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土面积不及宁夏,却是农业强国!荷兰为何能创造奇迹?

 神农岛 2023-01-03 发布于北京

导语:资源贫瘠的荷兰,是如何突破短板成为世界农业强国的?

世界农业“老二”,面积比宁夏还小

荷兰的郁金香享誉世界,荷兰的农产品出口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这也许并不会令人惊讶,但如果你知道荷兰主要靠填海来扩充土地面积,其总面积还不如我国宁夏大,还会如此平静吗?

荷兰位于欧洲西北部,从东到西130公里,从南到北400公里,国土面积只有41864平方公里。荷兰还是著名的低洼之国,1/4国土面积低于平均海平面,约一半面积海拔不足1米。对于靠近大洋的国家来说,一个大幅度的涨潮就能把全国给淹了,而且因为纬度偏高,自然光照不充足,加之低洼潮湿、河网遍布,并不具备发展农业的优势。

然而,荷兰人却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农业奇迹”:2019年,荷兰农产品出口额达到945亿欧元,农产品出口全球第二,更有欧洲“菜园子”的美誉。闻名世界的荷兰花卉产业,年产量居世界首位,年出口额约50亿欧元,占世界市场的43%,成为全球驰名的世界花卉交易中心和花卉原材料生产基地,并且以其强大的玻璃温室技术和整体解决方案,创造和引领全球农业科技的“温室效应”(见图4-1)。

图4-1 娄向鹏在荷兰考察农业

从一个资源贫瘠的欧洲小国,一跃成为世界农业强国,荷兰是如何做到的呢?

掌握核心技术,变资源劣势为产业优势

在面积狭小、地势低洼、光照不足的荷兰发展农业让大多数人觉得不可思议。但正是荷兰的农业技术,硬生生把荷兰的资源劣势改造成产业优势。

追溯到70年前,政府的大力支持使荷兰的农业技术升级之路踏上了“康庄大道”。历经半个多世纪的沉淀,荷兰已然形成了以高科技为支撑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在设施农业、作物育种、病虫害防治等方面遥遥领先。

用设施农业破局

荷兰能够发展起世界一流的温室农业,起因于它的“先天不足”。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为了克服自然条件的劣势,荷兰温室农业开始起步,他们依托玻璃温室技术,投入大量资金,建立起世界一流的设施农业体系。

据统计,荷兰的玻璃温室面积达到1.1万公顷,约占世界温室总面积的1/4。荷兰玻璃温室在采光、稳定性等方面采用了全球最为先进的技术,能显著提高透光率,减轻建筑材料的重量,增强抗风耐压性能,进而大幅降低能耗。

荷兰的设施农业早已实现全部自动化控制,包括光照系统、加温系统、液体肥料灌溉施肥系统、二氧化碳补充系统、机械化采摘系统及监测系统等。如荷兰花卉从种植开始就采用自动化的智能分苗系统,从小钵变成大钵,再到苗盘移到田间都不需要人工处理,还能够识别并剔除劣质苗和病苗,保证植株的品质。

图4-2 刚毕业的荷兰大学生也很乐意从事设施农业工作

在设施农业的带动下,荷兰推进育种、肥料、生物防治等系统创新,为荷兰农业发展提供一系列解决方案,突破了气候、地形等瓶颈制约因素,使这个面积只有4万平方公里的小国,一跃成为全球农业强国之一,创造出世界现代农业的“荷兰温室效应”。

劣势有时也能够转化为优势,荷兰的设施农业则是变资源劣势为产业优势的典范。

从源头下手,成就全球种业巨头

荷兰是世界上种业产业化程度较高的国家之一,其种业产业化的主要经验是依靠市场机制,将种子科研、生产、营销集于一体,集成应用现代科研成果、先进生产设施和加工设备,实现种子生产经营的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系统化和高效化,推动种业产业化发展,并由此培育发展了一批具有研发推广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大型种子企业。全球十大种子公司中,荷兰占了四席,对世界种业的发展发挥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我们说荷兰引领世界农业的发展潮流,一点都不为过。

瑞克斯旺(见图4-3)为例,其以雄厚的科研实力和高质量的产品服务在世界蔬菜种子行业中享有很高的声誉。该公司集科学研究、种子生产、市场开发、种植服务于一体,在世界种子公司中排名第五,种子业务遍布全球,被誉为“世界上最牛的番茄种子公司”

