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轼:相识满天下,不如知己三两人

 0号狙击手 2023-01-01 发布于黑龙江
作者:洞见·安娜贝苏
大喜大悲看清自己,大起大落看清朋友


《红楼梦》里说: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己一个也难求。

苏轼这一生,相识满天下。

但大多数人都只是他人生的旁观者,笑看他起落沉浮,辗转飘零。

只有几个知己好友,惜他才华,懂他疾苦,与他并肩而行,休戚与共。

都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大浪淘沙,筛掉的是砂砾,留下来的才是金子。

人这一生,何须朋友遍天下,只需要这几个知己,便足以慰平生。

01

赏识提拔你的人

北宋嘉祐二年,20岁的苏轼随父兄进京赶考。

这一年,不喜旧文啰唆陈词的欧阳修主持此届会试,力图变革文风。

宋代科举,以贡考为常科,学子需作诗、赋、论各一篇。

苏轼写就《刑赏忠厚之至论》,由梅尧臣呈与主考官欧阳修。

欧阳修读得惊喜连连,本欲将他置于榜首,但因卷子密封,又疑是弟子曾巩所做,为避嫌,将文章抑置第二。

再考《春秋》对义,苏轼得第一。

三月十四日发榜,苏轼中榜眼,依例要致书谢各试官。

欧阳修阅毕大呼:“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

再拜读苏轼其他文章,他大叹:“三十年后,世上人更不道著我也。”

被德高望重,满腹经纶的欧阳修力荐,苏轼一出场就惊艳了整个大宋。

此后的岁月里,苏东坡受教于欧阳修十六年,两人亦师亦友,惺惺相惜。

他们在朝堂上共进退,在学识上共切磋,精神上彼此慰藉。

这十六年间,苏轼先后任凤翔签判、直史馆、杭州通判等职,无论行至何处,都会给欧阳修去信,聊聊生活,一吐衷肠。

欧阳修病逝后,苏轼写下《西江月·平山堂》:

苏轼三过平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

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
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杨柳春风。
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

凄切思念之情,令人潸然泪下。

欧阳修于苏轼,是恩人,更是知己。

两人之间隔了三十年的岁月,却依旧能彼此欣赏与成全,其情谊之深厚,被传为千古美谈。

千里马遇到伯乐,方能奔腾千里;人生遇到良伴,方能少走弯路。

一个真挚的朋友,不仅是前行路上的伙伴,更是指引你方向的星辰。

他懂你难处,惜你才华,并竭力托举你的前程。

漫长人生路,遇到赏识、提拔我们的朋友,是我们一生的幸运。

02

与你志趣相投的人

庄子途经惠子墓地时,对随从讲了一个故事。

从前郢地有个人把苍蝇大小的白泥抹到鼻子上,然后让一个名叫匠石的人,用斧子削掉这个白点。

匠石运斧如风,一下就把白点削去,而郢地的人面不改色,仿佛什么事也没发生过。

国君知道此事后,召见匠石说:“你为我也这么试试。”

匠石拒绝了,他说:“我的技术确实可以做到削去掉鼻尖上的小白点,但是那个和我搭配默契的伙伴已经不在了。”

庄子由此感叹道,“自从惠子离世后,我也很久没有可以一起论辩的人了。”

