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学术动态 | 重庆历代科举状元、榜眼、探花考——熊笃

 杨柳依依bnachr 2023-01-02 发布于重庆

重庆历代科举中共有五位状元,三位榜眼(两文一武)、五位探花(四文一武)总计文武头甲前三名13人的登第年代及其仕历,而之前重庆流传最多的两位宋代“状元”冯时行、蒲国宝二人,恰恰不是状元,亦非榜眼、探花,只是登进士第而已。

长期以来,重庆人广泛流传最多的就是出了两个状元:宋代冯时行和蒲国宝,而且明代嘉靖年间在巴县学宫建有冯时行、蒲国宝双状元碑,当代在璧山区、渝北区等地还建了状元坊。然而据笔者近年来一直在作《重庆历代进士举人汇考》的研究,发现事实与流传差距颇大。我的考证结果:重庆历代共出了四位文状元、一位武状元;两位文榜眼、四位文探花;一位武榜眼,一位武探花。总计文武头甲前三名共有13人:五状元三榜眼五探花。而流传最广的冯时行、蒲国宝二人恰恰既不是状元,也不是榜眼、探花,只是进士及第。兹将对十三人的详细考证具体论述如下,以还历史的本来面目。

图片
图片

冯时行

冯时行:巴县洛碛(今渝北区)人,北宋徽宗宣和六年(1124)进士。宋 骞駒《古城冯侯庙碑》、明 王应熊《冯时行传》谓“恭南人”、“恭南洛碛人”。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十九、明曹学佺《蜀中广记》卷九十九、清·厉鹗《宋诗记事》卷五十一,均谓其“巴县人”。但南宋晁公武《丰年石题记》、《四库全书总目》别集类十、嘉庆《四川通志·选举》、同治《璧山县志》卷八、清·陆心源《宋史翼》卷十,均谓其“璧山人”。盖因冯曾居留缙云山读书,而宋代缙云山属璧山县,时行在璧山或有房地产、亲属,故有此说。然冯时行《缙云文集》诗文多次提到洛碛,提璧山仅有《代简寄璧山诸友慈洞砚》一处,而王应熊也是洛碛人,与之同乡,为之作《传》,应当可靠。《宋史·地理志》载重庆府辖县三:“巴,江津,璧山”。故上引前五种文献可归纳为“恭州巴县洛碛人。”

至于中进士时间,王应熊《冯时行传》谓“嘉熙间状元”,陆心源《宋史翼》谓“宣和六年进士”。冯时行《白子安墓志铭》自称:“宣和初,仆应进士举,道过白子安家。”嘉熙乃宋理宗年号(1237—1240)。冯《龙多山鹫台院记》云:“绍兴己卯,行年五十九,被命守沉黎道。”[1]绍兴己卯为1159年,逆推59年是哲宗元符三年(1100),即冯生年。若是嘉熙年间中进士,则冯已137岁至140岁之间,殊不可能。宋·骞驹《古城冯侯碑》谓冯“隆兴元年(1163)死其官”,只活了63岁。故《宋史翼》“宣和六年(1124)进士”可靠。据《宋史·选举志》和《续通鉴·宣和六年》载,殿试第一名(状元)是沈晦而非冯时行。又据《宋登科记考》[2]和百度网《北宋状元榜眼探花一览表》,宋徽宗在位八次科举(每三年一次,宣和只有三年、六年开科)状元分别为霍端友、蔡蕤、贾安宅、莫俦、何栗、王昂、何涣、沈晦;榜眼、探花中也无冯时行。又《同治壁山县志·宦绩》谓冯时行“绍兴间状元。”然考《宋史·选举志》、《高宗纪》、《续通鉴》及《宋登科记考》等,知绍兴年间共十次开科,均三年一次,正与百度网《南宋状元榜眼探花一览表》相符,所列十位状元是:张九成、汪应辰、黄公度、陈诚之、刘章、王佐、赵逵、张孝祥、王十朋、梁克家,亦无冯时行。实则唐宋殿试列头甲进士均称状元。如宋周必大《回第二人叶状元适启》《回第三人李状元寅仲启》称淳熙进士第二名叶适、第三名李寅仲为状元。民间“当时新进士,皆得称状元。”[3]故知冯时行只是进士而非状元榜眼探花。重庆称之为状元,不过是当时民间习俗对他的抬爱。

