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疮,又称为压力性损伤,是指位于骨隆突处、医疗或其他器械下的皮肤或软组织的局部损伤。可表现为完整皮肤或开放性溃疡,可能会伴疼痛感。损伤由于强烈或长期存在的压力或压力联合剪切力导致。 ![]() 一、压疮发生的原因: 1、受压,像是垂直压力、摩擦力、剪切力等。对局部组织长期的持续性的垂直压力是压疮发生的最重要的原因。 2、潮湿;皮肤经常受到汗液、尿液及其他渗出物的刺激变潮湿,皮肤抵抗力下降,皮肤屏障作用减弱,产生皮肤破溃,皮肤潮湿会增加摩擦力,会加重皮肤的损伤。 3、营养;营养摄入不足,蛋白质减肥少,皮肤的脂肪减少,肌肉萎缩。受到压力时,骨隆突出皮肤受到的压力增加,受压出因缺少脂肪组织的保护引起血液循环障碍,产生压疮。 4、高龄;老年人表现为皮肤松弛、干燥、缺乏弹性,皮下脂肪萎缩、变薄、皮肤抵抗力下降,对外界环境反应迟钝,皮肤血流速度下降,导致皮肤易损性增加。 5、体温升高:体温升高时,机体新陈代谢率增高,组织对氧的需求量增加,局部组织受压,组织缺氧严重,压疮发生几率增加。 6、矫形器械使用不当:用石膏固定和牵引时,限制患者身体和肢体的活动。特别是夹板内衬垫放置不当。石膏内部平整或有渣,固定过紧或肢体有水肿,肢体血液循环受阻,导致压疮。 高危人群较多,主要包括长期卧床者、年老体弱者、过度消瘦者、过度肥胖者。 二、压疮的高发部位 1、仰卧位:头枕部、肩胛部、坐骨结节、骶尾部、跟骨等部位容易出现压疮; ![]() 2、俯卧位:足趾、肩部、膝部、面颊和耳廓、乳房(女)等部位容易出现压疮; ![]() 3、侧卧位:脚掌和脚踝外侧、膝关节外侧、。髋骨、胸部外侧、肩膀关节、耳朵等部位容易出现压疮。 ![]() 4、坐位:坐骨关节 ![]() 5、医疗器械接触部位:面罩、鼻胃管等 由此可见,由此主要发生于皮下脂肪较少的骨隆突处,以及局部受压的部位。 三、如何预防压疮 1、减轻或去除压迫 ①翻身 频率:卧床患者每1-2h翻身一次,坐轮椅者每15-30min减压15-30秒。 ②应用减压用具和减压敷料 气/水垫、高密度海绵垫、泡沫垫、医用羊毛垫、水床、气垫床、减压辅料 翻身是必须的,使用各种减压器具和敷料可以减轻皮肤所承受的压力,减少翻身频率,但绝对不能代替体翻身!!! ![]() 2、避免摩擦力和剪切力 ①防止身体滑动:床头抬高≤30°,避免剪切力;坐轮椅时适当约束防下滑。 ②保持床单平整,床上移动时使用提式床单。如无提式床单,抬起患者身体,避免托、拉、拽等形成摩擦力。 ③正确使用便盆,防止擦伤皮肤 脱瓷或损坏不可再使用;抬高臀部,开口端朝向足部,不可硬塞、硬拉。 3、避免局部刺激 ①保持皮肤清洁和保护皮肤 选择PH值平衡的皮肤清洗剂;避免过度潮湿(隔离产品),避免过度干燥(润肤剂);失禁管理:及时擦洗,膀胱功能训练、失禁袋、液体敷料喷涂。 ②保持床单清洁、干燥、平整、无碎屑 不主张使用吸水粉末;不主张在会阴部皮肤涂凡士林软膏等油性剂;不主张使用烤灯。 4、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①定期温水擦浴、擦背 ②鼓励患者多活动:主动或被动活动 ③避免对局部发红的皮肤进行按摩 ![]() 5、改善营养状况 ①如病情允许,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 ②水肿患者限制水和盐;脱水患者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