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摊

 玖壹聚 2023-01-06 发布于河南




其实有些人生,既行不了万里路,也读不了万卷书。

——晰瑞

每到周末总会去小区附近商场的书店逛逛,曾经是看书的很多,买书的很少,现如今则是看书的和买书的都很少,牌照的倒是不少,城市里的书店成了景点,作为背景存在于更多人的照片里,要的仅仅是一个好看。

上一次买书还是因为考试,在网上买了一些试卷,姑且也算是书吧。现如今很少买书的另一个原因是电子书的盛行和相关数字资源已经没必要再花费金钱去购置相关书籍,而我也一直认为所谓的“纸质书”的感觉是一个伪命题,尤其是在很多电子硬件都在用纸质书的质感来标榜的时候,更是在逻辑上前后矛盾。

最终的结果就是kindle用来盖泡面,有些人购置书纯粹是为了装点。

中学时学校门口一直都有书摊,有时候是一个三轮车拉着,有时候是直接在地上铺一块布,各种书整齐摆在上面,那时候买的更多的是故事会、武侠世界、意林等,一些名著倒是也有,但却是没有那些简短精彩的故事更有吸引力,而每到年末临近考试的时候,市面上还会流行一些“作文素材”,有点像是当下的年终盘点,一年的大事小事罗列其中,作为写作参考。

后来也会偶尔在街头巷尾看到一些书摊,书目种类繁多,大多但从印刷质量上看就知道是盗版,不过对于这些很多人倒也不是很在意,毕竟这些书足够便宜,毕竟余华曾经也说过“我从来不和盗版抗争,支持的不是盗版,只是支持穷人!”

对于囊中羞涩的人来说,能有心思去翻翻书,还要求什么正版盗版,选如今无论是城市建设还是新农村发展都在努力兴建公共图书馆,一些文化承载终究还是要通过这种形式落地和践行。

不过现如今很多图书馆也在这样的发展中开始变味,有些真的纯粹就是为了装饰,当年一个书摊前围着一群人的盛况也仅限于当年,移动端的发展让载体的呈现有了多样性,在这样的多样性中,人们有了更多的选择,资源开始变得无限,人们的选择也开始困难,以前的学富五车就已经很厉害了,现如今看来不过是以有限对无限而已。

其实身边能够基本值得反复阅读的书就已经够了,内容有狠毒,但经典的也就那么几个,在这样的经典中契合自己口味的更少,契合之下自己能够有心思去看完更少,我一直都觉得所有的行为本身就是为了开心自己,读书也不例外,曾经买小说,后来看漫画,目的都是一样的。

当然,也有人买书仅仅是为了收藏,古时候有所谓的“孤本”,现如今也有所谓的“精装”,纪念的价值在一些人看来很重要。

现如今人们买书多是有着特定的目的,就像是当年开始背题一样,总想着实用,也总想着能够用上,哪有那么多实用,真正能指导人生的内容岂会明白的写在书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