今璧山政协编撰的《秀美璧山》谓冯时行“北宋宣和元年入京应进士举,宣和二年21岁时考中上舍状元。”[4]按王安石变法,推行三舍法,即太学生分为外舍、内舍、上舍三舍。初学者入外舍,由外舍升内舍,由内舍升上舍。每月一私试,每年一公试,补内舍生。隔年一舍试,补上舍生[5]。而冯时行宣和元年入京,未经外舍升内舍试和内舍再隔年上舍试,次年就考中上舍状元,时间和程序均不可能。况且宣和年间只有三年和六年两次开科,查网上“360个人图书馆”所列《北宋状元榜眼探花一览表》中宣和三年状元何焕,榜眼王居正,探花罗孝芬;宣和六年状元沈晦,榜眼周执羔,探花罗孟郊。均无冯时行之名;《宋登科记考》亦然。

图片

《道光重庆府志》

蒲国宝:南宋开禧元年(1205)进士。《道光重庆府志》卷七《选举志》、明凌迪知《万姓统谱》卷十三俱载为开禧元年状元;另一说徽宗政和三年(1113)上舍状元,是据南宋理宗宝祐四年璧山进士高若霖《邓坤异言吉地科第》、元·璧山延祐进士杨鹤鸣撰立《璧邑唐宋进士题名碑》[6]。《万姓统谱》:“蒲国宝,富顺人。开禧中状元,宋入元,国宝遂不仕,家贫,耽志经史。”谓籍贯为富顺人,已误;谓其开禧状元,亦误。开禧总共三年,只元年一次开科举。今考《嘉庆四川通志·选举志》“开禧元年乙丑科,”状元是毛自知,蒲国宝只登进士第,而非状元。今人傅璇琮等撰《宋登科记考》卷十二,亦只载蒲为“开禧元年登进士第”,并非状元;第二名榜眼是陈翊。考《续资治通鉴》之《宋纪》卷一五七载:开禧元年“五月己巳,赐礼部进士毛自知以下四百三十三人及第出身。自知对策,言当乘机以定中原,韩侂胄大喜,遂擢为第一。”至于谓其为政和三年上舍状元,亦不符实。《宋登科记考》卷十二载政和三年上舍及第十九人:第一名陈公辅,浙江天台县人;第二名胡松年,海州怀仁县人;第三名陈与义,洛阳人;十九人中均无蒲国宝姓名。故“政和三年上舍状元”之说不符史实;而“开禧元年状元”也属民间夸饰,与冯时行相仿。史载证明:蒲只是开禧元年进士登第而已。

图片
图片

文苑英华》

吴师道:璧山人,武后垂拱元年(685)状元。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吴师道等二十七人及第”;清·徐松《登科记考》卷三:光宅二年乙酉载:“正月丁未改垂拱元年……吴师道:状元,见《玉芝堂谈荟》。”并引《文苑英华》载状元吴师道对策五篇原文。至其仕历亦有可考:唐睿宗景云三年(即太极元年712)任银青光禄大夫,检校秘书监(见瞿昙悉达《唐开元古占经》卷一,《四库全书》电子版,上海人民出版社);开元初历官司勋员外郎、仓部员外郎、户部郎中[7];后任吏部侍郎[8]。今人陶易《唐代进士录》[9]亦载吴师道为武后时状元,但未载其籍贯,仕历亦仅至郎中。以上文献俱未载其籍贯,实则吴师道是重庆璧山人[6],终以吏部尚书致仕[10]。

图片

《冬日可爱诗》

陈讽:唐德宗贞元十年(794)状元。清·徐松《登科记考》卷十三贞元十年“博学宏词科”云:“《广卓异记》引《登科记》:陈讽,贞元十年进士状元及第,当年宏词头登科。”举人解元、进士状元、博学宏词科头,是罕见的“三元魁首”。授将仕郎、守秘书省正字[11]。两年后授畿县尉,上表请换他县,上允,换任京县主簿[12]。后调监察御史。贞元十九年,兵部尚书顾少连(当年知贡举)卒,“门生侍御史王播,监察御史刘禹锡、陈讽、柳宗元,左拾遗吕温、李逢吉……祭奠于座主故兵部尚书、东都留守顾公之灵。”[13]后历仓部员外郎、升金部从五品郎中、吏部司勋郎中。宪宗元和十三年,参与修订朝廷仪礼,充任“详定判官”[7]。后迁五品京县令,累官三品,文宗大和末致仕[11]。《文苑英华》卷四五、卷六八、卷八七存其《新筑峨和城赋》《进善旌赋》《连理树赋》三篇,《全唐诗》存其登进士时五排《冬日可爱诗》一首。

