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稻盛和夫:凡事先搞起来,能解决人生80%的问题

 富书 2022-12-31 发布于北京

遇到事情,先搞起来,哪怕是困难的事情,先行动,然后接受反馈,不断迭代,如此下去,成功率是极大的。

作者:知风;主播:紫陌骐骥

来源: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原创

为什么我们听过很多道理却依旧过不好这一生?

因为缺乏实践,我们知道做这件事情对未来有好处,但我们总犹犹豫豫,在做与不做之间反复纠结,最后啥也不没干成。

曾看过这样一幅漫画。

一个人走在阳光明媚的路上,他一路走,一路想,开始忧心忡忡,最后脑海里的阴霾越来越多,逐渐笼罩了晴朗的天空,导致再也走不动路。

这副漫画像极了我们,在做一件事情上,我们总是有过多的焦虑,既担心会失败,又担心别人质疑或嘲笑自己。

于是陷入内耗中,拖垮自己,然而每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与其被思想困住,不如用行动治愈自己。

脱不花以她成事的经验,说过:

“人生总有很多左右为难的事,如果你在做与不做之间纠结,那么,不要反复推演,立即去做。

当进入了一个尝试、反馈、修正、推进的循环,最终至少有一半概率能做成、不后悔。”

深以为然,先搞起来,能治内耗;

先搞起来,能解决人生80%的问题。

与其纠结,不如先搞起来

我们很多人做事情,会纠结是该先做足准备,还是先做了再说?

相信这个故事,会给你启发。

布里丹有一头小毛驴,有一天送草的农民多送了一堆草给他。

这可把小毛驴难坏了,因为两堆草从数量上看差不多,颜色也一样。

它无法分辨哪堆草质量更优质,吃起来更美味。它纠结选哪堆草才正确。

于是他来回踱步,一会猜想质量,一会分辨新鲜度,再瞧瞧颜色,仔细比较一下数量。

犹豫不决,迟迟不敢行动,最后被活活饿死了。

也许你认为布里丹毛驴效应在现实中不可能,但确实也是很多人的映射。

有时候我们总是想太多,而没有行动,最后被精神内耗折磨,错过很多机会。

刚入职的新人,总担心自己能力不够,而不敢主动争取机会。

遇见自己心仪的人,总认为自己不够好,而迟迟不敢表白,最后对方和别人在一起了,才后悔莫及。

与其左思右想,反复犹豫,不如先搞起来。

如果非要等到时机成熟,能力允许,万事俱备后才开始,可能你也错过了做这件事的最好时机,最后什么事都没做成。

要知道学无止境,能力没有边界,等你拥有了某项“超能力”,也许已经不值钱,或者落后了。

最好的方式,是先搞起来,朝着自己想要的方向走,然后再一步步完善。

犹犹豫豫,只会陷入精神内耗

一个人在面对事情的时候想得越多,越消耗心力,开始行动这个动作都会变得更困难。

还记得有次周末,一早起来我计划着,今天要打扫卫生,把衣物整理一下,还要打电话回家,理一下接下来的工作,并且把账单整理一下。

我反复的在脑海里想,应该先做啥后做啥,什么事情可以同时做,以便节省时间。

在不断的思考下,我的能量不断的被消耗,东搞搞西做做,临近傍晚我未完成任何一件事。

于是我又开始责怪自己,浪费了一天的时间。

明明两三个小时就能搞定的事情,结果我想了一天。

最后明明啥事没干,还很累,既没休息好,又让计划泡了汤。

很多时候,我们总习惯做一件事情之前,先推演一遍,臆想出可能遇到的问题,会导致怎样的结果。

殊不知,很多事情都是我们想多了,徘徊犹豫会不断消耗心神,成为行动最大的障碍。

如此循环,最终只会错失良机,一事无成。

古时候,蜀国的边远山区有一穷一富两个和尚,他们都想去朝圣。

有一天穷和尚对富和尚说:“我要去南海一趟,你呢?”

富和尚问:“你怎么去?”