图4-3 瑞克斯旺的办公楼,很像一个IT公司

为了保证种子产品的质量,瑞克斯旺要求公司在全球的加工厂将加工完成的种子统一运送到荷兰总部的质检中心进行检测。在中国生产的种子也要运回荷兰总部的质检中心进行检测,再运回中国销售。在检测过程中,荷兰质检中心要求种子萌发率必须达到95%。该公司的研发能力在业界也是首屈一指的,员工中有一半左右从事科研工作,每年把30%~35%的收入投入到科研中,远高于种子行业平均15%的水平。瑞克斯旺从1998年进入中国市场,2011年在中国设立分公司,其蔬菜种子在中国深受欢迎。

此外,荷兰在病虫害生物防治方面也有非常领先的公司——科伯特生物系统有限公司(KOPPERTB.V.)(见图4-4)。该公司是世界农作物病虫害生物防治和生物授粉行业的领航者,每年投入高额的研发费用。在国际市场上,科伯特病虫害生物防治产品占有率约为60%,生物(熊蜂)授粉市场占有率约为70%。科伯特也是全球生物防治组织的倡导者和创始机构之一,致力于为整个生物防治行业明确生产标准与规范,提高行业发展水平。

图4-4 娄向鹏考察科伯特总部,并与全球营销总监PeterMaes合影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到,荷兰农业各个细分领域的专业分工很明确,一个公司只专注于某一方面,尊重自然规律,真正关注消费者的核心利益和需求,保持战略耐心和定力,量变会引起质变,致力于细分领域的技术攻关,持续的专注让荷兰的农业公司发展成为有专业地位的世界级公司。

制度创新:世界农业拍卖模式开创者

毫无疑问,制度创新对荷兰农业资源要素配置具有重要影响,对荷兰农业竞争力的提升也功不可没。

荷兰制度创新最有代表性的便是拍卖制度。拍卖模式是荷兰农产品分销的主要模式之一,也是荷兰农产品流通体系中最具特色的创新点。以荷兰花卉产业为例,约有80%的出口额是通过拍卖市场实现的。

荷兰举世闻名的花卉拍卖制度由来已久。19世纪末,由于荷兰商业的大规模发展,传统的零散交易方式已经不再适应大批量交易的需求,尤其在鲜花、果蔬等农产品交易市场体现得更为明显。鉴于新鲜花卉和果蔬具有易腐烂的特性,运输和储存难度较高,为了降低花卉和果蔬在运输过程中的损失,荷兰商人发明了区别于传统拍卖方式的新型拍卖模式,也就是现在所说的荷兰式拍卖(见图4-5)。

图4-5 荷兰花卉拍卖交易市场

荷兰式拍卖与传统拍卖方式截然相反,开创性地采用降价形式进行拍卖。具体来讲,在拍卖师第一轮提出的价格上逐步下降,一直等到竞拍者满意拍下为止。不得不说人类的潜能是无限的,这在当时挽救了许多花卉和果蔬的市场,开创了花卉果蔬市场的新格局,堪称以制度推动发展的典范。

荷兰拍卖制度是一种公开、透明的交易机制,为荷兰花卉产业的流通体系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其四大价值体现在:第一,倒逼上游保证产品质量。但凡参与交易的花卉,全部进入质量监控范围,拍卖市场制定了严格的质量标准, 不合格产品不能进入市场销售;第二,拍卖机制围绕市场交易提供一揽子服务,拍卖市场相比传统农产品批发市场流通体系更加完善;第三,拍卖制度制定了权威的价格调节机制,确保花卉产业良性发展;第四,花卉拍卖制度推动了花卉产业的专业化。花卉拍卖制度运转高效,周转较快,降低了种植者和销售者的资产投入,有效避免了市场和生产风险,推动了花卉产业专业化的进程。

二战之后,荷兰形成了以拍卖市场为主体的花卉流通体系。目前,荷兰全国已经形成七大拍卖市场,数以千计的批发企业、数万家零售商在拍卖市场中实现交易。

荷兰拍卖制度不仅深刻影响了荷兰的农业,为全世界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也提供了“指南针”,各国纷纷效仿荷兰设立农产品拍卖制度,尤其针对易腐烂的农产品,如花卉、蔬菜等。