据雍正《四川通志》卷三三《选举·进士》载,唐代全川只有两名状元:范崇凯,内江人;王圭,未注籍贯。而渝州璧山这两名状元,证据凿凿,居然在《四川通志》中缺载,可见省级方志的权威也不可迷信。

图片

《宋代登科记考》

文焕:黔州(今彭水县)人,北宋熙宁六年(1073)武举进士状元。据傅璇琮等撰《宋代登科记考》卷六、龚延明主编《宋代登科总录》卷六皆载:熙宁六年赐武举进士文焕等二十四人。“文焕,黔州人。注两使职官,西河路准备差使……后复赐文焕进士及第,为梓夔路察访司准备差遣。侯抱真而下二十三人,授以三班奉职、借职、差使与沿边差遣”是知文焕先登武状元,后又赐文进士。是罕见的文武双进士。“熙宁九年正月,以翰林学士邓绾权知贡举……武学教授文焕……点检试卷。”[14]

图片

明玉珍大夏国《明氏实录》

董重璧:璧山人,大夏国天统元年(1362)状元。据明玉珍大夏国《明氏实录》载:“秋廷试进士,赐董重璧等八人及第,余出身有差。”史书记载科举时,点姓名第一人或唯一点姓名者,惯例皆指状元。《洪武实录》《平夏录》亦有类似记载。其状元及第后入翰林院供职,明升开熙四年(1370)擢升董重璧为翰林承旨(掌翰林院长官)。次年大夏国亡,董重璧归隐璧山故里达四十年,办学授徒。明永乐十年(1412)犹撰《重璧仙山天亭记》碑,有“自明初归里居山下已四十载”,末署“前皇夏庚戍翰林承旨董重璧隐仙题记”[4]按隐仙是其号。庚戍,正是明升开熙四年干支,董重璧始任翰林学士承旨。

图片

庞百里:大夏国天统五年(1366)状元。明升该年继位,大夏国第二次开科取士,十岁的明升主持殿试,钦点庞百里为状元及进士若干。并赠新进士《桂花诗》一首:“万物凋残我独芳,花心金粟带微黄。莫言些小难堪玩,露冷风清大地香。”[15]然庞百里籍贯仕历等事迹,均不详。

图片
图片

宋代《禹迹图》中重庆称为渝

赵谂:江津人,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毕渐榜第二名榜眼。按:赵谂中进士,雍正《四川通志》《重庆府志》《江津县志》均不载。或因其阴谋造反事发伏诛之事而缄口讳言故也。今据《宋登科记考》卷七引《宋会要·选举二》之十二、宋曾敏行《独醒杂志》卷四、宋何迈《春渚纪闻》卷二《杂记》,知其登进士第二名,初授承直郎,知彭州九陇县。复据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引《张天觉送凌戡归蜀记》:“赵谂,本赵庭臣之子……少年登第,几为殿魁,未三十岁,升朝为国子博士。”南宋陈均《宋九朝编年备要》:“谂,江津人。少敏恰,绍圣中擢甲科,教授成都,因章淳逐元祐大臣,不合人心,欲以此为名起兵据蜀,与所亲何奖、王师直、贾成及日者罗京等同谋,借姓孟起兵,以从蜀人之属望。上登极,赦到,谂谓奖等曰:'章淳必败!天下既安,人心难动,前事愿勿出口。’遂入京,除太学博士。请假还家,欲回止诸人;而党中有发其谋者,狱俱当诛,有诏诛之,家属分配湖广。”其归蜀途中“梦神人授以诗云:天赐雄才孰与戡,征西才罢又征南。冕旒端拱披龙衮,天子今年二十三”[16]又据宋·王明清《玉照新志》云:“建中靖国,时事既变,谂亦幡然息心,来京师注官。时曾布文肃当国,一见奇其才而荐之,擢国子博士。谂谒告省父母于蜀中,其徒句群以前事告变。狱就,遂以反逆伏诛……改其乡里渝州为恭州。”《宋史·徽宗纪一》亦载:“崇宁元年二月……奉议郎赵谂谋反,伏诛。……六月壬子,改渝州为恭州。”按赵谂谋反,影响巨大,不仅自己与弟赵诙被诛[16]父母妻子等皆流配琼州岭外,宰相曾布推荐失察被贬衡州安置,刑部郎中王吉甫坐绌,徽宗为此改渝州为恭州,孝宗改年号“隆兴”为“乾道”[17]

