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脾阳定生死,胃阳断寿夭!

 妙音禅韵 2023-01-02 发布于江苏

Image

Image

脾阳定生死,胃阳断寿夭!这才是中医真谛!

1

朋友问我,杨东你踏访100位民间中医三年多,有什么感悟和收获?

我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此话真乃人间至理。

有人猜想,大公鸡这不收民间中医一分钱,自掏腰包、自花时间精力的为民间中医奔走呐喊,图的啥呀?

唉,真正理解大公鸡的,真的极少。

前几天在广东,当地一个记者朋友和我说:“这几年你走南闯北的,长了不少见识吧?”

呀,你看,这才是真的懂我!

自费踏访100民医,全国各地跑三年,这图的就是一个长见识、增阅历。

1000多天的行程,虽然花费了不小的代价,但在思想和眼界上的收获,可是用万吨轮船也装不下的哦。

今天就简单捋一捋,说一说吧。在采访了118位民间中医之后,得到的最大的收获,也可以说中医看病的一个根本基点——

几乎所有的身体问题,健康问题,五脏问题,吃喝拉撒睡的问题,其首当其冲的一个根本点——都是脾胃问题!

Image

Image

你必须吃得下、吃得香、拉得出、拉得畅,才能恢复健康!

你脾胃运化好、肠道通畅没毛病,那么心肝脾肺肾的功能自然就好,吃喝拉撒睡的五大生活基本功就扎实,各种疾病自然都能痊愈!

2

河北邯郸名医王少强老师说:

不论什么癌症,治疗的首先,要让患者吃饭!“患者吃不下饭,什么都白搭。很大比例的癌症患者,都是饿死的!所以,我给人看病,首先要解决病人的吃饭问题,解决其脾胃的运化问题!”

Image

河南开封世代民间中医闫清成老师说:

“要解决患者的肠胃问题,吃得下饭,才能吃得下药,所有的肝脏问题,肾脏问题,其根本都在脾脏,脾胃运化好,其他器官才能不出问题!”

Image

甘肃兰州张恩江老师说:

“肠胃好,是一切健康的根本!”所以,在采访时,这位科班出身的全科中医,在大公鸡询问其最擅长哪方面疾病的治疗时,他说:“那就肠胃吧,胃肠道好,吃得下,能运化,能吸收,能消化,是疾病康复的根本条件!”

Image

安徽淮南的常兆友老师说:

“看什么重病大病,我都从脾脏着手,脾胃是其他脏腑健康的来源,包括精神类问题!”

Image

上海金山的宋礽镛老师说:

我们在多个案例的治疗过程中,几乎都找到了一个根本点——脾胃!

Image

很多患者起先都不信,说自己脾胃没有问题,结果在治疗过程中,伴随着脾胃运化功能的恢复,几十年毫无好转迹象的疾病症状迅速的改善,才不得不服!

“许许多多的患者患病之根本,在于脾胃方面。”宋礽镛老师说。

……

3

在采访120多位老师(除了已经发布的老师,有几位在采访后不愿意发布)的过程中,几乎有90%以上的民间中医,都或多或少的和大公鸡强调过肠胃和吃饭的重要作用。

Image

如果我们再究极一下下,在肠胃之前的根本,就是脾脏!

无论你身体怎样,你的这个脾脏一定要好!

脾好,运化就没问题,胃就好。

胃好,消化好,肠就好。

肠好,通便就顺畅,病气、毒素、污秽之物就无法在身体内积存逗留,全部排出去了。

脾胃好,新陈代谢通畅,营养能量就可以被身体高效吸收利用,废物残渣及毒素就能顺利被身体排出。

所以,大公鸡发现,真正有本事的民间中医,或者说,几乎所有的民间大医看病,都从脾胃运化着手。

Image

Image

可以说,脾胃,是整个身体吸收、运化营养能量的第一关口!

所以,这个被现代年轻人视为“愚昧落后、不科学”的中医学,其实早就注意到了人体器官组织的最根本点——脾胃。

总之,一句话:“脾阳定生死,胃阳断寿夭!”

