份与情节点设置意欲何为,它们能建立起什么联系?在我看来,这些戏份就是在向观众强调一件事:卡尔卑贱而尴尬的社会地位
那么这种社会地位造就了卡尔以及他所代表的男模群体的什么性格特征呢?我认为电影开端那个“臭脸品牌与笑脸品牌”的梗已经说的很明白了——他们穿上奢侈品牌,就要装出一副鄙视的脸,穿上大众品牌,就要笑脸相迎。他们要在上流与大众阶层间不断地变换自己的嘴脸。这刚好跟最后一部分卡尔被夹在女友与阿比盖尔之间的尴尬处境相呼应。
至此,大家有没有冥冥之中感受到那个“三角”与“悲情”的存在。
当然,我们的卡尔并不想被动接受这一身份处境,他想要在比自己地位高的人身上争取到更多平等的权力。于是,便有了Part1(卡尔和雅雅)的戏份。
那么这种争取有效果吗?在我看来,Part3的岛上经历给出了答案:平等是不可能的。尤其是在物质匮乏,分配不均的情况下。倒是集权主义在此应运而生
荒诞可笑的是,在岛上的卡尔早忘了“争取平等”的初衷,为了食物和暖被窝,他自己先奔向了奴隶主的怀抱。要知道,在第一部分戏里,他还在骂狗屎女权主义呢!
至此,电影又形成了这位瑞典导演的喜剧风格,在我看来这也是此片的一大亮点(它从某种意义上跟伍迪·艾伦同类电影神似)
好,我们先打住人物分析,回到电影段落上来,看看还有没有其它更隐蔽的“三角关系”。
来看Part2 (游艇上)的一场戏:美国船长和俄罗斯商人对桌秀金句
什么金句呢?那是以共产主义、资本主义为代表的伟人名言。这些金句名言的内容我认为没什么好推敲的。关键在于两个人对标时的游戏心态以及他们游戏时周边的恶劣环境。
一边是两个人是在嬉皮笑脸,醉醺醺,生搬硬套查手机念句子,聊政治。一边是暴风骤雨,船客呕吐不止、叫苦连篇,整条船摇摇欲坠。
在这个情况下俩人还能若无其事地聊政治,聊社会意识形态与至理名言,实在让人哭笑不得。导演的讽刺意图可见一斑。而在我看来,这便是形成此片喜剧风格的手法之一。
那么导演仅仅就为在电影中插入个讽刺笑料吗?当然不止。如果能结合之前那个人物三角关系进行联想,你会发现这更像是从个人社会地位向社会意识形态层面的主题式延伸。
但延伸归延伸,导演对这种理论性的东西终归还是持了荒诞、否定的态度——他认为政治家讨论社会体制,乃至商人富豪讨论贫穷和同情劳动者都是扯淡、假慈悲,这点从船上到岛上那些富豪们的行为对比上可见端倪,其荒诞讽刺性正如卡尔想要在女友身上争取社会地位平等。
如此看来,Part3(岛)更像是用来回敬Part2中美国船长和俄罗斯商人那场对标戏的,或者说是回敬“共产主义与资本主义对立”这一荒诞主题的。那么具体是怎么回敬的呢?很简单,导演重建了一个新的社会,让所有在这个新社会里的人都站到了同一起跑线上所有人物的社会身份都归了零,财富也归了零。剩下的只有最原始的技能。
在这种情况下,你会发现,那些富豪、网红模特一无是处,更别说他们满口的那些理论和慈悲啦,甚至那个得了语言障碍症的富太太想要用身体换点优待都不成了……
倒是船上一个下女的取火抓鱼本领派上了用场,让她一跃成了女王。
鉴于以上分析与理解,我们再来对电影的段落结构进行总结(看段落线)——
*开端采访——*Part1——*Part2——*Part3
*开端首先建立起了一个由上流、大众以及夹在两者之间的男模构成的社会三角关系;
*Part1让夹在两者之间的一个男模对这个三角关系提出挑战;
*Part2对三角的三个点所代表的社会群体进行了一番演绎与剖析(包括每个富豪身份背景的交代。注意,每个富豪都有一定的象征性和讽刺性,比如说卖炸弹的英国富豪,卖屎的俄罗斯商人),这期间又蹦出了个船长,将三角关系上升到了社会形态范畴;
*Part3则对之前的所有理论与计划(主要是男模卡尔的计划)进行了实践,并最终将其瓦解。
