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第二章是从辩证来分析万事万物的,是对“名可名非常名”的进一步解释,今天我们只从修行角度来学习一下。 养身章第二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以大道观天下事物,并无美与不美、善与不善,皆是大道所化,应缘而生,所以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皆是世人以分别取舍好尚之心,故有美恶之名。以博取美名而行事,其心机也;以博取善名而行善,其心贪也。虚名不是尚,机巧之心背道远矣。 【故有无之相生、难易之相成、 长短之相形、高下之相倾、 音声之相和、前后之相随】 有无、难易、长短……都是互相转化相辅相成的,我们所看到的相只是暂时的,从道的演化中,万事万物皆在变化发展,所以不能执此假相而避其真相,故清静经云: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三者既悟唯见于空。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惟弗居,是以不去】 天地以无心生万物,万物皆反哺之。虽生万物而不私其有,虽长万物而不恃其能,功成不居,故其功不杇。 以上是从大道的性上讲,如果放在自己修行打坐也一样,虽有念生而心不动,择一静处端坐,任周身精气周流不息,心不随念动,意不碍气行,久久自然。其中玄妙非不能说,是无法说,若有人以我说应自心,则吾之过矣。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唯至诚至信,自有妙应。[作揖][作揖][作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