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释读中国历史310:实现“人生三不朽”的两个半人之一,王阳明告诉你圣人是这么来的

 金色年华554 2023-01-01 发布于江西

释读中国历史——明朝

朋友们,大家好,我是王清斌

欢迎您来到我的专辑,缤纷历史清清讲。

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士大夫阶层,非常推崇古代哲人提出的“人生有三不朽”,就是所谓的“三立”——“立德、立功、立言”。这个说法源于《左传》,唐朝的孔颖达解释为“立德,谓创制垂法,博施济众;立功,谓拯厄除难,功济于时;立言,谓言得其要,理足可传。”简单理解,立德就是完善个人的德行修为,立功就是建立丰功伟业,立言就是创立思想学说传播后世。
不朽是人的伟大精神需求之一,是仁人志士所追求的永恒价值。就是说人总是要死的,所以要先具备高尚的个人品行,然后去建立扶危济难的功勋,最后把自己的思想言论记述传播,这样就能 “死而不朽”了。
图片
中国历史上,公认能做到这一点的有两个半人,一个是春秋时期的孔子,半个是清朝的曾国藩,另一个就是明朝第一人、心学的创始人王阳明。
王阳明的名字叫王守仁,浙江余姚人,因为隐居过会稽的阳明洞,创办过阳明书院,大家都尊称他为阳明先生。
说他从小就跟一般孩子不一样,他妈怀他14个月才出生,5岁还不会说话,但能记住他爷爷读过的书。有个老和尚摸了下他的脑袋,说“好个孩子啊,可惜道破了天机”。
原来他出生的时候奶奶梦到他是被人从祥云里送来的孩子,所以取名叫“王云”,当地人也都认为他肯定很不一般,把他出生的地方叫“瑞云楼”。老和尚的意思是这是个神人,但名字不能这么明着叫,所以到了5岁还不会说话。
他爷爷就借用《论语》里的典故,给他改名叫“守仁”,之后他就开始会说话了。
当然这些是真是假不用太认真,圣人嘛,要跟咱小时候都一样,那多没意思。
图片
王守仁家世显赫,是东晋王导的后代,跟王羲之是宗亲,一直就有非常优越的学习环境。他爹是明宪宗时期的状元,但他从来就不是按部就班老老实实念书的那种孩子,脑子里总有些很奇特的想法,甚至认为科举并不是读书最重要的事情,他的志向是要做圣人,这让他老爹和他老师都很头疼。
另外,他生活的年代并不是很太平,蒙古时常侵犯边境,内陆也总有农民起义,所以他对兵法有很深的研究。15岁的时候就曾经给皇帝写信,提出平定起义的方略,还跑到居庸关、山海关实地考察边境。他还练武,虽然身体瘦弱,但据说精通骑射,是射箭的高手。
17岁的时候,他爹就想给他娶个媳妇让他收收心,给他选了个南昌的官家小姐,按规矩让他到南昌去结婚。结果结婚当天,找不到人了,原来他闲逛到了道观,跟道士聊高兴了,学打坐,把结婚的事忘了。
过了1年,他带着老婆回浙江,路上遇到了一位有名的儒家学者,给他讲了朱熹的理学思想,尤其是“格物致知”,王守仁听了非常高兴,觉得这才算是找到成为圣人的方法。
图片
“格物致知”出自《礼记·大学》,是说通过探究各种物本身的原理,来理解世界最一般的规律,这就是哲学方法问题。哲学是揭示最一般规律的科学,解决的是世界本源的问题,可以说是所有科学的基础。
也就是说,把世界本源这种事物最一般规律的问题搞清楚了,就具备了处理各种问题的超人智慧。能用这种思想和智慧指导芸芸世人,这样的人就是圣人。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圣人指“知行完备、至善之人”,圣字()繁体字左上是耳朵的“耳”,表示闻道,通达天地之正理;右上是“口”,表示宣扬道理,教化大众;下边的“王”代表统率万物为王之徳,德行遍处施行。
图片
所以在中国的文化中,可以用自己的思想影响国家和世界的人、德才兼备的人、具有至善至美人格的人,就是圣人。
王守仁就想成为这样的人,那个大儒教他的办法就是“格物致知”,通过这个去寻求事物最一般的规律,就是儒家说的“理”,或叫“天理”,也就是“道”,也可以理解为“规矩”。
王守仁非常高兴,之后通读了朱熹的著作,里面讲“一草一木都蕴含着至理”,他就去实践朱熹的“格物致知”,格了自己家后院的竹子7天7夜,可什么都没格出来,自此对“格物”学说产生了极大的质疑,觉得朱圣人说的好像也不怎么对,这就是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守仁格竹”的典故。
图片
明孝宗时期,王守仁21岁中了举人,第二年参加进士考试落榜了,3年后再考又落榜了。他的状元爹安慰他说,你的才学没问题,下次肯定能中,别灰心。结果他笑笑说:我没事,你们觉得考不中挺丢人,我却觉得考不中就懊恼那才丢人。
28岁他第三次参加进士考试,据说本来他是第一名,但被走后门给挤掉了,但还是中了进士,先后在工部、刑部和兵部任职。
明武宗时期,因为上疏要救被刘瑾报复的官员惹怒了刘瑾,被打了40棍子,贬谪到贵州龙场驿站当驿丞。那地方在当时非常荒僻,是没开化地区,驿丞相当于官方招待所的所长,芝麻官都算不上,连品都没有。他爹也被赶出了北京,调到南京影子政府当吏部尚书。
路上刘瑾派人追杀他,他就假装跳水自杀骗过了杀手,悄悄地跑到南京见他父亲。他父亲说你毕竟是朝廷任命的,有责任在身,建议他去赴任。他想想也没更好选择了,就去了贵州。
等到了那发现比他想象的还原始落后,但他已经修炼得宠辱不惊了,觉得除了生死还不能超脱,其他的都不算什么。他造了一个石头棺材,每天处理完公务,就躺到里面思考他的“理”和圣人这类问题。
图片
有一天,他忽然对这些问题豁然开朗、大彻大悟,这就是著名的“龙场悟道”。
他发现过去总是局限于从事物中探究“理”,这是不对的,“理”就是人心中存在的“良知”,就是先验的伦理道德观念,那圣人之道就是“致良知”,就是达到良知。而人先天的“良知”如果被外界不好的东西蒙蔽,才会有不善的思想和行为,所以人要做的是最大限度地在人格上自我完善。
而在方法上,王守仁提出了“知行合一”。
“知”是内心对事物的认识,“行”是人的实际行为。之前一直有“知难行易”和“行难知易”的争论,就是人到底是认识到什么是良知更难还是做到符合良知的行为更难,这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
图片
“知行合一”则认为知和行是一回事,人的外在行为是受内在意识的支配,能认识到良知那就能做到,反过来能做到符合良知的行为,那就是认识到了什么是良知。
王守仁思想主张的“知行合一、致良知”,就是心学或阳明文化的核心内容。
到这里,一个思想家王守仁新鲜出炉了,但他之所以在历史上被公认是达到“人生三不朽”的两个半人之一,却是他身体力行自己提出的知行合一的思想主张,和他精彩纷呈的人生传奇经历。
好了朋友们,这一期的内容我们就讲到这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