图片

刘春墓地位于巴南区南泉街道,坐东南朝西北,三面环山,背靠樵坪山西缘中段山峰轿子顶

刘春:巴县人,明宪宗成化廿二年(1486)第二名榜眼。《明史》卷一八四有传:及第授编修,屡迁翰林学士。武宗擢吏部右侍郎,进左侍郎,礼部尚书。丁忧服阙,起南京吏部尚书,寻以礼部尚书专典诰敕,掌詹事府。卒赠太子太保,謚文简。刘氏以科第显,父子孙弟侄曾孙共七进士.。重庆城内曾有举人坊、天宠荣封坊、都宪坊、功靖西南坊、榜眼坊、兄弟解元坊、阁学坊、内侍清臣坊,俱旌表刘氏历世显宦。今早已不存,唯刘春榜眼坊道光间改建重庆府文庙时重建于庙左,辛亥革命后尚存[18]。按,刘春墓今尚存于巴南区。

杜天麟:江津人,清光绪二十年(1894)武榜眼。唐诗圣杜甫后裔。历任广东香山协副将,代理广东水陆军提督[19]。

图片

《宋太祖实录》

董淳:璧山人,五代后周太祖广顺二年(952)探花。《宋史·赵上交传》:“擢扈载甲科及取周翰、董淳之流,时称得士。”按状元扈载河北人,榜眼周翰河南人,探花董淳渝州璧山县人。淳始授校书郎,后擢翰林侍讲学士,显德末年晋翰林学士。入宋后授直史馆、奏诏、左拾遗。宋太宗时为太子中允,后迁工部员外郎。曾参与修纂《周世宗实录》《后蜀纪事》《宋太祖实录》《太平御览》《太平广记》等,终任翰林侍讲学士。

何应龙:宋宁宗嘉泰二年(1202)探花。昌元(今荣昌)人。嘉泰二年以四川类省试第一,视进士一甲第三人恩例。初授文林郎,潼川府节度推官。历著作郎,出知汉州。[20]然宋·何光震《饯郡守王梦应碑》云:“此间何公从叔,是应龙字,从叔,大足人也。”。《宋登科记考》卷十二亦作昌元人。今从多数文献定为昌元人。

图片

《民国新修合川县志》

文复之:合州人,宋理宗宝庆三年(1227)探花。旧合州志缺载,今依《宋登科记考》卷十三、《民国合川县志》据《宁宗皇帝明德颂》补。元 張鉉《(至大)金陵新志》卷十四云:合州人文復之,字廷实,治易,王会龙榜第三名及第。授阆州掌书记,累官至湖北提刑。以起居舍人召,每切齿時相丁大全所为,與人言“我見上必极言其奸邪!”大全觉之,止不得見令。俟再命,改刑部郎官,不赴;乞祠祿,授朝散大夫直煥章阁、主管成都府玉局观。欲还蜀,道经建康,時边事日亟,同年馬闕斋守郡留,不听行,遂寓郡之修文坊馬家巷。归附初,亷左丞希愿宣抚江東,欽其名,待如师友,欲以宋官荐之仕,力辞不应,以經史自娛終其身。郡之琳宫佛宇多其文章。子掞,宋工部架阁,遵父志亦不仕云。按:后数句指元朝灭南宋后,元左丞廉希愿推荐文复之为官,文力辞不应,不愿作贰臣,其晚节亦佳。

高启愚:铜梁人,明世宗嘉靖四十四年(1565)探花。高懋子。授翰林编修,累官国子祭酒,翰林侍读学士,礼部右侍郎。万历十二年诏籍张居正家,御史丁此吕劾启愚主试曾以“舜亦以命禹”为题,是“为居正劝进”,遂放启愚以忤旨免归。归家曾修县志,张佳胤称其有良史之才。见《光绪铜梁县志》卷八《人物志上》,又同书卷十六《杂记·补遗》载:“今考《万历癸丑同年录》,高任之之父启愚,乙丑会元,身兼元鼎,在县人实为数百年所仅见。”会元,指举人第一名;元鼎,指头甲进士第三名探花。