荷兰拍卖制度在中国也有本土化的成功实践。滇池东岸的云南昆明斗南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是亚洲最大花卉交易市场,鲜切花交易量占全国70%,还出口到泰国、日本、新加坡、俄罗斯、澳大利亚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交易量全球排名第三。目前,该中心已形成基于互联网的花卉交易与服务平台,是亚洲鲜切花交易量最大的产地型花卉拍卖市场。

延伸阅读

股份制和证券交易市场的开山鼻祖

除了拍卖制度,荷兰还是全球股份制和证券交易市场的开山鼻祖。

荷兰于1602年成立了东印度公司,这是世界上第一家股份有限公司,并且被议会批准拥有组建佣兵、发行货币的权力。荷兰人既是公司的员工,也是公司的股东。东印度公司于1606年发行历史上第一只股票,股票成了荷兰人手中的硬通货。部分股东等不及分红就想把股票出售,也有部分股东想要加持股票,这就是最早的股票交易。

到1609年,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正式成立,这是世界历史上第一家股票交易所,第一家上市公司是东印度公司。通过向全社会融资的方式,东印度公司成功地将社会分散的财富,变成了自己对外扩张的资本。

买到东印度公司股票的人所获得的利润既可以以黄金、货币或者货款的形式支付,也可以直接用香料支付。

就这样,世界上第一家证券交易所和第一只股票开始了它们的历史使命,在大航海时代为荷兰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瓦赫宁根大学:为荷兰农业注入强大科技动能

作为农业大国的荷兰,因农业技术发达向来是不少国家膜拜和学习的榜样。依托于这片土壤,位于荷兰小城瓦赫宁根的瓦赫宁根大学在荷兰政府的大力扶持下,逐步成长为全球农业与生命科学领域最强的大学之一,其农业科学、生命科学、食品科学等专业在全球享有极高的声誉,连续数年稳居世界榜首,力压众多世界知名的学府(见图4-6)。

图4-6 小而美的瓦赫宁根大学校园

瓦赫宁根大学为什么能够在农业科学研究领域取得如此高的造诣?

这与荷兰农业“产学研”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国际化视野、基础研究与尖端科技同步推进是分不开的。

荷兰农业自然和食品质量部每年都会定期到企业调研学习,了解农业企业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再通过财政补贴的形式为瓦赫宁根大学提供经费,由瓦赫宁根大学提供技术支撑。

如瓦赫宁根大学一直致力于创新,不断推动荷兰设施农业、育种技术、生物防治、智慧农业迈向新的巅峰。

如瓦赫宁根大学研制出的独特的生物防控技术,即应用生物防治法——通过天敌来对付植物病虫害,为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的协同发展开拓了新的研究方向。

另外,瓦赫宁根大学不仅注重农业应用技术的开发与研究,而且非常重视基础研究,强调从源头提升创新能力和国际科技竞争力。

如今,瓦赫宁根大学不仅是世界顶尖的农业研究型大学,而且已经发展成一个国际性的农业科研机构,向全球提供最为先进的农业技术,引领世界农业科研的发展。

总之,瓦赫宁根大学立足现代农业,其小而美、小而精、小而强、高度聚焦的办学思想成就了其独树一帜的全球地位。

在我们到瓦赫宁根大学访问期间,该校的Hilfred Huiting教授亲自为来自中国的客人介绍农业前沿技术(见图4-7)。

图4-7 娄向鹏访问瓦赫宁根大学并和教授合影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屈冬玉于2019年6月23日正式当选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新一任总干事。屈冬玉正是毕业于瓦赫宁根大学,获遗传育种博士学位。他从事马铃薯遗传育种和生物技术研究工作多年,曾荣获“世界马铃薯产业杰出贡献奖”。

精细化专业分工,让荷兰农业“大而强”

组织分工是专业化的前提,荷兰农业之所以在资源如此匮乏的条件下创造出高效率,将大农业(大田种植,适度规模经营)与小农业(花卉、果蔬等高附加值作物,精细化管理)结合得如此好,离不开其精细化的科学分工。

“一花情深”的专业化发展战略

荷兰的花卉产业闻名世界,被誉为“欧洲花园”和“花卉王国”。虽然世界各国都有花卉产业,并且有的国家还具有得天独厚的适宜花卉生长气候条件,但都没有像荷兰一样使花卉业成为真正的大产业,还能吸引无数世界各地游客。主要原因在于荷兰将花卉产业视为国家核心产业,采取专业化、集中化的产业发展战略。