棋逢对手、志趣相投,无论哪一种相遇,都是人生之幸事。

苏轼名满京城后,交友遍天下。

一次偶然的机会,苏轼遇到黄庭坚岳父孙觉,孙觉拿出女婿作品请苏轼指点一二。

苏轼一见大为欣赏,与黄庭坚引为知己。

北宋元祐元年,两人在京城会面。

接下来的三年时间,他们朝夕相伴,切磋诗文,单是相互唱和的诗词就达百篇。

后来苏轼命运急转直下,一直在被贬谪的路上。

黄庭坚也毫不避嫌,经常给他写信诉说思念,甚至因为总是跟他站在同一战线,数度被贬,飘零流离。

不能见面的日子里,两个老朋友互相写信,经常遥对诗赋。

苏轼仰慕黄庭坚的才华,黄庭坚感念苏轼的知遇之恩,两人神交十余年,早成人生挚友。

苏轼离世后,黄庭坚哀恸不已,只要身逢盛景,便会不自觉伤感。

相识满天下,不如寻一与你道同契合的朋友。

就像鲁迅曾写给瞿秋白的那句: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同怀之。

茫茫人海,知己难得。

当有默契的两个灵魂相遇,孤独就有了解药。

无谓身份地位之差,更不拘泥于世俗的羁绊,心之所向,欢喜自然。

03

得意时点醒你的人

画家黄永玉,一直很欣赏剧作家曹禺的作品。

但后来他发现,曹禺有了些名气后,作品大不如前。

黄永玉当即提笔给曹禺写信,字字犀利:

“我不喜欢你解放后写的剧本,一个也不喜欢。因为你的心不在戏里,你被势位所误,失去伟大的灵通宝玉。”

黄永玉的直言直语,让曹禺重拾初心,清醒创作,达到另一个高峰。

看过一句话:“世界上没有比阿谀奉承更容易的事,也没有比说真心话更困难的事。”

甜言蜜语易得,肺腑之言难求。

北宋画家文同是苏轼的老乡,两人于岐山下相遇,一见如故。

文同曾感叹:“世无知我者,唯子瞻一见,识吾妙处。”

文同不仅懂苏轼,也是那个时常对苏轼直言相谏的人。

苏轼任杭州通判时,常心直口快地针砭时弊,并作诗词寄给文同。

文同却说,“愿君见听便如此,鼠蝎四面人恐伤”,他告诫苏轼,让他在官场不要过分标新立异,容易遭人暗算。

苏轼不得志之时,在《戏子由》一诗中宣泄不满。

文同又和诗一首:“君子道远不计程,死而后已方成名”,劝苏轼人生路长,不必在意一时得失。

古人说,君子因誉而情疏,因诤而友密。

朋友不在多,而在于是否对你交付真心。

真正的朋友,会在你得意时点醒你,眼看你行差踏错时,他们会拉你一把,助你远离祸患。

人生路上,他们永远是指引你的明灯。

04

低谷时为你雪中送炭的人

作家牛皮明明说,人生如四季,春风得意之时,一日看尽长安花;困顿失意之时,独钓寒江之雪。

命运的寒霜,总会在不经意间降临。

公元1080年,苏轼正在经历人生的至暗时刻。

因为“乌台诗案”,他在大年初一,万象更新的新年,与长子苏迈离开京城,欲往被贬之地黄州。

之前他是才华横溢的诗人、名声显赫的政治家,之后他是边远地区的流放者,是落寞飘零的异乡人。

在黄州,他任团练副使,一家老小十几口人,寄居在破烂的寺庙里,靠着他微薄的薪水度日。

此前围绕在身边的人,早已作鸟兽散——有些是被他得罪的,有些是急于与他撇清关系的。

然而老朋友马正卿,却一直关注他的消息,一路追随他到了黄州。

也正是这位老友的相助,苏轼有了黄州东坡的一片荒地。

马正卿还出钱出力,在荒地上为苏轼建起房子,让他有了容身之所。

马正卿怕老朋友难过,还特意逗留了一段时间,直至苏轼走出人生低谷。

此后,苏东坡发明东坡肉、写下千古名篇《赤壁怀古》,蜕变为世人眼中那个洒脱达观的“东坡居士”。

苏轼一生,放纵不羁,唯独对朋友马正卿说:希望将来,能够涌泉相报。

沈从文曾说:大喜大悲看清自己,大起大落看清朋友。

有的人,你风光无限时,他们不一定会与你并肩而立,当你深陷困顿,他们却会第一时间站出来为你分担。

温一壶热酒,说几句体己话。

即便沉默无语,也可以修复一颗满是裂痕的心。

时间如大风,会吹走柳絮浮萍。

生命中的许多遇见,都是过眼云烟。

唯有那些大雨中为你撑伞的人,顶着风雪来看你的人,值得一辈子珍视与感念。

相识满天下,不如得知己二三。

往后余生,几杯薄酒,三两好友,足以慰风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