以上便是本人对这部电影的结构解读。细心的观众会发现,这个结构下充斥着泡沫式的“社会身份认同”以及“概念认同”问题,而夹在这些认同概念下的中间人,形成了某种尴尬的三角关系。“悲”由此而生
那么这种悲仅仅是卡尔的吗?我看不止,我们或许能在电影结局里找到更多。
三、电影的结局
电影结局分两部分,一部分是阿比盖尔举起石头走向背身于她的雅雅;一部分是卡尔丛林狂奔(至于奔向哪,为什么而奔不清楚)。至此电影结束。
关于结局的这两场戏我个人认为没有太多解读的必要性,重要的是去本能的感受。感受什么呢?很简单——
*前面一场是感受阿比盖尔的犹豫。犹豫什么,自然是干不干掉雅雅。干掉她,自己可以继续在岛上当女王。不干掉,回到现实社会,自己或许会通过雅雅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
*后一场卡尔丛林奔跑的戏似乎前后不搭,匪夷所思。但导演却把演员的状态表现的很明显了——焦急、烦躁、气喘吁吁、遍体鳞伤、累……
两个人的矛盾犹豫也好,伤痕累累也罢,伴随着他们的社会身份地位一同成了这部电影开放式结局的元素。
然而,结局不定,那个“悲情”色彩倒是定了。
再次提醒大家:这类“作者电影”本身就是主观个性化的创作,因此相关解读也是个人化的,绝非标准答案。
解读是主观的,因人而异。但创作者达到目的、阐释观点的所用到的电影语言却是相对客观、技术性的。我们来看——
三、《悲情三角》的纯电影语言
纯电影语言是相对于“文学语言”而言的。比如说电影Part2前后的视觉反差——前半个小时还是帅哥靓女、美食美酒加蓝天白云,后半个小时便是屎尿恒流,呕吐物遍地;
前一秒还是舒缓的爵士钢琴曲,后一秒便是重金属;更甚者为配合呕吐戏,导演还专门安排了个婴儿在那哇哇哭,增加混乱感与呕吐感。更不用说那些摇晃镜头……
再比如Part1导演在表现卡尔的社会身份与平等诉求上,干脆就制造出了一场让观众看来特别尴尬伤和气的戏——让男方豪不给女方面子,直接跟女友谈钱,从而揭示出女方的控制欲。(制造视觉尴尬性是电影的最大优势之一)
当然还有Part3中那头极具象征意义的惨叫的驴子——它再好不过地演绎出了强势群体对弱势群体的态度——惧怕、敌视、残忍杀害、吃掉它……这里面唯独没有“同情”。
要知道,以上表现方式,均是电影语言化的。是文学效果无法达到的。而这种电影语言手法,是贯穿整部电影的东西,是构成它可看性的基本元素。
四、关于《悲情三角》这类电影评论方向的探讨
很多人喜欢把电影评论焦点集中在三观正不正、思想深不深刻以及故事性强不强这些事情上。但这似乎都属商业类型片的范畴,因为只有以商业为目的的电影才会在乎道德标准以及政治形态正确性。
然而,西方电影可不止是个美国大片,更不只是个商业类型片那么简单。我们如果只是追求电影的三观、思想教育性以及故事娱乐性,那还要那些作者电影、独立电影乃至实验电影干嘛。
反过来讲,我们如果连创作者的偏执、独立、自我个性都无法包容的话,还怎么去开发电影语言,去扩展电影的可行性。
如此看来,与其探讨电影对错与好坏,不如分析电影创作者的逻辑与动机(说白了就是分析电影手法)更为实际。

▼▼▼ 往期相关文章,你可能会喜欢:

 电影的“文学性”到底在哪?

 这部《女性瘾者》讲的可不只是女权主义...

 俩颜色把“青春期”讲透了!谈《浪潮》里的视觉语言

 找到片子里的方框,也就看懂这部戛纳大奖电影了

 解读日本电影《茶之味》

如果你觉得与主流格格不入
如果你渴求真理
关注我们
▼▼▼
▲▲▲
所有文字均为本公众号独家原创,未经允许不得复制转载
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