花卉产业在荷兰农业中举足轻重。据估计,在25万左右的农业就业人口中,有近9万人从事花卉生产和销售。每年,花卉产业可为荷兰创造50亿欧元的价值,约占荷兰园艺总产值的一半。目前,荷兰生产的花卉至少有70%用于出口,其花卉插条和种苗遍及世界所有花卉生产国家。

荷兰政府还非常注重打造花卉全产业链。目前,荷兰花卉相关产业的就业人口占全部农业就业人口总数的1/3以上;荷兰花卉园艺农场占农场总数的1/3以上。花卉育种、育苗、生产、交易和流通等环节已经全部实现专业化分工和本土化运营,一条龙服务,一站式解决(见图4-8)。

图4-8 娄向鹏参观花卉一条龙加工车间

“精而细”的专业化经营

由于耕地资源不足,荷兰比任何国家都更注重提高生产率,因此荷兰大多农业企业都采用专业化的生产方式。

易普润(Van Iperen)公司为例,该公司在荷兰园艺市场中占有率超过60%,在农业市场中占有率超过30%,已经成为荷兰农业和园艺肥料市场的领导者,并将农业水肥产品和服务延伸到了全球100多个国家。易普润专注于液体肥料和固体肥料的生产,为客户提供专业化的水肥一体化服务,保证客户在种植的全流程中都能享受到全面的服务。该公司现已成为欧洲最大的肥料生产商之一,也是当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水溶肥工厂。

韦斯特兰(Westland Seeds)是一家以辣椒育种为主的全球化经营的公司,在荷兰乃至全球辣椒种子市场占有一席之地(见图 4-9)。C.G.vanWinden公司则专业生产西红柿,该公司与荷兰其他5家专营企业垄断了荷兰90%的西红柿市场。此外,位于布莱斯维克市的安祖公司(Anthura)专门研究和种植红掌花卉,从育种研究、种苗生产到种苗出售,实现全产业链自营化,公司自主研发并经营的红掌花卉就达40多个品种。这种专业化经营方式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并形成规模效益。

图4-9 韦斯特兰的彩椒基地

高度发达的专业合作社

荷兰是一个合作社高度发达的国家,在许多领域农业合作社占比高达80%。在国际合作社联盟(ICA)全球最大合作社300强名单中,荷兰占20家。

荷兰的合作社主要有种植、采购、信用、销售和生产资料供应合作社,每种合作社都有自己的经营范围和目标,专业化特色鲜明。除此之外,合作社还有一个功能就是金融信贷。为了解决农业一体化经营中的资金问题,合作社发展出了农民合作金融组织——农民合作银行

随着合作社规模的扩大,一些农产品的市场已完全为合作社所占有,如花卉市场占有率达95%,土豆加工市场占有率达100%。在农业合作社里,农户们相互分工,各司其职,既保持了农户的独立性,又形成了集约化、规模化和专业化生产,增强了整体竞争力。

荷兰合作社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以合作社为载体对接农业政策。荷兰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与自主权,依据市场规律行事,一般不受政府的干预。但是在议价、出口、面对国际风险等方面,政府会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行为做出相应的保护,以保障荷兰家庭农场和合作社的切身利益,这也是合作社能够行稳致远的重要法宝。

以上内容节选自资深农业品牌专家娄向鹏的专著《娄向鹏看世界农业:一本书带你看透全球标杆农业》,神农岛独家授权。

娄向鹏历时6年,往返15万公里,用一场“农业西游记”,走遍美国、荷兰、以色列、日本、新西兰、法国、德国、瑞士、泰国等9个国家,深入政府、企业、科研院校、农场和市场终端,第一次从产业、市场、品牌、产品、营销等角度系统总结全球农业标杆的理念、实践和经验,为中国农业现代化和品牌化探寻真经,找准发展路径。

福来,专注品牌农业顶层设计20年

福来,“农业农村部品牌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品牌农业课题组组长单位”“河北农业品牌顾问单位”“云南省绿色食品牌顾问单位”

2002年创立于北京,专注品牌农业战略咨询20年。

以“战略就要寻根,品牌就要找魂”的福来方法论,“责任至上、极致制胜”的福来价值观,为政府和企业提供战略、品牌、产品、创意、传播的系统顶层设计服务。

帮助客户找到“根与魂”,绘就经营蓝图,并进行系统培训、辅助执行、战略体检,让客户不走弯路、错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