你说,中医科学不科学?中医伟大不伟大?

4

这就给了大公鸡一个启发——

脾胃健康,才是身体健康的根本!

脾胃运化是否正常,也是所有疾病是否可以康复的重要因素!

脾胃,是身体健康的基石!

养好脾胃,是战胜疾病、甚至健康长寿的根本!

……

那么,吃什么药才能养好脾胃呢?

或者说,吃什么药,才能让脾胃功能恢复正常呢?

带着这些疑问,大公鸡无一例外的会向被采访的民间中医询问。

结果,你猜怎么着?

你猜怎么着?

几乎所有的民间中医都无一例外的这样回答——

平时养脾胃?不用吃药!

不用吃药?

是的!

都说药疗不如食疗,药补不如食补。

民以食为天,

食品,才是天下第一的良药!

……

那么,什么样的食品才能补养脾胃呢?

几乎所有的中医老师,都异口同声的说——

黄小米!

“不是大米?不是小麦、不是面粉?”大公鸡弱弱的问。

“不是那些,而是小米,黄小米!”

“比如说,身体虚弱的时候,或者有患者病重时,只能吃流食的时候,那就赶紧喝小米粥,比什么鸡汤鱼汤更有滋养作用!”

现在,你知道了吧,想要脾胃好,赶紧吃小米!

5

为什么呢?

1、小米颗粒小,生命力强。

懂中医的都知道种子的能量,所以一直号召大家吃五谷杂粮。

难得的是,最新的世界科技前沿探索——英国BBC拍摄的生命系列纪录片,也惊奇的发现了种子里面不可小觑的生命能量,一粒小小的植物种子,就蕴含着和巨大生物一模一样的生命信息。

Image

Image

在大自然中,小颗粒的种子,往往生命力更强,因为个头细小,几乎可以无孔不入的落地生根,生长发芽。

十几粒小米裹起来也才一粒大米大小,

上百粒小米裹起来,才相当于一粒玉米或黄豆大小。

可想而知,相对于大豆、玉米、大米来说,同样熬成粥,吃一口大豆粥,你或许仅仅能吃到三四粒大豆,而一口小米粥,你就能吃到上千粒团团簇簇的小米!

一粒就是一个生命个体,

同样一口粥,吃小米,你可以汲取到更多的生命能量。

2、黄帝内经说:五谷为养。

这五谷中的第一项,就是说小米。

五谷者,植物之种子也;种子者,植物之精华也。

大自然植物中最精华的东西,都含在种子里,而种子本身的蛋白质结构,和其他部位的蛋白质结构也是完全不一样的。

Image

黄帝内经认为,我们把种子里面的物质能量,转化为自己的精气神,所消耗的自身能量是最低的。如果你吃其他部位,还需要你消耗很多自身的能量,所以吃种子是最“合算”的。

大个头的食物只不过是占有体积的优势,但真正的精华能量,是和小颗粒食物一样样的。

当然,我这里指的是完整的、原生的小颗粒食物,而不是指被切割成小颗粒的食物。

因此,对于我们人类有限的胃口来说,同样是吸收大自然的生命能量,那自然是颗粒越小越好。比如小米。

6

3、中医里面讲究“谷物之气”。

大公鸡自踏访100位民间中医后,越来越感悟到,人类吸收食物里面的营养精华,其实可能不是什么蛋白质、不是什么脂肪,而是“气——谷物之气,生命之气!”

想一想,我们为什么那么重视有机食物?

因为越是有生机的食物,对人体越有用。

再想一想,为什么我们吃完一碗米饭,或面条的时候,会额头冒汗,精力充沛?就是因为谷物之气上升,气上来了,人也就有精神了。

那么,吃什么才能“采集”到更多的“谷物之气”呢?

自然是小颗粒的小米。

4、易消化,易吸收

中医认为,最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的五谷就是小米。

有人说小米是凉的,其实是很多人的做法不对而造成的误解。

中医是很玄妙的东西,如果你喝的小米粥太稀、水太多,它就是凉性的,容易引起排尿频繁。

你想啊,水放太多,熬成了汤,凉了以后就和凉水没什么两样。

其实,小米是温性的。

有句话说:粥可插筷!

