摒弃“没有成方不敢开药” 的做法 抓工作没有一成不变的套路,干事业也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模式。如果做什么都要看“上边出没出文件”、“外地有没有先例”,稍有点风险就打“退堂鼓”,遇到点难题就“左顾右盼”,那我们的发展就只能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只有敢于放开手脚、善于改革创新,才能不断破解发展中的难题。 之前曾有这样一种怪象:有些项目审批因为没有先例,甲部门让乙部门先批,乙部门让丙部门先批,丙部门又让甲部门先批,纠缠在“鸡生蛋”、“蛋生鸡”的死循环迟迟解不开扣。这种僵化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不仅浪费资源还掣肘发展。行为在表象,根源在思想。在“没有成方”时敢不敢“开药”,考验着干部的能力和水平,也体现着干部的勇气和担当。 面对问题和困难,不想办成会有100种理由,想办成也能有100种办法。“有解思维”和“无解思维”虽然只差了一个字,其效果却是天壤之别。干工作就要有一种敢想敢拼的劲头,一事当前决不能翻箱倒柜找不能办的理由、讲一大堆困难,想着这不行那不行,而是要强化“有解思维”,首先想到的是能办,然后再想办法办成办好。只要符合发展要求、不违反政策法规,就大胆创新、大胆尝试,善于解“无解之解”、敢于闯“无路之路”。 |
|
来自: 书中淘乐 > 《内蒙古自治区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