穷和尚回道:“我带一个水瓶一个饭钵就行了。”

富和尚嘲笑道:“听说路途遥远且凶险,我几年前就开始存钱准备买一条大船出发,你怎么可能凭借一个水瓶与一个饭钵就到达南海呢。”

穷和尚没有回复他,自己默默出发了。

第二年穷和尚抵达南海并顺利返程,而富和尚还在筹备,仍未动身。

很多人做事总困于想,而迫于行。

殊不知,解决问题的办法,没有那么复杂,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就是立即行动。

遇到事情,先搞起来,哪怕是困难的事情,先行动,然后接受反馈,不断迭代,如此下去,成功率也是极大的。

想都是问题,做才是答案

生活中,其实大多数人都一样,遇到事情没有十全的把握。

为什么有的人能做成,原因就是敢于开始,他们愿意接受不完美的开始,在行动中去获取用户反馈,找出问题,再不断的调整优化。

作家彼得·西姆斯在《小赌注》描述了这样一件事。

有个团队在做一款软件中,他们起了分歧。

瓦尼尔曾认为应该把软件做得更完美更强大再发布。

斯莱默认为一次性写出完美代码几乎不可能,现在就应该推出去,接受市场的考验。

最后公司决策采用了斯莱默的建议,边做边更新迭代。

结果没想到因为投入市场及时,用户增加很快,反馈很多,他们不断的改善缺陷,受此启发,他们的设计思路也越来越广,进而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确实,你永远也没法做好万全的准备,这世上也没有完美计划,凡事先搞起来,你就成功了一半。

任何我们认为值得去做的事情,都可以凭借模糊的愿景先上场,先去做出一个雏形,在市场上去做试验,在不断复盘与迭代中,找到正确的路。

美国保险业巨子克里蒙斯通曾说过:“如果你做了,没有损失,还可能有大收获,那就下手去做,更重要的是,马上就做。”

先搞起来,前行路上自会有答案。

曾看CCTV《人物》栏目,看到这样一位老婆婆。

她姓蒋,75岁,一只眼睛患有严重眼疾,一生务农,大字不识几个。

但有趣的是,她扬言要写一本书,说干就干,她开始拿起儿童画报认字。

开始学拼音,识字,学习用手机查资料,遇到不懂的,她就一个劲问身边的人,直到懂了为止。

大家嘲笑她:“你真要写书呀?”‍

她不予理睬,一心只忙自己的事。

终于,她做出了一本《蒋奶奶的回忆录》彩印纪念册。

她的故事虽然没有出版,但她认得了很多字,也丰富了自己的生活,她非常知足。

或许在我们看来,出书是一个极难的事情,大字不识几个的人,根本不可能实现。

但再困难的事情,找准目标,立即去做是解决问题最快的方法。

我们总是纠结烦恼,不去行动,无非就是害怕困难与麻烦还有失败,从而产生恐惧心理,长此以往,陷入焦虑。

其实我们可以边做边学,逐步解决问题,先搞起来,比停留在原地不断内耗更有意义。

就如稻盛和夫所说:“凡事先搞起来,能解决人生80%的问题。”

我们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机会,把事情做好,当然最好,倘若没成功,也是一种非常宝贵的经验。

美国社会学家Hochschild,提到一个理论叫“情绪劳动”。

大意是人生除了日常的体力劳动、脑力劳动以外,还有情绪劳动。

当你陷入纠结、犹豫、焦虑中时,你会消耗大量的精力。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会感觉一天啥事没做,也觉得很累。

因此,很多事情我们面临的困难也许不是事物本身,而是精神的内耗,想得越多越累。

所以与其痛苦纠结,不如先行动起来,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有一句谚语说:“空谈,水之泡沫;实行,金之点滴。”

想都是问题,做才是答案。

凡事先搞起来,能解决人生80%的问题。

不倦前行的人往往能抵达目的地,努力去做的人,往往能够成功。

积极主动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凡事不内耗先搞起来,是聪明人的抉择。

作者简介:知风,富书作者,热爱文字,以文修心,坚持向上成长的明媚女子,图书《好好生活》正在热销中,和500万人一起升级生活认知,知乎、微博@富书,本文首发公众号: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ID:FranklinReadingClub)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