图片

韩良辅:合州人,清康熙廿九年(1690)省试武解元,次年武探花。重庆总镇韩成长子。状貌魁梧,勇力过人,有胆略,十六岁即随父杀敌。已入文庠,旋弃去,入甘州武庠.中武探花后授二等侍卫。从征蒙古厄鲁特立功,授陕西延绥镇(今榆林市)中营游击。三年后升宜都参将。宜多盗,辅严窝主连坐法,与文员和衷共理,邑大治。又多虎患,造虎枪,教兵习杀虎技,连获百余,虎患遂息。后升神木营副将,调直隶大名府副将,除奸匪及出口屯田冒混之弊。雍正元年升天津总兵,旋迁广西提督,剿侗擒瑶,厥功丕著,次年改署广西巡抚。屡上疏建言献策,多获嘉奖。雍正五年,改授思恩府理苗同知,因对土著聚众抗役未严惩治而被革职,两年后病卒于家。其子韩勋武举人,累官云南古州镇总兵、贵州提督;烈,苇荡营参将;杰,云南骑兵营参将。[21]

参考文献

1、冯时行《缙云文集》卷五、卷六,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别集》本。

2、傅璇琮等《宋登科记考》上下册,江苏教育出版社社2009年版

3、宋·朱弁《曲洧旧闻》卷三,《历代笔记小说大观》本,江苏广陵书社刻印社1983年版;宋·赵升《朝野类要》卷二,中华书局2007年版。

4、璧山区政协编撰《秀美璧山》,重庆出版社2017年版

5、《宋史·选举志》三《学校试》和《文献通考》四二《学校》三,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上海人民出版社

6、高若霖《邓坤异言吉地科第》,据乾隆《重修邓氏族谱》手抄本;《璧邑唐宋进士题名碑》据璧山1966年出土文物

7、清·劳格、赵钺《唐尚书省郎官石柱题名考》中华书局1992版。

8、唐·林宝著《元和姓纂》十一摸:“齐道州別驾吴安诞五世孙师道,唐吏部侍郎”,中华书局1994年版。

9、陶易《唐代进士录》,安徽大学出版社2010版

10、据文革时在其故居璧山县凤凰场莲花坝出土诰封祖碑,有“光禄大夫检校吏部尚书吴公口口口”字。

11、陈讽撰《故绵州西昌县令河内常府君夫人河南史氏墓志铭并序》,见璧山政协编撰《秀美璧山·历代人杰遗址·陈状元生葬凤凰岩莲花坝》重庆出版社2017年版

12、宋·王谠《唐语林》卷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13、《文苑英华》卷九八八,吕温《祭座主兵部尚书顾公文》四库全书电子版,上海人出版社。

14、《宋会要辑稿·选举》十七之十五《武举》、十九之十七《试官》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版;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四七,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

15、黎邦正《明玉珍与大夏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滕新才《明玉珍及其大夏国本末》,载《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0年4期.

16、宋·王明清《挥尘录后录·赵谂伪号隆兴》,《历代笔记小说大观》本,江苏广陵书社刻印社,1983年刊本

17、胡昌健《恭州集》一《赵谂之狱与改渝为恭、隆兴改元》,重庆出版社2008年版。

18、彭伯通《重庆题咏录》46页、48页,重庆出版社1997年版。

19、《民国江津县志》卷八《学校志》,《重庆历代方志集成》百册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20、据《宋会要·选举》二之三一《贡举·进士科》,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版;宋·魏了翁《鹤山先生大全集》卷二四《口三省元奏》,《四部丛刊》本;宋·陈骙《南宋馆阁续录》卷八,中华书局1998年版;《嘉庆四川通志》卷一二三《选举二》,《重庆历代方志集成》百册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21、《民国新修合川县志》卷四十二《乡贤》,《重庆历代方志集成》百册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图片

文章发表在《重庆文化研究》2022年秋季卷

图片

熊  笃

熊笃,教授二级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重庆名师、重庆市学术与技术带头人,重庆市文史研究馆馆员。曾任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院长、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研究生督导组组长,重庆市政协委员、常委、文史资料专委会副主任,重庆市政府决策咨询专家委员会委员、重庆市政府旅游经济发展高级顾问。有《唐天宝文学编年史》等多种学术著作及获奖成果,有《朝天门赋》等多种辞赋创作及长篇小说《无垠的奋挣》。

文字:熊    笃    

编辑:刘雨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