真正的小米粥,是指那种稠稠的、较为黏厚的状态,不是汤汤水水。

所以,真正会吃小米粥的朋友,还要把小米上面的米精、米油全部熬出来,那才是最滋补的。

7

小米这么好?

真的有这么好吗?

可是,大公鸡是南方人,从小就没有见过小米,也没吃过小米。奇怪吧?

在大公鸡印象里,对小米的认知概念就是课本上的“小米+步枪。”

在一部纪录片里,周恩来总理在生前最后一次到达延安,吃了乡亲们熬制的小米,动情的说:“小米饭真香啊,就是延安的小米,哺育了我们的革命……”

Image

周恩来吃完后,又将碗舔了个干干净净,表示着对小米的尊重。

2003年的时候,大公鸡受聘于河南一家企业,离开上海来到河南的第二天一大早,酒店的自助餐没有南方人常喝的大米粥,只有黄橙橙的小米汤,就兴致勃勃的舀了一小碗,感觉很健康,很好吃。

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吃到小米。

朋友和我说:“小米好啊,养脾胃呢!”

后来,又不停的听到许许多多人和我说:小米对脾胃有好处。

看来,小米养脾胃,早就成了公认的常识。

2022年的10月,大公鸡去野山里采访那些采摘沙棘的农民,傍晚时到沁州的一个山沟沟的农民家里,和大家一起吃饭,再次吃到了小米,这回,可让大公鸡开了眼界——

Image

这里的小米,颗粒更小,生命力更强,

颗粒虽小巧,但粒粒饱满,油脂闪亮。

尤其是吃完以后,肠胃里面一直到整个胸腔,都是暖乎乎热扑扑的,持续五六个小时皆如此,谷物之气充塞着胸腔,使人精神饱满有力,即使走在深秋初冬的山里面,也不觉得寒冷。

Image

Image

Image

尤其是小米粥上面的那层淡淡的几不可闻的油膜,感觉到异常的珍贵,异常的清香,你能感觉到它的营养富足溢满,能量具足,活力四射,满满当当,直往细胞里钻的那种即视感。

听当地的乡亲们自豪的说:

“记者同志们,你们今天吃到的小米,没有地方比这更好了!”

我相信这句话。

8

粮食品种好不好,得问世代种植的农民。

小米好不好吃,得问世代种小米、吃小米的农民!

“而且,我们自己家种植的小米,得一整年才能收一茬。”

Image

见大公鸡不理解,当地村民又说:“我们不像有些地方为了追求产量,持续不断的种,一年种两茬甚至三茬,那怎么能好吃呢?小米该有的营养也没有了!”

由此,大公鸡忽然有了激情——

1、想把这儿的原生态优秀小米推广出去。

2、想让大家一起来品尝品尝这个土格拉子沟老百姓“自家吃”的黄小米!

3、号召所有人来吃这种天然健康的补脾佳品。

Image

Image

Image

大公鸡把想法一说,立马得到了村长的响应:“好啊,杨记者,您这想法太好了,我们这的小米,我拿人格保证优质优品!”

“只是,如果要推广,必定要有个商品名吧?”

这话把大公鸡问倒了,因为我不谙此道,但望着乡亲们热情的面容,又望着专门为我们熬制小米的小锅灶台,抬眼看看屋外的小土沟,不由脱口而出:

“唉,就叫'小灶沟’吧,怎么样?”

“这儿有山沟,熬粥用小灶,我们都说开小灶开小灶,这可是专门的待遇,说明我们的小米,在五谷杂粮里面的地位,你必须格外看待,开小灶才行!”

Image

Image

Image

村民们听完连连点头,村长老吴也乐呵呵的笑了:“好,就叫它小灶沟小米,另外啊,还要加一条,这是咱自家吃的黄小米,好吃呢!”

你看,这事是多么的顺理成章,来自小山沟的,土生土长、原汁原味的、农民朋友们自家吃的黄小米,就这么推出来了。

Image

Image

Imag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