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悲情三角》的有趣之处

 劳月 2023-02-14 发布于浙江

Film view

电影看法

和此前我们讨论过的《伊尼舍林的报丧女妖》《造梦之家》《塔尔》有所不同,今天的这部《悲情三角》是一部很有趣的电影。它不需要观众努力去思考、分析、琢磨导演的意图和电影的主题,而是通过一串有趣好玩的故事,让观众在笑声中看清楚这个世界的荒唐面目。

《悲情三角》是瑞典导演鲁本·奥斯特伦德的作品。此人擅长于讽刺嘲笑,是戛纳电影节的常客。2014年,他以《游客》斩获当年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评审团奖。3年后,他又以《方形》斩获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去年,他的这部《悲情三角》再次斩获金棕榈大奖。这3部电影,被称为“男人困境三部曲”,极尽嘲讽之能事,揭示中年男人在这个荒唐世界的窘境。其中《游客》讲述阿尔卑斯雪山上一家四口的家庭危机。《方形》是一个成功人士的滑铁卢故事。《悲情三角》则是一对情侣的奇遇。

这些年看了不少北欧电影,且不说早些年英格玛·伯格曼的杰作和后来的《征服者佩尔》《黑暗中的舞者》《狗镇》,即便最近十年的《地雷区》《狩猎》《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此房是我造》《酒精计划》等也足够令世界影坛刮目相看。这个欧洲北部常年处于高纬度黑暗中(斯堪的纳维亚原意为黑暗)的半岛,电影水平却丝毫不逊色于美国、法国和英国。

但是,不知道什么原因,北欧电影大多偏于冷峻,耽于思考,娱乐性不足。比如鲁本·奥斯特伦德的《游客》和《方形》就显得比较晦涩,似乎故意和观众拉开距离,需要你转一番脑子才能明白过来导演究竟想说什么。不过,《悲情三角》不是这样,完全是一部浅显好懂、有趣好玩的喜剧电影。下面就来给朋友们盘点一下《悲情三角》里的有趣之处。

电影开场就是对时尚界的犀利嘲讽。一个时装模特面试场地,电视导演让男模特们作出各种姿势。“笑脸品牌就是那些廉价服装品牌。衣服越贵,表情就要越瞧不起消费者。”“如果你想要在人群中看起来高高在上,就要展现出实实在在的贵气”“摆出一副对世界上不合我意的事情都没兴趣的臭脸。”于是,巴黎世家和H&M成了导演嘲笑的对象。仔细想想,这话说得挺有道理。高高在上的那些奢侈品牌瞬间被一个玩笑揭开了真面目。

接着是恋人之间的小心思。走出面试场的男模卡尔和女友亚雅来到餐厅。亚雅是一位网红主播,到哪里都忘不了自拍。虽然她挣的钱比卡尔多,前一天晚上也承诺,下次吃饭她付钱,但面对账单依旧视而不见,想考验自己的男友。卡尔质问亚雅,是否说过下次你付钱,是否看见桌上的账单,对她的赖账表示不满。虽然卡尔的行为颇有些小气,但却合情合理。最后,亚雅以假如有一天自己怀孕了不能工作,想验证自己的丈夫是否会照顾自己的理由来解释,把这场恋人间的尴尬掩饰了过去。不过,世俗之下恋人之间的虚情假意、尔虞我诈已经昭然若揭。

然后,卡尔和亚雅上了一条豪华游艇。除了亚雅因为网红身份免费登船之外,其余游客非富即贵。其中最有趣的是俄罗斯肥料巨商和嗜酒的游艇船长。前者自称共产党国家的资本家,后者是资本主义国家的马克思主义者。他们在风暴之夜满船呕吐者中间高谈阔论,甚至通过广播传遍游艇的每个角落。身份和角色的错位以及意识形态的分歧暴露出荒唐的真面目。

最后,一颗手雷炸死了军火商夫妇,也炸沉了这艘豪华游艇。幸存者流落到一座小岛上。游艇上清扫厕所的菲律宾女佣阿比盖尔因为自己的生存能力,成为这群幸运者的领袖,不仅控制了仅有的食品和水,而且霸占了最英俊的男模卡尔。为了生存,游艇上的权贵们不得不俯伏在这个昔日的卑贱者脚下。但是,这并不是无人荒岛。当亚雅发现小岛另一边的电梯,剧情面临再次逆转时,影片突然结束了。

看到此时,我心念一动,电影导演们在大银幕上肆无忌惮地嘲讽时尚界,嘲讽权贵,嘲讽斤斤计较的恋人,嘲讽这个荒唐的现实世界时,是否会想到电影观众们也会在银幕下冷眼旁观电影艺术家自以为是的故作高雅呢?

世界就是一个大舞台,每一个人都在其中演戏,也在旁观别人演戏。我们之所以不觉得荒唐,是因为我们身处其中而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